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国家认同的内涵及其特征,指出了在国际范围内,西方文化与意识形态的扩张与渗透日益对民族国家认同产生日益严重的威胁与侵蚀。正是基于这种时空境遇,本文提出,文化认同是新时期国家认同建构中的重要向度;文化认同是形成国家认同的重要资源,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机制,是构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维度。  相似文献   

2.
吉红立 《法制与社会》2014,(14):148-150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探究国家认同建构的内在逻辑,从而揭示国家认同建构的内在机理。通过研究认为,国家认同建构起源于人的社会性存在和社会性实践活动,国家认同建构构成了国家建构、发展和演进的逻辑起点,而国家建构、发展和演进却首先是国家认同建构的实践载体和根本途径。国家认同建构问题的实质就是在国家建设、发展和演进的过程中对人们的国家情怀和爱国热忱的培育和养成。文章关于国家认同建构问题的学理思考旨在通过就该论题的进一步探究,从而为国家认同建构与国家建设的实践找到并提供学理工具和学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杨贞  叶兴艺 《法制与社会》2011,(12):277-278
在全球化加速的背景下,多族群国家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变得日益紧张,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一个国家的稳定与发展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不同的多族群国家对于这一问题有不同的解决办法,从而造成了不同的实践结果。美国的多元化论造就了美国超级大国的神话,而前苏联的同化论则导致了一个大国的解体。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日本政府对战争责任政策进行了调整、转换和再调整,总的趋势是推卸战争责任,拒绝反省和认罪;日本右翼团体和保守派结成右翼保守势力,推动日本政府的战争责任政策向右调整;而日本大多数民众对日本侵华战争缺乏认识和反省,为日本政府的政策所主导和右翼保守势力的鼓动所左右。于是日本社会出现了教科书事件、参拜靖国神社、突破《和平宪法》、拒绝对战争受害者赔偿等为侵华战争历史翻案的事态。对此,日本左翼进步力量坚决抵制,曾经深受日本侵略战争之害的中国政府和民众强烈反对。这些事态和影响,汇集成为中日关系中的历史问题。这一问题,表面看是日本右翼保守势力在兴风作浪,而实质是日本政府的大国战略在发挥主导作用,最终解决则取决于日本民众对战争历史认识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社会稳定问题牵涉社会系统各领域的诸多因素。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重视意识形态整合,不断强化社会共享的信仰和价值观念;加强社会关系和结构调整,促进和保持社会运行协调平衡;实施宪政和法治,为社会稳定运行提供基本秩序规范,是西方国家维护社会稳定的基本经验;而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措施,建立和形成维护社会稳定的系统机制,是西方经验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6.
李小园 《行政与法》2012,(12):11-15
社会利益结构、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及现代政治体系的开放性,决定了现代政治有着完全不同于传统政治的认同机制,决定了相对均衡的利益结构、公平竞争的社会规则、核心价值体系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政治认同机制。而培育这种认同机制必须健全利益表达机制,拓宽政治参与渠道,使多元政治主体在广泛的政治互动博弈过程中达成基本政治共识。  相似文献   

7.
靖国神社问题——中日关系最大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6年10月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成功访华后,中日关系出现了大幅度的回暖趋势。然而,在此之前中日关系的确出现过多次低潮期,中日两国的矛盾不容忽视。只有清醒地认识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让中日关系继续良性地发展。本文将从靖国神社的建立,作用以及性质的演变,日本部分领导人不断参拜的原因,实质等方面来阐述靖国神社问题——这个影响中日关系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是新时期中日关系的开拓者,也是同一时期中日友好的坚定支持者.从70年代中期开始,围绕着中日世代友好这一主题,邓小平先后就"反霸"、学习日本、中日经济合作以及80年代出现的诸如"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光华寮"、日本防务费增加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充分论述.这些论述,带有明显的方法论特征,其中所展示的世界意识、理性精神和创新思维是推动中日关系发展的一笔重要精神财富,激励着人们沿着"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道路,努力奋进.  相似文献   

9.
"后小泉时代",日本鹰派领导人继续推行日本正常国家化战略,对华强势。面对这一态势,中国方面应继续坚持"以史为鉴,展望未来"的方针,加强与日本沟通与协调,敦促日本政府和国民进行深刻反省,运用法律等有效手段合理、理性处理两国的政治争端和摩擦。  相似文献   

