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九七香港回归成为世人瞩目的大事,近日许多朋友谈起为何七一回归有着许多说法;有说是因为七月一日为一年正中,不早不晚;也有说是因为这天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纪念日等等。近查有关资料记载:在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割让九龙之后,1898年6月9日“中  相似文献   

2.
田利平 《党课》2010,(22):114-116
许多人不知道在中国唐朝时期黑人奴仆和黑人艺人很多 “唐代还有黑人?”当我和许多朋友谈到葛承雍教授关于唐代黑人来源问题的研究成果时,他们的脸上马上显现惊讶怀疑的表情。他们似乎并不关心葛承雍教授研究的“从哪里来”这个主要问题,而更关心唐代中国有很多黑人这种说法是否属实。我和几位日本人谈起这个问题时,他们更觉得难以置信,一再问:“有什么证据吗?”  相似文献   

3.
想起老黄忠     
快乐大叔 《党课》2008,(6):94-95
前几日有朋友从国外回来,交谈间说到了许多目前在咱们社会上流行的词语,因为久居海外,朋友对许多词语十分不解,比如我们在媒体上常见的“4050人员”。我给他解释,这“4050人员”主要是指下岗后再就业困难的、年龄在“40、50”之上的弱势群体,需要政府在就业、救济等各方面给予关照,等等。  相似文献   

4.
鲁顺民 《党课》2010,(20):126-127
2004年.写一本关于山西古渡口的书,其中涉及黄河边晋陕地区的民歌,和“民歌大师”王向荣就熟了。在老王的影响下,活活痴迷过一阵子民歌,而且很结交了一帮朋友。现在,爱民歌的朋友,比爱文学的都多。  相似文献   

5.
一是大吃大喝。许多乡镇干部也往往把喝酒“够不够意思”当成衡量彼此间交情深浅的重要标准。一些候选人抓住这一心理,邀请有选举权的代表,在酒桌上结交朋友,联络感情。  相似文献   

6.
郭庆晨 《党课》2006,(11):64-65
朋友,是一个温馨的字眼儿。什么是朋友?按郑玄的说法:“同师曰朋,同志曰友。”自古以来,“亲朋好友”就成为—体,分不清亲人和朋友哪一个更亲近。难怪《论语》中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感慨和“朋友信之”的教诲。大概正是这一儒家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中国才有了“多个朋友多条路”、“为朋友两肋插刀”、“宁让朋友负我,我决不负朋友”之类令人动容的“朋友情结”;难怪人们会将“重朋友、重感情”的赞语郑重地送给“朋友情结”深厚的人。  相似文献   

7.
诚信,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是道德建设之根本,同时也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社会资源。诚信对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都至关重要。不讲诚信,会使一个人丢失朋友,一个企业失去客户,一个地区失去发展,一个国家丢失民心。我们中华民族素有“言必信,行必果”“一诺千金”的传统美德,许多人从少年时代就熟悉“训者天之道也,诚者人之道也”这样的名言警句,记下了许多关于诚信的感人故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一种无形的资源,能产生现实生产力,转化成有形的财富。诚信对国家、企业和个人都非常重要。朱钅容基同…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1,(4):29-29
不久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心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86.1%的受访者确认生活中存在着很多不正当竞争现象。关于不正当竞争领域,受访者的选择依次是“职场”(88.8%)“商场”(64.3%)“日常生活中”“同学之间”“朋友之间”等。  相似文献   

9.
段子     
《廉政瞭望》2014,(9):78-78
“可以做朋友吗?”是一段故事的开始:“还可以做朋友吗?”是一段故事的结束;而“我们还是做朋友吧。”是一段悲伤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隔山 《党课》2011,(13):105-106
喜欢收藏烟标的朋友都知道,“飞马”牌烟标是不可多得的藏品。提起“飞马”牌香烟,许多上了年纪的人都有印象,在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期,“飞马”与“中华”齐名,畅销大江南北,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是它的“身世”却鲜为人知,其实它与一位战功赫赫的共和国将军有着深厚的渊源。  相似文献   

11.
说交友     
滚滚红尘中,芸芸众生里,能在同一时空相遇,已是一份机缘,若能在相遇时相知,进而意趣相投,那便是朋友了。 朋友,就像生活中的阳光。从古至今,传颂着多少关于朋友情谊的佳话:俞伯牙和钟子期、阮籍和稽康、李白和杜甫、鲁迅和瞿秋白……珍惜朋友的人、他的人生就多一份快乐,多一份充实。很难设想,连一个知心朋友都没有的人,在人世上活着还有多少意义和价值。 台湾诗人余光中把朋友分为“四型”:高级而有趣型、高级而无趣  相似文献   

