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月 1日 ,美国总统布什宣布联军在伊拉克的主要战斗行动已经结束 ,但美国及其盟国在伊拉克还有许多任务尚待完成 ,其中包括恢复伊拉克的正常秩序、寻找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创建一个民主政府以及追捕伊拉克已垮台政权的领导人。由于至今还没有在伊拉克境内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美国发动战争的合法性受到普遍质疑。舆论认为 ,美国发动这场战争 ,更主要的是为了适应能源战略调整的需要 ,控制伊拉克的石油 ,为实施全球战略目标服务。一、美国能源战略的调整美国是世界头号石油消费国和石油进口国 ,自上世纪初特别是一战后就将寻求海外石油资源…  相似文献   

2.
明眼人不难看出,现在的伊拉克政权--伊拉克临时政府是一个“大杂烩“,是各种力量相互制衡的结果,没有一个绝对的中心人物,各种各样人物鱼龙混杂、心态各异、争权夺利.阿拉维和亚瓦尔虽然是伊拉克的两位主要领导人,但让他们以绝对的权威领袖群雄,多多少少有点勉为其难,况且他们之间还有利益之争.造就一个亲美的、稳定的、能够得到绝大多数伊拉克人承认、至少是默许的伊拉克政权,对美国来说刻不容缓.因为美国既想保住美国在伊拉克的利益又试图从伊拉克泥潭脱身.不久前,布什总统就表示,美军将从伊拉克撤出.一旦美军脱身伊拉克,谁主伊拉克沉浮?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005年1月30日,伊拉克将要举行正式大选,对这个难题作出回答.尽管围绕大选,伊拉克各派力量虎视眈眈,相互较劲,但是谁能掌控伊拉克局势呢?至少到目前这样的个人或集团在伊拉克还没有显山露水.……  相似文献   

3.
明眼人不难看出,现在的伊拉克政权--伊拉克临时政府是一个“大杂烩“,是各种力量相互制衡的结果,没有一个绝对的中心人物,各种各样人物鱼龙混杂、心态各异、争权夺利.阿拉维和亚瓦尔虽然是伊拉克的两位主要领导人,但让他们以绝对的权威领袖群雄,多多少少有点勉为其难,况且他们之间还有利益之争.造就一个亲美的、稳定的、能够得到绝大多数伊拉克人承认、至少是默许的伊拉克政权,对美国来说刻不容缓.因为美国既想保住美国在伊拉克的利益又试图从伊拉克泥潭脱身.不久前,布什总统就表示,美军将从伊拉克撤出.一旦美军脱身伊拉克,谁主伊拉克沉浮?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005年1月30日,伊拉克将要举行正式大选,对这个难题作出回答.尽管围绕大选,伊拉克各派力量虎视眈眈,相互较劲,但是谁能掌控伊拉克局势呢?至少到目前这样的个人或集团在伊拉克还没有显山露水.……  相似文献   

4.
吴召兵 《观察与思考》2003,(12):233-234
尽管布什政府百般掩饰万般狡辩,不争的事实还是摆在世人眼前:美国目前所奉行的伊拉克计划的彻底失败.美国不得不调整其对伊政策,提出伊拉克问题新战略,欲借助"伊人制伊"的策略来实现其整饬伊拉克的战略目的.2003年11月15日,美国抛出伊拉克政权移交时间表,承诺将在明年6月之前组建一个"具有完全主权"的临时过渡政府.  相似文献   

5.
美国执意要对伊拉克动武,遭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反对.在与美国关系最密切的盟国--英国,反对和质疑之声也不绝于耳.最近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89%的英国工党议员和71%的民众反对美国打击伊拉克.布莱尔首相在美国扬言要对伊拉克动武之初,对美国试图单方面扩大反恐打击面有所保留.随着布什要对伊拉克动武的调门越来越高,布莱尔于9月6日在飞往美国与布什总统就军事打击伊拉克问题举行会晤前,终于明确表示支持美国对伊动武,并表示准备为此付出"血的代价".7日在戴维营与布什会晤了3个小时后,布莱尔说:"英国决不能看着萨达姆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置之不理","即使联合国安理会其他成员反对军事行动,英也将出兵同美国并肩作战".  相似文献   

6.
伊朗核问题中的大国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舆论普遍认为,美国在把伊拉克搞定之后,它的下一个打击目标将是伊朗.但美国也不敢贸然对伊朗采取像对伊拉克那样的武力攻击,因为伊朗毕竟不是伊拉克.撇开伊朗的国情和它的中东大国地位不说,单看伊朗与其他大国的关系,情况就远比伊拉克复杂.伊朗的安全与稳定直接关系到欧洲、俄罗斯及日、印、中等亚洲大国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而伊朗也希望利用这些大国因素抑制美国可能对伊朗发动的军事打击.  相似文献   

7.
伊拉克国内恐怖爆炸此起彼伏,美国当局疲于应付.此前,美国领导的联盟计划在伊拉克不举行大选而建立过渡政府,该计划遭到越来越多伊拉克人的反对,华盛顿不得不改弦更张,提出了一个伊拉克选举计划,准备在2004年6月30日之前完成伊拉克选举,将权力移交给伊选举政府.……  相似文献   

8.
伊拉克国内恐怖爆炸此起彼伏,美国当局疲于应付.此前,美国领导的联盟计划在伊拉克不举行大选而建立过渡政府,该计划遭到越来越多伊拉克人的反对,华盛顿不得不改弦更张,提出了一个伊拉克选举计划,准备在2004年6月30日之前完成伊拉克选举,将权力移交给伊选举政府.……  相似文献   

