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公证》2012,(3):4-4
近日,司法部下发《关于开展“法律援助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年”活动的意见》,决定在2012年开展“法律援助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年”活动。  相似文献   

2.
《中国司法》2013,(2):95-95
安徽省法律援助工作创先争优,在扎实推进“为民服务”基础上,把“让民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首要标准,推进全省法律援助工作实现新跨越。  相似文献   

3.
《中国司法》2012,(9):111-111
为大力推进“法律援助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年”活动,真正做到应援尽援、能援优援。广州市法律援助处向社会推出“法律专家门诊”便民利民惠民新举措。“专家门诊”就是法律援助机构聘请法律专家,为困难群众提供免费的咨询服务或承办法律援助案件。法律援助“专家门诊”将在四个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一是为广州市法律援助的科学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4.
动态     
《中国律师》2012,(3):83-84
司法部:决定开展"法律援助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年"活动2月9日,据《法制日报》消息,司法部决定在2012年开展"法律援助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年"活动。该活动将突出抓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二是完善便民服务举措。三是创新服务方式方法。四是营造创先争优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5.
《中国司法》2012,(9):111-111
今年以来,湖南省法律援助机构将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作为提升为民服务创先争优能力的抓手之一,加大援助服务力度,创新援助服务方式,有效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一是扩大覆盖面,让更多农民工受惠法律援助。拓展受案范围,认真贯彻《关于扩大法律援助事项范围和调整经济困难标准的意见》的规定,将劳动就业、土地承包、坑农纠纷、环境污染造成损害和其他人身损害以及家庭暴力等涉及农民工基本民生权利的事项列入法律援助事项范围,  相似文献   

6.
《中国司法》2012,(11):112-112
为深入开展司法部"法律援助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年"活动和福建省司法厅"法律服务到一线、司法行政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落实《关于民事诉讼法律援助的规定(试行)》,创新基层法律援助工作机制,将法律援助案件的受理延伸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使贫弱群众能够最便捷地获得法律援助服务。7月30日,福州市法律援助中心和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联  相似文献   

7.
为了充分发挥法律援助服务和保障民生的职能作用,上海市法律援助机构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坚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以便民、利民、惠民为出发点,积极践行为民服务的理念,将创先争优活动与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有机结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最近,作为2013年度无锡市法治实事工程之一,江苏省无锡市司法局正式启动覆盖城乡公共法律服务五大平台建设。其中包括:(1)律师公益法律服务全覆盖基地。在10个窗口部门、10个特殊场所、人流聚集地建立一批集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法制宣传等资源为一体,面向基层和群众的公益法律服务基地,组建10个律师专业法律服务团,定期、定时开展义务为民服务活动。(2)矛盾调处化解全覆盖平台。  相似文献   

9.
法律援助服务质量是法律援助的核心,直接影响到法律援助职能作用的发挥。因此,如何规范法律援助人员的服务行为、提高法律援助的服务质量,是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必须重视解决的问题。近年,不断提高法律援助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已越来越为我国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援助机构所重视。为此,司法部在《关于法律援助事业‘十一五’时期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初步建立可操作的法律援助服务质量监控体系,以保证法律援助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0.
在法律援助工作中,机构建设是法律援助的基础。制度建设是法律援助的保证,案件质量是法律援助管理乃至整个法律援助制度得以存续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提供优质的法律援助服务,保证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是法律援助工作的生命线。维护好这个生命线,就必须实施并加强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监控。  相似文献   

11.
法律援助是国家向市场购买而提供给特定受援人的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人员代表国家为受援人提供服务,其办案质量也代表国家的服务质量。法律援助的办案质量可说是法律援助的生命线,是法律援助的精髓。完善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提高法律援助的办案质量,应该成为今后法律援助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2.
杨勇 《中国司法》2008,(4):73-76
一、研究法律援助人员概念的必要性 构成一个国家法律援助制度的基本要素有:法律援助法律制度、法律援助机构体系、法律援助资源,包括法律援助的资金和人力资源。其中法律援助的人力资源是法律援助制度体系中“活”的因素,无论是法律援助理论的研究、法律制度的设计、机构体系的构建,还是资金的使用,都离不开人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高贞 《中国司法》2008,(2):78-82
法律援助审查,就是法律援助机构在接受公民法律援助申请后,依法对申请人提交的有关证件和相关证明材料进行经济困难条件和案情条件审核或调查,对申请人是否符合法律援助条件作出判断的行为和过程。法律援助审查是法律援助工作程序中的关键环节,其结果直接决定申请人是否获得法律援助。规范法律援助机构的审查行为,对于正确实施《法律援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保证符合条件的公民都能获得法律援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条例》和各省法律援助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各地实践,就法律援助审查的有关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司法》2005,(2):112-112
法律援助机构会终止对当事人提供的法律援助吗?一般来说,法律援助机构对于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人所提供的法律援助应当善始善终,一直进行到事项或案件办结,不能随意中止或终止。《法律援助条例》规定,本条例规定的公民,可以依照本条例获得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无偿法律服务。同时又规定法律援助机构不得拒绝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人员提供法律援助。但是,在特殊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司法》2009,(6):109-110
为落实辽宁省大连市政府法律援助为民办实事项目,大连市法律援助中心建立五条法律援助“绿色通道”,进一步加大便民利民惠民力度。一是依托基层组织,建立“绿色通道”。在每个区市县建立一个法律援助接待大厅或在行政服务大厅设立法律援助接待窗口,规范乡镇(街)法律援助站,在社区、村(屯)建立法律援助点,在农村中心住户设立法律援助信息员,  相似文献   

16.
陈文清 《广东法学》2003,(6):27-30,14
法律援助管理模式是我国法律援助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法律援助管理模式不统一,本文借鉴西方法律援助的管理模式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统一在同一级机构建立管理和办案相分离的两个法律援助机构,分别负责管理法律援助工作和办理法律援助案件。  相似文献   

17.
王宏 《中国司法》2008,(1):84-86
一、提高法律援助机构管理能力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根据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的规定,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各级司法行政部门负责监督管理法律援助工作;法律援助机构负责受理、审查法律援助申请,指派或者安排人员为符合规定条件的公民提供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无偿法律服务。但是,从实践中来看,大多数法律援助机构既根据司法行政部门的授权对法律援助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同时也直接为符合条件的公民提供无偿法律援助服务。  相似文献   

18.
有效援助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浩鹏 《时代法学》2009,7(3):33-40
法律援助制度运行成功与否,以其所提供的法律援助是否有效为衡量依据,而有效援助的实现应以法律援助质量保障体系为后盾。在借鉴各国有效援助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应不断完善法律援助的质量保障体系,即确立有效援助的标准,以高素质的法律援助提供者为依托,在法律援助监督机制的保障下,充分利用法律援助的经费。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司法》2009,(10):112-112
近日,海南省司法厅在全省法律援助工作会议上提出,自2009年6月到2010年6月,海南将持续开展“法律援助便民服务”主题活动,全面推行法律援助十项便民措施。法律援助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实施《法律援助条例》和《海南法律援助规定》,最大限度维护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司法》2012,(9):110-111
为有效开展“法律援助服务为民创先争优年”活动,河北省司法厅决定,2012年5月至12月底,以“破解难题,提升质效”为主题,在全省实施“法律援助质量提升工程”,教育引导全省司法行政机关、法律援助机构和法律援助人员牢固树立“法律援助办案数量和质量协调推进、同步提升”的法律援助发展理念,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质量管理机制,提高法律援助整体服务质量和水平,努力实现“应援优援”目标,提升广大群众对法律援助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