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联亡后其党政体制特别是监督制度受到学界反思关注。本文较全面地追述了苏联党政体制的由来,分析了其专制官僚制的实质,而其突出特点就是权力不受监督,干部享有特权,至勃列日涅夫时苏联党政干部上下全面腐败,最后导致亡党亡国。苏联党政监察体制对我国有过直接巨大的影响,分析反思其制度弊病,对我国当今的改革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2.
以效率和稳定见长的官僚体制作为一种组织体制是有着内在缺陷的,其外在表现是效率的有限性和对人性的压抑,根本原因则是工具理性的缺陷及其与价值理性的冲突.同时,作为一种非市场性的公共行政组织而存在的官僚体制,在现代社会中与代议民主制、共同参与民主制和西方社会经济系统都存在着深层次的结构性冲突,并由此而成为当代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3.
苏联剧变是20世纪影响世界的大事,其根本原因在于苏共的社会主义实践出了问题。经过70多年的探索,苏共并没有找到适合苏联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因此,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发展成改向,在抛弃斯大林模式的同时,也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这一教训值得共产党人深刻总结,但把苏联剧变的主要原因归为信仰虚无主义危机,是本末倒置。苏联剧变不是信仰虚无主义的问题,是放弃对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的信仰,转而信仰其他选择的问题。发生这一切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公开性、民主化,而在于原有的信仰空洞无物,未给民众带来实惠。  相似文献   

4.
苏联模式生成中的悖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联模式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遭遇了严重的挫折和失败。苏联模式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之间关系密切,其形成既具有合规律性也有弊端,思考苏联模式生成中的悖论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理性官僚制是现代行政组织理论的基础,是西方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虽然其现实合理性不断受到质疑,但对于体制转换中的中国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文章认为,只有立足中国实际,借鉴理性官僚制来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找好平衡点,才能使行政组织既可被预测又有效率和效益。  相似文献   

6.
科学地分析苏联的政治发展道路及其教训,有助于坚持和完善我们的政治制度,坚定不移地走好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苏联解体的原因错综复杂,本文聚焦并引用了专业人士深思熟虑的观点和结论,结合自己访问俄罗斯的感受和分析,着重从政治发展道路的角度,从苏共执政体制的弊端来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从而找到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国内学界一直将苏联的官僚特权集团作为导致其亡党亡国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形成与演变过程以及在苏联改革转型过程中所起到的特殊作用,成为研究特权演变、国家体制解构、国家治理失效、政治社会经济体制转轨失败等问题的内在逻辑极为典型的样本,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国别经验和历史教训。通过对近十五年来国内外对于苏联特权集团(阶层)的研究情况和文本进行分析,梳理了对于官僚特权集团形成与演变的三种研究进路:以历史主体和个人主体两种视角为代表的历史逻辑下的研究进路;包含结构主义视角、政治能动者视角、制度主义视角、非制度性视角的政治逻辑的研究进路;以引入公共选择理论、经济结构分析、新制度主义分析、隐形经济维度为代表的经济逻辑视阈内的研究进路。从研究内容、表达形式、研究视角、论据材料、研究方法等角度系统分析和反思了已有研究文本的价值,探析了可以进一步挖掘的研究维度和创新点,从而发现造成苏共改革失败的重大内生因素和国家转型中至关重要的制度逻辑,以为我国国家治理提供经验支持,不断丰富我国的政治社会经济转型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公共行政改革视野下的官僚制模式与新公共管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 ,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西方发达国家掀起了行政改革的新一轮浪潮。走向一种新公共管理的实践模式 ,成为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最基本趋势 ,而新公共管理模式由于其内在的缺陷不可能成为一种普适的行政模式 ,只能是官僚行政的纠错机制。官僚制模式因仍有其存在和发展的经济社会条件而表现出较强的生命力 ,但它日益受到人们的批评也说明引进新公共管理模式等纠错机制的必要性、紧迫性。因此 ,公共行政的制度设计不应立足于新公共管理模式与官僚制模式的不相容选择 ,而应立足于二者的相容、互补。实现新公共管理模式与官僚制模式的有机结合 ,是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9.
正确评价苏联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苏联7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历史即苏联模式要持辩证分析的态度,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这样才能正确汲取苏联解体的教训,才有助于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相似文献   

