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政治妥协是民主政体内解决社会冲突的常态形式,它与民主政治在本质上具有内在的相容性。虽然政治妥协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着相对性和消极性局限,但它不仅在实现个体权利、民主、自由和和谐社会的构建等方面具有一线伦理价值,而且以决断搁置、把握中道等分识调控艺术,契合了二线伦理价值。对政治妥协伦理精神的诠释,为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政治妥协策略以实现和谐政治的目标提供了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2.
12、《关于妥协和卑劣的妥协》 作者:阿维沙伊·马加利特。在什么时候为了和平而接受战略性妥协是正当的?回答是:有时候,但绝非任何时候。书中写道:“我认为。妥协问题上的举棋不定和妥协精神的深层原因在于和平与正义之间的冲突。和平与正义也许还会需要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  相似文献   

3.
新词典     
《时事报告》2005,(2):67-67
内部化:通俗讲,就是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他国设立子公司,建立起公司自己的内部市场以取代外部市场,在内部市场中转让其技术、专利及中间产品,这样,跨国公司就避免了外部市场的不确定性,其资源在整个公司内部将得到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这是跨国公司在进行对外扩张的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手法。  相似文献   

4.
<正> 1.今年是“五四”运动70周年。“五四”精神是什么?从狭义文化的角度看,就是民主与科学的精神;从政治的视角看,就是毛泽东所概括的两条,即“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从历史使命的视角看,就是使中国实现现代化,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然而,当今我们反观70年历程,就不得不承认,除了“反帝国主义”这项任务之外,其他任务有待继续完成。“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民主和科学为两大旗帜,这无疑抓住了实现广义的文化现代化即包括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现代化的关键。然而,尽管我国70  相似文献   

5.
一、十八世纪末期至十九世纪中期,美国移民的“西进运动”对美国西部开发乃至国家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美国在独立战争后不久,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向西扩张领土,他们通过廉价购买、战争掠夺等手段,兼并了英、西、法在北美的殖民地和原属墨西哥的大片领土,使美国领土面积在建国以后几十年里迅速扩张了七倍多。领土的扩张和开发利用,对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历史学家公认的观点是“美国历史发展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对外扩张领土与国内经济发展紧密相联。美国不断从东向西的扩张过程也是其边疆不断向西移动,大批移民…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60多年前发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以德、意、日为轴心的法西斯侵略集团和以苏、美、英、中为首结成的反法西斯同盟之间进行的一次全球性战争,也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破坏程度最深的战争,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浩劫、大灾难。二战爆发前,日本军国主义和德国法西斯对内镇压,对外扩张,分别在亚洲和欧洲形成了两个战争策源地。为了实现其称霸世界的野心,并以武力改变世界秩序,德国、意大利、日本结成了“柏林——罗马——东京”法西斯集团(即轴心国),世界大战的阴云…  相似文献   

7.
政治妥协的根源、价值与类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人们的传统思维中,妥协常当作贬义词,常与“懦弱”、“屈服”甚至与“背叛”、“投降”等联系在一起。其实在政治生活中,政治妥协并非是或者并非只是消极的。正如美国学者多比尔曾经指出,没有人喜欢妥协,但每个人都在妥协,妥协遍及人类的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妥协其实是一种基本的常见的政治现象。作为一种常见的政治现象,政治妥协也必然有其存在的理性与道德基础。一在远离公共生活的纯粹私人领域,个人也许无需妥协,然而,亚里士多德等许多先哲早已指出,人只能是政治动物、社会动物。在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中,人的理性行为在许…  相似文献   

8.
青春的心理文化折射与主体精神的本源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话语背景下的校园青春亚文化,折射出当代青年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多元化表达。这种文化表达有其潜在的集体心理因素,这些心理因素内在决定了青春亚文化的个性化特征。但其最终方向还是要回归于主流文化,实现个人主体精神与社会价值观的妥协与融合。运用先进文化手段加以渗透和引导,可以加速实现青年群体主体精神的本源回归。  相似文献   

9.
论欧盟强制保险合同的法律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清 《求索》2008,(2):133-135
欧盟强制保险合同的法律适用规则极具特色。欧盟以风险所在地为分类标准,分别对其领土内外的强制保险合同规定了不同的法律适用规则:对内适用欧盟保险指令中的冲突法规范,对外适用《罗马公约》的规定。这种立法模式源于意图扩大欧盟领土内外的保险服务市场,以及同时保护欧盟内部被保险人合法权益这一立法目的,但却忽略了对第三方受害人的保护,而且从长远来看无助于强制保险合同法律适用规则的趋同化,因而并非完全可取。  相似文献   

