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形形色色的福利 李老师在某名牌高校附属中学担任多年体育老师,现在每月工资3000多元。不过,相对于他的一些大学同学,他的收入差了一大裁;即使是和校内讲授其他课程的教师相比,他的收入也要低得多。“我不会跳槽,不为别的,就为了我儿子。”李老师说,“儿子马上要上中学了,如果光凭成绩肯定进不了我们学校,不过我们教职工的子女基本上都能进来。”李老师觉得,能够让儿子不用花高价就上个好中学,这比他的大学同学省了很多钱,而且将来上好大学基本上就有保障了,这也能让自己省不少心。“省钱又省心,我觉得比多挣几千块钱值。”  相似文献   

2.
孔同学     
吴宝三 《奋斗》2010,(1):64-64
孔同学,是我高中时的同桌.班级的语文课代表。一本《新华字典》整天不离手。常常弄一些生僻字考问老师和同学.比如尥蹶子的尥怎么写.用手捋草叶发出声音的象声字怎么读?他嗜书如命.借书从来不主动归还,催要急了.就不紧不慢地来一句“读书哉.慢慢读也!”都是同学。拿他亦无可奈何。  相似文献   

3.
《党课》2012,(8):84-85
一位英国教师退休了,整理办公室文件的时候,他发现了自己所带过的一个班级51位同学的作文本。翻开来看,题目叫《未来我是——》。老师随便翻看着,回想着过去的教学生活。 “25年前的作文本了。”老师感慨道,临退休的怅然开始弥漫。但很快,老师的脸上浮现出了笑容,他被这些孩子们千奇百怪的自我设计迷住了。  相似文献   

4.
一次跟朋友聊天时无意中谈到了教师这个职业,其中一个朋友对我说:“我最讨厌XX老师了.因为当时背不到书。他竟把我叫到他的寝室门前背书,让来来往往的同学都看到了,真把我羞死了!”另一朋友也问我:“XX老师现在还在教书吗?她可厉害了,我们都很怕她,也不喜欢她!”听着朋友们对教过自己的教师或好或坏的评价,让我陷入了深思:“我现在也是一名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5.
胡双庆 《廉政瞭望》2010,(13):65-65
父亲干了一辈子,临退休还是个普通工人,一官半职都没混到。跟他一届的老牌大学生,哪个不是做了厅长、处长的,而且都将自己的子女们安排得妥妥当当、风风光光,他倒好,就在我即将下岗的紧要关头,也没肯站出来帮我说半句话。我下岗后,父亲也没去找过任何同学、朋友拉拉关系,开个后门。还是我自己在一家小工厂找了份临时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黑脸”的独白,是用一个“情”字贯串起来的。他虽然处在一种特殊的工作环境中,但和所有的人一样,是有感情的。当门前站着偌大年纪来上访的老太太,他的眼睛便模糊了,“恍恍惚惚就像是我白发苍苍的母亲”。他提出的“四句话”,他倡导的“大官也要管小事”,他成立的“下访工作队”,都是对老百姓“感情上的发现’,都是‘触景生情”的结果。这种感情,源于他真心实意地把老百姓视为自己的衣食父母。端起饭碗就想起他们;领了工资就想起他们。他说,老百姓养活着我们,我们不为老百姓办事,那不仅是党性何在,而且是良心何安的问题。我…  相似文献   

7.
李肇星 《新湘评论》2013,(22):40-41
真不敢接受“先生”这个称呼,最好叫“同学”,我们一块儿学习在我毕业的北京大学。“先生”的意思是“老师”。我们读书时称北大的老师,不管男老师、女老师都叫“先生”。所以,我真不敢接受“先生”这个称呼,最好叫“同学”,我们一块儿学习。叫“同学”你永远不会错。今天是个非常特别的日子,我有点儿激动,也有点儿紧张。说实在的,我准备了一份演讲提纲,但刚才走得急,丢了,丢在了什么地方也不知道。但正好给我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机会,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  相似文献   

8.
一天上课,我因身体不适,带着几分倦意走上讲台,一同学搬来自己的凳子,轻轻地说了声:“老师,请您坐下来讲!”我说:“谢谢,我不坐!”我不坐,因为我深深地懂得,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职业就是站着的事业。有人说,教师像蜡烛,毁灭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有人说,教师是春蚕,“春蚕到死丝  相似文献   

9.
新接一个班,为了了解班级学生的书写情况,我准备进行一次写字测试。测试前我非常随和地与学生聊了起来。“你们能不能告诉陈老师,你们班谁的字写得最好?”话音刚落,同学们就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推荐张三,有的推荐李四……在热情的同学中,我发现了一位低头不语的男孩,“哎,你说说呢?”我微笑地注视着他。“我……”还没等他说话,一些同学已经叫起来:“他?张诚!他是我们班写字最差劲的!”随即一阵哄笑声响起。在笑声中,名叫张诚的男孩白了那些取笑他的同学们一眼,涨红了脸反驳道:“谁说的?”只是因为底气不足,这声音显得很无力。  相似文献   

10.
一次,李嘉诚和一位日本客商在融融温情的气氛中洽谈生意。很快,双方达成共识,摊开了合同书,日本客商毫不犹豫签了字。轮到李嘉诚签字时,他卖起关子,若有所思,没有提笔。日本商人很不愉快,大声问:“李先生,我不希望我的合作伙伴是优柔寡断的人,在签合同前几分钟还在算计别人。”此时的李嘉诚才如梦初醒,微笑着回答:“实在很抱歉,为了慎重起见,我不得不缜密算计一番。经过我的算计,这合同得重签。”  相似文献   

