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拉丁美洲研究》2013,(6):81-81
2013年10月16日,中国拉丁美洲学会和中国社科院拉美所主办的"国际变局中的拉美:形势与对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拉美学会换届工作会议在京举行。2013年10月15日,ILAS-I0A年度国际研讨会"中国和美洲:全球能源市场的合作伙伴"在中国社科院学术报告厅举行,会议连续第四年由中国社科院拉美研究所和美国美洲协会主办,cAF-拉丁美洲开发银行和Vera&Carvajal联合协办。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10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美国美洲协会第五届国际研讨会"中国与拉美:投资机遇与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社科院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社科院拉美所和美国美洲协会共同主办,并得到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和CAF—拉丁美洲开发银行的支持。来自国内外政界、学界、企业界和媒体等单位的近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编者的话     
2012年10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与美国美洲协会联合主办、CAF-拉丁美洲开发银行和Vera&Carvajal共同协办的"2012年国际研讨会——经济发展:中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的新机遇"在中国社科院学术报告厅召开,联合国拉美经委会执行秘书阿莉西亚.巴尔塞纳女士应邀出席研讨会并发表主题演讲。她从短期和长期视角分析了拉美  相似文献   

4.
<正>2010年10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论坛"从哥本哈根到坎昆:新挑战、新选择、新机遇"在中国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举行。会议由中国社科院国际学部主办,由拉美所、美国美洲协会和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共同承办。  相似文献   

5.
2013年10月16日,由中国拉丁美洲学会和中国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主办的“国际变局中的拉美:形势与对策”学术研讨会暨拉丁美洲学会换届工作会议在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专家、官员及媒体人士150人出席本次会议,提交学术论文61篇,涉及拉美地区的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6.
1992年是哥伦布首航美洲500周年。为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中国拉丁美洲学会、中国中世纪史研究会、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和中国世界民族研究会,于1991年9月15~20日在大连市共同举办“哥伦布远航美洲第二次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部分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外事部门、出版社和杂志社的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共67人参加了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苏振兴在会上作了《关于当前拉丁美洲形势》的报告。中国社科院前副院长李慎之和北京大学教授罗荣渠作了重要发言。会议期间,学者们就以下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中国拉丁美洲学会第6次年会暨美拉关系学术讨论会于7月3日至4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召开。来自首都及外地的约60名中国拉美问题学者和研究人员参加了会议。与会学者就美国对拉荚的政策、拉美国家对美国的政策以及90年代美拉关系的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热烈的讨论。首先,与会学者从历史角度探讨了美国对拉美政策的特征。从“门罗宣言”到武装入侵巴拿马,美国与拉美国家的关系经历了166年。门罗宣言中“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思想就是美国对拉美政策的集中体现。美国对拉美外交政策的指导思想是要独霸拉美,维护资本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由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中国拉丁美洲学会、中国中世纪史研究会、中国美洲史研究会、中国世界民族研究会和中国国际文化书院联合举办的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两个世界文明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10月7日至9日在北京举行。参加讨论会的有来自全国9省1市的40余名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墨西哥、哥伦比亚、秘鲁、美国和俄国的10名外国学者。会议共收到论文40余篇。在10月7日上午举行的开幕式上,中国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500周年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苏振兴致开幕词。中国社会科学院顾问吴介民、西班牙驻  相似文献   

9.
1982年3月3日到6日,在华盛顿举行了美国拉丁美洲研究协会(LASA)第十届全国大会。这届大会是一次研究拉丁美洲问题的国际性学术交流会议,与会的有美国一百几十所大学的拉美问题专家、学者、研究机构负责人和一些美国官方机构代表,四、五十所  相似文献   

10.
美国拉丁美洲研究协会(简称拉美协会 LASA)第十三次年会于1986年10月23至25日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召开。应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和美国福特基金会的邀请,我国拉丁美洲学者代表团一行六人参加了这次会议。大会和与会代表对我代表团的活动很重视。大会简报以显著的位置报道了我团的到达和代表团成员名单。拉美协会主席科尔·布拉西尔会见了全团成员,并亲自主持了《中国和拉丁美洲》专题讨论会。代表团团长、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苏振兴在会上作了中拉关系和我国拉美研究情况的报告,受到与会各国学者的欢迎。会议期间,大会计划委员会组织了三百多次专题学术讨论会。议题十分广泛,从拉  相似文献   

