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云 《世纪桥》2005,(9):80-82
美国今年5月份以来先后决定,对来自中国总额20亿美元的衣着类进口产品设限,包括针织衬衫、棉纺裤、内衣,这项所谓纺织品保护措施的配额限制,使这些产品进口年增幅不得超过7.5%。美国政府宣布对更多中国纺织和服装产品进口设限,使得中美纺织品的纠纷再次升级;再加上相持不下的人民币汇率问题,中美贸易战可以说是一触即发。  相似文献   

2.
今年5月中旬以来,随着天气的升 温,中美、中欧之间关于纺织品贸易 的摩擦也急剧升温。先是美国对中国 棉制针织衬衫等七种纺织品连续两次 设限,接着欧盟于5月27日宣布对由中 国进口的T恤和麻纱启动“紧急特保” 程序。中国随即采取了相应措施。在 世界经济正朝一体化方向发展的今天, 中国与美欧之间的这种贸易摩擦已成 为彼此经贸关系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自去年年底以来,以美国为主导、日本为急先锋,美、日等国大力鼓噪人民币升值,使人民币“承受了历史上最大的升值压力”。美日之所以大张旗鼓地在人民币汇率上做文章,自有其“醉翁之意”。一、美日力促人民币升值的表面理由美国、日本力促人民币升值的表面理由是“中国输出通货紧缩论”。这种观点认为,人民币的汇率过低,使中国的廉价商品大量出口,对输入国商品价格产生打压效果,造成美、日乃至整个世界的通货紧缩。我们认为,这种观点,实在荒谬。从出口总额看,2002年的中国出口总额是3255.7亿美元,仅占世界货物出口总额的5.1%;2002年中国对美…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美日贸易摩擦再趋加剧,不时冒出硝烟与火星。它表明,在经济贸易方面,美日间新的一轮较量已拉开帷幕。美日贸易摩擦始于60年代初日本对美国大量出口纺织品。  相似文献   

5.
经过一场长达10余个小时的马拉松式谈判之后,2005年6月11日凌晨,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与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含笑走出了上海西郊宾馆七号楼会议室,共同宣布双方已就纺织品贸易达成的“最后一分钟协议”。根据这次谈判达成的《中欧谅解备忘录》,欧盟承诺对T恤衫等十类中国输欧纺织品终止调查。双方同意,在2005年6月11日至2007年底期间内,对上述十类纺织品合理确定基数,并按照每年8%至12.5%的增长率确定中方对欧出口数量。欧盟承诺在2005年至2007年期间,对于上述十类产品之外的2005年实现一体化的中国纺织品克制使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企业遭遇国际贸易摩擦增多。有资料显示,入世以来,中国企业与产品遭遇国外反倾销案500多起,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环保与卫生等技术壁垒正出现不断加强的趋势。前不久,美欧对我纺织品贸易设限,一度成为国际贸易中的焦点。专家指出,WTO下的国际贸易总体在公平与自由  相似文献   

7.
《世纪桥》2006,(6):74-74
黑龙江省以“俄罗斯年”为契机,全力推进对俄经贸合作战略升级。对俄贸易要增长26%以上,对俄投资翻一番,对俄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增长26%。一是继续扩大服装、鞋帽、纺织品、农副产品等优势产品出口。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努力提升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份额,不断提高地产品出口比例。二是进一步扩大木材、原油、成品油、化工原  相似文献   

8.
张毅 《党建》2005,(8):28-29
2005年6月11日凌晨,经过紧张的10小时谈判,中国和欧盟就纺织品贸易问题达成《中欧谅解备忘录》,在最后时刻避免了一场迫在眉睫的贸易战,化干戈为玉帛。这一新闻一度成为世人关注的热点。国内各界对这一谈判结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一协议的达成,体现了中国政府为最大限度地保障我国纺织企业的利益积极磋商,解决贸易摩擦的诚意,有利于为中国和欧盟相关企业创造积极、稳定、可预见的贸易环境,促进中国纺织品对欧出口有序增长。同时,中欧通过协商解决纺织品贸易争端,也为中国与其他国家通过协商解决贸易争端,提供了示范作用。什么是纺织品一…  相似文献   

9.
环球扫描     
《党课》2011,(10):14-19
美报告称印度发展将超中国 美国最新的一份报告预测,印度将在2050年超过中国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事实上,早在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时,印度媒体就开始预测何时可以赶超中国。不过,尽管印度拥有人口红利和高储蓄率的优势,但其长期难以解决的通胀问题也对印度经济构成严重威胁。中国专家认为,由于目前印度GDP基数仍远远落后于中国,要想成为第一大国,印度必须保持数十年的经济增速快于中国。  相似文献   

10.
杨永红 《世纪桥》2007,(2):64-66
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的工作组报告的第241-242条款所规定的特殊保障措施,以及中国加入WTO议定书的第15条和第16条规定的所谓反倾销领域中的非完全市场经济的待遇和一般特殊保障措施机制等特殊限制措施,因其特别低的启动条件极易成为中国的贸易伙伴手中挥舞的大棒,在配额取消后以中国纺织品最大的出口目的地欧芙为代表的贸易伙伴纷纷借此对中国服装纺织品的出口设限,构成中国服装纺织业发展难以预料的危险因素。中国纺织业所面临的危机与挑战是前所未有的,摆脱困境需要政府和行业及企业共同努力,以保证中国的服装纺织行业在平稳度过过渡期的同时发展强大。  相似文献   