11.
笑笑     
三宝 《党建文汇》2014,(3):62-62
掌握一门技术 同学有一次坐火车没座,一直站着,旁边有个老太太要打“斗地主”人手不够,遂邀请我同学,还硬要挤挤给他让个座。我同学学回来说:“出门在外,掌握一门技术何其重要啊!”  相似文献   

12.
《党史文汇》1998年第11期刊载了一篇《周恩来的启蒙老师高亦吾》的文章。文章说,1913年15岁的周恩来随伯父南迁天津时,“高亦吾取出一纸条,上书‘翔字’二字,递给周恩来,说这是为他命的字……”。其实这一史料并不准确。理由之一,旧时,淮安儿童一入学便取字。笔者建国前五周岁入塾馆读书时,老师问了姓名后便给我取了字,其他每个同学也是如此。周恩来生在一个“封建根子很深的家庭”里,更应如此,因为,周家是一个大家族,长晚辈之间的年龄差距很小,有的晚辈甚至比长辈年龄还大,而按封建时代的礼俗,晚辈对长辈是不能直呼其名的…  相似文献   

13.
卢新宁 《学习导报》2014,(12):38-39
谢谢你们叫我回家。让我有幸再次聆听老师的教诲,分享我亲爱的学弟学妹们的特殊喜悦。一进家门,光阴倒转,刚才那些美好的视频,同学的发言,老师的讲话,都让我觉得所有年轻的故事都不曾走远。可是,站在你们面前,亲爱的同学们,我才发现,自己真的老了。1988年,我本科毕业的时候,你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还没有出生。那个时候你们的朗朗部长还是众女生仰慕的帅师兄,你们的渭毅老师正与我的同屋女孩爱得地老天荒。而现在他们的孩子都该考大学了。就像刚才那首歌唱的,“记忆中最美的春天,难以再回首的昨天。”如果把生活比作一段将理想“变现”的历程,我们只是一叠面顿有限的现钞,而你们是即将上市的股票。从一张白纸起步的书写,前程无远弗届,一切皆有可能。面对你们,我甚至缺少一分抒发“过来人”心得的勇气。  相似文献   

14.
一天,上一年级的侄子打电话说要感谢我从国外带回的糖果.正当我要夸奖他懂事时,他接着说,正是这些糖果帮他当上班长.一句话把我说蒙了.侄子洋洋得意地解释说,班上改选班长时,他私下答应同学,谁选他就给谁"外国糖".结果自己选上了.侄子还说,现在想当班长不容易,有些同学为了当班干部还让家长找老师和校长了呢.  相似文献   

15.
三道茶     
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以为,爱情是年轻人的特权,与老年人无缘。所以那次同学聚会,当听说独居多年、己过五旬的老师新近坠入情网,准备与一位小他十岁的女士结为伉俪时,我宽厚地笑道:“这与爱情无关,是年纪大了,想找个伴。”“不,我觉得他们是爱情。”同学反驳我说。“爱情?”我斜睨了他一眼,“爱情是年轻的产物,不适合生长在老的土壤上。”“可我觉得他们是爱情,不信你可以去看看,看看他的眼神就知道了。”同学固执地说。  相似文献   

16.
家访作为班主任了解学生情况的重要途径,可以解决教师许多在校无法解决的问题,捕捉到新的教育契机,取得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记得我曾经教过一个叫“小龚”的学生,他是学校里一个“重病号”,上课不认真听讲,有时老师批评他,他还会顶嘴,甚至还动手打老师,人称“稀泥巴”。接手这个班后,我找他谈了几次心,可他依然我行我素,置之不理。无奈之余,我决定去家访。到了他家后,我才知道造成他性格的原因:他父母正在闹离婚,父亲脾气暴躁,对儿子经常非打即骂。那天,我委婉地批评了他的父母。第二天,我再找这位同学谈心,首先对他的…  相似文献   

17.
教育是心灵的撞击,是教师的爱与学生情感的共鸣。教师如何播洒自己的爱,是关系到教育成败的重要环节。正如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学生。”爱可以是话语,但更多是无声的行动。 周记里的对话 在接任初二(1)班班主任时,我决定首先静悄悄地靠近学生的心。彭松同学,老师们公认的调皮蛋,他的第一篇周记这样写道:“今天,我和同学一起去买  相似文献   

18.
唐宝民 《党课》2011,(15):108-108
一次去同学家里,同学的父亲给我讲了当年送他上学的事。“那时候他上小学二年级,从我家到学校有1.5公里路,早上6点上自习,5点半就得从家走。天还没亮,他不敢走,我就陪着他一起走,送他到学校。后来,  相似文献   

19.
<正>据媒体披露,海南省文昌市原副市长符涛生因受贿罪落马。他曾声称:“开发商们个个腰缠万贯,个个是款爷。这些工程是我帮他们拿到的,他们发财吃肉时,我跟着喝些汤也在情理之中。”“吃肉喝汤论”,显示的是极不平衡的攀比和失落心理。对官员而言,手握重权却不能发财致富,这种心理落差往往使一些官员坠入腐败深渊。对这些官员而言,在重大项目上“点个头”“签个字”,也许就能带给企业巨大的利益空间,诱惑面前,官员与企业之间进行权钱交易就“顺理成章”了。“开发商吃肉,我跟着喝汤”,实质是权力观的扭曲,暴露的是原则的丧失和边界的混淆,把自己  相似文献   

20.
“我就是一名普通的老师,没多少感人的事迹,也就站在讲台上的时间长了些,还有很多老师任教年限比我更长……”刘定欣老师开门见山一席话,坦诚而质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