10.
王里 《前沿》2008,(1):145-147
和谐社会概念的提出是应对我国社会急剧变化,矛盾冲突丛生特定背景下的特定需求,它试图通过协商和调解等方式来化解各方矛盾与冲突,而要有效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一种特殊理念来指导:具有宽容、妥协、协商与合作的共和精神。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可以通过培养公民协商意识,建立和完善以民主、法治为核心的共和制度,以及拓展共和社会生存空间等方面,来达到弘扬共和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赵怀普 《新东方》2014,(4):51-55
欧洲议会在欧盟对外政策决策领域扮演着一个制衡性角色。欧洲议会的对外关系权能是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确立与发展起来的,总体上呈现渐进性扩张之势,尤其是《里斯本条约》赋予欧洲议会更大权能,大大增加了其在欧盟对外经济政策上的话语权。然而,欧洲议会对外关系权能的扩展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包括欧债危机短期内带来的负面影响。但从长远看,欧洲一体化的继续发展将助推欧洲议会进一步扩权,包括进一步提升其对外关系权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喻尘 《创造》2008,(12):64-64
她择善固执,被称为中国“民间防艾第一人”。她只是一位医生,却要疗治社会的重病。她大爱至诚,决不妥协。她以老迈之躯,立于谎言与欺骗的洪流。揭开中国艾滋病肆虐的内幕,令遮蔽和欺瞒者发抖。对诚实有信仰,对真相存执着,她以一人孤微之力,改变了整个中国公共卫生政策的走向。她对历史说出真相,也为时代留下精神。  相似文献   

13.
五四运动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和伟大的转折点已光荣地载入史册。80年来,五四运动所体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彻底的不妥协的革命精神,崇尚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历久弥新,就象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传递到一代又一代青年的手中,始终放射出耀眼的光彩,...  相似文献   

14.
农业经济及相应的公民土地所有制,是罗马共和国得以持续存在和强大稳固的物质根基和社会基础,公民的土地所有者身份与战士身份、政治权利与军事义务密切联系在一起,使得共和精神得以长期保持。然而,一旦农业基础破坏,农民失去其土地所有者身份,甚至沦为债务奴隶,罗马古老的公民兵制因之遭到破坏及至瓦解,而代之以靠金钱和财富维系的职业雇佣兵制。这必然使罗马共和国失去其共和的政治根基和精神支柱,终致分裂和灭亡的命运。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国的维权抗争,是一种基于具体利益追求和利益表达而引起的利益冲突,绝大多数情况下基本不具有对抗现行体制的政治内涵,这样的利益冲突是适宜用妥协方式解决的。对维权抗争的考察,需置于国家与社会关系框架下。国家与社会合作关系的实现,在维权抗争这一特定场景中,需要冲突双方以相互尊重的精神,通过不断的协商实现互谅互让,达成妥协。妥协是维权抗争必需的一种公共理性,我们应该重视这种理性的培育。  相似文献   

16.
立法中常出现法律精神与现实情况的冲突。立法者如何取舍,实为立法过程中的两难。有取舍的立法措施导致“立法妥协”。立法妥协现象,其原因并非立法者有意为之,应归结于历史发展必然受到各种力量作用影响之普遍规律。合力创造历史,法律是妥协的产物,妥协并非贬义,也不是没有原则的消极中庸,而是立法者为了保证法律适时出台、有效实施,审时度势的作为。妥协的欠缺往往使法律成为一纸空文。选择合理妥协则能协调矛盾,达到目的。现象原因论恩格斯的合力论,阐述了历史是在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合力作用下发展的:强调最终的结果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最后出现的结果是谁都没有希望过的事物。此合  相似文献   

17.
在国际社会中,国家与国家之间存在着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国家关系表现为合作与冲突、互惠与损害、妥协与对抗、和平与战争等等形式,这些不同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不同矛盾的性质及其激化的程度,这使国际关系变幻莫测,扑朔迷离,令人眼花爆乱。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决定、制约和影响着国际关系的变化呢?本文拟对此作一简要分析。一、国家利益是一国制定和确立对外政策及其目标的基本依据,是决定国际关系的基本因素。国际社会的最主要行为主体是主权国家。一个主权国家的对内、对外的行为的基本动因是国家利益。国家利益是一个较…  相似文献   

18.
1917年,北洋政府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有利外交形势,收回了德国在中国的租界。在具体接收过程中,北洋政府暨地方当局遵循国际法惯例,做了比较周密的部署,基本实现了平稳接收。此后又比较顺利完成了从租界到特区的改制,使原租界地区没有出现大的经济波动和社会动荡。租界改制为特区后,中方未能实现独立自主的管治,北洋政府对外的妥协和软弱是造成这一状况的重要原因,这也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9.
论和谐社会的伦理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存在发展中的不和谐音。鉴于此,笔者认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确立与之相应的伦理精神。其内容包括公平和正义、和谐和协调、宽容和妥协、诚信和契约、开放和活力、仁爱和理性等。并提出,和谐社会的伦理精神重在道德培育和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20.
早期的罗马人“健康、纯朴、高尚”,富有爱国心和荣誉感,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和尚武精神,美德和荣誉是罗马共和国的宗旨,有抱负的公民都竭尽全力以求无愧于荣誉。以生活俭朴而著称于世的罗马人,是辛勤的农夫和坚强的战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