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刘贵华 《理论月刊》2010,(8):162-165
相比中世纪而言,过渡时期英国大学社会构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贵族、中间阶层、社会下层人士之子都成为大学社会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大学社会构成具有复杂性、多样性以及世俗性与宗教性并存等特征。大学社会构成的变化增强了大学与社会的联系,推动着大学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相似文献   

2.
夏再兴 《理论月刊》2002,(12):36-38
大学不仅具有“教学”、“科研”、“服务”三大功能,而且还具有主导经济社会发展的第四功能,确立大学的主导功能既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功能拓展的客观需要,同时还是大学社会地位变化的必然结果。现代大学具备主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作用,但大学主导功能的实现需要政府、社会和大学自身均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3.
正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是现代大学制度的精神内涵,行政管理是保证现代大学制度有效实施的必要方式。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在政府的主导下,大学扩招、合并的步伐日益加快,大学内部和外部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矛盾与冲突不断加剧,大学与政府、市场的合作与博弈更加紧密和激烈。在矛盾与冲突的过程中,大学行政化无疑成为众矢之的,有学者指出,大学  相似文献   

4.
政党是现代世界各国的普遍政治现象,除了极少数仍保留封建制度的国家外,现代各国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各种政党。它们以各种方式组织和推动社会的政治生活,直接影响或者掌握国家机器,在社会的政治舞台上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已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有机部分。从这一角度,我们可以把现代政治理解为政党政治,它的特点是在政府与阶级之间插入了政党,政党代表阶级进行政治活动。  相似文献   

5.
在21世纪的知识经济社会中,信息革命带来了时空观念的根本性变化,对企业经营和企业发展造成了全方位的影响,不仅改变了企业内部的协作方式,也引起了企业之间合作方式的变化。世界各国的现代企业针对基础条件和基本环境的重大变化,积极采取多种对策,建立企业的创新体系,通过创新使企业在剧烈变化中处于有利地位,不断取得新的发展。企业创新使企业管理方式和企业发展理论正在经历一次新的革命。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转型及其价值冲突之化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焕汉 《求索》2010,(9):55-57
社会转型是一种包括社会政治结构、经济结构和文化结构整体变迁的社会质变,其实质是传统体制获取现代功能的现代化过程。从本质上看,社会转型是社会结构的变迁,但这种变迁将带来人的行为方式的转变和整个社会价值体系的变化,期间,不可避免地带来个体利益的碰撞和社会价值冲突。我国社会转型的显著特征是传统与现代的并存与对立,它要求社会体制、人们的行为方式等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些变化及其实现的宽度和广度将促成社会价值冲突的生成。从根本上说,我国社会转型期间的价值冲突可归结为不同主体的价值观冲突和相同主体不同取向的价值观冲突两大类,社会转型期的价值冲突都应该予以化解或纠正。本文从社会转型的基本理论出发,探讨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价值冲突及其表现,构建了社会转型期社会价值冲突的化解机制。  相似文献   

7.
姚泽南 《湖湘论坛》2002,15(2):54-55
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的素质的影响是十分复杂的,人的素质对现代市场经济的作用也是多方面的。弄清楚现代市场经济与人的素质的内在联系,无论是对发展市场经济,还是对人的素质的提高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一、现代市场经济的合理因素会促进人的素质的提高;同时,人的素质的提高也会促进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人的素质与社会环境、教育、人的活动具有密切的关系。现代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改变过去旧的社会环境,产生新的社会环境;改革旧的教育方式,提供新的教育方式;人的活动内容…  相似文献   

8.
试论政治资源的特性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社会,政治生活发生了重要变化,已不仅仅是经济利益或资源分配问题,也不再仅起一种权力或工具作用,而是社会成员满足自身意愿、确认自身价值的重要渠道或方式,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其作为资源,具有无限容纳性和使用不减少性。这种特性要求社会政治生活必须规范、公正。而在人的现代意识水平上,要做到社会政治生活规范、公正,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刚性政治生活制度。  相似文献   

