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而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实现“二次创业”,不仅是一个政策体制问题,也是一个文化模式问题。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老”也是文化模式的“老” 文化模式是指一个地域一定历史  相似文献   

2.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党的十六大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老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蓝,为我国建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国家的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过历史性的重大贡献。在整个老工业基地中,东北地区具有突出的重要地位,东北资源丰富,有40多种矿产。东北工业实力雄厚,优势产业较多。“一五”期间,我们集中力量建设  相似文献   

3.
农村文化转型的化阻机制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文化转型是社会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我国现代化的最终实现。由于户籍制度的存在、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城乡文化的冲突以及大众传播的“城市中心主义”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农村文化转型陷入了困境。而废除户籍制度、加速“三化”进程,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革大众传播体制、引导农村文化发展,以及加强城乡关联、促进文化整合是农村文化转型走出困境的道路选择。  相似文献   

4.
东北文化整体属于移民文化,具有多元性和包容性特征,但并未实现向现代理性主义的转变;东北地区区域文化具有浓郁的体制文化色彩,求稳怕乱,缺乏市场风险意识和独立创新精神;东北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农业本位的弱商文化,不同于东南沿海的以商业经济意识为核心的海洋文化;“尚武”文化是东北文化的重要特征,东北人规则意识淡漠,易冲动,少理性。东北区域文化的这种特质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强竞争意识,开发创业精神,创造新的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地域文化是东北振兴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一)目前,我省国有企业的改革正在攻坚破难,奋力前行。全省上下正以必胜的信心和前所未有的举措来进行着一场规模宏大的改革攻坚战。有专家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方式上不是“开发”的问题,而是社会“转型”、企业“转轨”的问题。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转型”、“转轨”面临着特殊的困难: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原有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时间最长、执行最彻底的地区之一,计划经济的一些东西  相似文献   

6.
孟悦 《世纪桥》2012,(8):14-17
东北讲武堂是近代中国东北地区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培养干部最多的军事类院校。作为一所地域性较强的军事院校,东北讲武堂走过了一段不平凡和难忘的历程,在历史上与“云南讲武堂”、“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并列为中国四大军官学校,是东北地区培养军事干部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7.
最近,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有关文件。这标志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号角已经吹响,预示着“新东北”的春天即将到来。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以改革创新的勇气,  相似文献   

8.
在历史长河中,古代书院曾经对社会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其蕴含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铁岭银冈书院是东北地区清代建院最早的书院,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东北地区的文化历史中发挥了教书育人、传承文化经典等学术贡献。但随着时代的变迁,铁岭银行书院在当代发挥的作用呈现式微态势,存在着书院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不够、缺乏传承国学文化的学术氛围、书院文化的德育价值尚待开发以及研究书院文化的科研人才紧缺等发展问题。鉴于此,从凸显书院的东北地域特色、以传承中华文化为己任、挖掘书院精神的德育价值以及推动书院的内涵式发展四个方面探索铁岭银冈书院发展的转型路径,这对于促进书院的文化建设以及推进中国古代书院的复兴具有价值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最近,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有关文件。这标志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号角已经吹响,预示着“新东北”的春天即将到来。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以改革创新的勇气,以志在必得的决心,以时不  相似文献   

10.
我国政府最近作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战略决策,目标是把东北建成中国乃至世界的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工业基地。这个庞大的计划已经开始让人憧憬东北将成为继中国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唐地区之后中国内地经济第四增长极,并将开创一个“新东北时代”。 “三大经济战役”奏响重振序曲 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中,国有企业集中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发展滞缓,经济位次不断后移,被称之为“东北现象”。为解决老工业基地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1998年以来,国家在辽宁先后组织实施了“三大经济战役”——国企三年改革脱困、社会保障试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奏响了破解“东北现象”、重振老工业基地雄风的  相似文献   

