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丁芒 《唯实》1995,(11)
记得有一则字谜,谜面是四句话:“一家七口,种田一亩,吃饭不够,还养一只狗。”谜底是个“獸”字。建国后汉字简化,“獸”就成了“兽”,有意无意间应了这个谜,真的把“犬”杀了,免得饭不够吃。其实,中国人倒是真有这股养狗的精神和癖好,过去农家十有七八畜狗,谚云:“众人嘴里省一口,养条大黄狗”,大体都不计较饭够不够吃。为什么对狗如此痴情?一不是为了养壮后杀肉吃,有的狗老死了,主人还挥泪安葬。世上操樊哙业的毕竟是少数。二不是  相似文献   

2.
“狗司令”和他的“快活林”齐新张青王志梅吉林省珲春林业局下岗干部郎志忠的绰号叫“狗司令”。因为他现在养了200多条狗,又养了1000多只鸡、600多只鸭、400多只鹅。特别令这位共产党员津津乐道的是那饱含心血的“快活林”。这片杨树林,占地10公顷,距...  相似文献   

3.
杂感三则     
举 世闻名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 ,科学家彭加木、探险家余纯顺 ,都被这沙漠掩埋了。就是在这大沙漠里 ,有一种叫胡杨的树 ,当地人赞美它 :“生而不死一千年 ,死而不倒一千年 ,倒而不朽一千年。”人们记住了这没有呼吸仍然挺立的“英雄树”。三个一千年之说未免有夸张之意。但是 ,经人们所见 ,不管旷野的风有多猛、多凶 ,沙漠的流动性有多快、多大 ,胡杨树不畏风沙和冰雪 ,不惧干旱与严寒 ,坚韧不拔地 ,始终如一地同大自然顽强抗争着 ,该绿的时候仍然挂绿了。这是确凿无误的客观事实。人呢 ?无论世态怎么变化 ,环境有…  相似文献   

4.
2008年末,美国《人物》周刊,破天荒让一条狗登上了它的封面。“它是降临在浮躁的美国的一种力量:它是笃定而欢快地照耀在任何一位迷失者前方的一盏路灯……”严肃的《华盛顿邮报》,则用如此煽情的语言为这条狗作了引人遐思的注解……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0,(14):19-19
美世管理顾问公司目前公布了“2010城市生活质量”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尽管遭遇全球经济衰退,但西欧的一些城市在评比中依然成绩不错,维也纳名列第一,苏黎世和日内瓦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温哥华和奥克兰并列第四,德国的杜塞尔多夫、慕尼黑、法兰克福和澳大利亚的悉尼都进入了前10名。亚洲城市中,新加坡排名最靠前,居第28位,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冷溶认为,邓小平理论产生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一个叫“新道路”的开辟——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一个叫“新体系”的产生——从十二大到十四大。这两个阶段,总共十四年,反映了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完整过程。 什么是”新道路”的开辟呢,邓小平曾说,“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我们打开了一条一心一意搞建设的新路。”这句话有三层意思:一是说,邓小平理论产生的起点,是1978年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是说,到十二大我们已经开辟了不同于“旧道路”的“新道路”。三是说,“新道路”与“旧道路”质的不同,在于“一心一意搞建设”。这一阶段,  相似文献   

7.
喻丹 《当代贵州》2006,(10):54-55
2006年4月16日,第十三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一部讲述苗族、侗族原生态生活的故事片《阿娜依》放映结束后,观众给予了经久不息的掌声。一位观众评价说“久违了的干净!”解放军艺术学院声乐教授孟琳赞叹:“《阿娜依》的音乐是纯粹的音乐!”《阿娜依》的编剧、制片人、女主演和电影主题歌的演唱者叫丑丑,丑丑是贵州黔东南苗族和侗族的女儿,2004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是目前中国影坛最年轻的一位少数民族女性导演。黔东南州副州长李再勇评价:“一部电影把我们黔东南的旅游资源、民族文化都涵盖了,比我们做一百次旅游推介都强。”  相似文献   

8.
幸福小院     
我叫孙华,是东城区东四的社区居民。老话儿说,“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就是形容老北京四合院生活情景的。我从小就生长在东四四条61号院,亲眼见证了这个小院从破败不堪到修缮一新的过程。是危改,让这个四合院又“活了”起来;是党和政府的关怀,让我们有了温暖的新家!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基本总结邓小平同志指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6页)。这是邓小平同志总结十月革命以来社会主义历史经验而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也是邓小平理论的一条主线,其他问题都是由此而派生和展开的。他还指出:“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同上,第63页)这句话说得  相似文献   

