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迄今为止的平等观,大致归为两大类:第一类是近代社会以前,或者说在资本主义社会建立以前,各种平等观基本是诉求物质资料分配的平等,即诉求平等地消费,这是经济平等观;第二类,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舆论先声,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建立以后,各种平等观基本上是诉求、肯定法权平等。可见,经济平等观产生和存在的社会环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青年研究中心不久前举办了一次读书会活动,针对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这部著作进行的背景、主旨等重点问题进行探讨,其中不乏真知灼见。讨论的问题集中在四个方面:革命为什么往往会在对苛政感受最轻的地方爆发,经济繁荣为什么反而导致革命的到来;贵族作为社会的中间势力为什么被消灭,导致了什么样的后果;革命当中的追求自由和平等的问题;民众无法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导致了“个人主义”。经过讨论,大家进一步深化了对这本书的认识。托克维尔的思想给予大家很大的启发,让大家深刻地了解了法国大革命前夕的法国社会状况和革命中产生的种种问题,对我们当今社会的发展和治理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借鉴。这也是我们今天读这本书的主要收获。  相似文献   

3.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了西方国家的经济衰退、福利紧缩等问题,并将资本主义社会过去几十年里积累的社会矛盾和日益加深的社会不平等推高到了一个临界点,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一系列争取生存与发展权利的社会运动集中爆发。这一系列的社会运动呈现出几个特征:首先是发生的频率更高、密度更大、范围更广;其次是运动的参与群体更加多元,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群体;最后是其主要话语也从新社会运动强调身份认同重新回到以生存福利诉求为主。造成当前西方社会运动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资本主义制度过去几十年的全球化和新自由主义制造了新的社会不平等,而危机爆发后的紧缩政策又极大冲击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福利体制,另一方面来说长期以来的社会分裂和民粹主义的兴起催化了社会走向两极化与对抗化的进程,同时民主参与方式从精英到个体的转变也增加了民众在表达政治诉求上的机会和动机。当前社会运动的发展不断影响着世界,信息化加速了运动的全球效仿使得社会分裂程度不断加深,习惯了慷慨福利制度的西方社会也不得不继续面对福利削减后的社会不稳定,而以对抗为主的社会环境也增加了青年群体未来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4.
1949中国社会     
著者所撰《后记》中录有刘志琴先生对该书的评价:“1949年在20世纪的中国是最蕈要的一年,这一年不仅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对世界格局也发生愈来愈重要的影响,对这一年的研究却长期缺乏,尤其是民众在社会急剧变化中的反响和动向几乎成为空白。直至2000年1月1日第一盾1949年的中国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才有所改观。然而,对其社会状况的研究仍然滞后。这本书以贴近民众、贴近社会的视角,具体生动地阐述了战场内外的较量、看不见的战线、去意徘徊的文化人、千头万绪的社会问题、芸芸众牛的心杰和牛活方式的变革,再现了风云激荡的1949年。这是中华人民其和国成寺以来对这一年讲行综合研究并推向民众的第一部读物。”  相似文献   

5.
一、关于《封建考论》及其学术争论谷川:冯先生的《封建考论》,我读了。对冯先生的观点,我完全赞成。冯:多谢谷川先生鼓励!您知道,关于封建的问题,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思考了,也曾写过小文进行探讨;但《封建考论》这本书的正式执笔写作,则是2004年到2005年我应聘在日文研主持东亚近代术语生成研究课题的时候  相似文献   

6.
正凡关注当今中国的人都会知道现在有许许多多的集体性事件,谈到这种种的矛盾就不能不谈于建嵘。于建嵘是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底层立场》是于建嵘的一本评论集。这一本书主要收录了于建嵘近十年来,在各个报刊杂志上就一些时事政治和社会问题的评论,这本书的书名恰好就说明了他的立场所在,即  相似文献   

7.
孙勇 《理论月刊》2007,(2):35-37
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从西方走向东方的重要转折,但值得疑问的是:充当这一历史“工具”的为何偏偏是俄国而不是其他国家?它又何以会对以中国为代表的广大东方社会产生辐射效应?而作为异域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又为何能被中国广大民众心悦诚服地接受?本文试图从文化视角对上述问题予以剖析,并从中透视文化建设在落后国家社会主义进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正> 当前,有的人对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提出疑问:为什么帝国主义到今天还腐而不朽?垂而不死?那么,我们如何理解和回答这个问题呢?由刘绪贻教授主编的《当代美国总统与社会——现代美国社会发展简史》正是解答这一迫切问题的第一部历史专著,纵观全书,其特点是: (一)宏观的立论,试图历史地客观地理解资本主义发展史。作者首先立足于人类世界历史进程的整体发展趋势来拓展本书的逻辑思路。“从世界史的角度说,由于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平衡、一般在一个历史时期并不只存在一种社会形态。作  相似文献   

9.
男女平等与社会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对平等的追求往往产生于不平等的境遇之中。单从性别角度来看,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中,女性所受到的压迫和歧视更多,因而,男女平等似乎就约定俗成地具有了女性追求平等和赋予女性权利的意义。如果我们跳出这种习以为常的视角,从社会公正的角度反观男女平等的社会意义,我们就会从另一种角度对男女平等进行理性思考和现实解释,就会发现男女平等问题其实牵动整个社会的文明和发展。平等的核心内涵——权利平等是一个指向性非常广泛的理论范畴,内涵丰富而复杂。唯其如此,概念的内涵越发缺乏具体性和明确性。《辞海》将平等解释为:…  相似文献   

