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噢,克里托,叫人来把这些女人弄走。"苏格拉底临死时这么说。如果苏格拉底是个司机,那么他每次拥堵在内环高架上,没准内心也是这样地嘶吼:快,把这些女司机弄走。不然无法解释,为什么每次我开车走在高架路上,背后总有无数辆死命嘀着我的喇叭。几年前,我还是个坚定的环保主义者,家里有3辆自行车,每一辆都是4位数的身价。我母亲因此一度认为自己生了个白  相似文献   

2.
《廉政瞭望》2013,(5):48-48
据说,有位著名的书法家,他随便的一笔一墨,都会被人弄走去收藏。但是,美中不足的是,他家的山墙角上,经常有人在哪儿随地大小便,让他很烦,于是,他提笔写了一个字条:此处不可随地大小便!过了不久,也被人揭走。他心想,这样意思的字,也能挂出来吗?没想到,他的弟子告诉他,在某大人物家,见到了这些字,只是给重新拼接成了:小处不可随便。  相似文献   

3.
毛尖 《廉政瞭望》2010,(22):43-43
也许因为我在高校工作,家里又有一个要上小学的孩子,我发现,这些年,在各种场合,大家谈得最多的,是中国教育。每次谈完,我们都像陈胜吴广一样,觉得再不揭竿而起,就对不住自己的良心了。可是,一年又一年,除了变得更加愤怒,我们也还是束手待毙。  相似文献   

4.
傅佩荣 《当代贵州》2013,(21):66-66
每一位老师都希望教出好学生。历史上最令人羡慕的老师是谁呢?苏格拉底可算一位。苏格拉底没写过一个字,却成为大哲学家,他的哲学论述是通过学生记录下来整理成册才得以传播的。这位学生名叫柏拉图。柏拉图的《对话录》把老师苏格拉底的思想记录了下来。孔子也有一位非常杰出的学生,名叫冉有,列政事  相似文献   

5.
忘却     
《党课》2010,(3):59-59
有人问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先生,你可曾听说……” “且慢,朋友,”这位哲人立即打断了他的话,“你是否确知你要告诉我的话全部都是真的?”  相似文献   

6.
父亲     
经常读到报刊上关于父亲的文章,每次阅读,总是想起自己的父亲.父亲是儿女生活的依靠、成长的基石、做人的楷模、立业的先导,每次想起父亲,这些脍炙人口的文字便一遍遍浮现在我的脑际.我已逝的父亲,正是我成长道路上的基石和楷模.  相似文献   

7.
小议苏格拉底的人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耀健 《世纪桥》2007,(6):39-40
人学的兴起并形成一股思潮,引起人们对自身问题的关注。苏格拉底是早期人学思想的创立者,为人学思想的启蒙做出了贡献。苏格拉底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人学”转向,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了人间,开创了理性主义的人学模式,对后世哲学的发展有重要的启迪。  相似文献   

8.
哈达,在我们藏族人认为,代表我们最崇高的敬意,献给我们最尊敬的人。小时候每次过藏历新年,母亲总是从房屋正中藏柜上摆着的像框上拿下旧哈达,然后双手捧着新哈达,毕恭毕敬地摆放到像框上面。那时我还小,看着母亲虔诚的样子,感到很茫然。母亲每次换哈达前,总要先把我们姐弟几个叫到一块,跟在她的身后,不许我们说话,不许我们胡闹。稍微长大了一点,有一次母亲带我们换完哈达后,我鼓足了勇气,吭吭哧哧了半天才说出来:妈,为什么咱们家每年都要给那个像框换哈达呢?母亲一把把我搂在怀里,用手摸着我的头,深情地对我说:孩子,…  相似文献   

9.
草还是草     
快乐像野草一样,无须择地而生。野草在屋檐之上,在墙角、在我说过的铁轨枕木间的泥土上蓬勃生长。我在路上看到一个中年人手捧报纸,请求筑路的民工允许他包一些散水泥回去。那儿正修缮地下管道,卸车时有一些水泥撒在地上。得到允许,中年人欢喜地把水泥捧在报纸上。我想像他家院子里一块残落的地面会被这些水泥修补好,他每次看一眼都高兴。我还看到一位老汉抱一盆花,满头大汗地穿越车流如梭的大街。这盆花很小,也不是什么贵重花木。三五根绿茎间扶着一大朵红艳艳的花,好看也有些好笑。老汉此刻的神态俨然如抱着世上最重要的东西。他…  相似文献   

10.
要懂得低头     
有人问哲学家苏格拉底:“请你告诉我,天与地之间的高度是多少?”苏答:“三尺!”“胡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四五尺高,那人还不把天给戳出许多窟窿。”苏微笑着说:“所以,凡是高度超过三尺的人,要能够长久地立足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头呀!”  相似文献   