10.
有一对夫妇,有两个孩子。一个叫莎拉,一个叫克里斯蒂。当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决定为他们养一只小狗。小狗抱回来以后,他们就请朋友帮忙训练这只小狗。在第一次训练前,女驯狗师问:"小狗的目标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
《湘潮》1989,(9)
(一) 1950年初夏的一天,古城长沙市北门外沿河码头,住进了一对来历不明的夫妇,男的叫杨斯荣,女的叫李素兰。这两人生活富裕,衣着不常,而且行动十分诡秘,杨斯荣时隐时现,李素兰终日闭门不出。他们的反常行止,引起了附近群众的怀疑。很快,我们得到了这一情况。在深入调查的过程中,又发现了不少疑点,当地派出所也报告“杨斯荣所带物品不少,都是香港的产品”。通过立案侦察.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1)设法查清杨的底细;  相似文献   

12.
一个得道的高僧养了一条狗,名字就叫"放下",每到给它喂食的时候,高僧就会站在庙门口,大声呼唤"放下","放下","放下"!周围的人们很奇怪,就问高僧为什么给狗起了个这么古怪的名字,高僧说:"你们哪里知道,我其实不是叫狗儿,而是在叫我自己,提醒我自己放下俗事呢!"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12,(3):123-123
趋势 如果说以前的网络时代,虚拟的互联网的规则是“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那么在当下的网络时代,规则早已变成了“即便你是一条狗,网络也会知道你来自哪里”——海量的网络信息可以让公众随时查找、核对需要的相关信息,而且很多信息可以通过关联信息从逻辑上进行相互验证。在这种情况下,  相似文献   

14.
摆脱定势     
看过两则故事。其一:一条看家狗被一根两米长的绳子拴在院中的树下,但凡院内来了陌生人,这条狗都会猛地蹿出去扑咬,可是每次它都在扑出去两米远的地方被脖子上的绳子拽住了。久  相似文献   

15.
邓颖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然而,人们对她印象最深的一个称呼还是———邓大姐。1991年三八妇女节时,全国妇联的领导和一些中青年女科技工作者到中南海西花厅拜望邓颖超。一位20多岁的女科技工作者出于对前辈的尊敬,叫了一声“邓奶奶”,话音刚落,邓颖超就说:“你给我升格了,还是叫我邓大姐吧。”一时间,西花厅内充满了欢快的笑声。1904年2月,祖籍河南光山的邓颖超出生在广西南宁。她三岁丧父,靠坚强正直的母亲杨振德行医、教书度日,母女俩过着清贫的生活。邓颖超原名邓文淑,上学时老师给…  相似文献   

16.
一道改错题     
董昭 《党建文汇》2005,(6):56-56
机关家属大院里的狗不少,但最有名气的狗,却是朱局长家的“来富”!自然。狗也不可貌相。来富虽是一条长相猥琐的老土狗。但因为局长的缘故,这家伙也就吃得开。而且,据李秘书私下透露:来富的亲生父亲,就在王副县长家里。  相似文献   

17.
摆脱定式     
看过两则故事。一条看家狗被两米长的绳子拴在院中的树下.但凡院内来了陌生人,这条狗都会猛地蹿出去扑咬,可是每次它都在扑出去两米远的地方被脖子上的绳子拽住。久而久之,这条狗便知道了自己的活动范围:半径两米远的区域。后来主人把拴狗的绳子解掉了,可遇见生人的时候,这条狗还是只蹿出去两米远便主动站住了。  相似文献   

18.
在生产生活的紧要关头,常听到一些党员干部对身边群众发出的两种声音:一个是“快!给我上!”一个是“快!跟我来!”“给我上”与“跟我来”,虽然都是三个字,却泾渭分明地反映了两种不同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面貌。“给我上”,显现的是领导者高高在上、发号施令的样子,给人以天桥把式、只说不干的印象。群众听到“给我上”这三个字,心里会嘀咕:叫我们上,你  相似文献   

19.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有个故事,讲的是一位画家为齐王作画。齐王问他:“画什么最难?”画家回答:“画狗和马最困难。”齐王又问:“画什么最容易?”画家说:“画鬼怪最容易。”齐王不解:“为什么?”画家解释:“因为狗和马人人熟知,每天都能看到。如果你画得不像,人家很快就会发现。而鬼怪一类的东西,从来就没有人见过。所以你可以随心所欲,想怎么画就怎么画。”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对刘少奇在会上提出“大跃进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过5年、10年之后再来为‘三面红旗’作出结论”,心中有所不满 彭真在会上说:“别人都可以批评,就是毛主席不能批评,这不好。” 林彪在发言中说:“毛主席最突出优点是实际,他总比人家实际一些,总是八九不离十。” 文化大革命初期,江青说:“七千人大会憋了一口气,直到文化大革命才出了这口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