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朝,一个已过而立之年的北京普通白领,2003年毕业于南京一所知名大学。工作7年,婚龄2年,小孩计划中,有房(有贷款),车一辆。在房产税山雨欲来之际,王朝的纳税人意识被刺激起来了。他打算好好算算自己日常生活中究竟有多少收入变成了税负。  相似文献   

2.
如何治理边疆,是历代王朝治国安邦的一大难题。边疆的治与乱、安与危,不仅直接影响着边防的巩固,而且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稳定。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历代王朝始终没有很好的解决对治理边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3.
据史料记载,早在8世纪的吐蕃王朝时期,统治者赞普牟尼感到贫富分化严重,曾三次下令平均,但仅仅执政一年就被自己的母亲毒死。可见,西藏上层对敢于触动其利益的改革,是不  相似文献   

4.
战国时期,秦国接受了商鞅、申不害、韩非的治国思想,鼓励农垦,奖励军功,严密法禁,打击贵族,国势日强,相继消灭了韩赵魏燕齐楚六国,统一了华夏,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专制王朝。然而秦王朝盛极而衰,二世而亡。为什么一个新兴的庞大帝国骤然间土崩瓦解?是什么促使秦朝的短命?这是汉初知识分子们共同思考的问题。总结秦朝教训,提出西汉治国方略的人是汉初政治家陆贾。汉高祖刘邦出身微贱,乘秦末之乱,发展自己的势力,与群雄逐鹿中原,战胜项羽,夺得帝位。凡靠武力取得政权的统治者,多看不起文人儒士。陆贾时时在刘邦面前…  相似文献   

5.
红书架     
《当代贵州》2011,(6):57-57
1911年,岁在辛亥,1O月10日夜的零星枪响,将一个疲态尽露的老大帝国摇晃得如泰山之崩。武昌发生的那些事,是一场意外。这场意外,毁了一个王朝,像扳道岔一样,把古老的中国,扳到了另一个轨道上。在中国,第一次出现了没有君王的政治,在亚洲,第一次有了参众两院的民主共和国。  相似文献   

6.
据史料记载,早在8世纪的吐蕃王朝时期,统治者赞普牟尼感到贫富分化严重,曾二次下令“平均”,但仅仅执政一年就被自己的母亲毒死。可见,西藏上层对敢于触动其利益的改革,是不惜用最极端的手段来反抗的。  相似文献   

7.
东汉时期的西域屯田与国家西北边疆安全关系是历代中央王朝的典型时期。东汉政府与西域关系的“三绝”与“三通”导致了东汉长达100多年时间内出现在西域屯田的“三废”与“三置”的典型时期,由此引发的西北边疆或治或乱的安全问题,凸显了西域屯田与西北边疆安全之间紧密的内在逻辑关系及西域屯田的战略价值。由此,屯田西域成为历代中央王朝战略决策的重要历史参照。  相似文献   

8.
南京也霸气     
南京博物院的两件小物,展现了南京的另一面——豪情情、雄心、胸怀、气魄。它们把南京与世界牢牢系在一起南京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誉,但提到南京的时候,本地人似乎有意回避它曾经的显赫繁华。因为,南京会让人想到秦淮河畔"商女不知亡国恨"的痛切,石头城外"潮打空城寂寞回"的悲凄。人们唏嘘,在这里建都的王朝总是"短命",甚至连它曾经的名字——金陵,都显得绮靡柔弱。烟雨秦淮、江南佳丽、桨声灯影,这些原本是南京的独绝风流,也都常常成为人们在回顾南京历史时惋惜的"硬伤"。  相似文献   

9.
最近,我们在查办农村干部违法违纪案件中发现,.涉及村干部私自乱批乱借公款现象严重,已给集体和国家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成为摆在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面前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抱王村在阳信县劳店乡是一个301户的大村,三年前是全乡有名的穷乱差“附脚村”。村里各种矛盾错综复杂,遗留问题成堆,工作没法开展。县乡曾多次派驻工作组进村整顿,村班子两年换了三次,没有一任班子干满一年。  相似文献   