10.
普通官员日常工作行为构成国家运行的微观基础。与现有文献聚焦主要官员行为不同,本文从组织经济学视角研究中国官僚体制中蕴含的普通官员行为治理工具。论文首先从现有文献中归纳出中国官僚体制常规和运动两种治理模式共同蕴含的普通官员行为的三个治理工具:激励强度、行政控制和资源约束,然后以公共危机管理为例,提出研究假设,运用针对地方普通官员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台风灾害和群体事件两类公共危机的常规和运动两种治理模式中,激励强度、行政控制和资源约束均具有显著的普通官员行为意义。这意味着它们是两种治理模式的共同结构要素,并构成普通官员行为的三个稳定的治理工具。  相似文献   

11.
前苏联在斯大林时代形成的苏联模式,实行单一式所有制形式、指令性计划经济管理体制、超重型经济结构,高速发展工业化,由于这种模式存在着严重的弊端,在现代化道路上出现了种种失误。本文对其作经济上的深层次分析,以揭示其由盛转衰的根源。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组织中人的行为为框架,分析研究官僚组织中官僚的行为,分别从官僚的动机和目标、官僚的行为类型及官僚的局限和偏见三方面对安东尼.唐斯的官僚行为理论进行解析,以期为更深刻地揭示官僚组织、官僚心理和行为运行的内在机理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1922年12月30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与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外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组成苏联。苏联的成立虽保证了这几个独立共和国在苏联的平等地位,赢得几个独立共和国的信任,但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缺陷。正是这些问题和缺陷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为苏联的解体埋下了隐患,成了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15.
苏联问题的根子在政治体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苏联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苏联改革政治体制的核心是解决公民与政权分离的问题,消除经济改革的障碍机制,为此,戈尔巴乔夫以列宁提出的"一切权力归苏维埃"为目标,试图通过全民选举苏维埃代表来实现公民与政权的结合,但实践的结果证明此路不通。本文分析了"一切权力归苏维埃"行不通的原因和造成的严重后果,总结了苏联政治体制改革的教训。  相似文献   

16.
西方现代化国家的行政改革经历了从官僚制向后官僚制的发展。在我国行政改革过程中,理论界提出了接纳官僚制或超越官僚制的种种设想。官僚制奉行行政本位与规则中心,而后官僚制则具有行政道德化倾向,体现出公民本位与责任中心的特征。基于中国的社会性质与现实国情,以德行政应成为我国行政改革的方向。当然,这是一个需要不断发展与完善的制度化过程。  相似文献   

17.
当今学术界对我国是否采用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行政体制争论不休。构建与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目标相一致、与政府的执政理念相吻合的人本官僚制则是路径之一。因此要吸取理性官僚制的适时要素,健全行政组织体制,并在官僚制建设的同时增加人本要素,建立人本官僚制。  相似文献   

18.
科学地分析苏联的政治发展道路及其教训,有助于坚持和完善我们的政治制度,坚定不移地走好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苏联剧变的原因错综复杂,本文聚焦并引用了专业人士深思熟虑的观点和结论,结合自己访问俄国的感受和分析,着重从政治发展道路的角度,从苏共执政体制的弊端来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从而找到有益的借鉴。本文提出应从思想信仰、党的领导、改革节奏、军核控制、防范分化、防备反叛等六个方面吸取教训得到启示。核心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强化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9.
学术界对苏联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种发展道路的相关认识存在争论,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存在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需要辩证看待,从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相似文献   

20.
马克斯·韦伯提出的理性官僚制理论适应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官僚制组织成为西方社会的基本组织形态。中国在秦朝时期就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其行政组织体系具有自己独特的组织规则和运作过程,具备现代官僚制组织的某些特征。但是,中国传统官僚制度是建立在以家长制形式组织起来的家族制度基础之上的,与马克斯.韦伯所倡导的现代理性官僚制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对二者的差异进行分析和比较,有助于加深对现代官僚制的理解,从而为现阶段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