12.
在涉县城西南四公里处,有一个依山傍水的小山村,叫赤岸村。赤岸村前傍的水叫漳河水,赤岸村后依的山叫“将军岭”。 提到“将军岭”,许多朋友可能并不陌生,因为岭上撒放有刘伯承、徐向前等著名将帅的骨灰;提到刘伯承的墓碑铭文,到过此地的朋友一定很熟悉;“中国的布尔什维克刘伯承元帅英灵千古”。  相似文献   

13.
罗郎 《当代党员》2014,(11):56-56
刘震云小说《一句顶一万句》里有很多关于朋友的故事,其中有好几个是讲“误会”的,读起来让人唏嘘不已。成语“管鲍分金”讲的是历史上两个出类拔萃的人物——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深厚友谊,传诵千古;而千千万万的平民百姓,没有那么伟大的心灵,他们只会按小人物的观念和情感思维去处朋友。十分世俗化,但非常真实。  相似文献   

14.
父亲的电话     
何燕 《党课》2009,(6):106-107
一直以来,我虽然对父亲很是惧怕,但自认为对父亲的感情还是很深厚的。直到昨天,一个朋友让我写篇关于父亲的稿子,说在父亲节前交,我愣了好一会儿,问:“哪天是父亲节?”朋友惊叫:“你不知道?”  相似文献   

15.
梅子 《支部生活》2009,(12):52-53
山川毓秀、人杰地灵的大理是金花的故乡。电影《五朵金花》是“中国十大魅力城市”之一大理一张最亮丽的名片。许多还没有到过大理的中外朋友,就是通过欣赏这部“全国百年最佳影片”之一的电影,认识并向往苍山洱海间那片“山美水美人更美”的“人间乐土”的。  相似文献   

16.
常省吾身     
高占祥 《共产党人》2006,(10):23-23
吾日三省吾身。——曾子“省”就是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我们的先人,十分重视自省,主张用自省的方法,对自己的道德表现作出评价,从而改正过失,鞭策自己。古人有许多关于自省方面的论述,今日读来仍醒人心目。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意思是看见贤人,便要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便要自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孔子的学生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就是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了?教师传授…  相似文献   

17.
从胡耀邦开始担任中央党校副校长到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召开,有一年多的时间。在这期间,我和胡耀邦没有联系,连他的电话号码也不知道。我和他之间过往从不密切。多年来我们从未通过一次电话。除了在粉碎“四人帮”前后在富强胡同聊了几次,大家一忙就各干各的。我想他和别的朋友交往的情况也许同我不一样。反正我和他就是这样的朋友。 可是关于他的事情我知道得很多。在这一年多的时间内,用1987年4月22日胡耀邦同志追悼会上中共中央悼词的语言:他组织和推进了“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组织和领导了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干部…  相似文献   

18.
走近列宁     
圣彼得堡市政府年轻的公务员也许很难理解“中国同志”为什么总是满怀崇敬地参观斯莫尔尼宫的列宁办公室。他说:“我们每年都要接待许多中国朋友。” “你知道吗?列宁的名字很长。”他问道。  相似文献   

19.
走近列宁     
圣彼得堡市政府年轻的公务员也许很难理解“中国同志”为什么总是满怀崇敬地参观斯莫尔尼宫的列宁办公室。他说:“我们每年都要接待许多中国朋友。” “你知道吗?列宁的名字很长。”他问道。  相似文献   

20.
前些日子和朋友们聊天,谈及诚信问题时,一位在生意场赚了些钱的朋友沾沾自喜地说:“讲诚信,就甭想赚钱,很多东西得不到。”话音刚落,一个朋友带着几分嘲笑的口吻站起来说:“谁讲诚信,谁是傻冒!”对于他们的“高论”,我和另外几个朋友不敢苟同,为此,相互之间争得面红耳赤,不亦乐乎!其实,仔细想想,大家争论的焦点无非就是诚信的得与失问题。自古以来,诚信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老夫子常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朋友信之”;“民无信不立”。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不讲诚信就不知道如何立身处世;与朋友之间要诚信,否则就没有朋友;一个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