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波恩专电 德国联邦银行(中央银行)9月14日作出决定,把贴现率从8.75%降到8.25%,抵押贷款利率从9.75%降到9.5%。利率下降幅度虽小,但消息传出,在德国及西方其他各国引起的反响却很强烈,成为新闻界头条通栏的报道内容。 一个国家调整利率引起如此巨大的反应实属少见,原因在于这是近两年德国同欧洲共同体其他成员国及美国之间矛盾的焦点之一,德国如何动作,颇受各方关注。联邦银行行长施莱辛格在宣布降低利率时说,德国中央银行作出这一决定“并非易事”,原因  相似文献   

2.
今年初以来,西方经济中 出现的一些重要趋势引起了各 国官方和经济学家们的关注。 第一,西方经济发展正 从“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 今年西方经济增长速度放 慢主要是一些国家调整政策造成的。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占西方国家总产值的1/3以上,去年美国经济增长4.1%,带动了西方经济的较快发展。为防止经济过热引起通货膨胀死灰复燃,从去年2月到今年2月,美国中央银行相继7次调高利率,抑制了投资和消费,经济逐步降温。按年率计算今年第一季度美国经济增长率从去年第四季度的5.1%降至2.7%,第二季度还要低,从而导致西方经济增长率有所下降。为刺激经济,美国中央银行7月6日宣布降低利率,很多经济学家预计,下半年美国经济将逐步回升,西方经济前景仍然良好。 第二,金融市场投机活动猖獗和风险增大 近两年来,美国经济总体形势好于日本和德国,但美元对日元和德国马克的比价不仅没有回升,反而节节下跌。从今年年初到4月18日,美元对日元和德  相似文献   

3.
波(?)专电 美元同欧溯各国货币的汇价近来扶摇直上,已成为欧洲人,当然也包括德国人的热门话题。波恩的报纸经常用“狂热的汇价波动”来形容美元行情的变化。 两个国家货币之间汇价的变动,是以两种货币的购买力为基础的。西德的通货膨胀率属西方国家的最低之列,马克的购买力一直稳定,但是马克同美元的比价,近两年中下跌了八十四芬尼。在普通德国人看来,这是不可思议的。一位房地产经纪人忿忿不平地说:“一美元最多值二点五马克。”  相似文献   

4.
苏联剧变后,西方国家之间的矛盾上升,正从经济领域向政治、军事领域发展。德国、日本和“新欧洲”的崛起将对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形成严重挑战。西方国家之间有其协调合作的一面,但其矛盾将进一步发展,并成为影响世界全局的一个重大矛盾。  相似文献   

5.
柏林专电 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有关建立经济、货币和社会联盟的国家条约已于7月1日生效。从此,在10.8万多平方公里的东德土地上,西德马克是唯一的正式货币,并将按西德的经济体制来改造东德的经济体制。 两德国家条约是双方经过艰苦谈判、激烈辩论于5月18日签署的。所谓国家条约,就是以建立两德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为内容的两德关系条约。其实质是,不仅把西马克作为东德的支付手段,宣布东马克作废,实现两德货币统一,而且同时民主德国将按照  相似文献   

6.
经济学家说,通货膨胀的历史,差不多和纸币一样古老.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国家没有吃过通货膨胀之苦的.如果套用“苛政猛于虎”这句名言,说“通货膨胀猛于虎”恐也不为过.以德国为例;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由于巨额预算赤字和国际收支逆差,形成了历史上最严重的通货膨胀,当时德国马克贬值达到了天文数字.1923年11月,德国批发价格指数是战前1913年的7260万倍.德国历史上第二次严重的通货膨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8年德国境内的纸币发行量高达1600亿马克,比战前1938年的110.8亿马克增加13倍.1948年,德国西部实行货币改革,以10比1兑换,一夜之间老百姓手中的货币和存款损失9/10.这两次严重的通货膨胀,不仅直接损害了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危及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和政治体制的存在.前者还导致了  相似文献   

7.
整体国家观念肇始于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希腊化时期到中世纪,西方人观察政治的立足点发生了重要转移,但整体国家观念并没有失去生命力,而是逐渐融入了世界国家概念之中.近代德国政治哲学则突破了个人主义国家观的樊篱,促使整体主义国家观念的回归.从古希腊到近代德国的整体国家观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8.
华盛顿专电 一年一度的西方七大工业国首脑会议定于7月9日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休斯敦开幕。自去年7月巴黎首脑会议以来,欧洲乃至整个国际局势和东西方关系,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两德迅速走向统一,德国统一后的欧洲格局问题提上议事日程。政治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德国经济在战争中遭到严重破坏。从1951年开始,西德经济开始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在50年代的10年中,西德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超过美、英、法,仅次于日本。到1960年,其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030亿马克,比...  相似文献   