10.
社会认同论作为群体间行为的解释理论是群体关系研究中最有影响的理论.由于群体地位的差异,当某一群体在认知、情感上产生对所属群体身份不承认或疏离和自卑时便产生了社会认同威胁.为应对威胁和困境,社会认同管理策略旨在通过不同的策略手段以期获得积极的社会认同,提高个体和群体自尊.社会认同复杂性与管理策略的研究有助于加强我国转型期各群体之间的和谐共生,消减个体认同的困境,促进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融入与和谐.  相似文献   

11.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执政5年来,因其连续5次参拜靖国神社和一系列难以调和问题,使得中日关系降至1972年两国恢复邦交以来的最低点。2006年9月,小泉即将卸任。本文在分析中日关系对日本重要性的基础上,对"后小泉时代"中日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以政府为主导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在满足社会群体住房需求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社会认同的缺失。本文从社会认同的理论视角出发,以长春市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影响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社会认同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认同体系建构的相关建议,以期进一步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  相似文献   

13.
《政法学刊》2016,(2):76-89
刑法公众认同的法哲学问题是刑法公众认同问题的一个高度,其可从法之真、法之善和法之美予以先后切入。经由法之真,刑法之真构成刑法公众认同的法哲学前提,其哲学本质是主体客体化,其将合规律性赋予刑法实践;经由法之善,刑法之善构成刑法公众认同的法哲学实体,其哲学本质是客体主体化,其将合目的性赋予刑法实践;经由法之美,刑法之美构成刑法公众认同的法哲学升华,其哲学本质是主客双向化,其将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赋予刑法实践。刑法之真、刑法之善与刑法之美构成了刑法公众认同的完整法哲学内容,从而能够使得我们获得对刑法公众认同的深刻领会,以最终更加有效地推进刑法实践。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日本新保守主义的发展及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日本作为世界上两个有重大影响力的国家,其相互友好合作关系发展的程度,对亚洲和世界和平与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冷战结束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日本国内政治、社会、经济领域出现了新情况和新问题,给新时期中日关系的发展既创造了机遇,又形成了挑战.究其根源,在于日本国内新保守主义的发展.分析和研究新保守主义这种社会思潮,对于妥善解决中日两国间的分歧,寻求更大的利益汇同点,建立面向21世纪健康稳定的中日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
第四十五届日本国会众议院选举计票结果显示,在众院全部480个议席中,民主党获得308个席位,自民党仅获得110多个席位。民主党取得本次选举胜利而成为执政党,改变了日本自战后以来自民党一党独大的政局。是什么原因使得自民党失利?又是什么原因使得民主党取得压倒性优势的胜利?选举结果将对日美和中日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将就这几个问题作一点试探性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论警察职业认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洋  何睿 《政法学刊》2008,25(5):99-102
在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发展的今天,职业价值认同的差异性矛盾已经成为社会学者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成为职业内部建设的重要话题。警察作为高危职业其价值认同正经历着历史的转型。警察职业认同不仅对从业个体.而且对警察职业以及社会整体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我国现阶段警察职业价值认同存在危机,应整合心理资源、组织资源和社会资源,增强我国现阶段警察职业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18.
欧化是现代汉语生成与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和现象,运用现代汉语进行书写的中国新诗面临着欧化带来的种种困境和难题。与欧化相对的是本土化,二者的关系相当复杂,其关键是欧化或本土化在新诗自我建构中的位置。其实,与其纠缠于欧化在新诗中的有无、可否,不如考察语言欧化的历史性存在如何重塑了中国诗歌的书写方式、改变了中国诗歌的哪些质素。这些方面在新诗的许多代表性诗人和文本中有清晰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司法权威能否被认同的关键是司法活动是否合乎社会公众的一般价值追求,司法的正当性和裁判的正义性是"被认同的权威"的价值基础。社会公众对司法的一般评价、司法裁判的信服力和执行力成为考量司法权威是否被认同的标准。当前司法现状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司法要取得高度的社会认同,就要与社会通行的价值一致,司法主体、过程、裁判结果被认同是必不可少的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20.
冷战结束后,尽管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中美日三国战略利益也在不断调整和相互妥协,但中日关系中的美国因素依然存在,而且这种因素比冷战期间更具隐蔽性和目标性,并时常主动地影响着中日关系.本文拟从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的特点来阐述美国因素存在的原因,借以展望21世纪中日美关系的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