11.
走向社会政治与中国共产党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理富 《理论学刊》2005,1(5):45-48
在中国社会“双重转型”的背景下,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过程可以被描述为走向社会政治、实现政治关系社会化的过程。这个发展过程引起的政治生态环境的变迁,必然对中国共产党自身的结构、功能、机制、活动方式和政党文化提出新的挑战,要求党不断适应这种变化着的环境,实现自身的现代化。适应社会双重转型和走向社会政治的要求,实现中国共产党现代化,可以从实现党的功能转换、推进党的民主和创新政党文化等几个方面来推进。  相似文献   

12.
在中央“振兴东北”决策的鼓舞下,东北地区的政府官员、企业家和学者们都在纷纷议论怎样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发展,陷入困境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由此而展现了一片生机。本文试图在揭示东北老工业基地社会基础的地位、特点和变化的基础上,讨论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需要重建社会基础的内容与途径,以期为“振兴东北”做一点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地区的剿匪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地区的土匪人数之众多。活动之猖撅和危害之严重,均堪称中国之最。在东北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东北解放军仅仅用一年多时间就基本消除了黑土地上的匪患。剿匪斗争的胜利,对于东北根据地的巩固和全东北地区的解放起了重大作用。抗战胜利后,我党开始实施“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调集2万名干部和10万大军昼夜兼程挺进东北,与原东北抗日联军会合,共同消灭日伪残余,建立各级地方政权,创建东北根据地。国民党也非常重视东北,叫嚣要“控制华北抢占东北”。抗战期间,国民党的主力集中在遥远的西北和西南地区。抗…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化发展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文化模式与文化精神。作为欠发达地区的云南,面临着全面实现现代化的迫切要求,区域文化则以态度、信念和价值观为主要形式,通过改变、传播和巩固发展观的途径,实现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本文通过梳理云南现代化进程中文化变迁的特点,探索其文化模式,并提出云南现代化发展需要推动文化转型以及转型的目标、机制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奋斗》2016,(8)
正2015年以来,哈尔滨铁路局围绕"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按照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整体规划部署,加快向现代化物流转型,优化运输组织,改进服务质量,加快铁路建设,努力为黑龙江振兴发展提供服务保障。一、积极融入"龙江丝路带"建设,加快向现代物流转型为配合国家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措施,更好地服务黑龙江经济发展,哈尔滨铁路局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针对东北地区物流成本高、效率低的状况,加快向现代物流转型发展,展现铁路安全  相似文献   

16.
劳模文化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生产力。本文以东北经济发展的历程为线索,阐述了劳模文化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产生到今天的继承与发展,深刻阐释劳模文化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要价值。目前,东北地区面临着精神文化涣散,劳动者素质不适应生产力发展需求,企业家精神缺失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必须通过继承老一辈的劳模精神,增强东北区域文化自信,加强制度建设,医治政治生态,健全劳模评选机制,充分发挥脑力劳动者的创造性,培育企业家精神,最终才能实现劳模文化与东北经济的紧密结合,助推东北老工业基地早日实现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7.
正正确认识实施东北振兴战略以来的成效与问题自2003年国家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总体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奠定了良好基础。十多年来,围绕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厂办大集体改革、棚户区改造、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等方面,国家针对东北地区出台了若干重大规划和配套政策,实施了基础设施、生态保护、基本公共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城市环境和功能改善等领域相关重大项目,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有力促  相似文献   

18.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问题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就已提出,但是未能取得很好的成效。此次温家宝总理重提振兴东北无疑是给东北重振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但是,东北并不因此一蹴而就成为投资者的乐园、利润的新的源泉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着一个个老问题。 振兴的核心是转型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要有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文化的现代化是现代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化中最复杂、最深层、艰难的文化转型.自治区党委第八次党代会提出“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其着力点的核心就是文化的瑰代化问题.新疆文化现代化既是一种历史必然,也是一种文化的选择,既有国家权益导向,又有市场需求竞争,具有先导作用,因此对于新疆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要实现新疆文化的现代化,必须着眼于现代化,把文化现代化纳入现代化体系中,建立文化现代化的指标体系;落脚于人的现代化,尝试多元文化教育;确立民族文化发展新思路,自动民族文化转型,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20.
竺光 《奋斗》2004,(4):50-51,54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十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一次强调要“采取有力措施,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之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先后多次视察东北。至此,党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战略决策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