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俄印三边合作具有地缘政治、经济上的客观条件,近年来三国之间双边关系的发展为这一合作奠定了基础.三方合作的前景将促进三国自身的发展,有利于地区的稳定和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这种合作不是结盟,更不是针对他国,而是体现"睦邻、安邻、富邻"和"和平、发展、合作"的方针与宗旨.  相似文献   

2.
巴西的"大国外交"战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应对冷战结束后出现的国际战略新格局,巴西对外交政策进行了调整.巴西在继续稳定与美国和欧洲国家传统关系的基础上,更加积极地发展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同拉美邻国和发展中大国的关系,以便在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促进和维护世界和平的进程中,体现和发挥巴西作为一个地区大国的政治作用和影响力,在新的国际战略格局中为巴西争取有利的国际地位,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与国家安全.卢拉政府执政两年来所推行的外交政策以及在国际上展开的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外交活动,是巴西外交新战略的体现,是前政府外交政策的延续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经历了冷战时期的两极格局、冷战后时代的单极格局,多极化进程不断发展,今天的世界已经进入了多极格局时代.这个时代中世界力量结构变化的核心是"去美国中心化",其本质特征是权力扩散.随着美国不再具有单一霸主的国际地位,不仅中、欧、俄、日、印等大国自身独立性不断强化,众多中等国家也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2003年,世界经济不景气;恐怖活动呈现新的特点;战争与危机产生强烈冲击;区域一体化进程继续发展。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世界基本形势。在此背景下,美国打造"新帝国",单极霸权进一步增强。受其影响,世界几大战略力量尤其是美国与伊斯兰世界、欧盟、中国之间的关系互动加剧,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推进。单极化与多极化两大趋势并行发展,进一步孕育新的国际格局。  相似文献   

5.
国际格局转换与中非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中非关系的发展变化与国际格局的转换以及中国、非洲双方各自形势的发展变化紧密相连.在二战后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大格局下,中国依据不同时期与美苏关系的远近先后采取了“一边倒”、“两条线”和“一条线”的外交战略,中非关系因而也经历了从20世纪50~70年代末强化政治利益和意识形态色彩到80年代淡化意识形态、重视经济利益的转变.冷战后“一超多强”的过渡性格局既给中非关系的发展带来了一些新的制约因素,同时也为中非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政治基础.从长远看,国际格局的多极化不可抗拒.中非关系的加强有利于推进国际格局的多极化,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中非关系在多极化格局下也将步入一个稳定、健康、自主发展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6.
上半年国际形势发展趋向邴金伏今年上半年,国际形势继续发生着深刻而重大的变化。和平与发展的主流受到来自政治、经济、安全等诸多方面的挑战。一、世界格局多极化进程有新发展,美国“一超”地位受到诸多方面的挑战。首先,欧元启动,欧盟在多极化格局中的地位提高。5...  相似文献   

7.
"上海合作组织"作为欧亚大陆最大的地区多边合作组织,具有许多不同于其他地区组织的鲜明特点.它的成立不仅会促进各成员国的安全与繁荣,而且也将影响本地区政治力量布局,有利于推动多极化进程的发展和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相似文献   

8.
当前,世界多极化进程呈强势发展,美国单极独霸战略受挫。但美国仍凭独超实力,加紧推行单极战略攻势,对多极化进程构成严重挑战。世界多极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充满曲折起伏的漫长过程。大国和力量中心在世界格局与国际舞台上的作用是由其实力和政策双重因素决定的。新旧世界多极格局本质完全不同,后者是建立在强权政治基础上的旧的列强均势和大国中心结构,前者是以当代国际法理为指南的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基础。单极与多极的矛盾是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其性质虽然是对抗性的。但在当代历史条件下,只能以"软对抗"的和平方式解决。  相似文献   

9.
2005年的世界政治形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世界形势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复杂多变,全球政治与经济秩序在重塑过程中诱发出新的矛盾与斗争,中国与世界的互动进一步拓宽加深。一、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与多元化发展加快,政治形势更趋复杂。总体看,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进一步深入发展;多元化趋势则有多种新的表现,显得更为突出。从多极化角度看,“一超”内外交困、“多强”竞相发展,“一超多强”格局量变加快。一方面,内外困境迫使美国从先前的单边主义转向对多边主义和大国合作的借重。“卡特里娜”飓风暴露了美国社会存在的深层矛盾,“特工门”丑闻、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情报错误、窃听…  相似文献   

