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敏 《学理论》2010,(23):183-185
“宗经”是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的一个根本思想。刘勰“宗经”的主旨在于论文,而具体落实在“正体”这一问题上,这一过程则是通过“体要”这一范畴来统贯的。基于此,试从体式、体貌、体性、宗经与通变几个方面论述刘勰通过“宗经”来“正体”的主旨,认为刘勰“宗经”的文学思想不是空洞的复古,更不是托圣人以自显,“正体”是“宗经”观的内涵所在。  相似文献   

2.
论毛泽东著作深入浅出通俗平易的文风特色徐世杰毛泽东历来十分重视群众语言。他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曾强调:“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 ̄①。他认为,不熟悉人民群众的语言,操着一口洋腔洋调,写那些干瘪枯燥的八股文章,群众...  相似文献   

3.
改一改文风     
政工干部常常需要靠“写”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好人好事,制定工作计划,进行工作总结。在实践中,政工部门的文章及其文风如何,常常无形中成了影响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在许多企业政工部门的行文中,其文风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或“纸上谈兵”,本来只需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事情,却要形成一篇面面俱到的文章,套话、空话连篇;或“照猫画虎”,上级要求什么就写什么,按照上级文章模  相似文献   

4.
杨俏凡 《学理论》2010,(23):186-187
对刘勰《文心雕龙·风骨》篇的阐释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实,刘勰《风骨》篇中“风”就是指表现得纯正明晰畅达,能够感染人的主观情志;“骨”是指能确切表达情志的坚实挺拔、刚健遒劲之骨架及文辞。“风骨”就是指既有挺拔遒劲刚健的文章结构,又有纯正精炼畅达的语言,从而使主观情志表达得鲜明、生动、爽朗,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风骨”明显是以“气”和“力”为主要特征的。  相似文献   

5.
文风问题是老话题,又是新问题。说它是“老话题”,因为早在革命战争时期,党内就开始整顿文风,整顿文风是延安整风的三大任务之一;说它是“新问题”,在于当前新形势下,文风不正已引起广泛关注,中央多次强调改进文风。刚刚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再次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指出要“从中央做起”,切实改进文风。可见我们的文风确实存在不少问题,迫切需要加以改进。和一般干部、普通群众相比,领导干部位高言重,说话更有“分量”,而且,领导同志的文风,往往直接影响到干部群众的文风,正因如此,改进文风,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好头,起到表率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6.
“无为”是老子著作中的专有名词,是与“有为”相对立的概念。在老子的著作中,“无为”具有广延性、多功能的特征。运用在不同场合、从不同角度去理解,“无为”具有不同的含义和表现形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纵观历史,中华民族人才济济,群星灿烂。然而,假如没有那些睿智卓识的“伯乐”们,就不可能有出类拔萃的人才群。笔者试图对历代有关识人的论述、史迹作一番品鉴,以期于开发人才和选拔使用干部有所资鉴。 1.听——听其言。语言是人们用来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杨雄的《法言·问神》说:“言,心声也”。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要借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政治家借此说服群众,外交家借此战胜对手,大律师借此争论公党……故而刘勰在《文心雕龙》一文中说:“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以听其言来识别人才有其古远的渊源:姜子牙说“问之以言,以观其详;穷之以辞,以观其变”;庄子说:“卒然问焉而观其知”;诸葛亮说:“穷之以辞辩而观  相似文献   

8.
所谓“个体性”是指人类个体既作为生物机体又作为社会机体的特殊属性。苏联心理学家安南耶夫把具体人类的生物和社会整体叫做“个体性”。19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曾经提出过这样的重要论断:“人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关于人的“自然关系”,早在我国古籍《礼记·礼运》和《孟子·告子上》中,古人就发现这样一种现象:“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并归结为“食色,性也。”在人的“个体性”中,生物机体所表现出的某些生理、心理现象,一般具有“趋我性、“趋逸性”、“趋惰性”特点,这种特点对于“个体性”青年生物机体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是适用的。而在人的社会关系中,青年“个体性”则包含着“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伦理道德、宗教信仰、风格习惯等是一股强大的制约力  相似文献   

9.
毛广军  李蓉 《学理论》2012,(17):196-197
刘勰的《文心雕龙·知音》是研究文学鉴赏的理论专篇.在《知音》篇中,刘勰从“知实难逢”和“音实难知”两方面论述了“知音”之难,提出了文学鉴赏者应具备博观、六观、入情的素质,其文学鉴赏理论对当代文学批评具有重大意义,主要有二:一是鉴赏者必须加强自身修养且富有创作经验;二是批评家要学会用自已的声音说话.  相似文献   