11.
世情     
财经 中国将成资金出口大国 在博鳌论坛开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词时表示,未来5年,中国对外投资规模将达到5000亿美元。事实上从2005年开始,中国海外直接投资额平均每年增加35%,去年更是高达1150亿美元。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激增,已成为仅次于美、日的第三大资本输出国。《经济学人》智库最新的调查报告显示,  相似文献   

12.
中国对外军贸发展动向近日引发西方研究机构、媒体的新一轮关注和解读。瑞典斯德哥尔摩和平研究所3月17日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已经超过法国,位居全球军火出口国第四位。报告称,2009年至2013年间与2004年至2008年间相比,中国主要武器装备出口增长212%,占全球武器出口比重从2%提升到6%。报告称,军事科技的快速发展是中国武器出口增长的一大原因。有防务专家对记者说,中国军用装备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稳步提升,非量变而是质变。融入核心技术和独特设计的"中国军用制造",将与美欧、俄罗斯的同类产品展开激烈竞争。  相似文献   

13.
国内政治驱动美国报复中国我们再从美国内政治需要来看。1996年是美国总统大选年,恰恰也是美中贸易多事之秋年。美国大选与中国何干?为什么在大选之年与中国频起贸易争端呢?1996年5、6月,中美贸易战一触即发。当时,美国政府以所谓“中国没有令人满意地履行1995年知识产权保护协议”为由,单方面宣布对我国出口到美国的纺织品、服装和电  相似文献   

14.
(4月25日-5月25日)加美签署新北美防空协定。加拿大和美国4月28日签署了新的北美防空协定,新协定增加了保障海上航线安全等内容。中国与欧美发达国隶签订首个引渡条约。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4月29日通过决定,批准中国与西班牙的引渡条约,这是中国与欧美发达国家之间的第一个引渡条约。伊朗重申将继续进行铀浓缩活动。伊朗国家原子能组织副主席萨伊迪4月19日重申,尽管联合国安理会要求伊朗作出妥协,但伊方仍将继续自己的铀浓缩研究活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亚洲经济今年增长7%。六国未能就伊朗核问题达成协议。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  相似文献   

15.
徐占伟 《党课》2008,(12):80-83
2008年10月10日,美国和印度正式签署了民用核能合作协议,标志着美国对印度34年的核贸易禁令彻底解除。根据协议,美印两国将展开全方位的民用核能协作,美国保证向印良提供核技术、核装置和核燃料,并帮助印度建立战略核能储备;同时允许印度在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监督下,对使用过的核燃料进行再处理。美印宣称,核协议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民币升值、石油和原材料价格不断攀高以及国际市场特别是欧美市场的持续走软,我国纺织业正面临"内忧外患"的困境。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头两个月,纺织品出口大省广东省纺织服装出口额同比减少了11.3%。  相似文献   

17.
中国崛起改变着亚太地区的力量格局,在此背景下美国提出重返亚洲战略,进一步巩固其传统安全体系,同时借力印度实现亚洲地区的力量制衡.美印在亚洲秩序的变动中找到了利益的结合点.印度面对中国崛起,加大外交中的对华因素,与美日等国相互打牌和借重;但是印度不会单纯迎合美国制衡中国的需求,而会权衡其利弊得失,在对外关系中抓住有利时机,最大限度地谋取自身利益.  相似文献   

18.
纺织品产业是工业革命以来最早发展的产业,受到各国的重视和保护。台湾地区纺织品贸易的主要对象之一就是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美国约占台湾纺织品出口值的三分之一。美台围绕纺织品贸易谈判的过程漫长而琐细。台湾当局在两岸分离、依附于美的历史条件下,就纺织品贸易与美国进行的谈判历程充满艰辛。1971年,美国得以在东亚地区与台湾首先达成协定的原因就在于美台纺织品贸易谈判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和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国际局势的演变对于美台双边关系的发展产生了影响,美台纺织品贸易谈判受"联合国席位"、"冲绳归还"等多重因素的掣肘。日本在与美国纺织品贸易谈判过程中止步观望,客观地将台湾推到台前。台湾对美国的依赖降低了其纺织品贸易谈判的筹码。美国政府以台湾为切入点,将和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纺织品贸易谈判逐一解决。当美台在经济领域发生利益冲突的时候,在政治上处于劣势的台湾当局,虽做出诸多努力,也只能别无选择地作出让步。  相似文献   

19.
李晓 《学习月刊》2009,(24):125-125
国际金融危机已严重影响到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的实体经济,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由于对美欧的外贸出口约占我国对外出口的40%,目前外需减少对我们的影响已经很明显。随着今年以来国际经济复苏迹象的增长和国内经济形势向好的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20.
县长放屁     
《党政干部学刊》2006,(1):25-25
世界著名企业联盟(WUVE)在2005年12月21日世界著名品牌大会组委会上公布了2005年全球最具投资潜力国家十强排名,他们分别是中国、法国、美国、印度、英国、德国、加拿大、巴西、荷兰、西班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