9.
综观当今世界各国经济运行,市场经济已成为一种国际性潮流。深化体制改革,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必须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作为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建设现代大学理念·模式·制度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大学的建设,以及关于大学的各种话题,愈来愈受到中国社会的重视,大学开始从社会的边缘走到社会的中心。其中有一个问题是必须加以深刻认识的,即什么是现代大学的理念、模式和制度的问题。惟其如此,所有建设现代大学的努力才更有效率。本文为建设现代大学破一个题,认识粗浅在所难免,但期望引起讨论。现代大学的理念笔者以为,现代大学的理念,其核心内容有三个方面:大师即大学,以人为本和大众化教育。第一,大师即大学。早年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的名言是: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这里,“有大师”的涵义至少包括三个层次:大学…  相似文献   

11.
《松州》2007,(4)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如何引导人教育人塑造人培养人的工作,是企业必不可少的生命线、向心力。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随着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的变化,经济发展、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日趋多样化,职工的活动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很大  相似文献   

12.
一“人格是一个人在一定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体 ;换句话说 ,人格是做人的资格和人的品格的总和。”它的特质具体体现为性格、动机、情绪、兴趣、态度及人际关系等个性心理特征。一个人的人格是由他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他所起的作用筑造的 ,而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的 ,人的作用也随地位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人的人格也是不断变化的。 2 0 0 2年 5月 ,我们在长沙三所大学的 10 0 0名不同层次的学生中进行了一份问卷调查 ,其中有一题 :“你认为影响人格变化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 ?答案有 :A .家庭B .学校C .社会D .自我塑造E .…  相似文献   

13.
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机会只会青睐于那些有准备的人。后大学时代是人生的黄金时代,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中,如何设计好后大学时代的发展路程,为自己后大学时代做好充分的知识贮备,在校四年的合理规划就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2012年第6期《河南社会科学》刊登邓先奇的文章,满足人的合理需要的消费是实现人的幸福的手段。消费主义作为西方发达社会里占主导地位的消费文化,已随着各国现代化的进程在全球蔓延,它的盛行给现代社会的发展带来一系列危机。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大潮、社会转型和现代社会的到来,三相相互关联而密不可分,是当代中国社会现存的及其变化发展的趋势。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以及相应的社会转型不仅是社会经济体制、而且是社会组织形态、生活形态、们至价值观念的转型与转换。社会转型是全面的、深刻的、而不是单相的、表层的,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从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仍是标明中国社会从传统经济方式向现代经济方式的转换、是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不可逆转的苗进。而价值观念的转型,其实质内涵就是从具有传统意味的价值观念向现代价值观念的转换…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社会 ,公民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社会发展本质是人的发展 ,社会发展与公民发展本质上是互为前提与基础的。道德与法律不仅是对人的规范与治理 ,而且也是现代社会发展与公民发展的需要 ,有道德与守法律是现代社会公民的生存发展方式。教育是一切文化与文明的基础。现代社会的公民必须接受以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为核心的公民教育 ,以使公民成为道德自愿与守法自觉相统一的主体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政党和政党制度是现代社会最引人注目的政治现象之一。目前,除阿拉伯地区少数国家没有政党外,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有政党。政党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角,各国政党围绕着国家政权这个中心,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参与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  相似文献   

18.
社会转型与当代大学毕业生的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转型与当代大学毕业生的危机匡乐成当前,我国正处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以市场为导向的全方位的改革,对传统的以计划为主的社会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在社会转型期,不仅社会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也促使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情感方式都发生...  相似文献   

19.
张利 《人民论坛》2012,(8):84-85
在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语境中,完善大学民主治理机制日益成为高等教育工作者研讨的热门话题。治理理念、治理制度、治理机构、治理方式是大学民主治理机制的四个构成要素。着眼"四要素"探析大学民主治理途径,对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推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网络婚恋”的是与非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网络婚恋产生的前提网络婚恋 ,是一种通过互联网传递电子信号来交流双方感情的婚恋方式 ,它是伴随着互联网的产生和普及而出现的 ,这种婚恋方式的出现有其特定的社会基础。1、现代社会的竞争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 ,为网络婚恋的出现创造了契机。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 ,中国人的生活节奏也正在全面“提速”。互联网进入中国以来 ,更是以惊人的速度扩展开来 ,以致于“上网”一词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之中最常用的词语之一 ,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使中国人传统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现代人际交往中 ,普通电话、BP机、移动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