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5 毫秒
1.
《实践》2014,(3)
<正>去年十月,笔者在巴彦淖尔市德岭山镇小康村看到,广阔的田野里呈现出一派秋收繁忙的景象,农民们尽情地享受丰收带来的喜悦。村民王忠卖完最后一袋葵花后,美滋滋地算了笔账:我总共有130亩地,今年种了80亩葵花,50亩玉米,现在玉米还没卖,葵花今天卖完了。1亩葵花打了400多斤,1斤卖到了4块1,葵花总共卖了13万多元钱。"今年还不错,一辆‘现代’是有了。哈哈哈。"王忠喜笑颜开。  相似文献   

2.
种田赎罪?     
原广西自治区副主席、“捞钱手”徐炳松有句“名言”:愿种几亩试验田,借此向人民赎罪。此言论先河一开,不乏步徐氏后尘者“贪官所见略同”,在痛哭流涕的忏悔中,恳请组织,只要免除牢狱之灾杀身之祸,心甘情愿去当一名农民。 权且相信这类曾为“人上人”者的“情之切,意之真”。初一想,贪官跟农民类比,是不是亵渎了农民;细一思,反复把玩“种田赎罪”,总觉得一种“另类”意味挥之难去。徐炳松贵为一方大员时,肯定不曾想到“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只有当他从副主席的宝座上跌下来后,身陷囹圄,才会一厢情愿渴盼做一…  相似文献   

3.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唐知县的这句名言早已脍炙人口。岂料,近来又有人衍生出一联:“当官若为民做主,迟早回家卖红薯”。正反两种情况告诉人们,这当官与卖红薯之间,还确实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一,古往今来,做官既然要“为民做主”,首先必须廉...  相似文献   

4.
旧时的官员,今日的干部,区别不在于叫法的不同,而在于对老百姓的态度,是不是能给老百姓带来好处。 官员被称作老爷,干部被称为公仆,这该是一种天壤之别的变化了。其实,干部一旦染上当官做老爷的恶习,骑在百姓的头上作威作福起来,真还不如旧时“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官员可敬可爱。  相似文献   

5.
<正>"常素花又发财啦,25亩枣园前年卖了10多万元,去年收枣接近10吨,卖了23万元。"这是笔者前不久听到农二师三十六团生产二连群众谈论种枣致富带头人常素花的话题。  相似文献   

6.
“自从村里建起了大桃市场,我们这些桃农再也不用为卖桃发愁了。”平谷区夏各庄镇陈太务村李大爷说起今年自家三亩大桃的销售情况,笑得合不拢嘴。陈太务村是平谷种桃大村,往年村民收获的桃子得辗转百公里运到城里才能卖出去。桃子经路上这么一颠,没了好卖相,自然就卖不出好价钱。遇到下雨天,桃子运不出去,  相似文献   

7.
杨鹏杰 《实践》2009,(5):28-28
"今年我种的20多亩葵花一下子卖了3万多元,比去年多赚了一万多!"扎鲁特旗香山农场职工王宝友一边数着卖葵花的现金一边乐得合不拢嘴。香山农场是全国著名的"葵花之乡",葵花籽以粒大可口和绿色无污染而驰名中外,远销日本、韩国、加拿大,每年实现销售收入均在2000万元以上。2008年的葵花刚刚收割,全国10个省区市的100多名客商就纷至沓来,抢滩收购葵花子,  相似文献   

8.
正"种了6亩辣椒,光是卖辣椒,去年就卖了5万多元钱。"4月初,在毕节市七星关区长春堡镇清塘社区辣椒基地,居民李德华开心地算着账。2017年以来,七星关区通过"问需于民定课程、岗前培训强师资、层级联动抓培训、跟踪督促问实效"的措施,开展农民技能大培训,为群众量身定制"致富路",有效增强广大群众"造血"功能。李德华也是参加培训的人员之一,他告诉记者,以前他家一亩地种  相似文献   

