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在湘西,说起清代苗族秀才石板塘,苗族人民没有一个不赞叹、不敬仰。时至今日,湘西苗族人民还在讲他的故事、写他创造的苗文、唱他编写的苗歌……。如果说,刘三姐是广西壮族的“歌仙”,那么称石板塘为湘西苗族的“歌圣”是一点也不过分的。因为他一生中所编写的苗歌,确确实实如同苗族人民说的“比苗山的草木多得多,比苗山的泉水更解渴”。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7,(17)
<正>Google稍早宣布新增This is Home全球六大洲传统建筑影像内容,其中包含中国台湾地区排湾族群石板屋与达悟族群地下屋在内传统房屋,总计收录22个新街景,让全球使用者能以360度环景探索世界各地具有文化及自然特色的房屋,同时也让这些特殊建筑能透过数位科技永久保存。排湾族群石板屋,主要以石板与木头建造而成,展现了建筑与祖灵文化的结合。达悟族群的地下屋,用邻近地区取得的木材、稻草与鹅卵石打造。  相似文献   

3.
亲近束河     
李子属 《今日民族》2014,(10):61-61
<正>徜徉在束河古镇,光洁的石板古道、小桥、垂柳,美得如诗如画。对久居闹市,漂泊于人海车流忙忙碌碌的人们来说,与束河古镇亲近,是生命的选择和期望。束河古镇依山傍水,背靠聚宝山、龙泉山、莲花山,三山郁郁葱葱,面向青龙河、九鼎河、舒河,形成独特的"三山共三水"的村落格局。穿屋过桥的流水是古镇的血脉;石板铺就的街道是古镇的骨架;木桥、石桥、青龙桥是古镇的关节;特色  相似文献   

4.
山道上游人如织。在同一条石板小道上,上山的和下山的擦肩而过。  相似文献   

5.
想像中的重庆应是青青的石板台阶、低矮破旧的石房,就像一位台湾家长形容的“以为厕所是没有门的”。  相似文献   

6.
《贵州政报》2014,(4):36
正黔府函[2014]62号仁怀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审查批准石板塘水库及后村水库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方案的请示》(仁府呈[2013]161号)收悉。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你市石板塘水库及后村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二、请根据划分方案,尽快实地标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设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界碑、界桩及警  相似文献   

7.
布依族石板屋主要分布于贵州南部、中部、西南部的布依族同袍居住区域,是全部用石料建造的、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民居建筑,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旅游价值,是极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的一种原生态建筑。  相似文献   

8.
丽江     
丽江让人难以忘怀的是古城的四方街,整条街有几个篮球场大小,四四方方,因而得名。街四周木制建筑,古色古香,层层叠叠;地以石板铺成,数百年来熙熙攘攘的人们不知在这里留下多少足迹?踏得坑坑  相似文献   

9.
回读老街     
蓝海洋 《当代广西》2005,(15):60-60
老街正在逐渐消失,而我心中却依然留着她的倩影。那石板路上密密麻麻记载着许多故事,连缀起来竟成了鹿寨中渡古镇的编年史。——题记  相似文献   

10.
张笑  欧燕生 《今日民族》2006,(2):66-66,F0003
“茶马古道上惟一幸存的古集市”——这是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基金会(WMF)对寺登街现存古建筑和古集市文化的概括与评价。这一评价,是因其完备的古建筑群及其悠远的历史文化内涵所言。沙溪(寺登)区域包含有标志着儒家思想文化的建筑物——魁阁带戏台,有商贾马帮住宿的店铺,有佛教密宗阿吒力兴教寺寺院,有寺登街东、南、北三处“寨门”,由此构成了一个融儒家文化、佛教文化与商业马帮文化为一体的古集市。寺登四方街呈长方型,南北长64米,东西宽22米,完全用红砂条石铺就,平整净洁。如今,红砂石板已被踩黯得光滑滴溜,而马帮专行的石板上蹄痕斑…  相似文献   

11.
<正>新石器时代,1998年秭归东门头出土。长115厘米、宽20厘米,厚12厘米。石板一面用简练的线条印刻人像,人像腰部两侧刻星辰,头顶刻光芒四射的太阳。这件城背溪文化遗址出土的石刻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太阳崇拜像。  相似文献   

12.
柳宗元《小石潭记》中“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一句,向来解说不一。有的说两岸弯曲倒影多,造成明灭现象;有的说看去若明若暗。为什么会若明若暗呢?我以为这是写九月水涸季节,愚溪水在左右参错凹凸不平的石板河床上流过,  相似文献   

13.
温柔的效应     
“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这是大作家魏巍在《我的老师》这篇文章里对温柔、敦厚的蔡老师的一段描写,体现出了蔡老师对学生的温柔、宽容和慈爱。我上初中学这篇文章时就曾梦想着有一天自己会成为这样的老师。当我真正成为一名教师以后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温柔、慈爱对于教育的重要。孩子们的心中…  相似文献   

14.
想像中的重庆应是青青的石板台阶、低矮破旧的石房,就像一位台湾家长形容的"以为厕所是没有门的"。当踏入这座山城时,看到的是依山而建,高低有序的楼房,繁华的街道店铺,"太讶异了,想不到重庆这么美,这么好。"还是那位台湾家长,掩饰不住的兴奋。  相似文献   

15.
沸腾的古镇     
丹山镇是资阳市雁江区的一座古镇,也是我随父亲回国定居的地方。该镇距雁江城区38公里,长而狭窄的街道,石板砌成的街面,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派沧桑感。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20世纪60年代,由于商业不兴旺,丹山镇比较萧条,街上摆摊的就只有"刘油糕"。年轻的母亲想给自  相似文献   

16.
王滋创 《当代广西》2012,(13):58-58
东皇村是融安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已有350多年的历史。这里曲径通幽,石墙夹着石径,石径缀着石房,连成一个石的世界。全村四处可见石楼门、石院墙、石台阶、石桥等,就连山地的护堤也是用石板建造。东皇村的石板房大多依山势巧妙修建,错落有致,给人一种和谐、恬静之美。  相似文献   

17.
护林员老杨     
<正>天麻麻亮,老杨就起床了。说是"床",其实就是山上的石板铺就的。他打开蛇皮袋看了看,能糊口的只有红薯了,他已上山将近两个月时间,干粮哪有不吃光的道理?老伴身  相似文献   

18.
小巷的记忆     
家乡的小巷很窄,两边高高低低、错错落落的楼房和平房,挤出中间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延伸着我的记忆。家乡的小巷很长,铺一路的碎石或石板,那里有过我童年的嬉笑、少年的初恋和离别它时的留恋。  相似文献   

19.
泰安市岱岳区道朗镇二起楼村,该村内的古石楼是该村的村标,是我们祖先聪明智慧的结晶。该石楼为二层,全部采用石头干插垒成。没有用一丝木料,也没有其他粘合剂,防雨采用石板递进出拱式,虽然有透天的缝隙,但能防雨不漏。该村标:3.5×3.5×5立方米,顶部有八座突出的石垛,石垛中有瞭望孔,顶部中  相似文献   

20.
铜鼓村的农民画丘桓兴以农民画享誉中国画坛的铜鼓村,是中国西南边陲贵州省麻江县的一个苗族村寨。这里的农民画家,用直率纯真的画笔,描绘出山村野趣和苗族人民的淳厚风俗。为人们献出一幅幅优美的风情画。绣花女拿起了画笔弯弯曲曲的石板径,穿插在这个四百多户人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