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劫持人质案件,是指犯罪分子以暴力手段控制一人或多人的人身自由,并以杀害或残害被控制者相要挟,强迫第三方或被控制者本人满足其某种要求的犯罪行为。犯罪分子劫持人质大致有三种目的:一是为潜逃国外、境外而劫持飞机、船舶上的人员;二是以劫持人质为手段勒索财物;三是因畏罪拒捕而劫持人质。劫持人质的犯罪分子大多系顽固不化、作恶多端的亡命之徒,加上他们手中持有致命的凶器,如果处置稍有不慎,便可能导致人质被害的惨剧发生。一般而言,案犯劫持人质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心理特征通常有以下反映过程:刚被包围时的恐惧心理;被围一定时间后的相对平静心理:通过"谈判"对话后产生的求生心理。因此,处置劫持人质案件,应确  相似文献   

2.
劫持人质案件具有公开的暴力性、对抗性、残忍性和处置结果的不确定性。警方在处置这类突发案件时,成功、顺利、安全地解救人质是根本目标。警方在处置劫持人质案件过程中,处置难度很大,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人质的伤亡。为了达到制服犯罪分子,成功解救人质的目的,现场参与处置的警方人员应当遵守安全第一,统一指挥、协同作战,武力与谈判相结合及智取"四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雇佣杀手杀人案件,是指犯罪分子(雇主)以金钱或其它物质为代价,雇佣杀手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共同犯罪案件。这类案件,在我国历史上并不鲜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门敞开后,在引进国外先进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农村中小学生时常发生性侵害案件,其中又以留守儿童最为严重。在这些案件中,受害儿童不仅遭受来自犯罪分子的伤害,也遭受到来自相关部门、人员处理性侵害案件的手法、策略不周全所造成的二次伤害,更要长期承受来自生活环境中的社会偏见、嘲笑、压力等三度伤害。受害儿童的生理伤害也许很快能康复,但是他们的心理重建却是长期  相似文献   

5.
盗卖、走私文物新动向古墓葬、古文化遗址成为犯罪分子作案的主要目标。盗挖古墓葬、古文化遗址案件约占文物案件总数的30%,黄河流域已成"重灾区"。一些文物馆和寺庙管理不严,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近几年.犯罪目标转向一些防盗措施不严密、技术防范手段落后的博...  相似文献   

6.
爆炸威胁是目前犯罪分子进行恐怖活动的一种主要手段。研究爆炸威胁及安全处置对反恐怖活动 ,维护社会稳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爆炸威胁案件要迅速制定详细的应急方案 ,接到爆炸威胁时快速反应。处置爆炸威胁案件要严密、迅速组织人员疏散 ,由精干的专业人员对爆炸装置进行搜查 ,妥善处理可疑物品。平时要加强防爆检查 ,完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7.
贪色的代价     
在火车、长途汽车上等公共场所,犯罪分子利用麻醉手段施行抢劫,这种案件并不鲜见。然而利用色相,引诱受害者上钩,再行抢劫,且作案场所选在星级涉外酒店,对象又是前来旅游或出差的外国人,这种案件在厦门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8.
导向,顾名思义是指导引方向。一般入室盗窃案件现场,是指犯罪分子侵入单位内部或居民住宅盗窃少量财物所造成的现场。这类盗窃案件由于损失少、影响小,往往不被人们所重视。加之案件多等实际困难,因此,对这类案件的现场不勘查、不及时勘查或草率勘查(不制作勘查笔录,不绘制现场图,不拍摄现场照片)的现象较普遍。这种思想上不重视,行动上不认真,趋势上习以为常的勘查导向,对刑事侦察工作是极为不利的。鉴此,本文试对一般入室盗窃案件现场勘查导向作些探讨,以期更好地为实际斗争服务。  相似文献   

9.
微量物证是指罪犯在实施犯罪过程中 ,遗留、附着在现场或从现场带走的能够用以揭露和证实犯罪行为或为侦破案件提供线索和范围的能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量小体微的物质。它具有体积小、质量小、较为隐蔽、不易察觉、不易毁灭等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也日趋智能化、科技化。各种犯罪信息的传播、扩展 ,影视、书刊作品等宣传媒介对侦察手段的暴露 ,给犯罪分子提供了研究反侦察对策的方便条件 ,反侦察的形式愈来愈多 ,犯罪现场遗留的手印、足迹、工具痕迹等明显的痕迹物证越来越少。因此在刑事侦察中 ,侦察人员必…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来,笔者所在的成都市先后发生了156起恐吓敲诈勒索案件,破获93起,破案率达60%。从发案的情况看,犯罪分子利用爆炸、投毒、绑架、投递信件、打电话等手段威逼受害者,以达到恐吓敲诈勒索钱财的目的。笔者就侦破此类案件引发的思考做出以下的叙述:一、被害对象、场所及金额1.被害的对象从报案的情况看,被恐吓敲诈勒索的对象有的是省、市领导和知名人士;有的是企(事)业单位的老板和学校、医院的负责人;有的是乡(镇)干部和一般工人;甚至有的是退休干部和下岗工人。上述人员和企(事)单位都曾经在各类媒体或报刊杂…  相似文献   

