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在大庆市的铁人王进喜纪念馆里,展放着一顶前进帽。这顶前进帽是“铁人”王进喜曾经戴过的,它见证了王进喜参加1959年全国工交群英会的难忘经历,见证了“铁人”为国分忧的思想境界,也见证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诞生过程。据这顶前进帽的捐赠者、王进喜的弟弟王进邦介绍,帽子是王进邦1963年到大庆工作时哥哥送给他的。当时王进喜还告诉王进邦,这也是他1959年登上天安门时戴过的帽子。  相似文献   

2.
“爱国、创业、求实、奉献”是大庆精神的群体意识和时代特征的集中体现。做为英雄群体的突出代表,铁人王进喜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人格修养、政治理想等内在因素组成的铁人精神,即有大庆精神群体意识和时代特征的共性,也有着鲜明的典型意义上的个性特征。多年来,在征集、整理、编研有关铁人王进喜的大量史料中,经过反复研究、深入探讨,总结出铁人精神主要个性特征为: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为甩掉石油落后帽子,心理憋足了120个大气压的自强精神;“要为油田负责一辈子”和“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  相似文献   

3.
正大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是我国第一座工人纪念馆。该馆是为纪念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而于1971年建成的。原址位于大庆市解放二街8号,是铁人精神的传播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2003年2月,经大庆地区石油石化企业和中共大庆市委、市政府共同协商,中共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支持,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批准,决定迁建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新馆于2003年10月  相似文献   

4.
大庆精神大庆人,在中国的大地上,曾经响彻云霄。我们在小学的课本上,也早已知道大庆有个“铁人”———王进喜。在“铁人”长眠油田后28年的1998,记者一行来到倾慕已久的油城。望着高耸入云的钻塔,一座座巨大的储油罐,一排排架空电线,星罗棋布的油井,以及现...  相似文献   

5.
玉门是铁人王进喜的故乡,新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中,铁人精神是我们党员干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严三实”要求的行动坐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涵,是同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一脉相承的宝贵财富,是激励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好新玉门的强大动力.我们要深入挖掘、学习、弘扬铁人精神,从铁人先进事迹和伟大精神中汲取营养、激发斗志,把学习弘扬铁人精神作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重要主题和内容,对照铁人王进喜的鲜活事迹和高尚品格,在“严以修身”上找差距,争做铁人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相似文献   

6.
龙彬 《党史纵横》2000,(1):18-20
提起大庆,人们总要想到铁人王进喜。提起铁人,人们必然想到总理周恩来。一则、是普普通通的钻工,一个是开国总理,两位同是精忠报国人,他们之间有着感人肺腑的情愿。1那是60年代中叶,文革的阴风酷雨席卷华夏大地,冲击着那正在为甩掉五油落后帽子而会战的大庆油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要砍掉这面工业战线上的红旗。砍旗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砍倒标兵,于是他们把黑手伸向铁人王进喜。1966年冬天那个大雪漫天的夜晚,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指使黑爪牙把铁人王进喜抓一I起来,皮鞭抽打,逼铁人承认大庆红旗是黑的。铁人理直…  相似文献   

7.
《求是》2003,(17)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是如此,企业也是这样。回顾大庆油田走过的历程,可以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铁人精神是推进企业发展的不竭精神动力。今年是铁人王进喜诞辰80周年,大庆人思铁人、学铁人、做铁人,决心把铁人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铁人精神的形成与内涵铁人精神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的典型化、人格化。其主要方面包括:“为祖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早日…  相似文献   

8.
《奋斗》2009,(8):37-38
大庆钻探系统是铁人精神的发源地,也是大庆精神的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在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以铁人王进喜、铁人精神的传人李新民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英模人物和以钢铁1205钻井队、永不卷刃的尖刀1202钻井队为代表的一批先进集体,在为国家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积淀了深厚的精神文化底蕴,提供了强劲的文化支撑力。  相似文献   

9.
《奋斗》2016,(12)
正铁人精神是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基本内涵的大庆精神的典型化体现与人格化浓缩,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人民攻坚克难的制胜法宝,是黑龙江人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寻根溯源:铁人精神形成的历史渊源铁人精神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大庆石油会战时期,它不仅是铁人王进喜崇高思想、优秀品德的高度概括,更是中国工人阶级精神风貌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集中体现,与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0.
正铁人王进喜同志纪念馆是为纪念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而于1971年建成的,原址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解放二街8号。是铁人精神、大庆精神的传播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1975年、1991年两次进行改扩建。2003年2月,由大庆地区石油石化企业、中共大庆市委、市政府共同协商,中共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支持,中国石油天然气  相似文献   

