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2 毫秒
1.
一、我国卫生许可执法概况根据国家现行卫生法律法规,我国卫生监督执法部门目前开展的行政执法活动主要包括行使卫生许可权、开展经常性卫生监督检查、实施卫生控制措施及进行卫生行政处罚等四个方面。其中卫生许可是最基本、最普遍的卫生行政执法主要行为之一。随着卫生法规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现已逐渐构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卫生许可证制度,目前属于卫生许可范畴的执法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一是对法律法规规定的生产经营企业进行卫生审查,并颁发卫生许可证,例如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公共场所、放射工作单位,化妆品、消毒杀虫药械及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企业等;二是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矿企业、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公共场所、放射工作场所、学校校舍等工程的选  相似文献   

2.
《商务与法律》2006,(6):38-38
国家质检总局于2006年12月30日发出通知,要求所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不得使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材料生产加工食品。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应当建立回收食品登记、销毁制度:记录应当包括回收食品的产品名称、产品规格、生产批号、生产日期、退货日期、退货数量、销毁地点、销毁方式、销毁数量、销毁时间、负责人员等内容。国家质检总局指出,使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加工食品,不仅存在食品安全卫生隐患,侵害了广大消费者的知情权,也扰乱了食品生产加工经营秩序,影响了食品产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有关规定,国家质检总局对回收食品范围作了以下界定:  相似文献   

3.
笔者目前因工作关系代理一起食品处罚的诉讼案件,在对目前《食品卫生法》等食物中毒事故处理中有关强制行政行为的规定做了一定的比较和研究后发现,目前对有关问题法律规定和实践操作中存在一些需要注意和进一步明确的方面.一、现行有关食物中毒处理的有关规定现有食品中毒管理的有关规定主要分三个层次:1.法律。根据《食品卫生法》第三十七条第一款、第三十八条第一款和第三十九条第一款分别规定,卫生行政部门对食物中毒事故(已经或有证据证明可能造成的),可对食品和原料、食品用工具和用具采取封存的临时控制措施,属于被污染的食品予以销毁;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发生食物中毒的报告后可采取控制措施;造成食物中毒事故的,责令停止生产经营,销毁食品,没收违法所得和罚款.  相似文献   

4.
《食品卫生法》规定了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分为十二类,凡是生产经营的食品有其中所列情形之一的,都将分别受到以下行政处罚:①责令改正或责令停止生产经营;②立即公告收回已售出的食品;③销毁食品;④没收违法所得;⑤罚款;⑥情节严重的甚至吊销卫生许可证。在执法十几年实践过程中,发现违反《食品卫生法》的食品情况十分复杂,如果不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就给予行政处罚,将难以达到行政处罚所具有的教育功能,预防性功能。1.依法认定违法食品违法食品的违法事实认定应严格依据《食品卫生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标准》进行判定。对感官检查则能认定为违法食品并予以立案的,必须科学取证,必要时做到证据保全工作。对感官检查不易判定的或有争议的和商品标志不全的食品,应进一步做理化和生物学检验,按《中华  相似文献   

5.
杜仲霞 《法制与经济》2009,(24):125-126
过期食品的回收销毁是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但中国对于过期食品的回收销毁立法没有作出具体规定,在监管上存在漏洞.这导致过期食品经常被食品生产企业违法利用、食品销售企业过期销售的现状。本文在分析我国过期食品回收销毁制度存在的缺陷的基础上,对过期食品回收销毁处理制度的构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接上期)按照本条第三款规定,只要具有第一、二款所列情形之一的,就要吊销其卫生许可证。被吊销了卫生许可证的,如果改正了违法行为,消除了危害因素,便可按照规定的程序重新申请卫生许可证。第四十条是对没有卫生许可证而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和涂改、出借卫生许可证的行政责任的规定。卫生许可证是表明持有者具有合法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资格凭证。没有取得卫生许可证是不能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伪造的卫生许可证没有法律效力。无论是自己伪造的,还是以何种形式从他人手中得到的,其所从事的食品生产经营,都属于无证生产经营活动,是法律所绝对禁止的。依照本条,对上  相似文献   

