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一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了对世界的艺术掌握方式问题,他说:整体,当它在头脑中作为被思维的整体而出现时,是思维着的头脑的产物,这个头脑用它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这种方式是不同于对世界的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掌握的。这是被美学界经常引用的一段著名的重要言论。但是,对这段话的理解是那样众说  相似文献   

2.
相信所有到过墨脱的人,都会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描述自己的身心感受,描述它的美、它的艰难困苦。”这是一位网友对墨脱的印象。  相似文献   

3.
“平淡”美是宋代诗学的主流思想,它不是指对绚丽、丰腴等的简单综合,也不是指在外枯形式掩盖之下的一种美,而是指矛盾因素对立统一而产生的审美张力。  相似文献   

4.
视角是作家的一种特殊的感受方式和观察方式。审美视角则是创作主体对生活属于自己的一种艺术发现,它是作家的主体意识和审美意象的艺术外化。独特的审美视角是创作主体对生活作出属于自己的艺术开掘的必要手段,而这一审美视角又必须由作家的主体意识来把握。这里,且从它的外视角、内视角以及内外视角的交错中展示它们独立存在的审美价值和艺术特性。  相似文献   

5.
感受新疆     
即使你早听说过“不到新疆不知祖国之大”、“不到新疆不知塞外之美”的赞誉,即使你对新疆之大、之美有着充分的思想准备,可一旦到了新疆,你仍然无法不被它的“大”与“美”而深深震撼。  相似文献   

6.
奥林匹克——永远的人文奥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奥运会之所以能成为世界文化珍品,是因为它所展示出的奥林匹克精神,以及倡导的积极、朝气蓬勃的生活方式。在奥运会这个和平的国际舞台上,绚烂多彩的文化、美与尊严的体育魅力充分显现。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将会以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底蕴丰富人文奥运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漆画之美,美在朦胧,美在神秘。它以天时、地气、材美、工巧四要素作为创作的综合条件,运用着人工和天工巧妙结合的人画一半、天画一半的技法。漆画是美的,它是从七千年漆艺传统中走来的民族画种,它与中国画、油画的要求并无二致;它不能远离现实生活、不能与现代人的思想感情脱节,如果脱离了现实,脱离了现代人的思想感情,它就只能是工艺装饰,而不可能成为绘画。  相似文献   

8.
读了《求索》1981年第2期陈望衡同志的《简论自然美》,我认为他没有划清美和美感的界限。 当他写到“自然美的形式美具有较大的独立性”时,就把美感当作自然美的属性了,他说:“我们判断一个自然物美不美,常常考虑它的形式美不美,而对它的内容是否‘美’,则摆在次要地位。”所谓“判断”、“考虑”,实际上就是一种美感。而当他以蝴蝶佐证他的观点时,使用的材料仍然是人们对蝴蝶的美感经验。  相似文献   

9.
海口有大美     
正海口有大美,一是自然之美,二是人文之美,三是在自然生态和人文结合之上产生的生活方式之美。海口有自然之美:海口空气质量连续排名第一,水资源优质而丰富,森林覆盖率高,南渡江横穿海口市区,还拥有万年火山口等美丽风景区……这些,都是海口自然之美的佐证。  相似文献   

10.
张迪杰 《人民论坛》2012,(17):236-237
日美同盟是美苏冷战的产物,经过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进一步加强,其军事同盟的性质更加明显。两极格局结束后,日美同盟并未因苏联的解体而宣告解散,它在新时期的亚太地区发挥着重大影响。基于此,文章对日美同盟环境下中国处理台湾问题的利弊进行探索性分析,以期为妥善处理台湾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朱长英 《青年论坛》2008,(3):119-121
三百四十余首梦窗词自南宋问世以来,其接受状况就跌宕起伏,主清空的张炎对梦窗词的“质实如七宝楼台”之讥将一些人领进了对梦窗词风格特色的否定歧途。通过对梦窗词整体风格的形成和表现的梳理,则发现其秾挚绵丽的风格是对温庭筠、周邦彦的继承与发展,超逸沉郁的风格则是南宋大环境使然,流丽疏快的异彩更是对张炎之评的否定。  相似文献   

12.
公安院校学员的书法课内容仅仅是写字,缺乏书法审美意识,为提高学员学习书法的积极性,应当对学员加强书法审美意识教育,深刻理解书法艺术的姿态美、表情美、意境美,理解书法艺术的生命力所在,提高艺术欣赏水平。  相似文献   

