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司法》2013,(6):42-42
2012年,我国监狱劳教(戒毒)场所安全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国监狱首次实现安全生产零死亡,劳教(戒毒)场所连续4年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99.1%的监狱、99.7%的劳教(戒毒)场所实现了"四无"目标。(一)4200次专项检查促落实。2012年2月27日,司法部印发《关于在全国监狱劳教(戒毒)场所开展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中国司法》2014,(9):F0003-F0003
正广东省南丰强制隔离戒毒所建所于1984年3月,地处佛山市三水区。近年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全体民警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南丰所屡获上级表彰,被司法部授予"全国监狱劳教人民警察执法大培训岗位大练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基层基础建设年表现突出单位"、"全国监狱劳教(戒毒)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并于2012年被授予广东省首批"法治文化示范点",在省局年终考核年年优秀,并连续3年全省排名第一。抓安全,保稳定。在收治人数全省最多(收容规模5000人)、收治对象全省最特殊(承担HIV人员集中管理任务)、  相似文献   

3.
《中国司法》2013,(6):57-57
在司法部决定全国监狱劳教(戒毒)系统开展为期一年的教育质量年活动后,司法部监狱管理局、劳动教养管理局(戒毒管理局)于近日分别转发全国监狱系统、全国劳教场所、全国戒毒场所教育质量年活动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4.
赵海鸥  张文静 《中国司法》2012,(11):109-110
为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决策部署,深入推进监狱劳教(戒毒)场所基层基础建设,司法部今年在全国监狱劳教(戒毒)场所部署开展为期一年的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10月18~19日,司法部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全国监狱劳教(戒毒)场所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推进会。会议总结了前一阶段监所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和监所安全隐患百日排查整治活动情况,  相似文献   

5.
文化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是一个国家、民族、单位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场所文化是推动劳教(戒毒)事业科学发展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劳教(戒毒)事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其硬件条件,更取决于其文化背景的支撑。近年来,厦门劳教(戒毒)所坚持以文塑魂、崇文兴所、尚文育人,推动了场所的持续发展,确保场所连续12年实现安全稳定,先后获得了部级现代化文明劳教所、部级优秀劳动教养学校等诸多殊荣。一、科学把握场所文化建设的内涵和特征(一)场所文化的基本内涵我们认为场所文化是在长期劳教(戒毒)工作实践中逐步形成而存在的,体现着劳教(戒毒)  相似文献   

6.
《江淮法治》2010,(13):10-11
在今年6月25日“国际禁毒日”的前一天,省禁毒办公室、省劳教(戒毒)局在宣城市省戒毒康复中心召开纪念《禁毒法》颁布实施两周年暨国际禁毒日宣教大会,全面展示了我省禁毒工作两年来取得的成果和省戒毒康复中心戒毒、宣教、科研三个基地建设风貌。此次利用纪念日进行主题教育活动,正是我省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的一个典型事例。  相似文献   

7.
涂慧玲 《中国司法》2011,(11):49-50
劳教(戒毒)所制度建设是为了调节场所内部关系,把业务工作和日常管理中经验教训加以总结和概括,通过建立规章、规定、办法等形式确立标准,依据标准规范场所管理行为,提高依法严格科学文明管理水平的活动。其建设水平和创新水平直接决定着劳教(戒毒)所的发展水平,影响着劳教(戒毒)职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8.
郑芬  陈涛 《中国司法》2012,(5):85-89
2006年以来,根据中央关于"要依托强制隔离戒毒所、劳教戒毒场所,通过新建、改建、扩建,建成一批综合性的戒毒康复场所"的要求,司法部开始了依托劳教场所建立戒毒康复中心的试点工作,劳教系统积极利用劳教所现有的戒毒资源和教育矫治条件,接收劳教戒毒期满后自愿留在戒毒康复中心接受戒毒康复的人员以及社会上的自愿戒毒人员,着力建设具备戒毒康复、心理矫治、职业培训与就业指导等功能,能为有就业能力的戒毒人员回归社会提供过渡性安置的戒毒康复中心。  相似文献   

9.
董燕  杨杰 《中国司法》2006,(5):47-49
有效降低戒毒人员复吸率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面对居高不下的复吸率,近年来上海劳教场所在北京大学医学部韩济生院士和戒毒专家的指导下,引入“绿色戒毒”防复吸理念和科学有效的医疗手段,将科学戒治方法和劳教教育矫治工作有效结合,对戒毒劳教人员进行自主治疗和矫治,进行“绿色戒毒”的实践活动。通过科学、认真的实践和规范运作,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走出一条劳教场所“绿色戒毒”的新路。一、“绿色戒毒”在上海劳教场所的兴起目前,一些国家对海洛因成瘾者多采用“美沙酮”维持疗法。在我国,“美沙酮”维持疗法虽然已在部分省市试行,但因费…  相似文献   

10.
当前吸毒形势日益严峻,我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已超过100万,吸毒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公共卫生健康、社会治安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社会问题。为了遏止毒品的泛滥,在严厉打击贩毒的同时,深入开展戒毒工作也尤为重要。劳教戒毒作为我国目前两种强制戒毒手段之一,对禁毒和戒毒事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整合各种资源,发挥劳教戒毒的应有作用,北京劳教局结合实际,充分利用首都劳教在经费保障、警力配置、社会科研力量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开展戒毒工作研究,确立了“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构建了“四期三段”戒毒模式,取得了较好…  相似文献   