7.
《食品卫生法》第19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主管部门和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必须建立健全本系统的食品卫生管理、检验机构或配备专职或兼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其根本含义是要求企业完善本单位的卫生管理制度、加强食品生产经营中的卫生管理,保证食品卫生质量。自《食品卫生法》颁布实施以来,经过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和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共同努力,大多数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注重了自身卫生管理,建立了卫生管理机构,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为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保证食品卫生质量起到了明显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有一部分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虽然制定了卫生管理制度,由于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在实际操作中  相似文献   

8.
为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尘肺病防治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我市依法开展了多次卫生执法监督检查活动,使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1〉食品卫生:93年全市食品生产经营总户数9396户,监督户次数33714,平均每户3.59次,全市检测食品样品1944件,合格率84.5%,食品从业人员23081人,体检19795人,体检率83.2%。共检出"五病"329人,检出率1.7%,调离率100%;食品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率达到86.8%(超过卫生部规定的85%要求);依法处罚了121户次违反食品法律、法规的食品生产经营户,没收销毁产品18  相似文献   

9.
《刑警与科技》2005,(7A):92-93
北京市将从6月下旬启动食品卫生专项整治,重点治理乳制品、调味品、饮料、熟肉制品、婴幼儿配方奶粉、学校食堂和食品添加剂。整个食品专项整治活动将持续到今年11月。市卫生局表示,本次食品整治的目标是让食品企业加强自身的卫生安全管理。对制售虚假食品的企业及个人,卫生监督人员将依法查处同时卫生监督员还应向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帮助企业进行整顿。此次将重点整治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加工企业及流通环节,对不符合《乳制品企业良好生产规范》的企业,限期整改,停止其生产经营,对经营不符合营养卫生标准的婴幼儿主、辅食品,予以处罚。  相似文献   

10.
卫生行政执法是卫生行政机关或法定卫生机构(简称执法主体)依法对有关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简称管理相对人)采取的直接影响其权利义务或者对管理相对人的权利、义务的行使或履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行为。根据行政法原理,行政执法的生效要件包括实体要件和程序要件,其程序要件要求行政执法行为必须符合法定的形式,遵守法定的程序,才能产生相应的法律效力。在卫生行政执法工作中,则要  相似文献   

11.
食品生产企业的卫生监管工作责任重大。地方卫生部门对于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监管工作主要包括:卫生许可、相关日常监督、对直接从事食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监督检查等内容。基层食品生产企业卫生监管工作面广、量大、情况复杂,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基层食品生产企业卫生监管工作,作者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实际认为应做到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全面落实到位等七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出入境口岸食品卫生监督管理,保证出入境口岸食品:卫生安全,保障公众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对在出入境口岸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以及为出入境交通工具提供食品、饮用水服务的口岸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以下简称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卫生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3.
卫生行政执法是卫生行政机关或法定卫生机构(简称执法主体)依法对有关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简称管理相对人)采取的直接影响其权利义务或者对管理相对人的权利、义务的行使或履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行为。根据行政法原理,行政执法的生效要件包括实体要件和程序要件,其程序要件要求行政执法行为必须符合法定的形式,遵守法定的程序,才能产生相应的法律效力。在卫生行政执法工作中,则要求卫生行政执法行为必须符合卫生行政执法程序,否则,一旦管理相对人提起行政诉讼,不论卫生行政执法主体作出的处罚决定是否正确,都会因程序违法而使执法主体处于不利地位。  相似文献   