11.
海南省省长卫留成日前在全省廉政工作会议上指出,市县的领导干部对侵害群众利益的事情视而不见,是造成上访不断的重要原因。“据我所知,农民到省政府上访,主要原因集中在土地征用、承包和开发搬迁等领域利益受到侵犯的问题上。对农民到省政府集体上访,我不敢说相当多的,但至少有一部分市县没有引起重视。我们电话打过去后,市县派个人来把人领回去,但市县委书记、市县长往往不去过问。”卫留成说,我每个月都能收到200多封群众来信。信访局的同志把这些来信反映的问题整理出来给我,我全都认真阅读了。每次看完后,我都会对一些突出的问题作出批…  相似文献   

12.
赫拉克利特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受争议者之一。有人因为他行为怪癖,竟怀疑他精神是否正常;有人因为他思想独特,称他为“晦涩哲人”;有人还冠以他“哭泣的哲学家称号。因为据说赫拉克利特在认识到“万物常流,无物常驻”的道理时曾十分悲哀地痛哭了一场。当然,赞美他的人也非常多,而且都是堪称重量级的人物。有一则轶事说,当欧里庇得斯把赫拉克利特的著作残篇送给苏格拉底并询问他的意见时,苏格拉底爽快地回答说:我了解的部分是美妙的,而且我想,我所不了解的部分也应该是美妙的。黑格尔在他的《哲学史讲演录》中谈到赫拉克利特时不无动情地说:…  相似文献   

13.
陈黎 《党员文摘》2007,(4):40-40
她是一位警察的妻子.快要临产了。她拉住正准备出门执行任务的丈夫,说:“你今天陪我去医院做最后一次检查吧。别人检查都有丈夫陪着去.而我每次都是一个人。弄得旁人都怪怪地看着我。再说,我大着肚子一人去医院实在行动不便。你不知道。我每次挤公交车时多想有你在身边扶我一把.拿药时有你去排队,检查时有你扶进扶出……”她这么说着的时候。泪水已经在丈夫眼眶里打转了。  相似文献   

14.
《北京支部生活》2009,(9):16-18
我叫樊福林,现任怀柔区广播电视中心站长。这些年我把工作重点放在了电视“村村通”上,这是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折子工程,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一号工程”。  相似文献   

15.
大麦穗     
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那正是成熟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相似文献   

16.
廉政格言     
《天津支部生活》2006,(4):36-36
如今在媒体上经常能看到一些贪官接受审判时痛心疾首,泪流满面的样了。而由贪官的流泪,不禁让人想起“梁毗哭金”的故事。据《资治通鉴》记载:隋文帝时,梁毗初任西宁州刺史,当地一些富商为了拉拢讨好他这位封疆大吏,纷纷进献大量金银珠宝。对此,梁毗给予了严词拒绝。富商们以为他假正经,还是三番五次地进献,可每次梁毗都是流着泪对富商们说:“你们拿这些东西来贿赂我,尽管目前没有什么事求我,但往后必让我犯法,这是想毁我呀!”  相似文献   

17.
我是阜外医院退休一支部的副书记。我们支部和许多退休党支部一样,随着老同志年纪越来越大,身体有病,走路费劲等问题的增多,硬性要求他们每次都参加支部活动不现实。这些老同志为单位的发展做出过贡献。现在人虽然退休在家,但心里还惦记着单位的发展变化,也希望党组织能继续在政治、生活上关心和关注他们。因此,我们退休党支部改进组织活动方式,  相似文献   

18.
小幽默     
一个青年问苏格拉底:“怎样才能获得知识?”苏格拉底将这个青年推到海里,海水淹没了年轻人,他奋力挣扎才将头探出水面。苏格拉底问道:“你在水里最大的愿望是什么?”“空气,当然是呼吸新鲜空气!”“对!学习就得使上这股子劲儿。”  相似文献   

19.
桃芳 《学习月刊》2013,(11):55-55
我们每个人一来到这个世上,便开始了人生的旅程。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将人生归纳为四个问题: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如何去?对这些问题的思索实际就是对人生的规划,也是经营人生的开始,而且这种思考可能伴随人的一生。随波逐流、得过且过,自然不可能拥有满意的人生。只有认真  相似文献   

20.
三个筛子     
孙志昌 《党员文摘》2021,(1):M0002-M0002
一天,苏格拉底的一个学生急匆匆地跑到他跟前:"我有个消息要告诉您。""等一等,"苏格拉底打断他的话,"你要告诉我的消息,用三个筛子筛过了吗?""三个筛子?哪三个筛子?"学生不解地问。"第一个‘筛子’叫真实,你的消息是真实的吗?""不知道,我从街上听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