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安市同建乡的同顺村和同富村是两个特困村,两个村是近邻,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基本相同。两村屯挨屯,地挨地,可谓是“鸡犬之声相闻,老少见面皆相识”。由于两个村都是贫困村,同时成为帮扶对象,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村却出现了明显的反差:同顺村苦干两年穷变富,同富村苦熬两年貌依旧。同顺村干部群众穷则思变,全村大力发展养鹅、扣暖棚、扎营帚。出劳务等,苦于实于,去年在大灾之年人均收入达到2255元。而同富村班子没有新思路,群众没有变富心,农业生产还是老办法,去年,在耕地比同顺村多2000多亩的情况下,粮食总产量…  相似文献   

2.
要注意解决“富村后进”的问题□李畴海李顺宽在当前,有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村,集体和农民个人收入比较高,生活也比较富裕,但村里的精神建设和村干部的作风却不尽如人意,出现了令人担忧的富村后进现象。主要表现是:——社会治安状况差,村民法制观念淡薄。在部分富裕...  相似文献   

3.
过去的西地村经济落后,村贫民穷。如今,村里产业发展,民富村兴,村总收入达到4780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8500元。过去西地村仅有一条土路与邻村相连,如今,村里修筑了宽阔的大道,结束了自明代成村以来没有柏油路的历史。过去西地村的农家厕所是“一个坑两块砖,三尺土墙围四边;捏着鼻子踮脚尖,蝇蛆成群臭半天”。如今,各家厕所全改成了水冲式,卫生干净。过去西地村村民业余文化生活贫乏,村里连个像样的文化娱乐设施都没有。如今,村民健身公园、图书室、文化活动室一应俱全。这四个“过去”和四个“如今”,两相对照,照出的是西地村新农村建设的…  相似文献   

4.
新民村不大,可在榆树市却很出名。1997年以前出名是因为乱和穷,村里5年时间换了五任村书记,长的干了一年多,短的只干了一个月。村里有“三多”:地痞多、解除劳教的人多、刑满释放的人多。村里歪风邪气盛行,群众多年不交粮款,村里外债高达180万元,人均负债500元,最后竟把村办公室卖掉顶债。1997年后出名是因为稳和富,村子一跃而跨入了市“五好”先进村行列,人心顺了,治安好了,群众富了。使这个村发生变化的是一位年轻的女村支书,她的名字韩树栗。 1997年6月,32岁的韩树栗任新民村党支部书记。生在新民…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是富国强国之路,也是富企强企之路,富民强民之路。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国家富裕了,经济发展了,群众也得到了“实惠”。改革开放的总政策不  相似文献   

6.
“民不富心不安,县不强心不甘”,古蔺县委、县政府以兴县富民为己任,开拓进取,敢于胜利,实现了全县经济社会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铜陵县钟鸣镇牡东新村村部边上,人来车往,马达轰鸣,呈现出一派火热的建设场面:新建的村小学、村卫生所土建工程已完工,正在内部装修;全县首个村级超市连锁店刚刚破土动工。村党总支书记徐承佑指着规划图介绍,村部东西两侧还要建一个篮球场和一个羽毛球场,进一步丰富村民文化娱乐生活。牡东村面积16平方公里,人口4000多。两年前,该村还处在后进村行列,村集体经济非常薄弱。在新农村建设中,村里通过兴产业“强身健体”,搭平台“生态立村”,引导群众积极投身于“村庄规划整治、建设美好家园”活动中,小山村焕发出勃勃生机。兴产业“强身健体…  相似文献   

8.
《先锋队》2002,(5)
程书生(潞城市黄牛蹄乡青口村党支部书记):我理解实践“三个代表”,就是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带领群众尽快富起来。首先,我自掏腰包20万元,建起了兴清建材厂,又出资10万元,买下了乡里的建材厂。通过创优环境引来了能为村里创收的公路车辆检测点,还新上了三个选矿厂,现在村里共有6个企业,安排劳动力200多人,每人每年挣5000元,使有劳力户几乎都脱了贫致了富。现如今我村电线改装了,街道修平了,学校建新了,贫富差距在缩小,百姓在“支村两委”的带领下,一股劲儿奔小康。葛翠梅(吉县大田窝村党支部书记):199…  相似文献   