11.
2013年6月17—18日,“中美两国拉丁美洲研究现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开大学拉美研究中心举办。此次会议由南开大学拉美研究中心及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和美国迈阿密大学等国内外知名的拉美研究机构共同主办。参会人士包括来自迈阿密大学拉美研究中心和历史系及该校图书馆拉美研究文献中心的外方专家,中国社科院拉美所的研究人员,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的专家学者以及南开大学拉美研究中心全体教学研究人员和研究生,参会人数共计30余人。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美国美洲协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2011年能源国际研讨会"中国与美洲国家能源与发展:机遇、选择与合作"于2011年10月21日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和一些美洲国家的能源机构、研究机构和大学的专家学者以及驻华使节和媒体记者出席了这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13.
1989年9月12日,苏联拉丁美洲团结委员会、《历史问题》和《拉丁美洲》编辑部联合召开了一次“园桌会议”,讨论即将来临的哥伦布首次抵达美洲500周年的有关问题。一些苏联拉美研究的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 (一)关于“发现美洲”和“地理大发现”等术语问题。祖伯里茨基指出,“发现美洲”等是欧洲中心论者使用的术语,目的在于贬低美洲大陆当地居民的作用;拉美各国使用的是“两种文明相遇”,印第安人称“欧洲人侵略的开端”、“印第安人反侵略斗争的开始”;梵蒂冈史学家则称“向美洲开始传播福音的500年”。他认为两种文化“会合”的提  相似文献   

14.
编者的话     
2013年5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3年·国际研究)第九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形势年度论坛在京举行,论坛主题是"发展与转型:中国和拉丁美洲的共同议题".该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CAF-拉丁美洲开发银行承办,来自国内外政界、学界、企业界和媒体等200余人与会.中国文化部部长蔡武、CAF-拉丁美洲开发银行主席恩里克·加西亚、中国进出口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建业、OECD发展中心主任马利奥·佩西尼应邀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发表演讲.伊比利亚美洲峰会秘书长恩里克·伊格莱西亚斯以"拉美发展和转型的挑战"为题发表了主旨演讲.  相似文献   

15.
四、“美洲二元论”与拉美联合思想长期来美国鼓吹“泛美主义”,强调“美洲”是一个整体。拉美国家和人民从长期实践中认识到,“美洲具有二元性”,拉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与美国代表的北美洲是根本对立的;拉丁美洲应脱离美国,实现拉美团结和联合,即用“拉美主义”取代“泛美主义”。拉美著名政治家《视界》杂志主编马里亚诺·格龙多纳在马岛战争后连续发表文章,强调“美洲是两个,而不是一个;他们的美洲和我们的美洲(即拉丁美洲)”,明确提出“美洲二元论”。他认为,拉美“已开始了一个以拉美主义取代泛美主义的新时期”。这种“美洲二元论”和“拉美主义”,已成为影响和指导拉美国家外交行动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6.
1989年8月23~25日,“伊比利亚美洲边境今昔”学术讨论会在墨美边境港口城市蒂华纳召开。这次国际会议是由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自治大学和西班牙伊比利亚美洲合作研究所发起,并由“两大洲相遇500周年纪念委员会”、“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北方边境学院”等单位共同举办的,是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500周年活动的一部分。来自拉丁美洲各国、  相似文献   

17.
在美洲国家关系问题上,长期以来存在着两种思想和主张的斗争。一种是代表美国统治阶级利益的泛美主义(Panamerican-ismo)。它是美国以美洲各国有“共同利益”为借口、在拉丁美洲推行霸权主义,力图独霸美洲的思想和主张;它要求拉美各国在泛美体系内在政治、经济和军事各方面依赖美国,忍受美国的侵略、控制和掠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思想史和国际关系史的角度审视巴西和拉丁美洲的关系。学界曾普遍认为"拉丁美洲"概念最先是由法国人提出的,但事实上,为了强调共同拥有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一些旅居巴黎的西属美洲作家和知识分子早就已经开始使用"拉丁美洲"这种说法了。在取得独立后的1个多世纪里,无论是西属美洲学界还是各共和国政府,都没有将巴西看作是拉丁美洲的一部分。而同一时期,巴西政府与学界将大部分注意力放在了欧洲并从1889年以后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美国。冷战期间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逐渐将巴西纳入"拉丁美洲"概念,但巴西学界和政府仍不认为巴西是该地区的组成部分。20世纪初美国与巴西间维持了一种特殊的同盟关系,但二战以后,美国既没有帮助巴西获得其所期盼的政治地位,也没有继续向它提供特殊的经济援助。深感失望的巴西政府开始推行旨在增进与南美洲各邻国关系的对外政策。  相似文献   

19.
在1962年10月加勒比危机爆发25年后,苏联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主办的《拉丁美洲》杂志以“加勒比危机:历史重要的一课”为题,发表了有关加勒比危机的三篇论文。作者分别是:曾参与制定美国政府处理危机有关决策的美国人雷蒙德·L·加特霍夫;古巴美洲研究中心北美研究室主任拉斐尔·埃尔南德斯和苏联《拉丁美洲》杂志主编塞尔格·米高扬。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美国现任拉丁美洲学会主席、阿默斯特市马萨诸塞大学经济系教授、拉美研究中心主任卡门·迪亚娜和华盛顿美洲大学经济系教授米克·默尔斯一行于1993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