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孟建 《人民论坛》2022,(2):119-122
视觉传播时代的来临,不但标志着一种重要文化形态的演进和转变,而且标志一种全新传播理念的拓展和形成。处在这场媒介变革引发的精神交往革命中,如何对传统文化进行视觉文化传播意义上的现代性塑造,成为新命题。视觉生产方式为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塑造提供了新路径。视觉传播时代,需要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播路径和生产方式,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2.
网络对于青少年的性越轨的影响可分为三个大类:性道德与性观念的冲击、网络色情文化的大肆传播及其影响、以网络为媒介的性越轨新现象的出现。依据传播学中“两级传播”理论与社会学中的社会化理论对性越轨行为的产生进行分析,从社会控制的角度提出了加强青少年网络性越轨控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王亚宁 《前沿》2015,(2):19-22
我们对"雾"很熟悉,但对"霾"却很陌生,因为霾是一种新型的复合空气污染。当霾飘荡在我们的头顶,当我们在霾下不停咳嗽时,我们开始思考霾是如何产生的?霾到底是如何产生的?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答案,但是笔者认为,要全面回答霾是怎么产生的,就必须对中国的现代性进行反思。现代性,就是指现代社会整体结构(或广义的秩序)的性质和特征。中国的现代性则是中国现代社会整体结构的性质和特征,中国的现代化推动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却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霾背景下的中国现代性反思是我们当下最为紧迫的反思。本文试图在反思中国现代性的基础上探寻中国现代性的出路。  相似文献   

4.
国内网络意见领袖的代际演替是过往十年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现代性在中国社会加速扩散和蔓延所引发的个体化进程出现的自然结果。透过现代性视域可以发现,中国社会正在显露的个体化趋势,一方面改变着社会底层结构,另一方面也在推动着社会心理的整体转型。  相似文献   

5.
李勇  周谊 《人民论坛》2011,(7):188-189
城市形象已经成为很多城市精心组织和构建的重要内容,网络是良好的城市形象的优质传播途径。当前政府在城市形象网络传播方面最迫切要做的就是改变观念,增强对网络的重视程度;加强策划,丰富内容;采取措施,培养人才;寻求有效方法,应对突发事件;收集研判舆情,加强与受众互动。  相似文献   

6.
网络技术应用于政治文化传播领域后 ,使政治文化传播产生一次深刻的变革 ,出现了一些新趋势。这主要有 :网络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政治文化传播的民主化 ;网络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政治文化传播的社会化 ;网络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政治文化传播的高效化 ;网络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政治文化传播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7.
现代性曾经是摆脱了宗教神圣价值观束缚的人们借以安顿自己心灵的现实理想模式,但从现代性迷梦中觉醒的人们将面临着因为缺乏主体、缺乏选择、缺乏方向而陷入“后现代道德危机”.中国可以通过了解西方世界所做的错事,避免现代性带来的破坏性影响,重构“道德乌托邦”——中国化的“后现代道德”.而重构“道德乌托邦”,应从确立以人为本、承担他者责任、追求终极价值三个维度着眼.  相似文献   

8.
孙红蕾 《前沿》2006,(3):208-210
在中国广播电视传播受到新型网络传播方式冲击和挑战的今天,实行广播电视传播与网络传播一体化融合是广播电视业发展的趋势,只有实现二者的融合,才能充分发挥广播电视传播的优势,才能在传媒界开创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9.
周碧雯 《新东方》2010,(6):74-76
人的自由与解放始终是马克思一生最为关注的问题。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以人的解放,尤其是以人民大众的解放为指向,以人的感性活动为基础,着力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  相似文献   

10.
岳龙 《探索与争鸣》2006,(10):44-46
在现代性背景下,中国教育因为过度的话语移植而使理论研究陷入困境,并带来了实践过程中的迷惘。要有效克服这种困境,就必须重塑教育文化,建立独立自强的中国教育现代性文化。  相似文献   

