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忠恕之道是我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儒家修身的重要标准。忠恕之道是讲求尽心竭力地为别人办事,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运用忠恕之道理念矫正罪犯的心理--推己及人--由自己的心理推断别人的心理,通过角色互换的心理体验,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用仁爱之心去帮助别人,将心比心,宽厚待人,可以使罪犯走向利他主义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中外的刑事法律法规中对罪犯分类有了一些规定,但因民族习俗、文化积淀和监狱行刑理念的不同,各国对罪犯分类的阐释和规定,也存在着很多差异。本文通过对罪犯分类进行的比较研究,论述了我国罪犯分类的新进展和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以期对我国罪犯分类制度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罪犯行刑心理的稳定性,是罪犯对监狱的行刑环境和行刑方式,在其内心深处与监狱的监管安全信息相碰撞、相衍生、相交织,表征在语言、行为、表情等具象活动中所进行的一种心理思维和思想意识.其行刑心理稳定与否,是监管安全的直接之源,也是监管安全的控制之源.其行刑心理因其排斥心理、情绪变化、阅历差异和性格冲撞而变异,通过望闻问切法、重点排查法、心理暗示法、信息分析法和气象预报法等,可望对罪犯的行刑心理作出稳定与否的研判与分析.  相似文献   

4.
为了客观、准确地反映罪犯的人格特点,搜集国内近30年有关罪犯的EPQ测试报告,采用元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发现罪犯在EPQ上的4个因子的平均效应值均属于中效应,4个因子的95%的置信区间不包含0,表明我国罪犯在精神质、内外向与神经质3个因子上的得分比常模更高,而在掩饰性上的得分则要更低。建议在罪犯的劳教及改造期间应注重其人格的重新塑造。  相似文献   

5.
提高出监前罪犯的回归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罪犯出监后安全稳定地回归社会是回归工作的基础和立足点,也是有效预防刑释人员重新犯罪、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但从心理学视角分析罪犯回归工作还十分缺乏。在心理学视野下对罪犯回归问题进行省思对我国的罪犯回归工作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根据对243名在押罪犯采用讲调法、信息互动法、情景角色扮演法和游戏联想测试法,把握其重新犯罪心理危险性形成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在此基础上,与犯罪行为进行有效对比和分析,形成了对罪犯重新犯罪心理危险值的确认。非秩序沟通是罪犯重新犯罪心理危险性的内部决定因素。调查结果表明,非秩序沟通增加,会导致罪犯不良心态和不良情绪过多,具有重新犯罪心理危险性,可能导致具体的犯罪行为的出现。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103名男性青少年罪犯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在精神质和外倾性两个维度上,青少年罪犯的得分显著高于一般群体;(2)家庭结构、经济条件、所判刑期、已服刑期对青少年人格特征没有显著影响.结论:男性青少年罪犯存在偏离常态的人格特征,这些人格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罪犯心理矫治对于罪犯改造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首先阐述了罪犯心理矫治的内涵,在综述前人有关研究的基础上,评述了目前罪犯心理矫治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最后就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提出了未来研究亟待加强的方面。  相似文献   

9.
心理矫治在对于未成年人罪犯的矫治中起了重要作用,笔者在阅读了大量文献和专著的基础上,对未成年罪犯心理矫治概念、历史和现状做出总结,分析了对目前未成年罪犯心理矫治的研究热点方向,并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对未来有关未成年罪犯的心理矫治的研究趋势给预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违规程度不同的罪犯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方法 运用SCL— 90测量严重违规、常违规、无违规三类罪犯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作相关分析。结果三类罪犯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差异 ,但差异有一定的复杂性 ;罪犯违规严重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严重违规罪犯的心理健康状况差于常违规罪犯 ,常违规罪犯的心理健康状况又差于无违规罪犯。  相似文献   

11.
当前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关系的运用。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典型案例进行探讨,可以发现就业过程中运用的关系有强弱之分且有着不同的效果。科学分析关系网络的利弊,坚持公平原则,才能使大学生就业环境更加公平、和谐。  相似文献   

12.
非人格化是罪犯对被害人人格的贬低,甚至彻底抹杀的过程。可分为在犯罪实施前对被害人的非人格化,在犯罪实施进行中对被害人的非人格化和在犯罪实施完毕后对被害人的非人格化三个阶段。从犯罪控制角度而言,国家与社会对罪犯也有一个非人格化过程。阻却国家和社会公众对罪犯的非人格化,对于彻底矫治罪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浅议公民个人悬赏缉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 ,由公安机关发布悬赏通告已有法可依 ,并且已为社会公众所广泛接受 ,但对于公民个人悬赏缉凶 ,却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结合刑事悬赏制度的历史与现状对此进行探讨 ,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刑事悬赏制度 ,进而有利于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分子。  相似文献   

14.
论网络文化与网络犯罪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文化的兴起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重大变迁 ,它对于个体心理和行为模式的影响之深远是前所未有的。同样 ,对于犯罪人而言 ,网络的出现不仅仅是为其提供了新的犯罪途径 ,更是使犯罪人在犯罪心理形成、行为发生模式上发生了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15.
以福建省未成年管教所14~16周岁在押未成年犯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统计法等,对其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家庭教育的缺失是造成他们思想和行为"叛逆"的最主要原因,而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平等交流太少,没有给孩子倾诉自己心声的机会,一些孩子沉迷网络游戏、崇尚血腥暴力、甚至感染了"黄色病毒",网络上充斥的"暴力"、"色情"和"为朋友赴汤蹈火,为哥们两肋插刀"的心态在少年犯罪中尤为突出。因此,14~16周岁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关键期,如何使他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还能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应该引起家长、学校、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罪犯的人权是国家人权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罪犯的人权保障一直是国家人权保障最为核心和敏感的部分之一。现实中存在侵犯罪犯权利现象,因素复杂。罪犯权利的保护,有着非常重要的行刑价值,应当予以特殊重视。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中止犯处罚 ,我国学者间存在着较大的争论。从刑法的发展看 ,中止犯处罚应明确并规定中止犯与既遂犯竞合处罚原则 ,对损害主要限于有形、物质损害并辅之于无形、非物质损害。而其减免处罚根据在于报应为主、功利为辅的刑罚观念  相似文献   

18.
老病残罪犯是监狱罪犯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原因,他们成为心理疾病高发、安全隐患突出的群体。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实践“老有所为、残有所学、健康服刑、踏实改造”的特色服刑理念,探索老病残罪犯改造的新途径,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自由是指现实的符合法律规范的人的思想和行为的限度.人身自由是一个集合概念,它是由若干权利组成的,剥夺和限制自由内在的包涵了剥夺和限制相关的权利.不能以所谓法律没有禁止,而让罪犯享受相关权利.事实上,无论国内或国外对监狱罪犯的自由在法律上都作出了相关的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