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3—4年来东欧各国的经济在持续增长。波兰、罗马尼亚和斯洛伐克的经济发展最快。波兰的工业生产急剧增长:1993年达5.8%,1994年为13.2%,1995年为10.3%,1996年1—5月与1995年同期相比达9.7%,这样的增长使人们有由谈论其经济的景气问题。工业的高速发展对捷克来说也颇具代表性(1995年增长9.2%,1996年1—5月与1995年同期相比增长9.8%)。  相似文献   

2.
西方大国和东方正在转轨的十国的经济、工业和贸易部长于1994年5月6—7日在华沙举行第三次东、西方会议,讨论工业化国家和前东方集团之间的经济问题。在会议前夕,波兰《华沙之声》报独家采访了波总统瓦文萨。现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3.
从统计数字上看,波兰的合资企业相当可观。在外商自由投资法实施的1989~90年间,有2800家合资企业和公司注册登记。仅90年头三月又有847家合资企业获成立许可。合资企业的法定总资本愈5亿美元,其中3亿5千万美元为外国资本,几乎达到70%。享有盛名的有瑞士、瑞典“阿贝贝”康采恩—波兰“扎美赫”透平厂合资企业,法国“汤姆逊”康采恩—华沙电子显像管企业,美国“贝利奥特”公司—叶利尼亚鼓尔斯克纸浆机械厂合资企业。但这类法定资本超过一百万美元的合资企业只有2%。其余小公司的国外资本不超过6万美元。引人注目的还有向波兰投资国家的地理分布状况。虽然被列入合资伙伴的有49国,但地域幅射面有限。900多家合资企业,或将近总数的40%由德国出资。瑞士—9%、英国—5%、意大利—4.6%、法国—4.4%。但必须解释的是,至今年初已经注册的合资企业中投入运营  相似文献   

4.
在1994年后的时期里的不同经历,不仅区分波兰的社会意识和其他共产党国家的社会意识的差异。而且,波兰人是“历史性的民族”,从中世纪至十八世纪它有自己的国家,即15—17世纪波兰是东欧强国。从18世纪末至1918年,它多次武装起义,反抗三大瓜分国——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坚持着恢复独立的斗争。因此,波兰人的民族激情特别强烈。这在1918—1939年国家重建中  相似文献   

5.
波兰在其经过民主选举的新政府领导下,面对着经济彻底变化的未来。然而,团结工会政府仍必须正视波兰过去遗留下来的经济产物:债务问题。波兰必须向西方国家支付400亿美元以上的利息和本金,这并不是市场经济就容易解决的问题。和阿根廷(债务460亿美元)和印度(债务400亿美元)一样,波兰排  相似文献   

6.
雅鲁泽尔斯基曾任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第一书记、国务委员会主席。1989年波兰统一工人党在议会大选中失败后交出政权。但根据“圆桌会议”达成的协议,雅鲁泽尔斯基在1989.7—1990.11任波兰共和国总统。下面是他被接受波兰《政治周刊》记者采访时的谈话摘译。  相似文献   

7.
波兰危机在波兰政府1982年12月13日宣布结束战时状态后,已经告一段落。但在这次危机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影响却远远没有因此而结束。它们对于今后波兰政治局势的发展还将产生深刻的影响。从波兰事件的前后来分析,主要是因经济困难加剧了日益尖锐的社会紧张。然而,波兰经济困难的原因有三个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民德强调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相统一的方针,指出发展经济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改善社会福利的一种手段。在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中,民德的经济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均占首位。按美国1975年价格计算,1980年人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民德5,532美元、捷克4,908美元、苏联3,945美元,保加利亚3,437美元、波兰3,509美元、匈牙利3,816美元。1980年人均社会福利开支占有量分别为:民德940美元、捷克928美元、苏联556美元、保加利亚519美元、波兰544美元、匈牙利699美元。(资料来源:  相似文献   

9.
《华沙之声周报》今年4月进行的一次民意测验的结果表明,超过80%的波兰成年人希望以较快的速度发展与欧共体之间的关系,而只有不到50%的人希望西方公司在波兰投入尽可能多的资金。调查者随机选择了1000个成年人,请他们就以下两个问题作出回答:波兰应以何种速  相似文献   

10.
(2009年9—10月)9月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在访问波兰过程中与波兰总理重新展开会谈,双方签订了维斯瓦河通航协议,并就提高双方贸易和天然气输送量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始于九十年代初的波兰经济体制改革成就显著。但目前的经济增长尚不稳定,原因是深层的危机根源未被彻底根除:国民经济结构不合理、工农业生产低效率、保留甚至加大与西方在技术上的差距等等。而其中波兰的通货膨胀问题尤其令人瞩目。 造成通胀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预算短缺。94年国家预算缺口约29%,同时国家的内外债务上升近9%。95年负债总额占预算开支的17%以上。 91—94年贷款和金融政策的变动具有通胀性质,为的是扩大总需求。当时成功地控制了价格制  相似文献   

