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俊 《半月谈》2003,(12):22-24
我国在工业化水平相当低的情况下,通过在农村实施公共卫生计划,积极开展合作医疗,曾经比较有效地抑制了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的流行,大幅度地降低了死亡率尤其是婴儿死亡率,使中国农村卫生状况显著改善。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农村合作医疗体制基本解体,绝大  相似文献   

2.
无锡市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创办30年来,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医疗保健服务,落实各项预防保健任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农村各项改革的深入,合作医疗制度情况发生一些变化。为此,我会组织了专题调研。一、基本情况无锡市的农村合作医疗起步于60年代,60年代末迅速发展,70年代初全面实现了统一模式的合作医疗。80年代,合作医疗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处于波浪型前进状态。进入90年代,尤其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表以后,我市各级政府进一步明确了合作医疗在现阶段作为农村社会保障的方向,因地制宜地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改革。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各级政府采取相应措施,积极稳妥地发展和调整合作医疗制度。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改革与探索走过了30个春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经历了许多艰难与曲折,终于闯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道路,建立起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互助共济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本文拟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改革与探索,进行专题探讨和研究,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新时期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合作医疗的历史与现状我国的农村合作医疗在1956年农村合作化达到高潮时初现端倪,经过1958年的第一次高潮,以及1968年开始的被世界银行誉为“卫生革命”的第二次高潮,我国基本建立起覆盖整个农村的县、乡、村三级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进行了集体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合作医疗赖以生存的集体经济体制被破除,导致农村合作医疗迅速解体,农民医疗问题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5.
健康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党和政府历来十分关心农民的疾苦。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要求:“力争在2000年在我国农村多数地区建立起各种形式的合作医疗制度,并逐步提高社会化程度。”江泽民同志1997年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关键是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李鹏同志多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要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因地制宜发展和完善不同形式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积极贯彻中央精神,及时召开了全省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会议,制定了我省发…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各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要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制定和落实,社会基础性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目前,我国基本卫生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实现了城市居民全覆盖,新农村合作医疗也已全面拉开了序幕,形势喜人,但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资源社会分布、农村医疗服务、医院救治质量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令人担忧和不安。  相似文献   

7.
王琳 《北京观察》2005,(9):26-28
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在发展过程中曾经走过弯路.上个世纪很多省份大力实施合作医疗制度,由于受当时条件的限制,最终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8.
透过松赞林寺商业经济昔日的辉煌,我们看到位于“茶马古道”咽喉的香格里拉曾经在沟通滇川藏及印度贸易中的重要作用,它曾是我国联系南亚、东南亚的重要桥梁之一。  相似文献   

9.
合作医疗是中国农民互助共济、共同抵御疾病风险的医疗保健方式,它曾经创造了以低于发达国家170倍的医疗支出,而使主要卫生指标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奇迹。今天,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的情况如何呢?近日,记者采访了国家卫生部的有关负责官员张朝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到山东泰安合作医疗的建立情况,以及呼和浩特市合作医疗的巩固情况。由此折射出中国农村重建合作医疗方兴未艾。合作医疗是“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关键记者: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一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全球战略目标,对这一倡议,中国政府作出了庄…  相似文献   

10.
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凤举 《政策》2006,(7):45-46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经历了一段改革发展的历程。计划经济时代的城镇公费医疗、劳保医疗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曾经使绝大多数城乡居民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基本医疗保障。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原有的医疗保障制度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医疗保障制度至少应在以下两个方面得到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关于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的思考王溶岩我国新时期卫生工作的方针明确指出“以农村为重点”,既符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广西区情。农村和农民问题,向来是我们党和政府十分关心的重大问题。当前,农村医疗卫生基础比较薄弱,绝大多数的农村人口缺乏健全的卫生服务网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在农村,40岁以上的人对“赤脚医生”不会陌生。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民要是生了病,就会找身边的“赤脚医生”治疗。“赤脚医生”在当时解决了很大一部分农民看病难的问题。然而,几十年过去,“赤脚医生”早没了影,曾经在农村广泛推行的合作医疗也大面积解体,农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3.
乌云 《前沿》2009,(10):165-168
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解决农村医疗卫生问题,合作医疗是我 国农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之一。政府于2003年开始推行试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虽然取得了一些经验,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深层次问题亟待解决。医改一直是我国的大难题,农村医疗体制改革更是我们多年来要解决的问题,可以说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高风险的社会政策。笔者研究的是社会政策视野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制改问题,因为种种原因,我国过去一直没有采用"社会政策"的概念,而我们看到的研究大多都是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入手。如今社会政策是一门正在兴起、颇受广大学者关注的学科,一门专注于政府有关民生福利政策的学科,农村合作医疗属于社会政策领域中的一个很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4.
一、合作医疗试点的情况及解体原因1997年初,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求各地积极稳妥地发展和完善合作医疗保健制度。同年5月,国务院又批转了《关于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把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当成农村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力争到2000年  相似文献   

15.
新型合作医疗试点一年多来,在河南农村已覆盖1158万人,25个县参与试点。从试点暴露的问题看,运行机制设计上存在着筹资、管理、支付三大风险,需要靠进一步改革创新来消化。新乡市410万农业人口中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为化解三大风险,通过整合社会资源、管理创新,取得了一些突破。建立“开放式”筹资机制新乡市卫生局副局长徐广友说,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开展之前,农村合作医疗已三起三落,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条是“参合”人数少,合作医疗基金无法按“大数法则”运转。卫生部专家测算过,如果农民“参合”面达不到7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相似文献   

16.
在农村,40岁以上的人对“赤脚医生”不会陌生。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民要是生了病,就会找身边的“赤脚医生”治疗。“赤脚医生”在当时解决了很大一部分农民看病难的问题。然而,几十年过去,“赤脚医生”早没了影,曾经在农村广泛推行的合作医疗也大面积解体,农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7.
新机遇与新挑战作为苏南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发祥地之一,苏锡常是我国乡镇企业萌芽起步、发展提高和外向开拓的一个重要地区。被誉为我国乡镇企业“领头雁”的苏南乡镇企业,自五六十年代初创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曾经几度风雨,几度辉煌。最后,终于冲破计划经济的一统天下,闯出了市场经济的崭新天地。如今,苏南乡镇企业,工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本文对国内近年来围绕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问题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主要包括传统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指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2002年我国首先在中西部地区探索建立了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2006年中央1号文件规定,要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卫生救助体系,并将另外落实经费,支持县医院和乡卫生院建设,为农民提供安全廉价的基本医疗服务;到2008年在全国农村基本普及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相似文献   

20.
《群众》2017,(15)
正昔日"垃圾加工场",今日"创业梦工厂";过去刺鼻"耿车味",现在清新"耿车蓝"。宿迁市耿车镇落实新发展理念,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两聚一高"实践,赋予曾经辉煌的"耿车模式"新内涵,成为苏北农村转型发展的缩影和样本。启示一:耿车转型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20世纪80年代,"耿车模式"与"温州模式""苏南模式"等并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样板。全镇以乡办、村办、户办、联户办"四轮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