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娄铃英 《当代贵州》2020,(19):16-16
"从栽种至今快一个月啦,我们板蓝根幼苗的存活率高达90%。"贵州大三变扶贫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显兴的语气中透露着兴奋。核对苗木数量、接力运送苗木、清除林下枯枝败叶、拉线、挖沟、栽种……经过一系列繁忙有序的流程之后,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木岗镇松树林下的50余万株板蓝根终于赶在农历三月前完成种植,眼下已顺利进入管理期。  相似文献   

2.
董晓斌 《实践》2015,(2):30-32
<正>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地跨呼伦贝尔市、兴安盟等9个旗市,与俄、蒙之间边境线长440公里,区域内林业职工近20万人,涉林人口约100万人,有22个少数民族在此聚居。生态主体功能区总面积10.67万平方公里,森林面积8.17万平方公里,占自治区森林面积的39.3%;活立木总蓄积8.87亿立方米,占自治区活立木总蓄积的68.7%。区域内984条河流和多处湿地是黑龙江、嫩江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3.
张柏林 《奋斗》2014,(7):45-46
正大兴安岭作为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区和国家启动重点国有林区停采试点区,现已全面停止木材商业性采伐,正式结束了50年的木材生产历史,标志着林区经济社会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塔河县是大兴安岭地区重要县份之一,在全面促进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历史时刻,我们将结合国情、省情、地情、县情之实际,深入实施"把资源管理起来,让百姓富起来"发展战略,以坚持群众路线为保障、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依托、以民生改善  相似文献   

4.
柏广深  贾诚先 《奋斗》2014,(9):35-36
新林区(局)位于大兴安岭中部,伊勒呼里山脉北麓,1965年建局,1981年建区,是大兴安岭开发建设最早的区(局)之一,是政企合一体制单位。开发建设近50年来,累计向国家提供商品材2713万立方米,占大兴安岭地区的23%,上缴林价和利税27.88亿元,历史最高木材产量达107万立方米。现已初步形成了以林产工业、绿色食品(林下经济)、兴安北药、矿业开发、境外采伐五大板块为主的替代产业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5.
高金芳 《奋斗》2008,(11):10-11
我省森工林区是全国最大的重点国有林区和森林工业基地.国家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来,森工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全力建设生态、经济、文化、社会“四大体系”,加速发展木材生产、森林培育、林产工业、多种经营、森林生态旅游“五大产业”,森工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均取得了很大成绩。  相似文献   

6.
引导职工群众大力发展多种经营,是一师十一团党委的重点工作。围绕工作重点,该团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特禽养殖,收到了较好成效。政策支持,为职工多元增收搭建平台2012年,团党委鼓励职工群众走突出特色、多元发展的路  相似文献   

7.
田林县是广西人均拥有林地面积最多的县,其中全县适宜发展林下经济面积达到106万亩,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优势。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在林下种植药材、花卉等经济作物和发展食用菌、养殖家禽等,将会大大提高林地综合经济效益;发展林下经济可以把单一林业引向复合林业。对于林农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甄真 《奋斗》2014,(11):43-46
大小兴安岭林区是我国面积最大、森林积蓄量最多、国有林业最集中的森林生态功能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保护着黑土地不受风沙的侵蚀,在国家生态建设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经过近60年的高强度开发,大小兴安岭林区可采资源逐步枯竭,整体生态功能退化,林业经济逐渐萎缩,林区社会发展陷入困境,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单增庆 《奋斗》2010,(1):21-22
<正>大兴安岭地处祖国北部边陲,森林覆盖率达到79.83%,林地面积665.1万公顷。作为国有重点林区,是我国东北、华北、东北亚的天然生态屏障,在维护我省乃至东北地区的生态和粮食安全上地位重要、不可替代。境内的森林发挥着纳碳、贮碳、制氧作用,每年创造的生态效益高达1163亿元,是黑龙江、东北、华北地区"减排"的巨大调节器。近年来,特别是我省"八大经济区"规划正式实施后,大兴安岭地委、行署站在维护全省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的高度,认真落实《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切实把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摆上重要日程,着力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不断调整经济结  相似文献   

10.
当代贵州:林下经济是紫云脱贫攻坚有效抓手,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程华恩:紫云生态环境保护良好,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7.12%以上,高于全市、全省的平均水平。我们着力将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发展林下菌、林下鸡、林下蜂短平快主导产业,同步推进中药材、精品水果和其它林下种植养殖等特色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华景伟 《奋斗》2005,(9):35-35,42
1.国务院已经正式确定伊春为全国林区唯一的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试点。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对我们的信任、关怀和鼓励,也是伊春国有林区来之不易、干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对于推动伊春林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林区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开启了共创更加幸福美好未来的崭新征程。作为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焦作将在十八大精神指引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抓机遇、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加快推进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梅殿龙 《奋斗》2012,(2):56-57
近年来,伊春市委立足伊春林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实际,抓改革、促创新,办特色、谋亮点,积极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努力营造人才成长环境,不断优化人才管理与服务水平,人才工作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人才队伍规模、总量持续增长,全市各类人才10年里年均增长5.4%。  相似文献   

14.
《奋斗》2011,(5):42-43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伊春旅游业又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过去五年,伊春市紧紧抓住全省建设“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的有利契机,按照打造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的总体部署,着力提升项目建设水平,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强化旅游市场促销,旅游业收获了骄人的成果.旅游产业规模持续壮大.产业素质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30年,浙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尚未根本解决,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支撑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产业层次低、布局散、竞争力弱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解决当前我省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王辉 《奋斗》2011,(1):48-48
近年来,七台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资源型城市转型工作,不断进行探索与实践,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战略性任务大力推进,这对于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黎湘  王芳  吴铮 《奋斗》2006,(12):16-18
位于大兴安岭腹地新林区(局)曾是全国最大的森工企业,全区(局)总面积87万公顷,人口53万人。开发建设40多年来,累计向国家提供商品材2458万立方米,上交利税13.28亿元。随着天保工程的实施,森林可采资源逐年减少,木材产量锐减,林区经济社会各种矛盾凸显。面对这种局面,新林区(局)提出“生态建设固本、工业经济强区、特色产业富民”的发展战略,依托资源优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助外力促发展,全力打造林木产品精深加工、绿色食品、特色种养、生态旅游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五大接续产业。  相似文献   

18.
崔永琦 《奋斗》2006,(9):24-26
大兴安岭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历史上曾是五个少数民族和魏、清两个王朝的发祥地。这里有瑰丽的北极之光,静谧的龙江之源,强悍的北魏之祖和蜿蜒的黄金之路。很多人在小学课本中就知道“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之后,林区定位从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转变,为什么进行这样的转变,今后的大兴安岭如何发展?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走上高高的兴安岭,采访了大兴安岭地委书记王忠林。  相似文献   

19.
肖建春 《奋斗》2012,(12):25-26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增”等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让人鼓舞,催人奋进。  相似文献   

20.
徐兵 《理论导报》2012,(10):20-21
《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苦干意j酚)已经出台,赣州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全市918万人民群众欢欣鼓舞。战略决定方向,定位决定地位。作为赣州“资源宝库”和“旅游休闲后花园”的崇义,自换届以来,借助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东风,不等不靠,积极推进“工业强县、林业立县、旅游热县、生态扬县”战略,围绕打造“全国钨产业深加工基地”“全省竹木精深加工基地”“全省绿色食品产业基地”“长珠闽地区健身养生的绿色后花园”发展目标,致力于把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促进了一批成长快、潜力大、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突破了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单一、发展链条不长、科技水平不高、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的“短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