13.
论20世纪散文诗对中国新诗诗体建设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坷 《思想战线》2004,30(2):76-81
散文诗是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一种特殊的抒情文体,它的文体特性长期被新诗人误解。散文诗几乎成为新诗初期的流行诗体,受到中国新诗人的极端重视。散文诗给了新诗人过多的文体自由,不仅造成新诗人对"散文美"的过度追求,还助长了新诗诗体建设史中长期存在的文体自由与文体法则的极端对抗,是百年新诗无法建立起相对定型的诗体的重要原因之一。用"散文诗"这个术语作为这种抒情文体的体裁名称是不准确的。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世界多民族国家的普遍存在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造成的既有现实。一国多族的历史与现实决定了当代各种民族问题主要在多民族国家的框架内寻求解决,而民族团结作为一种和谐的民族关系无疑是一种理想的状态,是多民族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从价值理念看,民族团结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有机统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四个层次诠释了民族团结的内在理念及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5.
人体形象在原始社会一问世 ,就表现为巫、性、美的价值统一。在以后的发展中 ,三元素的价值结构呈现出纷纭复杂的组合形态 ,人体形象随之出现质的差异。古希腊雕塑以美为价值核心 ,性与巫参与其中 ,成为美的对象。古埃及人体以巫为核心 ,兼容性与美 ,成为独特的艺术现象。欧洲中世纪基督教人像 ,在强调巫的同时 ,极力诋毁性与美 ;印度教人体在显现巫的同时 ,既强化性 ,也不乏美 :两种宗教艺术异彩纷呈。淫秽人体 ,唯性为尊 ,别无它求 ,当然在扫荡之列。研究巫、性、美在历时性结构中的丰富形态 ,是把握人体形象的起源及其演变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6.
侗族是一个追求和谐共生的民族,一个具有较高审美创造力的民族,他们在生活实践中自觉不自觉地去追寻这种自由之美、和谐共生的美、精神愉悦之美。这体现在侗族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我与他者的关系认识以及地方性知识的建构上,表现出深刻的和谐共存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17.
中西人体艺术反差的文化渊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鹏志 《思想战线》2001,27(1):98-103
在远古时代,西方女性裸体形象强调的是性崇拜,中国强调的则是生殖崇拜,带有明显的血缘内涵.奴隶社会的古希腊,性崇拜在当时特定的大文化背景下,理所当然地演变为对于人体美的迷恋和创造,使人体艺术得以发展和繁荣;非常强调宗法观念和血缘继承关系的中国古代,则本能地反对"伤风败俗"、"诲淫诲盗"的人体艺术.西方非常注重人体形式美的塑造,并力图通过人的形体美去显现人的内在美;中国却非常注重人物神韵的传达和人伦的鉴识,甚至可以在"离形得似"中实现对审美理想的追求.西方绘画经历了人体画--有风景的人体画--有人体的风景画的演变过程,人体美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中国绘画发展到南北朝时,由于受到玄学的深刻影响,很快便进入到山水风景画的成熟期,人体画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如此,造成了中西人体艺术的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18.
对女性身体再造行为的文化评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作者从文化的视点切入,分析了关于女性身体美的文化是怎样控制了妇女的生活方式,以及是怎样的再现了历史深远的审美关系中两性权利和地位的不平等。作者认为,如果不能改变让妇女为自己身体痴狂的文化,那么,妇女对自己身体的看法和身体再造行为的改变将是非常有限的。  相似文献   

19.
论志愿服务的常态化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作为一种推动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高尚行动,志愿服务是爱心、良知、奉献和人性美的一种展现。志愿服务在弥补政府失灵,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弘扬人类真善美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正处于刚刚起步阶段,面临诸多的问题和发展困境,如参与机制不健全、社会参与面不广、人才流动过快、资金匮乏和不足、相关法律及伦理规范缺失、行政化倾向严重、管理体制与机制不健全、服务网络不完备等,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建立和健全志愿服务的长效发展机制,促进志愿服务的常态化与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战略需要。  相似文献   

20.
章艳丽 《青年论坛》2008,(5):115-118
先秦时期的女性美学观对后世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是后世女性形象研究的第一块重要基石。本文首先从女神系列入手,探讨女性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其次从作品中女性典型形象入手,探讨先秦时期女性美的内涵,以期能全面展示人类早期对女性美各个方面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