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早在2004年,北京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宜居城市。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提出:要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十三五"时期,北京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上取得重大进展"。"宜居"是北京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本质要求,也是城市的生命力所在。一、北京的宜居水平较低自北京提出建设宜居城市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十二五"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主线。北京供热如何巩固和发展奥运成果,从建设世界城市的高度,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为首都服务,是需要供热管理部门认真研究的问题。"十二五"时期,北京供热事业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坚持绿色发展,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做出了全面部署。特别是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提出了"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和"加快形成与世界城市相匹配的城市管理能力,城市管理目标、方法、模式都要现代化"的要求。加快推进首都城市环境建设管理现代化是推动首都科学发展和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基础,对于认真学习贯彻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的意见》,进  相似文献   

4.
"十二五"时期是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努力打造国际活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和谐宜居之都的关键时期。当前,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践行"北京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双轮驱动",促进首都文化发展繁荣,增强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为加快推进城市环境建设和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相似文献   

5.
<正>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李克强总理最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这进一步昭示了我们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2015全国两会正在进行,"保护生态,留住蓝天绿水青山"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政府工作报告中"铁腕治理"环境污染成为新亮点。从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生态  相似文献   

6.
践行"北京精神"是时代的要求。首都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推动"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任务十分艰巨。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发挥首都国家文化中心的示范作用,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建设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中心,迫切需要有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巨大的智力支持。弘扬"北京精神",目的就是要更好地凝聚全市人民  相似文献   

7.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实施“绿色北京”行动计划、建设和谐宜居之都的重要内容。“绿色北京”是基于“绿色”的涵义,将“绿色”的要求与国家首都、国际大都市、历史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的建设相融合提出的行动战略。  相似文献   

8.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实施“绿色北京”行动计划、建设和谐宜居之都的重要内容。“绿色北京”是基于“绿色”的涵义,将“绿色”的要求与国家首都、国际大都市、历史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的建设相融合提出的行动战略。  相似文献   

9.
"门前三包"责任制是社会单位参与城市环境管理、培养全社会环境意识的重要形式,长期以来在城市建设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密云县地处北京东北部燕山脚下,是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绿色屏障。北京市"十二五"规划把密云列为"北京国际绿色休闲旅游产业综合示范区",到"十二五"末期,要把密云建设成为以绿色为特征、以  相似文献   

10.
7月16日-18日,"北京供热节能与环保国际论坛"在北京燕郊思菩兰国际会议中心召开。论坛由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供热办与北京市供热协会主办,各会员单位、城市管理  相似文献   

11.
2009年12月,中共北京市委十届七次全会审时度势,提出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瞄准建设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从建设世界城市的高度,加快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以更高标准推动  相似文献   

12.
2008年以来,北京市委、市政府从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发展战略高度,要求全市牢固树立大民政理念,全力推进以保障  相似文献   

13.
今年以来,北京市西城区紧紧围绕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与"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目标要求,坚持按照"顶层设计、强化管理、创新思路、促进提升"的整体工作思路,大力实施"服务立区、金融强区、文化兴区"发展战略,全面加强城市环境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城市运行服务水平,以整洁靓丽、安全高效、舒适宜居的城市环境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为建设"活力、魅力、和谐"新西城奠定了坚实的环境基础。截止8月31日,辖区居民对城市环境秩序综合满意度为92.19%,对城市管理水平综合满意度93.62%;  相似文献   

14.
前言     
<正>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指出,建设和管理好首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北京要进一步做好城市发展和管理工作,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从群众最期盼的事情入手,全市上下齐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关于《“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提出,要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结合国家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城市房地产开发,按照绿色、便捷、节能、低碳的要求,推广绿色低碳建筑,建设低碳社区。近年来,我们在新建小区建设过程中,积极贯彻节能减排政策,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技术,采用了雨水回收、中水循环利用、太阳能发电、LED光源等节能新技术,在推进建筑节能降耗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16.
正中央五中全会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北京市委八次全会提出"十三五"时期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在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上取得重大进展。一、坚持创新,实现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的转型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近年来,北京城市深刻转型,从北京发展转向首都发展、从单一城市发展转向京津冀协同发展、从聚集资源求增长转向疏解非首都功能谋发展、从城市管理转向超大城市治理。北京市城管执法局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坚持以首都发展为统领、以首善为标准,立足“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和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要求,以一往无前、奋发有为的奋斗姿态,担当作为抓履职、深化改革抓落实、旗帜鲜明抓队伍,努力构建具有首都特点的城管综合执法新格局。  相似文献   

18.
正副中心建设和发展中将更加突出"绿色、宜居、人文、智慧",更加注重"交通便捷、功能完备、职住合一"。其中完善与副中心相匹配的基本公共服务是工作的重中之重。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工作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了北京"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并就北京发展和管理需要重点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明确了方向,北京迈入了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新时期。2015年,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作出了"聚焦通州,加快推进  相似文献   

19.
正以其独特的文化视角、绿色化的理念和回馈社会的大爱,在十多年的发展中成为绿色建筑、节能环保行业的排头兵。集团旗下有北京凌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北京荣天合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北京凌盛伟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集团董事长于立荣说,环境育人,教育影响社会未来。2015年凌盛集团成立了"蓝天白云计划专项基金"。举办首届"凌盛蓝天白云杯"京津冀百所高校节能环保绿色校园大学生演讲大赛及夏令营、绿色化生态文明建设百场宣讲等活动,共有京津冀百所高校大学生参加,为建设和谐健康的  相似文献   

20.
季节 《北京观察》2020,(4):33-33
建筑垃圾是城市发展的伴生物,是城市的"黄金资源",其循环利用是城市治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按照"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要求,北京市建筑垃圾治理水平也应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但北京目前治理建筑垃圾、尤其在建筑垃圾再利用方面,与发达国家90%左右的再利用率相比还相差甚远,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