11.
网络信息传播的总体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98年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正式提出的“第四媒体”——网络传播的概念,网络媒体指的是继报刊、广播和电视后出现的互联网和正在兴建的信息高速公路。网络媒体属于大众媒体的后起之秀。进而还可认为,基于网络媒体的网络传播属于大众传播的一种。其呈现出特有的特征,本文就其特征做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2.
网络传播的衍生效应与网络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加速期。在面临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各种冲突频繁发生。人们借助网络发表意见、交流观点、聚合思想、维护权益,网络舆论日益成为当下中国社会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现象。探讨网络舆论的生成原因、演变规律及风险演化就成为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课题。以人民网《2008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和《2009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所列举的40件影响较大的网络舆论事件为研究对象,基于传播学的视角探讨网络传播的衍生效应与网络舆论生成及演变的关系形成了以下观点:网络舆论具有独特的传播技术特征与传播人际特征,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诸如"意见领袖作用凸显"、"信息控制力弱化"、"舆论场加速形成"、"议程设置全民化"等一系列衍生效应,这些衍生效应对于网络舆论的生成及演变产生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赖远妮  肖祥 《传承》2008,(20):34-35
现代性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体现了人的真正的自主性和开拓创造性。人的现代性构建了和谐社会的主体,营造了和谐社会自由、平等的发展氛围;优化了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方式;激发了和谐社会建设的开拓创新精神。在和谐社会的建构背景下促进人的现代性应当注意树立公民意识,激发主体性,丰富精神生活以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等。  相似文献   

14.
彭赘珊 《前沿》2013,(21):162-163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网络媒体对我国社会公众群体的影响力逐渐增大,在现阶段,网络舆情传播引起了我国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重视。网络舆情是指在网络中,社会公众群体对目前焦点、热点问题所持有的态度及意见,容易受到有心人的恶意引导与推动。在此,我们需正确看待网络舆情,既要看到网络舆情中非理性的一面,也需要看到网络舆情中理性的一面。因此,在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传播控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做好网络舆情的应急处理工作,对网络舆情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出现负面网络舆情,则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5.
现代性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体现了人的真正的自主性和开拓创造性.人的现代性构建了和谐社会的主体,营造了和谐社会自由、平等的发展氛围;优化了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方式;激发了和谐社会建设的开拓创新精神.在和谐社会的建构背景下促进人的现代性应当注意树立公民意识,激发主体性,丰富精神生活以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等.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社会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湖北省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是“十五”以来,湖北省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信息化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本文从各个方面对湖北网络传播的发展现状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网络传播与社会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互联网正成为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传播媒体。网络传播的特点和文化意义有助于转变社会文化观念,打造网络文明形态。网络媒体是一柄双刃剑,既能为社会进步和人类价值实现提供技术基础,同时又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和道德问题,因而网络文化建设需要改善网络伦理系统,健全并优化网络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8.
综观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一般路径和特殊过程并存,工业化与信息化相融,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交错,后发劣势和后发优势伴生.这种现代化进程中的时空交错,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各具特色的可能路径,也为当代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提供了缩短或超越某些阶段的可能性.当代中国的政治转型,既要矫正以工具理性为支撑的现代性思潮的缺陷,又要防止以对价值理性的尊崇为特征的后现代性思潮的过度张扬,要在现代性一后现代性时空交错中构建“新型政治现代性”,实现中国政治现代化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19.
网络信息传播与网络话语权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和虚拟性,使得网络信息传播具有言论多元化的特征.为维护民众的网络话语权,消除网络流言和谣言,提高网络媒体正确的舆论引导力,一是要丰富和深化民生新闻传播,引导网络媒体的民生关注;二是要扩大和深化网络舆论监督,拓展民意表达渠道;三是要有效整合新闻网站资源,提高网络新闻采编和发布水平.  相似文献   

20.
论网络传播对拉斯韦尔模式的冲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传播史上 ,每一种新技术的诞生都使人类传播发生质的飞跃 ,突破原有的传播形式 ,出现新的传播手段。这不仅大大改变了人类的传播方式和生活方式 ,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同时也不断地给传播的理论界提出新的课题、新的挑战 ,日益丰富了传播的理论界 ,为更好的指导传播实践奠定了基础。网络的出现丰富了现有的传播形式 ,它给传播界带来了一股新的空气 ,对传统的传播领域提出了挑战 ,而且还对传统的传播理论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