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冷战结束后 ,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全球化”成为西方学术界和传媒的主流话语 ,各种理论流派迭出新说 ,令人目不暇接 ,但其归旨皆在强化“全球化”的话语霸权。“全球化”作为一种表述世界历史进程的学术话语 ,“定位于空间扩展。在某种意义上说 ,全球化可以被看做是现代性进入空间” ,“全球化”是“用全球取代普世 ,用空间取代时间”。〔1〕本文选择 2 0世纪 90年代西方全球化理论主要内容 ,择其要旨 ,缕述如下。  一、“全球化”概念界说1.作为变化进程的“全球化”。舒尔特认为 ,全球化概念与以往的国际化和互相依存概念…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文化界,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文化有“大文化”。“中文化”及“小文化”之分.所谓“大文化”系指广义的文化;“中文化”系指宣传、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科教文卫体等意识形态领域;“小文化”系指各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所辖的业务范围。中国农村儿童文化园的“文化”实际上已包含了“中文化”和“小文化”中的许多内容。中国农村儿童文化园应是适合中国国情,建立在中国农村,适宜于农村儿童课余、闲暇时间及节、假日进行“中文化”和“小文化”活动的场所。一、建设中国农村儿童文化国的重要性如何看待中国儿童今天的状况?19…  相似文献   

3.
马莉 《前沿》2008,(8):50-52
在当今的中西思想文化领域,现代性都是一个热门话题或学术关键词,然而.对于何谓现代性?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以为,“现代性”是一个包容性极大的复合性范畴,目前对这一问题作出结论还为时尚早。但通过对“现代性”内涵问题研究的综述,有助于我们更准确、更清晰地把握和探讨这一范畴。  相似文献   

4.
美国电影如何在好莱坞、华尔街、美国国会和中情局的共同作用下成为世界主流文化?迪斯尼、索尼、新闻集团、贝塔司曼等国际文化资本如何通过并购、联合制作等方式逐步占领世界各国市场?全球文化精英和影视明星包括中国的张艺谋、章子怡如何被好莱坞招至麾下?日本如何通过漫画、流行音乐等实现它的“重返亚洲”战略?世界文化战争将形成怎样的新的地缘政治格局?在全球化和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谁将赢得全球文化战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5.
立足于弘扬民族主体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放眼世界,广采博纳,审慎辨析,融通中西,列类古今,重在创建。非是囿于一家一派,照搬、效颦,也不是仅仅为了达到兼收并蓄之目的,而是意在建构出既流淌着民族文化血脉,又充分吸收域外文化之长,能适应文化交流、对话时代的中国当代文化体系。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社会既给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文化提供了对话交流和实现人文资源价值共享,从而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之更大便利,同时也强化着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意识,从这一意义上讲。“全球化”过程又是民族文化价值再发现的过程。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国家由于各自的发展利益和意识形态需求,是不会主动放弃自己的文化身份认同的,并不会出现文化单一化的“全球化”。现代性也是多元化的,所以对话交流能给世界文化格局带来的最为理想的境地就是“和而不同”。这也是维系全球文化生态平衡的一个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6.
《思想工作》2007,(7):26-26
张杰在《长江学术》2007年第1期撰文指出,在世界“现代性”进程中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文化产业已直接从经济和政治层面上影响和制约着民族国家的生存和发展,这使得发展文化产业成为许多国家一种自觉的战略选择。其一,对任何一个国家而言,经济的成败事关兴衰。特别是在当今这样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任何国家都不再可能依靠“古代性”条件下的“自给自足”来“闭关锁国”,  相似文献   

7.
源自西方的“现代性”曾经作为西方社会发展的价值导向,给西方世界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西方现代化的成功,也使西方的“现代性”不断地向世界各地扩散,并一度被人们认为是普适的价值体系和文化观念。通过对哲学意义上的现代性概念的梳理,集中对现代性概念的内涵、基本特征和价值贡献进行一番再认识再思考,对于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启示。  相似文献   

8.
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西方社会学界出现了两种新的理论倾向,一种是新的理论综合的潮流,另一种是研究的视野不断突破民族国家的限制向全球化扩展的倾向,在这种背景下,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吉登斯关于“结构化理论”大纲、“现代性”和全球化的研究,探讨了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现代性”与“全球化”分析的内在逻辑关系,并对他理论的某些偏颇,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9.
当中国初步走上繁荣富强之路,面对新世纪经济、政治、科技乃至文化的全球化趋势,国际上出现了以“中国威胁论”、“文明的冲突”为代表的旨在预言未来世界的冲突与中华文明密切相关的论调。中国作为一个所谓“非西方”的大国,其全方位的崛起是不可阻挡的。中华民族作为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一员,不会囿于一些国家的学者或政客提出的基于“西方中心论”看待世界文明的视角:而会以全球的视角,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以中华民族悠久博大的文化传统和宽广胸怀来面对全人类共同的危险和困境,理性地诠释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  相似文献   

10.
李建群  何小勇 《求索》2007,(10):129-132
当代西方的风险话语是在现代性反思的理论图景中展开的。对现代性本质的不同阐释和对风险与现代性关系的不同理解是区分西方风险话语主要流派的标尺。风险社会理论重视现代性制度的形态转换和风险的政治应对,风险文化理论关注现代性的文化维度和现代风险的建构本性,风险的复杂自系统理论强调风险内生于现代性系统分化的复杂性,风险的“治理性”理论倚重于现代性知识/权力的管理效应和风险控制。梳理和借鉴西方风险研究的主流理论对于树立马克思主义风险观、建构当代中国的现代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