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滋养着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在海内外华人中有着广泛而持久的影响。然而,西方文化包括节日文化正改变着当代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圣诞节、情人节等受到青睐,而我国的传统节日却受到冷落。这种洋节文化冲击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现象引起了世人的忧虑。于是,既“有两会”代表“关于弘扬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提案”,又有十位博士联名抵制圣诞节“唤醒国人、抵御西方文化扩张”的号召,还有民间种种关于节日“的土“”、洋”之争。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节日“与洋”节呢?本期专题策划主题:保护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2.
和文 《创造》2016,(4):44-46
玉龙作为全国唯一的纳西族自治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纳西族的传统节日——“三多节”,将“三多节”办成集民族文化研究、民族祭典、民族文化展演、文化产业培育、旅游产品推介、投资环境介绍、假日商贸为一体的民族节日庆典活动,把开展“三多节”系列活动作为实施“文化兴县、旅游强县”战略的具体实践与探索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范本祁  龙佩林 《求索》2011,(8):89-90
对西部民族地区传统节与全民健身日融合分析,发现西部民族地区传统节日在功能、时间、内容与形式上与全民健身日不谋而合,推进西部民族地区传统节日与全民健身日融合发展,既可提高西部民族地区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水平,又可促进西部民族地区传统节日文化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传统节日互动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传统节日活动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演进中,经历了由嫁接到互动发展的漫长过程,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民族传统节日是连接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形式,它深刻地影响着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传统节日的互动发展是其文化的共性所决定的,它伴随着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在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协调中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过好传统节日、传承民族精神,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刊在2004年发起“如何过节”讨论的基础上,又与《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合作,共同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召开座谈会,就该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探讨。农工党中央副主席陈宗兴首先讲话,他指出:农工党作为参政党,虽然参政议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我们的参政议政工作也非常关注社会的、文化的问题。陈宗兴副主席说,汉秋同志一直非常关心、关注传统节日,并且大力推动传统节日建设。有两个提案:一个是希望把3月5日的“学雷锋活动日”定为“志愿者节”,一个是希望把“教师节”改在“孔子诞辰日”,这些提案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团中央、教育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答复。陈宗兴副主席强调,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弘扬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民族凝聚力、完成新世纪三大历史任务(包括祖国统一)的重要内容之一。现有的传统节日,包括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都有着非常丰富的人文内涵,较为悠久的历史,并且已经深入人心。我们召开“建设传统节日,培育民族精神”座谈会,希望就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各方面加强合作,形成共识,通过舆论的影响,使大家乐于接受传统节日。农工党中  相似文献   

6.
过好传统节日、传承民族精神,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刊在2004年发起“如何过节”讨论的基础上,又与《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合作,共同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召开座谈会,就该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探讨。农工党中央副主席陈宗兴首先讲话,他指出:农工党作为参政党,虽然参政议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我们的参政议政工作也非常关注社会的、文化的问题。陈宗兴副主席说,汉秋同志一直非常关心、关注传统节日,并且大力推动传统节日建设。有两个提案:一个是希望把3月5日的“学雷锋活动日”定为“志愿者节”,一个是希望把“教师节”改在“孔子诞辰日”,这些提案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团中央、教育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答复。陈宗兴副主席强调,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弘扬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民族凝聚力、完成新世纪三大历史任务(包括祖国统一)的重要内容之一。现有的传统节日,包括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都有着非常丰富的人文内涵,较为悠久的历史,并且已经深入人心。我们召开“建设传统节日,培育民族精神”座谈会,希望就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各方面加强合作,形成共识,通过舆论的影响,使大家乐于接受传统节日。农工党中  相似文献   

7.
传统节日文化遗产与民族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12月31日,文化部向社会公示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名单,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入围。这标志着一场“民族节日保卫战”从政府层面开始打响,令人振奋。相信这份有很强内聚力和广泛包容性的民族精神文化遗产,在政府的关注和扶持下,在热心民族民俗文化的国民参与下,必将在未来的岁月里不断创新发展,发扬光大。近些年来,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度普遍偏低,有专家分析认为,可能与公众对它们的理解有关。传统节日往往都赶在平时的工作日,忙碌一整天后,过节就成了吃顿饭。如何使传统节日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所创新,发扬光大我们的文化遗产,本刊特邀民俗问题研究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萧放教授撰写此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王亚军 《创造》2024,(1):26-29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要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民族传统节日是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之一。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疆,是我国特有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之一。自古以来,因民族种类众多,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多样而成为民族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研究的沃土和宝库。对于新时代云南各民族而言,节日文化作为文化再生产重要类型,依赖于不同民族、不同区域内部延续和传承习俗惯例,在官方和民间指导参与下,通过村落仪式、日常社会互动、经济交往和社会交换等载体予以呈现和共享。如何依据云南民族传统节日互动特点,挖掘不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载体,促进民族关系和谐共生成为实践性较强的现实议题。  相似文献   

