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亮  杨明华 《唯实》2007,(1):47-50
近年来,中国住宅市场已出现“泡沫”现象。为了有效控制出现的“泡沫”,首先必须了解影响住宅需求的关键因素。通过建立住宅需求模型和运用面板数据研究江苏省的城镇住宅需求,结果显示,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住宅需求模型是不同的,对住宅市场的宏观调控应该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2.
城市“住宅商用”这个事关多方当事人切身利益的话题开始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是“禁”是“限”各方争论不休。“住宅商用”已经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但又有增加就业机会、增加税收和满足市民需要等好处,且不能被绝对禁止,所以应采取一些措施,对“住宅商用”进行规范和引导。  相似文献   

3.
几年前,许多人购房时还对“宽带接入”、“智能门禁”等词汇十分陌生,而如今,更多的人已开始关注数字技术在住宅产品中的应用。特别是近一两年来,“数字家园”、“智能住宅”、“电子家庭”、“网络家居”等新鲜词汇频繁亮相媒体,成为中国房地产业新一轮炒作的热点。  相似文献   

4.
冮冶 《党课》2010,(12):17-19
日本有一种住房,叫“公营住宅”,是专门用来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我称之为日本式的“经济适用房”。可别小觑这“公营住宅”,它在缓解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方面发挥的作用可不小。  相似文献   

5.
几年前,人们在购房时还对“宽带接入”、“智能门禁”等词汇感到十分陌生,而如今,老百姓已开始关注数字技术在住宅产品中的应用。特别是近一两年来,“数字家园”、“智能住宅”、“电子家庭”、“网络家居”等一些新鲜的词汇频繁亮相各大媒体,成为中国房地产业新一轮炒作的热点。所谓“智能住宅”.也有人称之为电子家庭、数字家园、家庭自动化、家庭网络、网络家居、智能化家庭等。尽管称谓不同,但其含义和功能大体相同,其最终目标是给居住者提供一个通信方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农村经济繁荣和发展 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种令人担忧的 “空心村”现象。所谓“空心村”,是 指由于村庄规划严重滞后,一些农 民新建住宅时,为追求住宅宽敞,在 村子外围新辟宅基地建房,造成了 村中老宅基地空闲和土地闲置,形 成外实内空的“空心”村落。  相似文献   

7.
在南京的房地产界,栖霞建设集团的名字是和一个个耀眼的光环联系在一起的:“江苏省房地产企业综合实力50强”第一名;“江苏省第三产业200强”企业;国家建设部八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单位之一;“江苏省住宅商品房质量信得过单位”榜首;建设并管理的“东方花园”成为南京市第一个物业管理的“国家金牌小区”;省内首家塑造并打出品牌的房地产企业;全国绝无仅有承担建设两个小康住宅示范小区的开发企业……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经过十年的试点探索,目前已在全国城市展开。在此时,重读恩格斯的重要著作《论住宅问题》,我们更能体会到它的重大理沦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仅对此谈几点浅见。一、《论住宅问题》对我国城市房改方向的启示从《论住宅问题》第二版序言小可以看出,恩格斯在1872年之所以要以相当大的精力专门研究城市住宅问题,是因为当时在德国“住宅缺乏现象曾经具有急性病的形式”,以至“报刊上登满了关于‘住宅问题’的文章,各种社会庸医乘机而  相似文献   

9.
绿色住宅“绿色住宅”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居住概念,在规划设计上,它充分考虑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项目建设中,采用节水设施、节能环保建材;提高绿化率,最大限度地保留自然水面,合理处理生活污水和垃圾并循环利用,将“环保”、“生态”理念融于居住区建设之中。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一些房地产开发商打出了“绿色  相似文献   

10.
因为“对口名校”,所以“奇货可居”——近年采.在不少城市的住宅市场中,所谓的“学区房”成为最特殊的“衍生品”,近日.上海中心城区地方政府接连出手,向炒卖“学区房”开刀。  相似文献   

