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正丹  丁辉 《刑警与科技》2006,(10A):136-137
美国波特教授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产业集群的概念,并用产业集群的方法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优势。珠三角的安防产业链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集群,成为我国安防产业的重要发源地和产品集散地。这个产业集群除了安防企业之外,还包含原材料供应商、深圳安防行业协会、科研机构、政府和其他相关机构等。  相似文献   

2.
江枫 《刑警与科技》2005,(3A):54-55
天津亚安科技电子有限公司(YAAN)是1993年在天津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注册的集开发、制造、营销、工程于一体的安防高科技企业。公司创办10年以来,以“规范管理、高效创新、立足国内、面向国际”为经营理念,企业滚动发展,已成为中国最大的CCTV云台和SPEEDOEM生产商。产品行销全国20多个省市,并销往美国、  相似文献   

3.
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将经济发展聚焦在文化创意产业之上,各种类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也在世界舞台上遍地开花.然而,国内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市场准入的法律制度的研究却相对滞后,并没有完善、统一的规定,这阻碍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健康、快速的发展.并且,目前已经出台的关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设立的政策也存在许多不足,所以建立关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设立的法律体系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叶晨 《刑警与科技》2006,(3A):58-59
中国安防行业已走过20余年的发展历程,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安防产业已逐步成为一个被社会所认知的尢满活力与希望的新必产业,正是安防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安防企业的成长,正是安防企业的进步,推动了安防产业的发展。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世界安防产业的迅猛发展,中国安防企业如何应对,如何跟上世界及中国安防产业发展的步伐,从一篇中国安防企业经营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浅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庞伟 《刑警与科技》2006,(12A):32-36
为了及时全面了解2006年我国安防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中国公共安全杂志社、中国公共安全研究院组成课题组,开展2006年中国安防产业发展跟踪研究。从市场现状、发展特点和趋势、面临的挑战及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进行客观分析,总结汇集了今年安防行业的一些重要数据,不管是对安防产业深层次问题的研究者,还是对密切关注中国安防产业投资者来说,希望能有点滴参考价值。[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庞伟 《刑警与科技》2006,(9A):34-43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安防产业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重要发展阶段。我们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既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也面对不少严峻的挑战。这一阶段是中国安防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各种矛盾凸显期。如果能够抓住机遇,克服前进中的困难,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保持安防产业的快速增长,那么,中国的安防产业就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7.
罗超 《刑警与科技》2014,(1):114-119
在国内,不少园区安防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由于智慧城市的带动,智慧园区建设即将火热开展。在云计算与物联网技术引领下,对于中国安防行业而言,又是一场新的市场商机和新的技术革命。  相似文献   

