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与法制建设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毋庸置疑,作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冲击与影响是全方位的,世界各国的法律制度显然也不例外。现在,我们已经很难找到一个国家的国内法律体系的全部,包括其制度、规则、概念、法律原则和法律意识,都完全是自己独立创造的,而不吸收、借鉴他国法律的相关因素。在现代世界各国的法律制度中,这种借鉴、吸收或移植不仅发生在同一法系(包括同一法的历史类型和法系)内部,  相似文献   

2.
试论法律发展的全球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俊英 《学习论坛》2005,21(4):65-68
经济的全球化引发法律发展的全球化趋势,法律的全球化是建构全球性文明秩序的一种内在要求。在法律全球化过程中,不同的法律制度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吸收,不同法律制度之间的差异在减少,共同点在增加。全球范围内法律规范正在趋同化和一体化。但是法律全球化并不意味着世界各国都生活在同一的法律模式之下,法律的技术化趋势也不可能消灭法律文化的差异性和丰富性。因此,法律全球化不等于西方化,同时,法律全球化也不能取代法律的民族化。  相似文献   

3.
论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调节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协调社会矛盾和冲突,因此需要一定的社会调节机制。从哲学层面作思考,作为人类社会得以维系、延续和发展的永恒纽带和理性基础的道德品质、法律制度、宗教信仰、社会契约、公平理念和宽容精神等社会调节机制,也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的社会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4.
信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人类社会对信用的维护经历了由道德的自律到法律的他律和道德的自律的共同作用两个阶段;法律对信用的维护也经历了从民法债权的个人本位到现代信用法律制度的社会本位的转变.在构建中国的信用法律制度时,我们既要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信用立法的既往经验,又要总结此次金融危机对于信用法律制度的最新启示;不仅要完善民商事法律中信用保护的一系列制度规范,更要制定专门的信用信息公开制度,完善信用行为的责任机制.  相似文献   

5.
法制和谐是指国家法律制度体系的完备、协调与统一。它要求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都必须符合宪法的规定,下位法必须符合上位法的规定;要求横向的法律规范之间不能相互冲突和抵触;要求调整社会生活的法律规范体系没有盲区和空白,具有其系统性、协调性、稳定性和权威性。法制和谐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制度基础,因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和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6.
一、起点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起点公平又称人格公平,是指人作为社会的一员,在法律面前必须人人平等,每个人都应该享有法律所赋予他的权利,这种权利并不因种族,性别,年龄,职业,收入水平,身体条件,生活环境和家庭背景等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柯切恩海姆的"法律政治化"的思想和哈贝马斯的理性主义自然法思想是法兰克福学派法律思想的主要体现.前者强调了法律的政治功能,却忽视了法律的社会功能.后者把法律与制度相统一的分析方法,提出资本主义社会"合法性危机"及其出路的理论都具有合理的成分,但也存在只"破"不"立"、过于偏激等缺陷.我们建设政治文明和法治国家、确立良法之治以及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的方向、树立科学的理性与批判精神等方面,都可以从他们的法律思想中吸取正面经验和反面教训.  相似文献   

8.
李峣 《求实》2011,(Z2)
从自然界和社会历史中抽象出来的,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客观规律的东西为原则.在一定法律体系中作为法律规则的指导思想、基础或本源的、综合的、稳定的法律原理和准则是为法律原则.《消费权者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的基本原则,为《消法》的立法提供科学指导,蕴含着《消法》调控社会生活所欲达致的理想,是《消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本质特征的集中反映,体现了《消法》区别于其他法律,尤其是行政法和民法的特征.它贯穿于整个《消法》立法,确定了《消法》立法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制定《消法》具体制度和规范的基础,还是解释《消法》规范的标准.同时,《消法》基本原则亦是进行学理研究的基础,学者在对《消法》进行解释、探究其原意和本质时,应以《消法》的基本原则作为出发点.无论何种学说,违背了《消法》的基本原则,就很难使之圆融.  相似文献   

9.
公诉变更制度是现代公诉制度的重要内容,对实体真实的切实追求和对诉讼效率及权利保障的适当兼顾,构成了该制度的正当化基础。而我国的公诉变更制度过多地侧重于对实体真实的追求,忽视了诉讼效率,尤其是被告人合法权利的保障。我国刑事诉讼法应对公诉变更制度作明确规定,通过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以促进公诉变更的正当化运作。  相似文献   

10.
我国检察制度的法律设置,在建国后的历部宪法中几经变迁.由于检察权的理论、法律文本和实践运作都存在诸多问题,使得检察权的定位始终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检察制度的定位应立足于宪法的政治架构.在此前提下,检察权的属性应是法律监督权,一种不同于行政权、审判权的独立的国家权力形态.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公司法开始由重视个体利益的规范效率向重视社会整体利益的制度效率转轨,经济法价值在公司法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制定公司法的目的除为了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外,还要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公司法所规定的法人治理结构是实现公司运营效率的保证,它的完善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社会效率的彰显;公司法中最为典型地体现经济法中社会效率的制度是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公司法中还存在着经济法的另外一个价值即维护社会公平与实质正义的规定。  相似文献   

12.
论法律事实     
法律事实与哲学上的认识论密切相关。客观事实是法律事实的基础,法律事实是客观事实的反映。法律事实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是客观事实与主观认识的统一。客观事实进入法律领域转化为法律事实,要有证据证明客观事实的存在;同时客观事实必须具有法律意义。法律事实必须与客观事实相竞合,法律事实还必须与规范事实相竞合。  相似文献   

13.
论法治之法     
有法制不一定能实现法治;法治必须是“良法”之治,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究竟什么是“良法”?“良法”即法治之法,它是我们在建设法治国家中必须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只有具备民主、科学、道德属性的法律,才能称得上是“良法”,即法治之法。  相似文献   

14.
如何实现法律的有效性一直是困扰我国法治进程的难题,我国的法律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法律的实际效力却差强人意.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影响法律有效性的因素,来寻求法律有效性的思路.法律应该是有效的,法律的效力仅仅停留在文字上是一种浪费,也是违背法治精神的.  相似文献   

15.
论警察执法权益的法律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察执法是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警察执法权益如不能有效保障,会严重影响警察执法的有效性,扰乱社会正常秩序.针对当前警察执法权益频频受到侵害的状况,应该在严格规范界定警察执法权益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当前警察执法权益法律保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大警察执法权益法律保障力度.  相似文献   

16.
民间法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所形成的道德习俗、社会规范被逐渐制度化且相对稳定的一种通行做法。民间法仍然被很多农村群众所认可,农民更多的愿意在自身的生活空间中寻求一种秩序,因而国家的法律法令就很难真正地深入到农民的生活中去。国家需要一套协调机制来解决国家法律政策与民间法所存在的冲突与对峙,以对地方传统风俗的有益部分进行法律变通,以促进国家法与民间法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发展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需求的发展.这一思想和原则逐渐为世界各国基本认同,并融入到发展的行动之中,成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指导方针和基本战略.在整个社会系统的发展进程中,法与可持续发展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同时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提出对法学理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最终实现也必须依靠法治来保证.  相似文献   

18.
坚持依法治国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是邓小平同志民主法制思想的精髓。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 ,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客观要求 ,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是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加速,利益主体的多元化日益显露,人民对政府的认同感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利益问题引起了中国法学界的极大关注。行政法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人们获得更大的幸福与自由,追求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平衡。而现实生活中,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却经常发生冲突。如何缓解二者之间的冲突,使之平衡,便成为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文章从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关系,利益平衡与正当法律程序及行政法治等方面入手,以寻求解决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