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彭东昱 《中国人大》2011,(14):36-38
6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该法将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至此,并称为“行政法典三部曲”的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和行政强制法均已出台,标志着我国对行政权力的限制、公民权利的保障构成了完整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2.
胡健 《人民政坛》2006,(3):42-43
依我国行政法制建设的发展历程来看,从行政诉讼法到行政复议法,从行政处罚法到行政许可法,再到正在审议中的行政强制法,其蕴含的法治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就是平衡行政权力和公民权利的关系,从实体和程序两个方向规范和约束行政权力,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肖恩敏 《中国发展》2008,8(2):48-51
行政执法是政府部门的重要工作,在行政执法的过程中,政府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处于势力不对等的状况之下,没有权力制约的行政执法常常会侵害公民权利。行政执法责任制是政府部门规范行政执法,建立责任政府的基础,也是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一种管理制度,这种制度是对行政执法权力的制约机制,对加强行政执法责任制中公民权的保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文在分析行政执法责任制中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基础上,就如何加强行政执法责任制中的公民权利保障提出了相应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依法行政中的权、责、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艳红 《前沿》2008,(11):112-116
新时期,我国依法行政取得很大进展,然而政府权力仍然过分集中,权责脱节问题较为严重。本文从依法行政中三个重要要素——行政权力、公民权利和行政责任入手,对通过加强立法,突出和强化政府责任,保障并赋予公民参与权利等机制监督和控制行政权力的行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彭东昱 《中国人大》2011,(10):28-30
“再谨慎些,再细心些。”4月22日上午,李重庵委员在分组审议行政强制法时语重心长地说。“一方面,要给行政机关执法足够的权力,保证政府的效率,维持正常的秩序;另一方面,对公民权利要给予保护,特别是对于公民基本权利的强行限制需要再谨慎、再细心些,对于公民权利的保护在法律中应当设计、规定的再细致一些,如果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  相似文献   

6.
毛尉 《求索》2012,(7):232-234
现代法治国家为使行政机关能够更好地做到依法行政,防止行政主体滥用职权,违法行政,都设立了种种监督机制。然而行政主体在进行管理活动时出现违法或不当的行为,都不同程度地侵害法律所保护的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并且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处于不对等的地位,行政相对人并不能凭借自身的能力去解决,因此需要运用有效手段予以救济。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权利救济制度的研究和分析,指出其不足之处和缺陷,在比照分析西方发达国家行政救济机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及特点,提出完善我国行政救济机制的建议及措施。  相似文献   

7.
莫晓斌 《前沿》2007,(11):116-118
我国服务行政的内涵可以从观念、功能、本质三个层面来理解。我国服务行政的发展之所以出现种种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对服务行政进行正确而又系统的法理分析。我国服务行政应是:以社会公众为中心的高效的公开的法治的责任的创新的同公民权利的尊重和保护相协调的服务行政。  相似文献   

8.
据《人民法院报》4月20日报道 ,云南“四不”交警支队漠视行政诉讼吞苦果 ,这起“四不”行政诉讼案引起多方关注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交警支队因为对百姓的“民告官”之举采取完全不理睬的态度———不应诉、不举证、不出庭、不答辩 ,最终被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法裁定败诉。不应诉、不举证、不出庭、不答辩的“四不”做法显然违反了行政诉讼法 ,输掉官司“顺理成章”。红河州交警支队漠视行政诉讼只能自吞苦果。依我之见 ,这起典型案件具有某种警示意义 :行政诉讼没有“特殊被告” ,公安交警部门也不例外 ,漠视和藐视行政诉讼的后…  相似文献   

9.
《人权》2008,(6):18-21
Question: Would you elaborate on the progress China has made under the state policy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in improving the system of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Answer: Efforts-in this reguard began in 1982, with publication of the Law of Civil Procedures (for trial implementation).  相似文献   