8.
珠三角是中国安防产业的发源地和产品集散地。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珠三角已经形成巨大的安防产业优势,并成为无可争议的中国安防第一市场。珠三角安防代表着中国安防的主流,如果远离或失去了与珠三角安防市场的联系,就难以把握中国安防市场的脉搏。[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庞伟 《刑警与科技》2007,(5A):44-47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安防产业从珠江三角洲的起步进入发展时期.90年代中后期至今.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开始呈现强劲的增长势头.从而形成了以深圳为中心的泛珠江三角洲(广东、福建),以杭州为中心的泛长江三角洲(上海、江苏、浙江、湖北)和以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天津、北京、河北)的安防产业经济带。 毋庸置疑,在下一轮中国安防产业发展的版图中,安防产业将真正从“珠三角安防时代”进入“城市群安防时代”,在其中.以来料加工为主体的珠三角安防制造业、以研发营销为主体的长三角安防产业带和以奥运安防为契机而崛起的后起之秀——环渤海地区安防产业群,将如何打造自身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王清寒 《刑警与科技》2006,(12A):129-130
20多年的发展,中国安防产业进入了快车道。平安城市给中国安防产业打了一针兴奋剂,国内、国外一些资本运作的企业纷纷给这个产业注入燃料。应该说,走好、走坏已成为我们安防企业应该直面与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刑警与科技》2006,(8A):91-91
为了促进平安城市建设,加快安防科技创新与产业的全面发展,逐步培养一批实力雄厚,对安防产业发展具有带动作用的科技先导型企业,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体制和技术创新体系,为中国安防企业做大做强铺垫开道,世界安防品牌实验室、中国公共安全杂志社、中国公共安全网联合举办“中国安防产业五十强论坛峰会”。[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刑警与科技》2004,(1):78-78
为振兴中国安防产业,提高安防行业的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促进安防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我们——二十家安防企业的领导人在“第三届中国安防论坛”胜利召开之际举行特别会议。会议围绕中国安防产业的新产品开发与技术创新,加快安防标准体系建设和实施产品认证制度以及维护安防产品的知识产权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3.
安防产业历经22年的风风雨雨,历史的长河终于涌到了这个隘口。面对它,人们忧虑.彷徨、叹息.困惑.最终无可奈何趋于平静,平静之中又理性地面对现实。长期以来,囿于众所周知的诸多因素,安防产业还是零敲碎打的手工业作坊式管理,使安防产业陷入重重的发展困扰之中。安防产业如何健康有序的发展?如何做强做大?这不仅仅是企业家也是政府管理者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提起安防,人们提得最多的,是深圳、北京、上海,很少有人提及福建,但当我们将目光掠过山川河流,停留在与台湾隔海相望的这块神奇的土地时,我们吃惊地发现:福建安防,正在迅猛崛起!请看一组数字:CCTV镜头产量占国产镜头的半壁江山,尤其是大镜头,占70%以上;防盗报警产品占全国30%的市场份额;同时集中了厦门立林、厦门振威、泉州佳乐等一批楼宇对讲行业重量级企业。福建的安防产业为什么会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安防“闽军”是如何崛起的?为全面了解福建安防市场,剖析福建安防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探索福建安防产业的成功经验,破解安防“福建现象”,本刊记者赴福建,对近三十家重点安防企业的负责人进行了采访,同时,还采访了福建省公安厅技防办领导,从而使我们对福建安防产业有了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本期我们推出的《福建安防,异军突起》(专题)就是对福建整个安防产业进行的全方位报道。我们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我们的报道,让全国安防行业同仁,对福建安防重新审视,刮目相看!继而推动福建安防产业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5.
促进吉林省民营经济产业集群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以龙头企业为依托打造吉林省民营经济优势产业集群,强化与引导产业集群内的专业化分工,通过技术创新增强产业集群的整体实力,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作用。本文运用产业集群的理论,分析了吉林省民营经济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吉林省民营经济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电线电缆的发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而“安防线缆”这个新名词的出现还是近几年的事情,这主要是安防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市场细分的结果。但我们一直只对安防终端产品重视,而对连接终端产品的线缆极少关注。事实上,线缆和终端产品同样重要,它就象人体的血管一样。今天,我们关注安防线缆市场,就是要不断扩大安防产品范畴,把与安防关联的产品纳入行业内,逐步发展壮大安防产业。为了让读者充分了解安防线缆发展现状与趋势,本刊编辑部特约上海爱谱华顿电子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华建刚撰写此文,希望能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这是最好的时代!中国安防因创新带动的产业升级和市场转变,现已大步跨入了IP化、行业化、智慧化应用新阶段。在这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国内安防业已经形成一种集群化的产业规模,处在集群金字塔顶的企业,因其卓越的安防创新力,将在可预测的未来,将继续引领行业发展前行,这是可喜的信号,它表明中国安防产业的进阶,也是各类科  相似文献   

18.
浙江的安防产业以杭州为主,浙江许多重量级的安防企业都集中在杭州,占了全省安防业的半壁江山,如果以城市为单位来划分,杭州是仅次于深圳、北京、上海、广州的第五大安防市场。因此,杭州在全国安防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杭州安防业的飞速发展,带动了浙江全省安防产业的发展。而且杭州安防厚积薄发,后劲十足。  相似文献   

19.
北京和广州都是我国重要的安防市场,一南一北,在安防市场尤其是华北和华南市场具有很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未来,北京安防市场将形成“国外知名品牌、生产商、解决方案提供商、代理商、工程商”并行不悖,相互促进的多样化格局;广州安防产业目前正处在转型期和提速期,2010亚运会之后,广州安防产业格局和结构将会发生深刻变化。[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深圳是中国安防产业的发源地和制造中心。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深圳已坐拥中国安防业的半壁江山,成为无可争议的中国安防第一市场。深圳安防代表着中国安防的主流,如果远离或失去了与深圳安防市场的联系,就难以把握中国安防市场的脉搏。[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