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苏轼黄州、岭海诗的比较看苏轼晚年的情感变化张福庆苏轼一生,两遭贬谪。一次是宋神宗元丰二年,因“乌台诗案”而贬官黄州;另一次是绍圣元年宋哲宗亲政后,先被贬岭南、继再贬海南。这两次贬谪,是苏轼一生中受到打击最沉重、命运最坎坷的时期,但我们今天翻阅苏诗,...  相似文献   

2.
悲剧人生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给人的感觉像凤凰涅槃,那种由此而产生的悲剧精神常给人一种凄楚悲烈的美感。大文豪苏东坡的一生,即充满了悲剧色彩。但其却以独特的悲剧精神,谱写了古文化史上璀璨的篇章。他一生卷在政治旋涡中,然而光风霁月,高高超越于龌龊的政治勾当之上。他关心国事,抗言直论,而又不忘随时吟诗作赋,在朝为官,却从不逢迎时弊,随波逐流。一颗报国为民之心终于激怒了群党中势利小人,他们暗中串通,对其极尽诬蔑陷害之能事,使其一再遭贬。从蛮山瘴雨的岭南,到孤悬海外的儋耳,万里投荒归期无日。然其终不肯弃忠贞正义,一副傲骨正气坦然天地。在黄州,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他的艺术才情、人格思想获得一次蒸馏升华。他成熟了,成熟于一场灾难之  相似文献   

3.
张福庆 《外交评论》2004,(2):102-107
苏轼是以一个改革者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的,他在进入仕途之初,就曾对北宋王朝的因循守旧、苟且偷安的作风,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响亮地提出“涤荡刷新而卓然有所立”的口号。苏轼与王安石的政见分歧,实质上是“怎样改革”的路线之争。由于政治地位和客观生活环境的改变,由于统治阶级的残酷迫害,苏轼晚年逐步改变了对封建君主所抱的幻想,他的忠君思想发生了明显的动摇。  相似文献   

4.
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学艺术作品自成一家,对后世影响深远。苏轼一生受教于儒、释、道,因此他的文学艺术作品融汇三家思想,并且成就其独特的道德教化意蕴,其中既有明道言志的儒家教化思想,也有避俗离浊的释家教化思想和超然洒脱的道家教化思想。  相似文献   

5.
苏轼诗词中大量的乡村意象不但是苏轼对出处矛盾的思考和对乡村生活强烈的认同感的体现,同时也是他探究人生哲理的媒介。本文从分析苏轼诗词中乡村意象的思想内涵出发,探究了苏轼在作品中频繁使用这种意象的原因,并简要分析了苏轼诗词中乡村意象在文学发展史上的贡献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安石是我国北宋时期卓越的政治家和改革家,同时又是一位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突出贡献的教育家。他从社会变革的整体需要出发,对北宋王朝的人才政策和教育管理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并且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陶冶人才的教育思想。他在教育领域里所作的改革,为他的政治改革提供了人才基础,使他的政治方针得以实施;同时他的政治改革也为培养人才提供了保证。王安石的教育思想是以整个社会的发展为基础的,他的教育思想并不仅限于教育领域内部,而是把培养人才贯穿教育、使用和管理的整个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7.
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期间,除了接受西方政治学说外,也受到了西方女权学说的影响,他以<清议报>为宣传阵地,翻译并刊载了一些关于女权问题的文章,将维新时期男女"身体上、精神上平等"的主张初步上升到了"男女平权"的女权理论,这对以后女权思想的产生和女权运动的开展具有启蒙作用.  相似文献   

8.
解放战争时期是我党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成熟时期,在这期间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许多成功的经验对于我们今天的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纵观苏轼一生,浮沉官场几十年,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经历了数不清的坎坷与艰难,然而,政治上的失败并没有压倒他,他成功地驾驭了生活,成为生活上的胜利者,在经过七年近于流放的岭南生活之后北归的路上。他还写出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  相似文献   

10.
陈寅恪先生认为宋代文化陵跨前代,集其大成,达到了中华文化的最高峰。这一结论的得出当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他对苏轼的钻仰之至、浸馈之深、评价之高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苏轼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巨人,也是宋代文化的代表。陈氏由对苏轼诗文的爱好钻研,进而仰慕其品操人格,更由于自己"栖身岭表"的经历心态与苏轼"贬谪岭南"颇为相似,故与苏轼精神相通,引为知己,并从苏轼的思想和精神中汲取战胜磨难、调适自我及发愤著书的巨大精神力量。本文即通过有关材料的考索征引,论析了苏轼作品、思想及精神对陈氏的巨大影响,亦为陈氏"宋代文化造极"论添一佐证。  相似文献   