10.
徐琳 《理论月刊》2006,3(6):49-51
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卢梭的思想占有重要的地位。卢梭的政治思想主要反映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和《社会契约论》这两部著作中。本文从平等、社会契约、人民主权、民主等四个方面对卢梭的思想作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1.
一《语言与社会性别导论》是我收入“妇女与社会性别译从”的第二部教材,翻译罗斯玛丽·童《女性主义思潮导论》,最初的想法是希望在文学语言学科引进妇女和性别的视角,使女性主义研究成果进入具体的专业领域,进入我们的必修课程;但在翻译过程中,我也体会到,妇女和性别研究,一直都是跨学科、多个学科领域交叉的,即使是讨论语言问题,它也呈现了跨学科的视角。而更重要的是,正如女性主义的所有学术研究一样,它有一个改造社会的目标。我们的社会存在着不平等,男女不平等,存在着对不同性别、性取向的压迫,这也体现在我们日常运用的语言中。人们…  相似文献   

12.
探索建立市、区县党代表、人大代表联系社区的制度,直接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呼声,督促有关部门努力解决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是新形势下市委对党代表、人大代表提出的新要求。落实好这一要求,有利于党和政府及时了解群众的需求;有利于畅通民众诉求的渠道;有利于代表掌握实情、参与决策,做好宣传引导工作。  相似文献   

13.
平等是马克思思想体系的重要价值取向。《论犹太人问题》是马克思于1843年春发表在《德法年鉴》上的一篇文章。从马克思在这篇文章中对平等内容的阐述以及他研究平等问题的方法的形成,我们可以看出,《论犹太人问题》一文标志着马克思平等思想的萌芽。  相似文献   

14.
林福灿 《人民政坛》2011,(10):36-36
如何畅通民众诉求表达渠道,切实关注和及时回应民众诉求,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需要高度重视并且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民意机关,应当着力构建人民群众有序有效表达诉求的平台,积极创造条件保障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努力在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丛小平老师的《自主》这本书,把中国革命中的妇女问题和从妇女视角探问革命如何深远地改变了中国社会风土的经验做了有机结合。某种意义上,这种“有机”也正是为革命所贯穿的中国20世纪历史实际有的一种样貌,不过在“告别革命”的思潮和妇女研究专业化的演进中,这种“有机”一度被割裂,甚而从人们的问题意识中消失了。就这一方向而言,丛老师的这一研究显然具有重要的拓进意义。阅读这本书我有很多收获和共鸣,尤其是有关抗战时期,通过对“封捧儿”一案的勾陈,  相似文献   

16.
今天我们思考正义、平等等问题,不能没有历史感、没有时代精神。当代的平等价值诉求一定是具有时代精神的现代价值。普遍平等如何可能作为现代价值的平等,不是等级平等,而是普遍平等。平等作为一种价值诉求,是对不平等问题现实的反思性把握,即平等是不平等现实在观念中的否定性反映。这  相似文献   

17.
<正>1984年,在我做了林耀华先生的博士候选人以后,似乎研究的兴趣很快从中国西南山地民族转向了汉人社会。之前我就知道他的书房里有一本墨绿皮的精装英文版《金翼》(1947/48),后来我借阅时,发现还有宋和的台湾繁体字中译本《金翅》,这当然是同一本书的不同文本。在笔者多次访问"金翼"黄村田野调查间隙,我时而拜访林先生,一同核对现实和  相似文献   

18.
魏敏 《理论月刊》2010,(1):123-125
我国妇女就业面临很多问题,就业平等权是关键。《就业促进法〉对女性就业给予一定关注,但也暗示着男女就业的不平等。从社会性别视角解读《就业促进法》,提出将社会性别观点纳入决策过程,完善现有相关规定,营造妇女平等就业氛围,以保障女性就业平等权的实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该书《中译本前言》介绍说 :“本书作为默顿的重要代表著作之一 ,收录了他从 2 0世纪 40年代到 80年代初的部分有影响的研究成果 ,即突出地反映了他的社会学思想的这一特征。一方面 ,默顿强调理论研究应具有经验取向。”“另一方面 ,默顿十分强调经验研究应以理论为指导。”“默顿社会学研究的另外一个特征是研究问题的多样性。”“通过本书我们不但可以深入了解默顿社会学理论思维特征 ,而且本书对于我们认识社会研究的性质、对于更好地处理社会学知识与经验研究之间的关系 ,无疑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作者中译本序言》说 :“在本书中 ,…  相似文献   

20.
封面     
《人民公安》2014,(Z1):5
<正>《时代》1月13日2014关注什么2014年该关注什么?最新一期《时代》盘点了新的一年美国国内、国际政治大事件及关系民众生活的重要事项。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主持人扎卡里亚撰文说,2014年中国面临历史性转折点:中国是否能实现经济改革,解决不断加剧的环境和社会问题,为经济繁荣增长和社会稳定的下一个10年打下基础。扎卡里亚进一步阐述了中国面临的各种挑战,包括民众强烈抱怨的空气污染问题,人们对腐败问题越来越深恶痛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