10.
黎平 《瞭望》1992,(41)
进入90年代,西方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西方经济增长率,1990年为2.5%,1991年仅增长0.6%。由于西方经济陷于停滞,增长缓慢,西方国家的失业队伍不断扩大,平均失业率已从1990年的6.25%提高到1991年的7%;1992年将进一步上升,欧洲共同体12国的平均失业率将从1991年的8.7%上升到9.5%。  相似文献   

11.
西方一些国家经济已进入衰退,世界经济形势严峻。最近,本刊特约记者采访了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一些著名的经济学家,请他们就世界及各地区的经济前景谈了各自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失业问题是西欧各国政府和工人当前最烦恼的问题之一。70年代末,在德国、法国和大多数其他西方国家,失业率不到5%。1980年欧盟15国中失业人数只有950万人,但1996年却急剧上升至1900万人,失业率已高达11%左右。其中西班牙为20%,法国为12%,德国超过了10%。英国、荷兰情况较好一些。但几乎在所有欧盟国家,25岁以下的青年失业率平均超过了20%。 在德国,由于经济疲软、气候恶劣和建筑业出现大幅度滑坡,去年年初德国失业人数创战后最高记  相似文献   

13.
华盛顿专电今年九月二十二日以来,世界货币金融市场出现了一个重大的、影响深远的动向:美元对日元、西德马克、法国法郎、英镑等世界其他主要工业国家货币的比价连续下降,而且下降的幅度还相当大。从九月二十日到十一月二十五日的二个多月中,美元对日元的汇率由一美元兑换二百三十九日元下降到二百点六四日元,猛降了百分之十六点零五;对西德马克的汇率由一美元兑换二点八四马克,下降到二点五六三  相似文献   

14.
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6月17日至7月4日先后对英国、美国、德国和法国进行了两个多星期的访问。此间舆论普遍认为,穆沙拉夫是在国际形势急剧变化的背景下出访西方四国的,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加强经贸关系,与西方大国发展长期全面的关系,为巴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创造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5.
据德国外交政策网站4月25日报道,在西方展开西藏宣传运动的同时,"世界维吾尔人大会"也在柏林展开活动,煽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二场分裂冲突。为了谴责中国新疆的所谓"文化种族灭绝","世界  相似文献   

16.
筹备已久的国际社会学协会“第13届世界社会学大会”于1994年7月18日至23日在德国比勒菲尔德大学隆重举行。以“被争夺的疆界与变化中的团结”为主题,来自世界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数千名学者,在47个研究委员会、7个工作组、6个主题组和许多其他类型的会议上对当今世界的各种社会问题或社会学学科问题宣读了论文和进行了广泛研讨。笔者作  相似文献   

17.
江康 《党政论坛》2012,(6):55-55
从1989年6月5日至7月中,美国、日本、欧共体和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相继发表声明,宣布对中国进行制裁,中止双方领导层的互访。一些西方国家领导人宣布取消或推迟原定的对华访问。霎时间,乌云翻滚,颇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中国外交面临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18.
《求知》2005,(5):44-45
西方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重视起步很早,1851年,法国就出台了世界上第一部防止伪劣食品的法律——《取缔食品伪造法》。多年以来,在严管食品安全方面,德国、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积累了很好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贝尔格莱德专电 迫于某些西方国家的强大压力下,波黑塞族领导人卡拉季奇7月19日正式宣布辞去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和塞尔维亚民主党主席两项重要职务,从波黑政治舞台上消失。贝尔格莱德报纸评论说,波黑塞族与西方玩的一场长达半年的“猫捉老鼠”的游戏就此结束。 卡拉季奇辞职的消息是美国特使霍尔布鲁克在与塞尔维亚总统米洛舍维奇进行长达10小时的通宵会谈后于7月19日上午在贝尔格莱德宣布的。霍尔布鲁克在宣读一份有卡拉季奇签名的辞职声明时说,“卡拉季奇宣布他将立即和永远退出所有的政治活动,并从  相似文献   

20.
东京专电 联合国编纂出版的《世界人口展望》告诉我们:到2020年,65岁以上的高龄者将由90年代占日本总人口的13%剧增至25.5%,超过瑞典、德国、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而居世界之最。 日本政府惊呼:日本正大踏步地向高龄化社会迈进,全体国民必须为此做好精神和物质准备,迎接未来社会的挑战! 战后经济的高度发展,不仅带来了国民所得的倍增而使他们改善了生活,而且也带来了医学进步,充实完善了健康保险制度,日本人的平均寿命也因此有了飞跃的提高。总务厅的最新统计表明,在拥有1.25亿人口的日本,人们的平均寿命已高达79岁,其中男性为76岁,女性为82岁。这说明,日本已成为世界上最长寿的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