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保护黄河作为治国理政的大事来抓,走遍了黄河上中下游9省区并召开座谈会,多次就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亲自擘画、亲自部署、亲自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2.
法院文化意涵的解构法院文化是法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它既具有民族文化的共性,又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和丰富的内涵。解构法院文化意涵,从根本上了解法院文化的本质,是开展法院文化建设的前提。法院文化是人民法院在长期审判实践和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制度规范以及相关物质表现的总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重要内容。相较于其他部门文化,法院文化有着独有的姿质与特色。1.内在的高尚:超然性。法院文化表现的是法官队伍长期的司法实践经验和由司法实践而升华出的司法  相似文献   

3.
胡晓莹 《人民司法》2023,(15):65-67
<正>雪域高原,地跨黄河长江两域;净土圣境,滋养九寨黄龙仙姝。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位于“汉藏走廊”的重要位置,素有“甘青咽喉、蜀郡门户”之称,是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功能区,也是“中华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阿坝州174公里黄河干流占黄河总长度的3.18%,气势宏伟的黄河水奔流而下,蜿蜒流转,九曲黄河在这里留下写意的第一道弯。  相似文献   

4.
刘泽朋 《法制与社会》2012,(17):233-234
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和主干,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占有突出地位.作为河南一部分的濮阳也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创新的现代文化,通过分析濮阳城市现在文化产业的发展问题,分析出相关原因,找出相关政策和对策,促进濮阳文化的发展,为实现“文化河南”交出满意的答卷,振兴中原文化.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经验与智慧。总结探讨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历史经验,可为我国当前监察制度与民主法制建设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6.
王兴运  李建民 《河北法学》2007,25(12):71-75
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保护和利用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华历史文化的优良传统、增进民族理解和团结、维护国家安定和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济扶持制度、税收优惠制度、知识产权制度、文化市场化制度是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7.
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经济和政治已经不能独占世界舞台,文化慢慢介入国际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较量的主战场,并逐步取得主导地位。鉴于这种重要认知,我国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强中华民族的综合国力、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山东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山东重要指示要求,建立完善协调机制,着力实施"六大工程",强化黄河法治实践,全方位加强黄河法治文化建设,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9.
以敬老爱老为核心的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敬养老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孝道文化在当今社会有所弱化。本文结合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农村家庭养老故事的几个案例,从社会学的角度对传统"孝"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和理解。  相似文献   

10.
2021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新闻发言人表示,黄河保护立法已经纳入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年的立法计划。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洛阳理工学院副院长马珺教授的提案便与黄河文化的传承有关。3月7日,马珺在接受《法人》记者采访时表示,保护传承黄河文化应秉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  相似文献   

11.
陕西是中华民族、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名符其实的文化大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非常丰富,目前,我省经文化部批准设立了陕北、羌族两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62项,省级453项,市级1127项、县级2292项,为保护好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制订出台《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2.
李温 《法学研究》1990,(2):67-69
西夏(1038-1227年)是我国中世纪雄踞西北地区的一个神秘王国,她在"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肖关,北控大漠",方圆万余里的西北边陲,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遗憾的是,由于多种原因,这个民族并未留下多少文物典籍.  相似文献   

13.
言论广场     
《中国司法》2011,(12):5
胡锦涛: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智慧力量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文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文艺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  相似文献   

14.
2021年3月1日,我国首部流域法律《长江保护法》正式施行. 该法包括总则、规划与管控、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修复、绿色发展、保障与监督、法律责任和附则9章,共96条.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保护长江的行动早已开始.2016年1月5日,第一次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在重庆市召开.至...  相似文献   

15.
文学理论教材的建设与反思,长期以来一直是文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文学分类作为文学理论基础问题,源远流长,是文学理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以来,文学理论教材中文学分类术语问题设置大致经历了"苏化--本土化--西化"的发展历程,大抵对应于"上世纪五十到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以及"九十年代至今"三个时段;就关键词来说,又呈现为"‘文学种类'与‘文学体裁'区分使用的仿苏淆乱期--期图以‘文学体裁'整合及其又与‘文学类型'产生淆乱的过渡期--引入‘文类'进行再整合的重建期"三个发展阶段.迄今为止的文学分类术语建设在规范性、统一性、可交互性等方面难尽如人意,同名异实、异名同实的问题普遍,混杂严重.新世纪文学理论建材重建任重道远,必须科学统筹好外来与本土、宏观创构与细节考量等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支柱,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基.检察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检察文化建设是检察机关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战略举措,对于巩固和推动检察事业的科学创新发展,提升法律监督能力,促进检察队伍建设.展现检察新风貌具有十分重要的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地方政府是与中央政府相对应的术语,是一个国家结构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中央政府对地方实施管理。对于一个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政府而言,一个重要的管理职能就是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地方政府应是文化发展的主导者和管理者。  相似文献   

1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现代文化创新的源泉。2011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实施,为我国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政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当前我国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行政保护中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在保护时应确立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的指导思想,遵循活态保护、以人为本的保护原则,以加强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政保护。  相似文献   

19.
浅析"道法自然"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道"的观点出发,对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进行了简要的阐释,并立足于这一思想,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出发,对当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具体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之后文化大革命时期以及新时期我们国家所面临的不同危机的基础上,指出正是中国民众或国家领导层对不同时期的社会危机所表现出来的自发或自觉的忧患意识,促使党不断调整执政理念、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忧患意识是推动党执政能力建设的警世钟和清醒剂,推动着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不断向前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