10.
文风是思想作风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党历来重视文风问题.毛泽东同志将党内不良的文风称之为党八股,而且还指出:“不但文章里演说里有党八股,开会也有.‘一开会,二报告,三讨论,四结论.五散会.’”同时他严肃指出:“党八股这个形式,不但不便于表现革命精神,而且非常容易使革命精神窒息.”“非加以揭穿,把它打倒不可.”邓小平同志也多次告诫我们,要多干实事,力戒空谈.但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文风不纯的现象依然存在,各种形式的八股之风还在盛行,与我们担负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宏伟任务极不相称,必须予以彻底扫除.中共河南省委副书记任克礼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对当前文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改革意见.本刊发表记者对任克礼同志的这篇专访,希望能引起各级干部对改进党政机关文风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正>《愚公移山》是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闭幕词。这篇闭幕词与同一时期毛泽东所著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被人们合称为“老三篇”。“老三篇”因其短小精悍、文风朴实、言简意赅等特点,一经发表就备受人民群众的喜欢,后来被列入各级各类学校的必读教材,家喻户晓、广为人知。“老三篇”作为毛泽东思想的光辉著作,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是党的思想建设史上的重要文献。其中,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文风特色徐世杰毛泽东的演讲和著作立意鲜明、气势恢弘、蕴含丰富、形象生动、风趣幽默,与他创造性地运用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密切相关。他曾说过:“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  相似文献   

13.
改一改文风     
施平 《瞭望》2003,(Z1)
“文如其入”。读一个人的文章大致可以知道他是 怎样一个人。 一个政党也一样,读它的纲领、言论,可以大致知道这个政党的形象。所以毛泽东在延安整风时,要把“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与“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并列,称之为“整顿三风”。他在列数了党八股的八条罪状之后一针见血地指出:“党八股这个形式,不但不便于表现革命精神,而且非常容易使革命精神窒息。要使革命精神获得发展,必须抛弃党八股,采取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风。” 今天的时代与当年自然不同,但是要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就必须有一种生动活泼、新鲜有力、与时俱进的文风。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文风在党的历史上,曾经是一个问题。文风在今天,仍然是一个问题。我们党历来是十分重视文风建设的,一直为培养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文风而努力。但是,综览前一时期的政治论文可以发现,我们的文章缺少政治上的敏锐性和创造性,正如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指出的那样:“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很多。”他把这个问题归咎于形式主义。在小平同志振聋发照的讲话的映照下,我们的文章就显得黯然无光,表现出太多的贫乏和苍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现实计对性和创造性。作者…  相似文献   

15.
孔子曾经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这或许可以看作是他老先生在识人用人上所主张的“群众路线”吧。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被“众恶之”的人,却往往不能“必察焉”。 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原副院长梁福全,在组织上拟提拔他任中院副院长时,就有群众反映他有生活作风问题。经查,梁除了贪污受贿外,的确长期包养情妇六七个,并与一情妇有了一个5岁的孩子;马向东在担任沈阳市团委书记时,曾因违  相似文献   

16.
鉴于“学风和文风都是党的作风”,毛泽东特将表现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恶劣文风“党八股”,予以剖折曝光,指出其“藏垢纳污”之弊、“窒息”革命精神之害,开列其“八大罪状”,逐条抨击,一扫诸年积弊!指明“采取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风”是我党改进,发展文风的方向.今日重读《反对党八股》,除了亲切,还有一种振聋发聩,痛快淋漓之感.  相似文献   

17.
文风是社会上著文立说的风气,同时还包括著文立说的人的著文态度和方式方法,还包括我们写的文章、著作的风格特征等问题.好文章的风格特征很多,笔者把它归纳为真实、鲜明、生动、精练、准确、深刻、新颖、通畅、清晰、朴素等十种.  相似文献   

18.
夜读录     
《洗冤集录》为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科技名著译丛”中的一种,宋慈著,是宋代的一部法医学专著,也是世界第一部法医学著作。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我们中国人喜欢论道,哪怕“玄之又玄”,那也是安邦定国的大学问。“器”呐?对不起,是其小焉者也。“食于人”的大人先生是不屑管的,早有“食人”的小人替他准备妥帖了。所以,几千年来,读书做官都  相似文献   

19.
江苏人民出版社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联合出版的范若愚和江流同志主编的《科学社会主义概论——中国社会主义基本问题》,是一部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社会主义著作。它的最显著的特点是,作者在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对,注意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紧密地结合起来。我国过去出版的科学社会主义著作存在着“三多三少”的倾向:写外国的多,写中国的少;写历史的多,写现实的少;写定论性的问题多,写探索性的问题少。这种倾向,脱离或回避了中国的现实。这部著作则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打破过去的旧框框,既写外国,但重点写中国;既写历史,但重点写现实;既  相似文献   

20.
<正>一、当前党内文风存在的问题党内的不正文风是一个久治不愈的顽疾,当年毛泽东批判的党八股的八种表现在今天不仅没有绝迹,而且时常乔装打扮、改头换面,品种繁多、五花八门,招摇过市、令人生厌。举要如下:"注水文章"。作报告写文章,洋洋洒洒、云腾雾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