11.
建国以来,我国中央与地方管理权经过了几次变迁,但始终没有建立起一个中央和地方管理边界合理划分的模式,没有跳出"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统,一统就死,一死就放"的怪圈。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其中原因,提出划分两者边界的原则,进而探索合理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王朝柱 《红旗文稿》2012,(1):23-28,1
辛亥革命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不仅标志着大清王朝统治的终结,而且结束了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的封建王朝帝制时代,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变革。令人费解的是,近些年来一个学术上的伪命题"告别革命论"大行其道。著名剧作家王朝柱在《从电视剧<辛亥革命>创作看"告别革命论"》中对这种观点进行了批判。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南京警方通报,一名微信昵称为"圣诞老人"的男子因在微信群中发布"南京就是一个坑,应该让日本人在(再)屠杀一次"的违法言论,被南京警方刑事拘留。通报称:无论是散布践踏人类最基本伦理道德、伤害民族感情的违法言论,还是通过信息网络煽动实施违法犯罪制造事端,都是对公共秩序的严重破坏,涉嫌构成寻衅滋事罪。没有规矩,何来方圆?说"规矩",一个国家,应  相似文献   

14.
1966年5月,"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像汹涌澎湃的大潮,迅速席卷全国.由于理论指导上的错误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破坏,使"文化大革命"演变为一场大动乱.以陈毅、贺龙、徐向前、叶剑英等为代表的老帅们,从一开始就感到困惑,随着这场动乱的不断升级,尤其是动乱冲击到军队,出现了部分军队院校学员冲击国防部的严重事件后,老帅们越来越忧心如焚.国家不能乱!军队尤其不能乱!--这成了老帅们共同的主张.在1966年11月13日和11月29日的两次工人体育场大会上,他们郑重表达了这一思想,向这场动乱作出最初抗争.  相似文献   

15.
裘晓磊 《湘潮》2013,(1):56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和繁荣的王朝。北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自唐末形成的四分五裂的的局面,使中国归于统一,但随后发生的"靖康之变",导致了北宋王朝的灭亡。  相似文献   

16.
《理论与当代》2012,(10):61-61
陈华文在第8期的《博览群书》上撰文指出:在今年出版的《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上海文化出版社)一书中,历史学家许倬云对国家的成败兴亡作了深入浅出的探讨。中国历史上,英雄豪杰的出现似乎有一个周期。当新的王朝刚刚建立起来时,似乎遍地都是人才.但是朝代将结束的时候,人才都“失踪”了。许俾云在书中作出这样的结论:这并不是说天地生才在不同的时段有不同的分布,而是人才能不能被有效吸纳到国家的管理机构中,以维持一个有效的管理体系。中国历史上的每个王朝的统治集团都是一个密封的王朝。王朝在建立之初,英雄将相来自各地,成分多元而复杂,他们之间的合作可以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管理团队。但是几代之后,功臣后代成了贪图享乐、缺乏能力的庸人。  相似文献   

17.
关于“清官”问题,cd年代在我国史学领域有过一次重要的思想争论。这本来完全是正常的学术争鸣,但在当时的‘“左”倾错误思想指导F,却变成完全不正常的政治批判。一些正确的、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观点被强行压制下去,另一些在政治上、学术上荒谬的观点得以流行。这场错误的政治批判造成严重的社会道德观念、是非观念和价值观念的颠倒,不仅破坏正常的学术研究,而且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江泽民在一次讲话中提出,“吏治”问题的好坏,是历代王朝兴衰更替的关键。“历史上的腐败现象,为害最烈的是吏治的腐败。由于卖官胄爵…  相似文献   

18.
乱洒鸡血     
正近日,南京居民张先生发现自家阳台外的晾衣架上全是血,还有一地鸡毛,实在太吓人。经物业调查,是楼上一名老人平日有高空抛物的陋习,这次杀鸡也直接将鸡血往楼下倒,未曾想到影响楼下住户。最终老人的子女主动承担了保洁费用。闹闹点评:鸡血可以打,但不能乱洒。  相似文献   

19.
国学经典     
《党建文汇》2014,(10):17-17
从削藩到“推恩令”——西汉王朝一直在探索既能维持刘家天下,又不伤害汉朝筋骨的两个之计。针对日益膨胀的诸侯王势力,汉景帝采用晁错“削藩”主张,直接把大诸侯王的封地收归朝廷,但触动了藩下利益,引发了“七王之乱”。  相似文献   

20.
正一次,蒋介石出席中央党部总理纪念周讲话,碰到了程沧波,突然大发雷霆,斥责他给《大公报》撰稿,"你是国民党党员,为什么不给党报写文章?哪里像一个国民党员?"《中央日报》是国民党的机关报。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组建了南京国民政府,并掌握了实权。为了巩固统治地位,蒋介石以"首都设中央日报"为由,将汪精卫一派所控制的《中央日报》从武汉迁往南京,然后通过一套眼花缭乱的空手道,将汪派《中央日报》变成了蒋派《中央日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