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社会稳定历来就是执政者和普通百姓都十分关注的问题。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稳定问题理所当然备受关注。但是,如何维护社会稳定?如何创造出一种对社会稳定的测量方法,能够在社会将要失稳之前就超前预警和预控社会的政治局面?这无疑是一个既有现实意义,又有理论价值的重大课题。对此,采用系统动态分析的方法和社会指标技术,建立一套能够对社会稳定的程度进行计量的工具——社会稳定指标体系,对于国家各级政府完善社会预警机制,维护社会稳定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集体行为”与社会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体行为"是破坏社会治安、危害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维护社会稳定,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必须研究"集体行为"的特征与客观规律,对之实行强有力的社会控制.  相似文献   

3.
论社会弱势群体与社会稳定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前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规模十分庞大,具有生活贫困,社会救助极为有限,深受相对剥夺感和社会改革不断深化的双重困扰,较强的整合性易演化为集体行为等特征,是社会稳定的巨大隐患。他们可能成为潜在的社会动荡的火药桶,带来高犯罪率,并容易引发对改革开放产生否定性评价。对此,建立一个全民享有的社会保障系统,是解决该问题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4.
社会敌意是指群体或个体之间的一种对立情绪,极易导致不良后果的发生。它具有自发性、互动性、波动性的特点。产生社会敌意的原因很多,具体包括意识形态原因、政治原因、经济原因、信仰原因、极端势力原因。消弭社会敌意,维护社会稳定,应该从源头上抓起,采取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改革政治体制、健全经济体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推进社会...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非法的“法轮功”组织经常以Internet作为工具传播种种歪理邪说,组织多次非法活动,给社会稳定造成极大的危害。在Internet不断普及的今天,切实加强对In-ternet的管理,在Internet发展的过程中协调技术进步与社会稳定的关系;在保障社会稳定的基本前提下,充分利用Internet所提供的信息资源为社会发展服务,将成为一个崭新而严峻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与富裕阶层相对应,收入低、生活困难的贫困阶层,我们称之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我国的“弱势群体”主要由广大农村的贫困农民,大批下岗职工、退休人员为主体的低收入者和无固定收入的城市市民,部分低收入的知识分子三部分人组成。这个群体不仅经济上拮据,在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也具有弱势特征。所以,应当引起有关部门乃至全社会的关注。否则,容易引发更多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的稳定。 一、容易诱发各种违法犯罪 “弱势群体”的整体文化素质不高,他们分析问题和  相似文献   

7.
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多次强调了关于加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并始终把社会稳定问题作为新时期社会发展中的重大课题。维护社会稳定思想的提出,既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在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同时,对于维护社会治安的稳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重要原则之一是安定有序。全面准确地理解这一基本特征和重要原则,必须充分认识维护社会稳定在我国当前的现实重要性。构建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围绕“长治久安”,不断完善社会稳定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9.
从缩小贫富差距看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机制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书山 《理论前沿》2007,504(15):20-21
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必然造成社会矛盾的复杂化以及社会信任度的下降,影响社会稳定局面。因此,本文认为必须从实施贫富差距容忍适度教育、加快经济发展完善社会平等机制、建立全社会预警机制等方面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阶段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改造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以昆明市“城中村”改造为例,可概括为:一是“城中村”改造中存在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二是“城中村”改造中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因素;三是“城中村”改造中维稳的思路与对策.“城中村”改造是城市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只有本着以人为本,坚持发展、稳定一起抓,坚持统筹考虑、综合治理,才能将可能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遏制住,有效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山东新泰市依托"平安协会"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发挥作为社会组织的平安协会在资源整合、利益表达、利益协调、危机预警、冲突化解等方面的优势,"德""法"并重,实现以"疏导"为主的动态社会稳定。"新泰经验"启示是:要树立统筹兼顾的治理理念,统筹社会治理多元主体,科学采取统筹兼顾的多种方法,形成"政府——社会——公众"良性互动社会治理格局,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动态、持续稳定。  相似文献   

12.
“无直接利益冲突”与我国的社会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社会转型的加快。一系列社会矛盾和问题如贪污腐败、社会不公、贫富分化等不断凸显.不同利益群体问的博弈日趋复杂和激烈。部分社会群体的被剥夺感增强,一些地方政府官员的责任心流失,利益诉求机制的相对低效和缺失等,导致“无直接利益冲突”事件近年来频频发生.矛头直指各级党政机关,少数事件甚至最终演变成大规模的群体骚乱,不仅扰乱了正常的社会治安秩序,而且影响了社会政治稳定的大局。必须对其予以密切关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障利益表达渠道的畅通,缓解社会不公,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相应的社会预警机制,努力把“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3.
在和谐社会下建立社会稳定预警机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护社会稳定问题是一个国家必须长期面对的、复杂的现实问题。如何建立社会稳定预警机制、增强维稳工作的前瞻性已成为当前摆在我们党和政府面前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在和谐社会下,我们应该本着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不断开拓创新,探索出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完善的社会稳定预警机制,及时发现社会不和谐因素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协调解决。我们要积极建立全方位的、准确可靠的社会稳定预警机制,不断提高政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以维护社会的长期稳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稳定是一种有序状态,既有工具价值,亦具目的价值.维护稳定的根本途径在于建构社会秩序的合法性、有效性和道德性,增进人们对社会秩序的自愿认同.现代化转型中的国家,应突出追求稳定的目的价值,增强政府的社会控制能力,注重政府行为的社会效果,缓和矛盾、减少冲突,在稳定的环境中推进改革发展,此乃维护稳定的权宜之计.这种权宜之计的界限在于既要维系基本的秩序,守住生存发展的底线,又要保障必要的活力,防止政府权威的滥用.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维护稳定工作面临的形势虽然总体上是好的,但也还存在或潜在着一些不利于社会稳定的因素和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努力学习邓小平、江泽民的社会稳定理论,领会把握其精神实质,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把维护中国社会稳定的工作做实做好,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6.
当前,许多地方都提出了建设“法治社会”的目标,而如何判断一个地方“法治社会”建设的成效,需要有相应的指标体系作为参考依据。“法治社会”建设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是法治的有关理论,据此,我们认为,“法治社会”建设指标体系主要由立法指标、司法指标、执法指标、普法指标、法律监督指标、公共安全指标、社会参与指标、法律资源指标、法律服务指标、基础指标及其它指标组成。  相似文献   

17.
激烈的阶级斗争和深重的经济社会问题使得解放初期维护城市社会稳定的任务异常艰巨。毛泽东领导新政权从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措施,这些措施明显呈现出刚性和韧性的双重维度。正是在综合运用双重维度社会干预手段的前提下,新解放城市的社会稳定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8.
社会稳定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前提和基础。本报告根据浙江省的调查,对当前社会稳定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群众对当前社会稳定情况的评价相对较高,对未来社会稳定发展的预期也比较乐观。同时,群众对威胁社会稳定的一些典型性行为的支持度有明显区别,呈现喜忧参半的现象。此外,群众认为官员腐败、贫富分化与社会治安是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三大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报告提出了若干建议,以期进一步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不断加速,政府备部门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认识不断加深,化解社会矛盾和各类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有效防范和减少重大事项决策引发的风险,维护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有着非常重要现实性。  相似文献   

20.
在任何社会 ,中间阶层都是维系社会稳定的最重要社会力量。现代社会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是以社会中间层大为特征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在我国目前中间阶层的比例还太小 ,社会阶层结构是底层大中间层小的“金字塔”型 ,这不利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要建构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 ,必须大力培育中间阶层 ,自觉地创造形成社会中间阶层的社会环境与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