10.
中俄在当今国际政治格局整合中具有制约美国单边主义政策的历史基础、国力基础和利益基础,是促使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制衡“单极化”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大势越来越清晰:发展与和平问题成为世界的主题和最突出问题。数个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和集团式发展,使国际力量对比出现了传统大国与新兴经济体相互交织的新的两集格局。同时,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总体稳定局面显示出国家间关系的性质已经由历史上长期敌对和对抗转变为非敌对和非对抗,恐怖主义取代传统的国家间战争成为世界和平与稳定及人类安全的主要威胁。世界发展呈现出全球化、多极化、多边化三大趋势与和平、发展、合作三大潮流。  相似文献   

12.
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国际政治生态剧烈变动,世界处于大转折时期。国际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是动态的,随国际力量对比变化而变化。近10年来国际力量对比变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美国的实力与国际影响力相对下降。国际格局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引发各种矛盾与摩擦,特别是大国之问,现有大国和新兴大国之间的政治经济矛盾突出起来。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正处于单极化和多极化两种势力激烈斗争之中、总体向着多极世界发展的时期.多极化的目标是世界各"极"追求自身的发展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多极化本身并不包含与超级大国的对抗.  相似文献   

14.
<正> 一从80年代中期起,特别是1989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形势经历了战后以来重大的变化。当今世界进入了由苏美两极式格局向多极化格局的趋势发展,处于新旧格局转变的过渡时期。所谓世界格局,就是基于重要国家和重要国家集团间的力量对比和力量组合而促成的国际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形式。在世界新旧格局转变的过程中,多极化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15.
对于世界政治的多极化趋势,自从70年代初尼克松提出“五极中心”说以来,一直是世界各国所关注和研究的重大课题。而美、日、欧世界三极结构的提出,则是1990年面临的新的政治课题。在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势下,研究90年代世界多  相似文献   

16.
丛鹏 《国际观察》2003,(1):28-31,36
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两极体制消失,多极化日趋发展。随着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世界多极化的主张逐渐成为俄罗斯的主流学术观点。俄罗斯政府鉴于国际局势已发生变化的客观事实,在世界多极化的学术观点基础上,确立了其促进世界多极化的对外政策。俄罗斯将促进世界多极化作为自己的对外政策,不仅对其在国际上捍卫本国利益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推动当代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钱文荣 《和平与发展》2009,(1):3-7,72-79
2008年重大国际事件频出:美国大选结果标志美国国内政治生活“新时代”的开始:金融危机沉重打击了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美国主导国际事务的能力进一步削弱;20国集团峰会凸显发展中新兴大国的作用,再次表明发展中国家成为推动多极化国际体系和秩序改革的主力军;俄格军事冲突严重影响大国关系和地缘政治格局。所有这些重大事件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阻挡。  相似文献   

18.
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为我国构建稳定的中亚地缘政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合作平台,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上海合作组织对中国推动多极化世界格局的进程、与其他成员国合作建立区域安全体系,以及利用和开发中亚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市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信息化进程中国际体系与秩序特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文明正在从工业化社会迈向信息化社会,世界各国立足于不同的国情,秉持迥异的发展理念与施政方略,在国际舞台上共同演奏了民族国家竞争角逐、合作互惠、兴衰失衡并存的交响曲,共同造就了当代国际战略格局与世界秩序的全新态势.美国作为信息化浪潮的发源地与最为积极踊跃的推动者,赢得了信息化时代全球博弈的最大红利,依托厚重的经济基础和强大的军事实力,成为短期内难以逾越的单极霸权;而其他从两极格局中分离出来的诸强国以及为信息化、全球化浪潮所催生的多种国际行为体在把握机遇、发展实力、蓄势待发的同时,也于不同的领域与层次上对美国霸权形成一定的平衡与制约.单极主导、多元并存无疑成为步入信息化时代之初国际政治体系最显著的标志,但随着信息化浪潮在深度与广度上进一步拓展,在飞跃与调整的交替中不断前行,世界格局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国际社会行为体多元化、从传统的"国家间政治"向世界政治乃至"全球政治"转变等趋势初现端倪,作为未来世界的可能性蓝图正逐渐呈现于世人眼前.从美国全球扩张战略的周期看,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近30年持续的攻势态势,已经呈现出疲惫的征兆,在次贷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美国很可能要进入一个战略休整期,美国在国际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也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世界继续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是国际形势的主旋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国际关系正经历深刻调整,国际和地区格局正加速调整、演变. 第一,国际金融危机和西方主权债务危机对国际格局的影响进一步显现.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推动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受金融危机的打击,西方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相对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