9.
靠近一步     
李大山种了10亩西瓜,满心希望能卖个好价钱。可没多久新闻上就说.今年的西瓜价格可能走低,李大山的心里凉了一大截。  相似文献   

10.
正安顺市把农业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破解农业产业发展中的痛点和难点问题,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特色高效农业转变,有力地助推了全市的脱贫攻坚进程。2018年的岁末,安顺市西秀区宁谷镇张井村的贫困户胡海玉很高兴,当年种植的20亩辣椒卖了个好价钱。"政策这么好,还有公司签订收购订单,我明年还要大干,计划种50到100亩辣椒,带动其他贫困户  相似文献   

11.
"劫道的不如卖药的",是人们对医药行业暴利现象的一种夸张描述.近些年,医院大多成了稳定的高收入代表--医院的楼越盖越高,医生的车越坐越好.这是"以药养医"把医院完全推向市场使然.医院成为经营主体,医院完全企业化,医疗完全商品化,固然卸去了财政的包袱,但却逼得医院以商为本,公益性淡化,越来越具逐利性;也使得许多白衣天使医德蜕化.表面看起来一些医院发达了,一些医生富有了,可是整个的医疗体系却进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2.
<正>"蔡光周种的50亩红枣产了19吨,卖了34万元,一年就还清了贷款,脱贫致富了……’’在农一师十团十八连,这消息像一阵风,迅速传开了。2007年,十团十八连部分重沙壤地退耕  相似文献   

13.
正所谓"两园一田",即亩产1吨以上的猕猴桃"吨产园",亩产1000斤以上的刺梨"千斤园",亩均收入1万元以上的茶叶"万元田"。根据规划,到"十四五"末,六盘水"两园一田"面积将分别达10万亩、35万亩、5万亩,并借此示范带动全市林下经济、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同土地打了半辈子交道的水城区蟠龙镇百车河社区村民晏庭银,第一次尝到科技兴农的甜头,放出豪言:"现在论斤卖,以后论个卖!"  相似文献   

14.
“回家卖红薯”四联陈鲁民十多年前,看过豫剧《七品芝麻官》,别的都记不清了。唯有知县唐成那副对联始终难以忘怀:"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前些天,几个朋友聚会,偶又议起"卖红薯"一联,方知眼下在此联基础上又衍生出两联,也颇流行,略动一二字,便意...  相似文献   

15.
售出最后250公斤高粱杆,卢长秀从商贩手中接过500元钱,喜滋滋地说:"今年试种的1亩甜高粱总共卖了6000多元,比种玉米多好几倍!"……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句话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藻,但它却极其深刻地指出了领导干部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17.
9月,道真自治县平模村的村民格外忙碌,地里种的辣椒成熟了,村民们起早贪黑忙着采摘辣椒. “一亩地能收获3000多斤鲜椒,每斤1.2元,我自己种了2亩,光靠种辣椒一年也能有8000多元的收入.”52岁的村民冯光秋边摘辣椒边说. “上半年,地里种的是花椰菜,花椰菜每亩也有3000多斤的产量,1亩花椰菜能卖2500元.花椰菜收了就种辣椒,家里这几亩地,靠种蔬菜,一年能有过万的收入.”冯光秋说,“以前种玉米,种水稻,一年到头都在忙,年底一算账,根本就不赚钱.”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清苑县张登镇清凉城村是远近闻名的冬瓜村,近年来该村不断在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和延长产业链上下工夫,使村里的冬瓜越来越值钱。清凉城村有种植冬瓜的传统,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几乎家家户户种冬瓜,一亩冬瓜能卖1000多块钱。可随着各地种冬瓜的农  相似文献   

19.
《天津支部生活》2010,(8):55-55
上个世纪80年代,京剧名丑朱世慧主演的《徐九经升官记》曾风靡一时,其中一句唱词“当官不与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更是家喻户晓。  相似文献   

20.
孙永剑 《党课》2011,(16):61-62
当官为谁?要不要为民做主?明朝“七品芝麻宫”唐成的一句格言给出了答案:“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但时过境迁,这句格言却演绎出完全相反的意思,“当官就是不要为民做主”似乎成了一些败类们膜拜的信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