14.
随着卫生法制建设的不断深化,建立一个统一执法、有机分工、综合管理,符合卫生行政执法原则的公共卫生监督体制势在必行。1.我国公共卫生监督工作现状及问题卫生监督是指国家的卫生行政机关或法定机构依据法律、法规授权在其管辖范围内,按法定程序对有关生产经营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者执行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进行检查、监测、监督和处罚的具体行政行为的总称。1.1 卫生监督机构:卫生监督机构是卫生行政执法的主体,它是一个组织实体,它依法拥有卫生行政职权,并以卫生监督为职责,直接从事卫生监督活动,并承担其行为所产生的权利和义务。卫生监督机构不等同卫生行政机关。包括法律、法规直接授权的卫生监督机构和卫生行政机关依法授权(或委托)的组织,他们都直接具有卫生监督行为。  相似文献   

15.
第一条为加强本市食品摊贩卫生管理,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维护食品摊贩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食品摊贩,是指在城市、乡镇的街头、集市贸易场所或其他公共场所固定或流动设摊、设点从事食品制、售活动的生产经营者。凡在本市行政辖区内以摊、点形式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人员,均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本条例的规定。第三条市、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辖区内的食品摊贩卫生监督管理工作;铁路等部门设立的食品卫生监督机构负责其职责范围内的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第四条卫生行政部门负责食品摊贩卫生监督检查,对食品制作、加工、销售过程中的环境、设施、器具、原料、成品等卫生状况进行监督、监测和检验,对从业  相似文献   

16.
近来,有些行政执法机关推出了对行政管理相对人违法行为的“首次不罚制”,在一些地方,卫生行政机关也首肯了这种做法,试行卫生行政执法中的“首次不罚制”。所谓“首次不罚制”是指在卫生监督检查中对首次发现的管理相对人的卫生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的制度。该制度的推出,受到社会上的一定赞誉,认为卫生行政执法机关的这种做法是一种改革创新,使卫生行政执法工作具有人性化,有益于改善行政执法机关的执法形象,增强卫生行政执法效果。但笔者认为,“首次不罚制”非但不能达到卫生行政执法的目的,而且有悖于卫生法制原则。  相似文献   

17.
关于销毁食品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品卫生法》第九条明确规定了禁止生产经营的十 二类食品。一般应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包括以下几种情 况:该种食品能造成危害,必须立即禁止出售;对已售出 的要追回,以免继续造成危害;有可能危害人体健康,需 进一步化验,包括经处理后达到标准的。 如果违反了该条的规定,该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呢?《食品卫生法》第四十二条做了明确的规定:违反本 法规定,生产经营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的,责令停止生产 经营。立即公告收回已售出的食品,并销毁该食品。没收 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  相似文献   

18.
目前,存在的有关食品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以下简称"三证")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卫生许可证缺乏或无效:一是未经卫生部门审查批准、在不办理卫生许可证的条件下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二是办过卫生许可证,但未经同意,擅自变更卫生许可项目,迁移生产经营场所等;三是原卫生许可证未经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年度审查验证;四是停业、转产时拒不交出原卫生许可证;五是出租、转让、倒卖卫生许可证。(二)无有效健康证。具体有:不经健康检查没有取得合格健康证即直接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有的办了健康证,但体检时间超过法定一年的期限;冒  相似文献   

19.
卫生行政执法是指卫生行政主体以特定的相对人或特定的事项为对象所采取的影响相对人权利义务或对其权利义务行使和履行情况直接进行监督检查、行政处罚、裁定或处理决定的具体行政行为。卫生行政执法是卫生行政管理的主要任务。因此,研究卫生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相应的对策,是卫生法律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一、当前卫生行政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1、缺乏与所颁布法律相配套的执法依据。目前卫生监督执法依据不配套、不完备的问题相  相似文献   

2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最近,广东、浙江、新疆等省区卫生厅在市场监督检查中发现,部分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将塑料戒指、手链、手枪,甚至废旧注射器等混装在食品中包装出售。此类问题在儿童食品中尤为突出.这些物品直接与食品接触,可能会造成食品污染,危害消费者万其是儿童的身体健康。为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行为,保证食品的营养和卫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现紧急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