9.
<正>“过年是美好的记忆,这份记忆在逐渐消失吗?我们还会过年吗?”河南民俗学家高有鹏教授在自己撰写的《保卫春节宣言》里这样说,面对西风盛行、西方文化的曰益渗透,我们必须树立传统民族文化意识,从现在做起,从小事作起,保卫春节,保卫传统文化遗产。在全球化价值趋同的背景下,传统节日是保持民族文化认同感的重要堡垒。维护传统节日并不是以一种简单的排他主义拒“洋节”于国门之外,而是要防止全球化浪潮和商业化炒作,把传统节日变成掏掉民族文化内核的“空壳”,我们的春节等中国传统节日不仅仅在于是否要“保卫”,而是中国传统节日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开掘出传统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既然我们讲广义定义的国学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学术的总称谓,那么,国学就不应该是中国一个地域或一个民族的。这是因为中华文化本来就是对中国56个民族文化的总称,而传统文化也同样是56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民族,按照《辞海》上的定义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中国的56个民族,正是按照这样的定义确定的、这56个民族各自发展,又最终融合为中华民族一个大家庭,各自走过了自己独特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为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普及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知识,近期,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阿瓦提县文明办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以“弘扬优良传统、传承节日文化”为主题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知识学习竞赛活动。  相似文献   

12.
“六山六水”民族调查自 1 983年以来 ,今年已完成第二十期调查 ,由贵州省民族研究所和贵州省民族研究学会组织实施及编辑的《贵州民族调查》之二十“贵州民族文化调查”专集已付印出版 (内部 )。贵州是多民族省份 ,每个民族在各自的历史发展进程中 ,创造了自己独特而丰富的民族文化 ,都有各自值得继承和发扬的文化精华。由于历史、环境等因素的制约 ,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 ,贵州各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 ,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 ,都有着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但是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是很不平衡的 ,其受汉族文化、外域文化的冲击影响程度也…  相似文献   

13.
2006年9月20日,宁蒗彝族自治县迎来了自治县成立50周年华诞。被称为“小凉山”的宁蒗,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川滇交界处,县域面积6025平方公里。全县辖14个乡1个镇,居住着以彝族为主体的12种民族,总人口24.4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2.72%,彝族占总人口的63%。境内有以泸沽湖、青龙海、吉意溶洞、永宁温泉为代表的山青水秀的自然风光;有以彝族毕摩文化、摩梭人母系文化、普米族韩规文化为内容的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有以彝族火把节、摩梭人转山节、普米族吾昔节为载体的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节日以及异彩纷呈的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服饰、民居…  相似文献   

14.
研究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规律为对象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学,对于构成民族重要因素之一的文化,从来就是非常重视研究的。传统民族学对于“文化”的研究更为重视。在欧美一些国家还把民族学称之为文化人类学。在国际上民族学研究中有许多和文化有关的术语,如“文化区”、“文化层”、“文化圈”、“文化中心”、“文化边缘”、“文  相似文献   

15.
“三月三”是畲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节日期间,畲民们云集宗祠,自晨至暮,对歌盘歌,怀念始祖,并采撷乌稔树叶,取其嫩叶汁浸糯米炊制乌饭,故“三月三”义称“乌饭节”。如今,“三月三”已成为畲乡的品牌节庆,活动内容和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影响力得到不断提升,是民族文化展示、文化与旅游融合的盛会。  相似文献   

16.
关于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文化大省”的界定“民族文化大省”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和奋斗目标,在我省正愈加受到广泛的重视和实践。但是,如何理解“民族文化大省”这一崭新概念的具体内涵,到目前为止,说法很多,却难达共识。笔者看来,若在“文化”、“民族文化”、“大”三个层面认识趋近...  相似文献   

17.
《今日海南》2016,(4):2-3
正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是海南民族地区一年一度最盛大的民间传统节日。2006年,海南黎族"三月三"节被列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经过多年发展,"三月三"已成为传承和弘扬海南黎族苗族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民族地区经济成就、促进商贸旅游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盛会。2016年海南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主会场设在素有"养生天堂"之称的白沙黎族自治县。节  相似文献   

18.
《今日民族》2008,(1):66-66
“阔时”,傈僳语即新年或过新年的意思,“阔时”节是傈僳族传统的节庆活动。节日活动有民族歌舞、射箭、溜渑等民族特色项目。中国·怒江傈僳“阔时”旅游文化节,是在傈僳族传统节日“阔时”节基础上提升打造的怒江最盛大的节日,  相似文献   

19.
试探侗族民族心理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斯大林说:“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事实上,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的四大特征之一,它是民族特征中最活跃最持久的因素,是指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中凝结起来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通过民族共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特点以及民族的自我意识表现出来。“当然,心理素质本身,或者象人们所说的‘民族性格’本身,在旁观者看来是一种不可捉摸的东西,但它既然表现在一  相似文献   

20.
肖湘 《中国减灾》2013,(2X):18-19
<正>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节日总是越多越好,不管传统节日还是外国节日,混着一起过又有何妨?只是找个借口放松一下,在紧张的工作生活之中增添一点儿趣味性而已。不过,迟早要成为社会中流砥柱、民族文化传承人的年轻人,也必须意识到在拥抱节日和假期的同时,探寻传统节日源头、了解中华民俗的重要性。"端午节"就是一个承载了两千多年民族记忆和文化的传统节日,其中所包含的厚重历史和美好情感值得我们好好珍藏、细细品味。端午节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又叫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诗人节、艾节、端五、重午、重五、午日、夏节、蒲节等。在《燕京岁时记》里有"初五为五月单五,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