9.
伊拉克战争对现行国际秩序的影响和对国际法的冲击,发人深省.然而,人类战争史是一个法律规则逐步建立、发展的过程,现代战争依然需要法律的评价、规范和约束.  相似文献   

10.
美国总统布什于1月11日公布了“伊拉克新政”,核心是向伊拉克增兵,这与外界对美国可能从伊拉克撤军的猜测大相径庭。增兵计划的出台,是美国中东战略调整的重要表现,让伊拉克局势充满变数。  相似文献   

11.
虐俘事件本质上是美国长期藐视国际准则、推行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的结果.它似一扇窗口,无情地揭穿了美国标榜的所谓“解放”伊拉克、给中东地区带来“民主和自由”的谎言.虐俘事件不可避免地损害了美国在伊拉克、中东地区乃至全球的形象,也再次折射出美国在人权问题上的双重标准和虚伪性.  相似文献   

12.
老任 《思想工作》2006,(7):46-47
伊总理马利基5分钟前知情6月13日,美国总统布什突然抵达伊拉克进行访问,这次访问事先没有任何宣布。12日,布什乘坐“空军一号”连夜飞行了11个小时,才抵达巴格达国际机场,然后再乘坐美国军用直升机直接飞抵位于巴格达市中心防守严密的“绿区”的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这是布什自从2003年11月访问伊拉克后第二次来访,也是马利基就任伊拉克新总理以来,布什首次访问伊拉克。布什在美国大使馆与伊拉克总理马利基等高级官员举行了会谈,讨论伊拉克局势以及美国对伊政策等重大议题。布什对马基利就任伊拉克总理以及伊拉克在民主政治进程中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13.
“帝国主义就是战争”这个论断并没有过时,美国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就是一场新帝国主义战争。伊拉克是世界重要的石油产地,控制伊拉克,就可以控制世界石油资源。但伊拉克石油开采权主要由欧洲公司和俄罗斯公司瓜分,美国发动战争可以重新瓜分伊拉克石油资源。不仅如此,战争还能恢复美国的经济,为垄断资本带来超额利润。  相似文献   

14.
1月10日晚上9时,美国总统布什在白宫图书馆发表伊拉克新政策的电视讲话,他表示计划向伊拉克增派2.15万名美军,以求结束那里的混乱局势.1月23日晚,布什发表2007年度国情咨文,再次呼吁国会给他的伊拉克增兵计划一个机会,并说美国支持下的伊拉克政府目前危如累卵.……  相似文献   

15.
1月10日晚上9时,美国总统布什在白宫图书馆发表伊拉克新政策的电视讲话,他表示计划向伊拉克增派2.15万名美军,以求结束那里的混乱局势.1月23日晚,布什发表2007年度国情咨文,再次呼吁国会给他的伊拉克增兵计划一个机会,并说美国支持下的伊拉克政府目前危如累卵.  相似文献   

16.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美国要攻打伊拉克的声浪甚嚣尘上.布什总统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要"不惜一切代价"和"采用一切手段"推翻萨达姆政权,声称只有伊拉克变更了政权,"世界才会更安全、更和平".然而,对美国借反恐之名攻打伊拉克的计划,西欧盟国颇有微词.阿拉伯国家更是一片反对之声.既然在对伊拉克用兵的问题上国际阻力如此之大,为什么布什政府依然要一意孤行?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相似文献   

17.
美国占领伊拉克并推翻萨达姆政权已经7个多月,但是伊拉克局势继续动荡,各种袭击活动此起彼伏,美军伤亡人数不断攀升,经济和政治重建进程也停滞不前。特别是进入斋月以来,反美武装活动进一步升级。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和驻伊美军最高指挥官桑切斯等美国官员均承认,美国今后在伊拉克的日子将会很困难。美国在伊拉克处境之所以越来越艰难,主要是因为美国在伊拉克问题上犯了以下战略性错误。第一,对伊悍然发动战争,出师无名,占领也因此成了非法。美国指控萨达姆政权谋求发展和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与国际恐怖组织相互勾结、对本国人民实…  相似文献   

18.
数月来,围绕着美国的反伊叫嚣,其欧洲盟国的反应和态度也受到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一贯主张实行独立外交、并在国际问题上常同美国有不谐之音的法国,此次在美国"倒萨"问题上的态度却比较谨慎,既不像英国首相布莱尔,坚决支持美国对伊动武,也不像德国总理施罗德,明确反对美国打击伊拉克.法国总统希拉克的表态是:美国打击伊拉克的行动必须在联合国的框架内进行.他在9月9日的一次谈话中说,他本人希望看到一个新的伊拉克政府.但是,没有安理会决议支持的任何推翻萨达姆的图谋,都将导致全球事务的混乱.这番话虽然也意味着不支持打伊拉克,但同明确向美国说"不"毕竟不同.  相似文献   

19.
在伊拉克战争爆发一年后的今天,美英联军占领下的伊拉克局势出现失控。由于美英联军的占领和对伊拉克事务的越俎代庖,激起伊拉克人民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与此同时,美国倒萨灭国的战争行动,不仅制造了一系列新问题,也使伊拉克原有的沉疴积弊泛起。战争的借口是虚假的,先前支持美国开战并参与在伊拉克驻军的国家,其中一些已经打起了退堂鼓。  相似文献   

20.
《时事资料手册》2004,(2):78-79
长期以来,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形成两大对立阵营,造成地区形势紧张。但自去年5月1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伊拉克主要战事结束以来,中东局势出现了一系列新动向,中东局势正发生近50年来最深刻的变化,新的中东政治秩序正在形成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