11.
苏轼在强调遵守法律、尊重法律权威的同时,在司法实践中也采取了"法外权变"的特殊手段。这种看似突破法律的行为,恰恰是苏轼对法律的社会治理效果深入思考的体现,反应了苏轼对法律的深入认识。苏轼的权变思想源于其务实致用与以民为本的思想。他希望通过"法外权变"真正解决社会问题,而非不分缓急墨守成规。对于事关民生要害的案件即便突破法律规定也要尽快解决,避免更严重的后果。苏轼的这种权变思想,对当代的法治建设有着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井冈山斗争时期是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活孕育、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形成了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规范,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民主集中制原则、群众路线方法,创造了以斗争促团结和发展、培育健康洁净的党内政治生态等重要历史经验,井冈山斗争时期的党内政治生活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和战斗性。  相似文献   

13.
曲展强 《工会论坛》2001,7(2):29-31
当前 ,我国正处于深刻的经济体制转轨时期 ,社会经济生活正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 ,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以及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所带来的各种困难 ,导致职工群众在思想和心态上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偏颇和失衡 ,这就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形势下的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不仅覆盖范围广 ,任务重 ,而且难度大 ,要求高。只有提高对新时期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 ,不断探索新形式 ,增强针对性 ,突出实效性 ,才能实现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突破。一、新时期的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亟待加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职工的市场意…  相似文献   

14.
在整个宋代的书法发展中,苏轼以他的理论和创作拉开了"尚意"的大旗,他的书学思想是宋代整个"尚意"书风的理论先导,对整个宋代书法创作与审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书学思想有三个方面组成:崇晋论、尚意论和简淡论。  相似文献   

15.
苏轼一生命运多舛,而多灾多难的苏轼却以其雄视百代的才华,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他是世人公认的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他的山水散文如行云流水,气势畅达,姿态横生,这与苏轼的开阔胸襟和豪放洒脱是密不可分的.苏轼所接受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而他少年时就爱好庄子的文章,后来又吸收了佛家思想,这就又使他的山水散文不同凡俗,浩逸而不失儒雅.更可贵的是在苏轼的山水散文当中,不仅山川风景奇秀别致,在豪放的笔墨之外又以错落有致的笔触发以精妙的议论,其可谓议论风声,理议传神.创造了山水散文的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16.
在李大钊伟大而短暂的一生中,不断追求真理,探索爱国主义道路,成为他从事社会政治活动和生活理念中始终不渝的中心支柱.为了挽救祖国的危亡,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他都广泛涉猎中外书刊,汲取思想上、精神上的有益营养,寻求能为我用的宝贵历史经验,充实丰富多方位的理论知识,殚精竭虑的选择可行的最佳途径.从而使他的爱国主义思想,不断丰富,不断开拓,不断创新.五四运动前后,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剧变时期.一方面是西方各种流派思潮,汹涌而入,加剧了中西文化的碰撞;一方面爱国知识阶层,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的沉痛反思,开始意识到需要从思想层面进行革命,从而揭开了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的新文化运动的序幕.在这种形势下,李大钊敏锐的觉察到时代激流的脉搏,积极投入到斗争的前列,成为推动和领导运动的主要成员.由于群众革命斗争浪潮不断高涨,政治形势复杂多变,新思想、新事物层出不穷,促使他的爱国主义思想,也在不断地出现观念上的创新和空间领域上的开拓.从而决定了他以后为革命而战斗、而牺牲的光辉道路,同时也为中国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革命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17.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黄州时期的抒怀名作。词作末句谓“人生如梦”,所表达的并非作者已洞穿世事的消极思想,而是借水、月之精神,表明自己对济世救民的人生理想之梦积极而坚韧的追求。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的民本政治思想发端于商周时期,在秦汉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仍然是重要的官方意识.民主政治观念产生于15至16世纪的西欧,是适应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社会变化的需要而出现的一种政治观念.中国传统的民本政治思想虽有其历史价值,然而,"民本政治"毕竟不同于"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19.
老子“无为”思想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构建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无为而治"政治思想的基本原理源于他的"天道自然观".道的基本属性是"自然无为".在政治统治上,老子大力宣扬"愚民治国"的思想,认为社会应向自然纯朴的方向发展.政治文化是政治关系的心理的和精神的反映,它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对干政治的感受、认识和道德习俗规范的复杂总和.在构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过程中,老子的"无为"观对当代中国建构和谐、自由、民主宪政等的政治文化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当前,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是全党和全国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也是我省邮政各企业、单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十六大的灵魂,全省邮政企业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中,首先要抓住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个中心环节,全面深入地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紧密联系邮政实际,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云南邮政得到具体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