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自党的十四大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改革目标和内容的深化,即从建立所谓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转向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从以破坏计划经济旧体制为主转向全面的市场经济制度创新;(2)改革方法和重点的转化,即由下而上的改革转变为主要是自上而下的改革,从单项式改革突破为主转变为全面配套的综合改革。这表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市场经济制度创新的攻坚阶段,其中,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的作为如何关系重大。而客观上,政府在制度创新上的作为怎样与创新成本密切相关。 一、制度创新离不开政府职能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韩亚光 《新视野》2005,1(2):55-5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数量规模日益扩大;素质结构不断优化;社会流动广泛而迅猛,主要从劳动生产率较低和经济效益较差的地区、行业和单位,流向劳动生产率较高和经济效益较好的地区、行业和单位。  相似文献   

3.
一、知识分子流失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截止一九九八年底,伊犁地区知识分子总数48321人(不含中央、自治区、农四师等驻伊单位),占总人口的2.3%,专业技术人员36768人,其中高级职称662人,中级职称65加人,初级职称29586人。近年来,知识分子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流失严重,已成为制约和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据初步统计,1995年以来,伊犁地区所属八个县流向伊宁市的知识分子有610人,流向疆内其他地、州、市的256人,流向内地的119人。其主要流动特点是:  相似文献   

4.
在新世纪即将来临之际,在中国改革向纵深推进的今天,机构改革带着国人前所未有的关注向我们走来,在我国改革的宏图上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新突破,必将推动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政治结构的建立。 一、选择牵引全局的关节点,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切入点的新突破 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场深刻而广泛的社会主义自身的革命,它必然会引发从  相似文献   

5.
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不仅要使公有制(特别是全民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同市场经济对产权独立化分散化的要求相适应,而且要使所有制形式及其结构同市场经济对主体多元化的要求相适应。离开了所有制方面的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建立不起来的。而所有制方面的改革,必然会同时引起分配方式和分配关系的变化和调整。  相似文献   

6.
周耀虹 《理论文萃》2000,(5):24-28,10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我国中心城市一般被定位为工业生产基地,与这种相对单一的城市功能相适应,这一时期基本上形成了以产业工人为主体的城市就业结构,且国有和集体经济单位占绝对主导地位。这也构成了以产业工人为主导的社会结构及相应的价值观念的基础。70年代末期以后,我国逐步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经济获得持续快速发展。适应逐步市场化的经济环境,一方面是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城市功能发生分化导致就业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7.
一、当前我国财政监督的状况1.初步建立了适应公共财政的财政监督机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公共财政框架的逐步构建,推行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政府收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等各项财政改革,财政监督的内容、方式和手段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首先,财政监督的内容由过去的侧重于企业财务收支和财政收入的检查转向对财政收支的全过程实施监督,从重收入监督转向收支并重并以支出为主的监督;财政监督的形式由过去的侧重于对国有企业的监督及集中性的财务税收大检查转向日常监督。其次,在财政监督方式上,形成了财政部门内部监督…  相似文献   

8.
郑必坚撰文认为,西部地区的发展,是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进行的。从改革来看,西部地区已由前20年破除高度集中的汁划经济体制阶段,转向建立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的制度创新创段。而目前制度创新进入攻坚阶段,涉及深层次的利益关系调整,难度和风险增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与价值导向周宝余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逐步建立,人们的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许多价值取向是积极健康的。诸如:──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一些“左”的...  相似文献   

10.
从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各项任务,10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艰难探索,在探索中勇于实践,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形成了理论创新不断推进改革实践的发展,日益深化的改革实践又深切呼唤理论上创新这样一个互动过程。这不仅有力地保证了改革沿着既定的目标不断深化,而且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一、十四大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历史性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史无前例的体制。党的十一…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计划、财税、金融、外汇、价格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特别是1994年进行的财税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表明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中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一、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政府职能的转换 当前,需要加快政府职能的转换,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变化,并加快经济体制转轨的顺利实现。 政府职能怎么转换?党的十四大的报告指出:“政府的主要职责是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检查监督”,即政府对经济的管理要由原来的直接控制转向间接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四大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90年代改革的主要目标。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给经济发展以巨大的推动,也给精神文明建设以重大的、双重的影响。由于新旧体制的交替转换等种种原因,有的地方和单位忽视或削弱了社会主义精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国有企业逐步在体制、管理、经营模式等方面实行改革,企业员工的身份、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以及文化需求,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思想政治工作因而面临着严峻考验。在新体制下,如何创新和探索企业党  相似文献   

14.
改革总是针对特定对象的改革。过去30年.中国改革的对象主要是计划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谓“市场化改革”即是指将计划经济体制改为市场经济体制。到目前为止.尽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待完善.但已基本建立起了初级市场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虽然还存在许多残余.但作为一个整体已基本退出历史舞台。因此.今后改革的主要对象已不再是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而是30年改革后形成的“过渡性体制”。也就是说.中国改革的对象已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5.
今后改革的重点将侧重在哪些方面?今后一段时期宏观经济体制改革更加强调“重在建设”。改革不再像旧体制尚未被根本打破之前那样主要以既定体制“允许”或某些特殊的“开口子”政策的方式进行,而是以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为主要内容。如果说前期改革主要是使被旧体制束缚的社会生产力得以释放,今后的改革将致力于完善能够使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经济有效运行的市场机制,创造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提高社会整体创新能力的社会环境和制度安排。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最终实现全面向市场经…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一场伟大的变革.它不仅是经济体制本身的根本转变,而且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政治体制、文化、教育、科技体制等领域的改革,以及思想观念的极大变化.同时,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迫切要求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与之相配套.不久前,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是政企分开,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和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政企分开涉及到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两大改革的艰巨任务,涉及到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问题.政企分开必然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本文就此谈谈自己学习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日趋频繁,流动党员越来越多。近几年来,各地党组织在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但从总体上看,这项工作还比较薄弱。为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当前要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18.
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和社会发生急速转型的背景下,党的执政基础出现了新群体,党的社会工作面临着新情况,党员分布由单位转向社区。加强党的社会工作为在职党员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为此,要牢固树立三个意识,建设四个机制,努力完善在职党员发挥作用的工作新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客观经济金融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在本世纪末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在这场市场取向的改革运动中,经济金融形势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1.经济运行机制的重大变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标志着我国的经济改革从此走向了崭新的时期。经济体系将更加开放,经济运行更趋市场化。对内,政企职责分离,宏观调控增强,法制逐步健全,财政、税收、计划、投资、外汇、企业制度深化改革措施相继出台,旧体制的格局  相似文献   

20.
《新长征》2000,(4)
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经过 20多年的改革发展,跨入了体制创新、结构重组的战略性调整时期。在新的历史阶段,农村工作内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侧重解决生产问题转向重点解决市场和流通问题;由主要研究满足供给转向解决卖难和积压;由突出解决温饱转向加快增收致富;由单一产业的狭小领域转向贸工农一体发展的广阔空间。农村工作方式呼唤着突破创新:由注重数量增长向突出质量效益转变;由注重行政指挥向更多地运用经济法律手段转变;由传统的催种催收向研究市场强化服务转变。所有这些,表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在新的更高层次上面临着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