10.
治官方略     
谭贤安 《湖湘论坛》2002,15(4):65-66
一曰以法治官治官必先立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立法工作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是随着实践的深入,社会的发展,立法工作仍然面临着繁重的任务,该立的法很多。首先要加快制订有关公民宪法权利的立法,如新闻法、出版法、社团法等,以保障公民的言论、出版、结社的自由,从而有效地运用这些权利去制衡政府权力,监督政府及其官员。要加快制定人大监督法,使人大对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特别是执政的党组织与党员干部)监督有法可依。要制定公务员法(现在只有1993年制定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使之依法行政,勤政…  相似文献   

11.
王冰 《人大建设》2006,(1):42-43
公权力对私权利的单方面克减,目的只能是为了公共利益,这已经成为一个共识。因此,任何基于公共利益之外的理由对私人合法权益的单方克减乃至剥夺都是非法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既然公共利益可以构成对私权利克减的理由,那么究竟什么是公共利益?谁来表达公共利益?如何表达公共利益?这是一系列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龚浩群 《思想战线》2005,31(5):58-65
人类学的特长在于通过对异文化的参与观察和民族志的书写来达成对本土社会的批评.对泰国乡村进行田野调查而形成的民族志资料,展示了当地人如何围绕乡行政机构事务,在参与竞争、管理、监督和对实践的反思中转变为具备知识和公共理性的公民.可藉此反思我国在推行"村民自治"方面的不足.泰国的经验表明,要真正实现地方自治,国家在制度上保障自治机构的自主发展权具有首要意义,同时还必须重视主体的因素,包括在地方的公共生活中为村民创造表现的机会,培养大多数村民的参政意识,教授他们行使公民权利的正确方法,从而在地方自治中实现国家与地方以及国家与公民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3.
温毅斌 《人权》2003,(5):56-56
对知情权可以有狭义、广义两种理解。从狭义上说,就是指政府有对重大的突发性公共安全事故向社会公众及时、准确、全面、客观公布的义务;公民有及时获得这些信息的权利。从广义上说,就是指行政(政务)公开和透明制度,将政府行政行为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公民有知悉政府行政行为的权利,包括行政作为的行为和不作为的行为。从理论上说,知情权具有可诉性,  相似文献   

14.
行政机关的执法权力应是有限度的,为防止权力滥用,需要公民权利的制约,美、德、法、日等发达国家在此方面的做法有可圈可点之处。  相似文献   

15.
阙成平 《人民政坛》2012,(10):12-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也还存在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行政机关保障公民权利与自由的职能。因此,在依法治国的宪法原则之下,应当进一步推动法治政府的建设,通过规范、制约和监督行政权的行使来发挥行政机关保障人民权利和自由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许志  ;马治国 《前沿》2014,(21):80-81
侦查权具有发现事实和追究犯罪的功能,既能够保护公民权利,也是对公民权利的一种侵害。公民权利具有限制侦查手段的作用。为保护公民权利,侦查权应当坚持其符合法律性、中立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7.
我国宪法典公民权利条款评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宪法典公民权利条款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体系化、话语结构和立宪思维方式上。权利条款修正时,应该着眼于权利体系的完备性、权利主体的普遍性、话语结构的科学性、立宪思维的现代性。与时俱进、与世界同行,完备的公民基本权利体系应由九个部分组成:权利普遍性原则、平等权、生命权和人身自由、财产权、精神自由、政治权利和自由、社会经济化权利、特殊人群的权利、救济权。  相似文献   

18.
胡健 《公民导刊》2006,(3):51-52
从我国行政法制建设的发展历程来看,从行政诉讼法到行政复议法,从行政处罚法到行政许可法,再到行政强制法,其蕴含的法治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就是平衡行政权力和公民权利的关系,从实体和程序两方向规范和约束行政权力,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这一部部法律就像一座座里程碑,清晰地标画出我国行政法制建设不断前进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上海人大月刊》2010,(6):45-45
公共治理模式创新的实质在于真正实现公民权利,其关键是把握好四种行为要素,即问政于民、决政于共、行政于和、监政于公。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国家税务总局首次以发布《关于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的公告》的形式,把散落在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和相关税收法律、行政法规中的相关规定“归拢”,明确列举规定了我国纳税人拥有的十四项权利与十项义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