11.
董保存  狄敏 《党史博览》2014,(11):45-50
正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王进喜的名字和大庆油田一样非常响亮,甚至可以说是共和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在"工业学大庆"的标语写满神州大地的时候,有人把"铁人"精神解释为人格化了的大庆精神。王进喜这个典型人物的成长和铁人精神的概括,是余秋里指挥石油大会战的一个杰作。  相似文献   

12.
许万明:“铁人”王进喜的徒弟,1941年生,是王进喜从玉门油矿带往大庆的37位钻井队员中年纪最小的一位。 大庆石油会战之初,到底有多难——连久经沙场的“将军部长”余秋里都感慨:“到了现场,才知道困难和矛盾要比预料的多得多。”  相似文献   

13.
许万明:“铁人”王进喜的徒弟,1941年生,是王进喜从玉门油矿带往大庆的37位钻井队员中年纪最小的一位。 大庆石油会战之初,到底有多难——连久经沙场的“将军部长”余秋里都感慨:“到了现场,才知道困难和矛盾要比预料的多得多。”  相似文献   

14.
“铁人”王进喜,很多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名字。“铁人”精神就是“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的无私奉献精神。今天,当我们重新缅怀“铁人”业绩时,依然能够强烈感受到“铁人”精神所展现出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
小河 《奋斗》2001,(7):69-69
王进喜,在大庆石油会战时期被誉为“铁人”,他是大庆人的杰出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1923年王进喜出生于甘肃省玉门县一个贫苦家庭,1949年玉门解放后到钻井队工作。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3月参加大庆石油会战,1970年11月1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他先后当过钻工、司钻、钻井队长。钻井指挥部二大队队长、钻井指挥部副指挥、大庆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相似文献   

16.
“铁人精神,激励一生”是全国劳动模范孔祥瑞在参观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后,写下的真实感受。这既是孔祥瑞对这次参观活动的心得,也是天津港集团与大庆油田公司开展创先争优共建活动带给大家的精神感悟。  相似文献   

17.
顾兴典  窦义 《党课》2006,(2):53-55
提起“铁人”王进喜,人人都会伸出大拇指,因为他是力量的化身。是一个时代的骄傲。而今天走上我们这个讲台的河南南阳油田老党员顾兴典,就曾跟随着“铁人”做了几年徒弟。正是师傅的言传身教,鼓舞着他奉献、奉献、再奉献,直至今日。请听他怎么说——  相似文献   

18.
提起“铁人”王进喜,很多人都误以为他是东北大庆人,这是因为他是随着大庆油田的开发而闻名海内外的,其实,王进喜是西北玉门人,而且从玉门去大庆之前,他就已是全国有名的劳动模范了。王进喜,1923年9月出生于甘肃省玉门县赤金乡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6岁时,其父因地主霸占家中仅有的6亩土地,告状无门,被逼瞎了双眼,家庭生活无着,他便拉着双目失明的父亲四处乞讨。8岁起给地主放羊、放牛顶债。15岁到玉门油矿当了小工,后到驮运队赶马车。1949年9月,玉门油矿获得解放,王进喜当上了一名钻井工人。1952年当上副…  相似文献   

19.
劳动模范是亿万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劳模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不能缺失的风尚。关心劳模队伍现状,切实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重劳模、关爱劳模的良好风尚,对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弘扬时代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劳模现状分析 1.劳模的感召力下降。“铁人”王进喜,“一团火”张秉贵等老劳模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影响了几代人的人生观。而在社会转  相似文献   

20.
在铁人王进喜诞辰80周年前夕,余兆荣同志出版了长诗《铁人词典》。这是一部铁人精神的颂歌,一部爱国主义的教材,一部百年石油的简史,一部石油话语的词典,一部中国石油的史诗。把它当诗来读,可以得到艺术的享受;把它当史来看,可以得到历史的启迪;把它当词典来查,可以找到铁人精神的真义。作为在大庆这片充满火热激情的工地上成长起来的诗人,作者把英雄人物、历史事件等等用诗歌的形式和辞书的结构连缀成篇。作品以石油战线的英雄人物铁人王进喜为油而战的一生为中心线索,用一种全新的观念和思考,描写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党和人民的理想信念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