11.
夏飞 《中国司法》2013,(8):79-82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和《国务院戒毒条例》对我国的戒毒工作体制进行了一次改革创新,赋予了司法行政系统管理强制隔离戒毒和指导、支持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的职能。这一改革必然要求司法行政系统的戒毒理念、工作措施和管理机制都要发生大转变。湖南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在总结劳教戒毒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实施了"服务性执法、教育性管理、综合性矫治"三项创新,探索"大戒毒、大矫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司法》2010,(11):109-110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首要标准”,帮助劳教、戒毒人员掌握一技之能,使他们期满后顺利回归社会,最大限度减少重新违法犯罪,海南省第一劳教(强制隔离戒毒)所积极探索职业技能教育新路,与该省农业学校达成联合办学协议。成立了“海南省第一劳教(戒毒)所与海南省农业学校联合办学基地”。  相似文献   

13.
邓立 《中国司法》2000,(5):26-27
于北碚城区、嘉陵江畔的重庆市劳教戒毒所是重庆市唯一的一所专门收容男性劳教吸毒人员的戒毒场所。目前,该所已发展成为一座花园式的劳教场所。戒毒所在对劳教戒毒人员重点加强思想改造和戒毒的同时,针对他们文化素质低、无一技之长的特点,着眼于劳教人员解教以后的就业问题,相继开设了实用性较强的电脑培训班、食用菌培训班、汽车维修班等。在劳教人员王某的眼里.是西山坪劳教戒毒所给了他第二次生命。王某曾在外面戒过几次毒,但都没有成功,家里没有办法,通过法律程序,将他送到西山坪劳教戒毒。初进劳教所时,他骨瘦如柴、面如死…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司法》2013,(6):97-97
2012年,广西自治区劳教、戒毒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厅、局党委的工作部署,扎实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和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成绩。  相似文献   

15.
劳教戒毒模式研究(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劳教戒毒工作模式的整体构想 (一)构建劳教戒毒工作模式的基本思路: 构建劳教戒毒工作模式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认识: 第一、劳教戒毒需要综合性的方法体系。吸毒行为是毒品、个体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毒品依赖既表现为个体的生理依赖,更重要的是表现为顽固的心理依赖。吸毒者既是违法者,也是毒品的受害者。因此,戒毒既要开展脱毒治疗,消除其生理依赖,促进生理功能康复;又要减轻或消除其强烈的心理依赖,促进吸毒者心理和行为改变,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由此可见,戒毒工作是一项由急性脱瘾、生理恢复、心理行为康复和再社会化等内容组成的系统工程。要使戒毒工作效率最大化,就必须处理  相似文献   

16.
1993年底,重庆市人民政府在重庆市西山坪劳教所成立戒毒大队,并称重庆市强制戒毒劳教所。1998年8月,成立重庆市劳教戒毒所并从西山坪劳教所分开管理。现在该所已成为一所拥有干警近200人、收容劳教戒毒人员2000余人的大中型劳教戒毒所。该所的成立标志着重庆禁毒戒毒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各级党政领导、社会团体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和吸毒者及其亲友都对该所寄与深切厚望,市委领导和社会团体多次亲临戒毒所指导和检查工作。该所在收容管理和矫治劳教戒毒人员过程中不负众望、不辱使命,1999年被国家禁毒委评为全国禁毒…  相似文献   

17.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全国“两会”精神,贯彻落实全国政法工作会议和全国司法厅(局)长会议精神,总结全国监狱劳教(戒毒)场所规范化管理年活动,通报表扬活动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对全国监狱劳教(戒毒)场所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进行动员,推动监狱劳教(戒毒)工作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劳教机关是国家的行政执法机关,承担着“教育、感化、挽救”劳教人员的重任。自从上世纪90年代初全国人大常委会赋予劳教机关收容吸毒类劳教人员的职能以来,劳教场所的吸毒类劳教人员从无到有,并呈快速增长之势。加强对吸毒类劳教人员的教育矫治工作,成了劳教机关的主要任务之一。10多年来,劳教机关广大民警,在实践中探索提高,劳教戒毒成效显著,吸毒类劳教人员的所内毒瘾戒断率达到了100%。据我省劳教局对部分温州籍吸毒类归正人员的调查,5年以上毒瘾戒断率为14.62%,远远高于其他戒毒模式,但复吸率仍在80%以上,这表明所内的戒毒成果巩固率不…  相似文献   

19.
戈硕 《中国司法》2012,(12):86-88
去年以来,北京市委政法委在全市政法系统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和在职政法干警党支部中深入开展了"结对共建双百工程"。为充分利用好结对共建活动平台,扎实推进劳教人民警察队伍建设,北京市新河劳教所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和劳教人民警察队伍工作、心理和思想等特点,针对劳教系统开展"结对共建"活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提高"结对共建"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展了深入研究。一、劳教人民警察队伍的特点劳教人民警察是管理教育劳教人员的主体,其在工作性质、心理特征和思想状态等方面都具有特殊性,具体表  相似文献   

20.
Guan W  Zhang QT  Ji JL 《法医学杂志》2004,20(3):152-154
目的采用目前较为成熟的人格、心理测量量表,研究戒毒劳教人员的人格特征、心理卫生状况。方法对16~61岁的508名戒毒劳教人员(其中男性258人,女性250人)进行MMPI、SCL-90的测试。结果MMPI测试显示男性戒毒劳教人员Hs、Pd、Pa、Pt、Sc、Ma均高于临界值,以Hs和Pa为最高;女性Hs、Pd、Pt、Sc均高于临界值,以Hs和Pd为最高。SCL-90测试显示戒毒劳教人员在各因子分上均高于中国常模,女性甚于男性。结论戒毒劳教人员普遍存在个性特征异常和心理卫生问题,男性者个性特征异常更为突出,女性者心理卫生状况尤其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