11.
住宅与房地产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个重要产业。2007年,南阳市房管局以贯彻落实国家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为主线,以解决群众“住房难”为着力点,努力促进住宅与房地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从房改走过的17年曲折发展历程,我们看到:房改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它需要房改整体配套改革,也需要居民的理解、支持和观念的更新。但房改毕竟已日趋优化,呈现大发展局面,相信随着安居工程和住宅商品化的逐步实施,我们乔迁“理想住宅”而“安居乐业”已不再是遥远的梦幻。  相似文献   

13.
姚蒙 《求贤》2011,(4):56-56
当高房价成了整个社会的心头之痛.保障房成为各界关注焦点.我们来看看国外有哪些完善的制度值得我们参考的呢? 日本:抽签决定谁入住东京长期以来房价较高.低收入家庭买房和租房都较困难时.可申请“都营住宅”。东京“都营住宅”建设和管理已有半个多世纪。  相似文献   

14.
住宅建设作为一种特殊产业,具有带动相关数十种产业共同发展的特别优势,考虑到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所形成的对住宅商品的巨大需求,住宅建设已被政府确立为“九五”时期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在现实中,住宅建设要真正担此“重任”,还存在着种种难题,受到许多制约。由此,理性地分析住宅建  相似文献   

15.
张许颖 《理论与当代》2006,(9):11-13,22
本文从主导产业的概念、特征以及选择标准出发,结合中国经济增长的实际分析了“九五”、“十五”期间中国主导产业的发展变化,按照国际可借鉴的经验,提出“十一五”期间,汽车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住宅房地产业、基础设施产业是中国主导产业的代表。与之相对应将形成四个高成长的产业群,分别是:以汽车制造业为龙头的高增长产业群、电子信息产业高增长产业群、与住宅房地产业相关的高增长产业群、基础设施产业高增长产业群。  相似文献   

16.
关于理顺住宅价格促进住宅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山东省住宅价格对策研究课题组住宅产业被越来越多的人们视为“九五”时期乃至下世纪初的经济增长点。目前我省住宅产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不少,特别是住宅价格问题,已突出地成为制约因素,这个问题已到了非着力解决不可的时...  相似文献   

17.
黄文 《湘潮》1989,(12)
1957年3月,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委员长刘少奇南下视察工作时,曾亲临湘江机器厂,察看了职工住宅和听取了职工住房情况的汇报。针对住宅紧张的状况,他提出了“自建公助”的设想。当时,湘江机器厂是全国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之一。随着企业的发展,全厂职工总人数已由解放时的2200人增加到4382人。加之工厂房屋收费低,电费只收到应收的1/3,水和家具都不收费,致使不少和职工沾亲带故的家在农村的人,大量盲目流入工厂。职工住房的矛盾十分突出。工厂年年盖住宅,仍旧年年闹“房荒”。该厂厂志记载:1952年职工住宅总面积为40842平方米,1956年底达72555平方米,但仅解决60%的职工住房。  相似文献   

18.
老昆明的民居样式多为“一颗印”。在汉民族的住宅建筑中,“一颗印”方方正正的模样显得格外质朴大方。外形的敦厚内敛,反射出昆明人笃实厚道的本性。  相似文献   

19.
媒体披露的调查显示,我国购房者中有91.1%的人购房使用了按揭,其中31.75%的人月供占到收入的50%以上.超过房贷按揭占月收入1/3的警戒线,成为“房奴”。中国城镇住宅私有率超过80%,对比美国和英国住宅私有率均为60%多的情形,中国住宅私有率之高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20.
同仁 《党建文汇》2010,(9):16-16
伦敦成“第二个莫斯科” 在购买伦敦高档住宅的外国购买者中,俄罗斯人所占比例连年位居第一。在许多俄罗斯精英阶层眼中,这个离莫斯科只需要3个小时航程的城市已经成为“第二个莫斯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