11.
车匪路霸案件,就是指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在火车、汽车或公路线上寻衅滋事,偷、抢、骗取公私财物或强奸妇女的犯罪案件。分析黑龙江省车匪路霸的犯罪形式,主要有以下7种: 1.公开抢劫。犯罪分子三五成群,有男有女,结伙上车,或中途拦截车辆上车。上车后分堵车箱两头,一声口哨,一齐动手,直接采用暴力洗劫乘客财物。 2.采用玩“摆三张”、“阴阳套”赌博的手段,骗、抢乘客财物。“摆三张”是指犯罪分子几人合伙,先由一人用两黑一红或两红一黑三张扑克牌,先让乘客  相似文献   

12.
绑架勒索案件,俗称"绑票"。绑架勒索少年儿童犯罪是指犯罪分子以各种手段挟持、扣押少年儿童为人质,并以人质生命安危相威胁,勒索其监护人钱财的一种严重暴力犯罪。年末岁首,温州地区连续发生了6起颇有影响的绑架勒索少年儿童案件。由于各级公安机关领导组织指挥得当,诸警种密切配合,已成功侦破了5起,有力地打击了犯罪,鼓舞了士气。但是,这类案件频发,不仅给被绑架者亲属和当地群众造成极大的恐惧心理和精神压力,而且犯罪分子往往肆意虐待、伤害人质,甚至残忍地杀害人质,直接危及少年儿童生命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社会影响极为恶劣。因此,一个值得研讨的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如何迅速了解掌握此类案件的特点规律,尽快探讨更加有效的防治对策,掌握工作主动权",已摆到了各级公安机关面前。为此,笔者结合侦破实践,对这6起案件作一分析,并根据这些案件的特点、规律和新的动向,提出一些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内外勾结作案,根据刑法规定系共同犯罪,是一种特殊的犯罪结构形式。部队发生的内外勾结案件,是指军内人员与军外人员结伙犯罪的案件。“内”指现役军人(含在军队编制序列内的其他人员)。在侦察实践中,“内”往往也包括住在部队或在部队工作、热谙情况的非编制序列内的人员。“外”指军外人员,其中包括部队官兵的家属子女、复员退伍军人、部队雇请的合同工等。内外勾结案件一般是参与人数多,危害性大,造成的后果严重。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犯罪率的增加,内外勾结案件逐渐增多。以某军种为例,1988年比1987年增加42.9%,1989年1至8  相似文献   

14.
犯罪分子挟持人质往往是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挟持人质作为一种手段而存在 ,这种逻辑为运用谈判化解或解决危机提供了前提。警察要运用谈判手段解决危机 ,就应当精选谈判人员 ,根据挟持者的类型、挟持者提出的要求等具体的情况 ,采取有效的策略与挟持者进行沟通。  相似文献   

15.
初步处置是指公安机关在接到报案(或案情通报)后,根据快速反应的原则,对查缉工作所做的初步安排。它包括部署追缉、堵截、勘验调查、控制乃至围歼等项内容。处置严重暴力犯罪案件不能象侦破其他案件那样按部就班地铺开,而必须紧紧抓住犯罪分子尚未远逃、其身份或特征有一定暴露的有利时机,把通常侦察活动中分阶段进行的多步工作在同一时  相似文献   

16.
《时代主人》2012,(9):21
1.非诉行政执行案件。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定期限内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案件。2.禁止令。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判处管制或宣告缓刑的,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管制执行期间或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相似文献   

17.
《中国保安》2004,(24):40-41
近年来,绑架案件,特别是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的绑架案件,在各地时有发生。因此,对劫持事件的防范不能松懈,至少应掌握一些应对常识。犯罪分子劫持人质,往往都是经过精心策划的,而且犯罪分子往往会孤注一掷、铤而走险。因此,一旦被劫为人质,一定要沉着应对,不可轻举妄动。1、孤身一人被犯罪分子劫持,内心难免惊慌失措。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尽量保持镇定,不要做无谓的抗争,更要坚定自己能被营救的信心。只要不惧怕犯罪分子的威胁,保持镇定,就有被救脱险的可能。情绪失控只会让犯罪分子狗急跳墙,危害自身安全。在以往的劫持人质事件中,就曾出现过由…  相似文献   

18.
五、查缉严重暴力犯罪分子的临场战术和措施之二——调查控制查缉严重暴力分子的调查,是侦察人员向有关人员和知情群众及时了解逃犯身份、特征、逃跑方向等情况的措施。控制是指侦察指挥人员对在逃犯罪分子可能联系的人员、涉足的地方、侵害的部位以及可能利用的各种条件,布置力量,采取相应措施,尽快发现逃犯踪迹,制止新的犯罪,相机缉捕犯罪分子的一项措施。调查是实施有效控制的基础;控制是及时发现犯罪分子行踪,加快完成查缉任务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雇佣杀人案件,是指犯罪分子(雇主)以金钱、物质或其它利益为诱饵,雇佣杀手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共同犯罪案件(以下简称“雇杀案件”)。 近年来,杀人犯罪趋智能型、隐蔽性方向发展,其中,雇佣杀人犯罪就是突出的一种类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网络化的深入,公安边防部门管辖的毒品犯罪、偷越国(边)境犯罪以及恐怖犯罪等案件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点,犯罪分子的犯罪手段越来越隐蔽,反侦查意识也越来越强,给公安边防刑事侦查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多差法"是建立在两分法模型上的分析方法,是利用对已监控对象及相关人的多次行为进行赋值作差,并对所得差值进行样本方差分析,从而得出目标人员及其相关人行为的相关度量化数值,并以此确定目标人员及其相关人关联性及嫌疑度大小的分析方法。该方法便于侦查人员锁定目标人员及相关人员,能有效节约办案时间、提高办案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