9.
三年一次的“两推一选”村党支部班子马上就要开始了。“两推”就是村民推、党员推。推选出党支部委员的候选人;“一选”就是由党员从候选人中选出村党支部委员。前几天。我听到有位乡党委干部说:“上届‘民推’时我们就挨门入户,最后的结果是全镇‘民推’和‘党员推’的候选人高度重合。看来‘民推”的意义不大了,让党员们自己推选候选人就行了。”  相似文献   

10.
宝坻区口东镇有两个李各庄村,一个是西李各庄,一个是东李各庄,两村仅一路相隔,村民相互熟悉,算是兄弟村。但两村的人也有些不同,若是在三年前有人问:“你是哪村的?”东李各庄的人会自豪地说:“我是东李的。”而西李各庄村民的回答则往往比较含糊:“我是李各庄的。”而不具体说是东李各庄还是西李各庄。  相似文献   

11.
郭红 《党的建设》2012,(11):56-56
晴朗的日子里,如果你走进永靖县陈井镇的百合致富村张家沟村,就会发现小村庄宁静安谧,炊烟袅袅,时不时能看见在地里劳作的村民。就是在这个村里,一个不起眼的小百合成了深山百姓致富的“摇钱树”。  相似文献   

12.
《当代贵州》2012,(7):66-66
在“转折之城、会议之都”遵义的乡村,“万村书库”工程为村民办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农家书屋”有了万卷图书。邓金文是遵义县新民镇惠民村青山寨村民组的村民,高中毕业后就去浙江打工。为了办婚礼,他回到了老家,没想到这里的变化让他有点惊讶一“村里变化可真大!今年我就不出去打工了,在老家干吧。”把邓金文“留”下来的除了新婚的...  相似文献   

13.
“聚财人”     
“聚财人”●李伟梅河口市双兴乡双兴村由穷变富,成为市里首批“小康村”。村民们自豪地说:多亏我们有个好“聚财人”,他就是村党支部书记王巨才。以前,双兴村欠外债30多万元,穷得出了名。在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王巨才力排众议,决定将村里的固定资产合理作...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农民生活的不断改善,中江县杰兴镇玉尺村的村民们渴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口袋富,更要脑袋富”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相似文献   

15.
我叫张湘芬,是吉林市丰满区小白山乡白山村党支部书记。1992年,我放弃了自己年收入3万元的企业,听从组织安排,走上了村委会副主任的岗位,3年后,又以满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几年来,我认准了“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理儿,积极发展村集体经济,带领村民走上了富村裕民之路。要说4年多来做党支部书记的体会,我认为:要想当个称职的村党支部书记,首要的一条就是必须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在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同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减轻群众负担,为开展各项公益事业、福利事业创造物质基础。因此,既要想发财,还要敢生财…  相似文献   

16.
大豆铺乡富乡富民两轮齐转郝宝魁运用系统论原理会指导富乡与宝民,必须要清楚富乡与富民二者的关系。从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富乡与富民二者既有统一性,又有相对独立性,但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如果我们在具体工作中侧重富乡而不与富民结合,富乡的基础就不会扎实,一...  相似文献   

17.
周建忠 《共产党人》2010,(19):54+48
村里的第一台电视机,是村书记家买的。每到晚上,村里老老小小都围到村书记家里去,前面是小孩堆在一起的小脑袋,后面是烟雾缭绕的大人。外公给我和二弟一人买了一个铁板凳,我们每天早早就到书记家的院子里抢地盘。为了争个好位置,小孩们  相似文献   

18.
实干奔小康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支部. 在我们村,大多数贫困群众常年在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务工,因离家远、开销大等原因,虽然他们勤奋,但是一直没有富起来. 去年5月,我与村里干部群众共商,决定在村里建工厂,以解决贫困群众的就近就业问题,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致富、奔小康.  相似文献   

19.
我刚当区农委主任不久,天星寺镇花房村写来申请——希望给村里拨付一定扶贫资金。花房村是巴南区位置偏远、经济发展滞后的贫困村之一。这时,有“诸葛亮”向我支招——“他们确实穷,拨点款给他们犯不了大错误。”  相似文献   

20.
12月15日的《人民日报》第7版,刊登了一篇报告文学,题目叫做《吴仁宝求是》。文章中提到吴仁宝的远见卓识:“华西要实现物质精神双富有.不仅要‘富口袋’,还要‘富脑袋’。地创高产出,人创高素质。”“口袋富”,“脑袋穷”的“富”,又有什么意义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