12.
加入欧盟三年后的波兰政坛明显向右转,亲美、疑欧、压俄的外交政策新变化及波兰在欧盟共同外交政策中的地位,使共同外交政策受到影响:一方面欧美关系一定程度上深化,另一方面欧盟共同外交政策也将受到美国因素更多的影响;欧盟的"东方政策"受到干扰,使欧盟在对俄共同外交政策上充满变数。欧盟共同外交政策本质上仍是政府间主义,对外政策一体化由于此特性而发展缓慢。与此同时,近期波兰因在欧洲的"边缘化"作为所带来的孤立局面也正在迫使其改变政策。因此,未来欧盟共同外交政策在政府间主义与超国家主义两端间的摇摆方向将会更多趋向超国家主义。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6月20日,正值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波兰之际,由中国社会科学院、16+1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波兰国际事务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国-波兰外交政策论坛:进展、潜力与前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波兰首都华沙喜来登酒店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京清到会并致开幕词,波兰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斯瓦沃米尔·登布斯基(Slawomir Debski)主持了开幕式。来自中波双方的政府、智库、媒体等机构代表近五十人与会。  相似文献   

14.
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委员,理查·卢加参议员借1991年美国《共产主义问题》杂志创刊四十周年纪念之际,发表了题为“估价九十年代的苏联和东欧”的演说。他认为,波兰于1989年底提出的经济改革计划可以作为一种标准来评估东欧各国,甚至前苏联各共和国。因为波兰的经济计划是由社会主义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第一份计划。正如这份计划中所说,“一  相似文献   

15.
(一) 波兰是东欧诸国中最早实行私有化的国家。早在1988年,当“私有化”在一些国家还是个新名词,许多人对它的概念还模糊不清的时候,波兰对于要不要把私有化作为经济改革的主要原则,作为改变所有制关系的主要方式等问题进行了全国性的公众大讨论。尽管在此之前“私有化”在波兰也是个禁词。直到1989年波兰改换了政权之后,私有化问题被正式提上政府的议事日程,私有化开始从理论走向实践。从该年9月份起,波兰开始实  相似文献   

16.
"波兰问题"是19世纪俄国政治中无法回避的因素,却一直较少得到学界的关注。在1863年波兰爆发独立事件后,俄国政论家斯特拉霍夫、卡特科夫、阿克萨科夫等人分别从文化、政治和社会方面分析"波兰问题"及国家利益、民族文化身份的关系,体现了十九世纪俄国社会中民主普世价值与民族主义的激烈争论。  相似文献   

17.
郭洁 《俄罗斯研究》2012,(1):177-204
近二十年来,伴随着政治和经济领域的转型,波兰外交亦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总体看来,这一过程既带有东欧国家的普遍共性,亦表现出波兰自身的鲜明个性。对1989年以来波兰外交在不同阶段上的变化背景及走向加以考察,并且进一步分析波兰与主要邻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在此基础上就后冷战时期波兰外交转型的目标、业已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问题及与国内政治发展之间的关系等做出分析与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转型时期波兰外交政策和实践的总体特点和发展轨迹,对于把握波兰外交的未来走向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研究波兰,离不开波侨问题。因为它与波兰社会各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强烈而深刻地影响着当代波兰的经济、政治以及思想文化。几个数据波侨之多、比例之大,举世闻名。现在波兰国内人口为3,700多万;而波侨(包括波裔)的人数竟达近1,300万人。这就是说,每四个波兰人中,  相似文献   

19.
波兰在七十年代借入大量外债用于国内经济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使用效果不如人意,从而导致债务支付困难,在八十年代初期陷入债务偿还危机,不得不就推迟偿还到期债务问题同各债权国政府及商业银行进行艰苦的谈判,暂时渡过了债务危机。但自1986年以来,波兰外债问题重趋严重,再次成为各界关注的中心。波兰外债问题的现状与前景,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棋入何局?     
<正>美国人是不可信的,这一点,在美国总统拜登当地时间2月20日出现在乌克兰首都基辅街头即可看出。此前,美方口口声声对外表示,拜登将出访波兰,但不会在俄乌冲突一周年期间出访乌克兰。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作了长篇大论以后,宣布进行“特别军事行动”,俄军越过边界,迅速攻入乌克兰首都基辅郊区。当时,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称,正在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安排位于波兰的乌流亡政府所在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