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闻新 《友声》2011,(1):22-23
扬州,作为中国大运河的滥觞之地,是世界最早、也是中国唯一一座与运河同龄的城市。2000多年来,运河见证了扬州的兴盛与衰落,见证了扬州城市的文明与进步。自2007年开始。  相似文献   

2.
大运河与中国古代运河城市的双向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运河与古代运河城市相伴而生,两者相互依存,相互推动,互为影响。一方面,大运河影响城市的兴衰变化,影响城市的规模与等级、性质与结构以及其分布和体系;另一方面,运河城市也影响着大运河和运河体系的发育,影响着运河网络结构的改变和功能的发挥,推动着运河开凿技术的提高和运河管理制度的完善。运河营造了城市,城市推动了运河的不断发展,城因运而兴,运因城而凿,运河与城市一起又推动着运河城市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变迁或改道又会导致运河城市的变迁甚或衰落。  相似文献   

3.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大运河。运河作为中国的一条搏动不息的大动脉,一直是沟通南北的交通要道,在沿线与支线网附近崛起一大批如杭州、扬州这样的繁华城镇,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发展。流淌了1400多年的大运河与杭州的兴衰始终相依相伴。各类设施,如河道、码头、闸坝及其附属建筑,两岸各类街巷商铺、特色民居、寺庙道观、教堂楼所、地方会馆、皇家园林、官商庭院、名人遗迹等等,构成了运河杭州段沿线独具特色的建筑群落和人文景观,展现出绚丽多姿的运河文化风貌。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的高度重视,大运河生态文化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扬州作为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的牵头城市以及“世界运河之都”,市委、市政府更是提出了做全省大运河生态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全国大运河生态文化建设示范的“扬州担当”。宝应是扬州大运河流域内的一个重要县域,也应主动融入、顺势而为。  相似文献   

5.
运河梦     
许明 《今日浙江》2013,(16):57-57
在中国的版图上,万里长城和千里京杭大运河犹如一撇一捺,组成一个大大的"人"字,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这两项伟大的工程是维系中央集权和中国一统局面的"防火墙"和"生命线",承载着中华民族国泰民安的梦想。位于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杭州市拱墅区,因河而名更因河而兴,运河的变迁牵动着拱墅的发展脉搏,拱墅与运河同呼吸、共命运,有着共同的憧憬和梦想。早在新石器时代,先辈们就用石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大》2010,(3):56-56
扬州市位于江苏省中部,万里长江与京杭大运河在这里交汇。扬州历史悠久、文化昌隆、民风淳厚、开放包容,是一座有着近7000年文明史和近2500年建城史的历史古城,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近几年来,我们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奋斗目标,着力推进扬州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一个更加富裕、文明、秀美的新扬州矗立在长江之滨、运河之畔。  相似文献   

7.
施伟 《群众》2023,(3):64-6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在扬州考察时指出,扬州是个好地方,依水而建、缘水而兴、因水而美,千百年来,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运河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希望大家共同保护好大运河,使运河永远造福人民。扬州市邗江区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三角洲腹地,  相似文献   

8.
漫步扬州城,可以观赏到瘦西湖风姿绰约、运河水岸风光如画,可以感受到文物古迹星罗棋布、古树名木倜然成景,可以领略到传统民居古朴典雅、新建建筑古色古香……"联合国人居奖""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生态示范区""由扬州牵头的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这一处处景致、这一份份荣耀也正是扬州市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保障民生、助推城市发展的有力佐证。  相似文献   

9.
扬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又是在全国第一个提出"打造百座文博场馆"的城市,至今已有6年多时间。扬州出台了文化博览城建设"规划纲要",成立了领导小组、聘请了文博专家负责规划项目的督查,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博宣传活动,营造全社会都关心文化博览城建设的良好氛围。扬州在打造文化博览城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对其他城市的文博建设工作有着学习和借鉴的意义。扬州是国务院1982年首批公布的24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国内少有的"通史式城市"。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把扬州建设成为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的重要指示,2006年5月,扬州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建设文化博览城的重要决定,拉开了全面建设文化博览城的序幕,至今已有6年多时间。6年多的积极探索,扬州在打造文化博览城的路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  相似文献   

10.
《群众》2019,(21)
<正>大运河常州段是江南运河连江通湖的重要河段,全长45.8公里,其中世界遗产段长23.4公里。据史料记载,自隋以来常州就成为漕运重要驿站。元朝以后,运河曾三次南迁,形成了现今"依河建城、河随城迁、河城相套"的"三河四城"风貌。先后走出了唐荆川、汤贻汾、盛宣怀、李伯元、瞿秋白、史良、刘国钧、赵元任、周有光等一大批名人大家。苏东坡曾14次乘船游常州,并  相似文献   

11.
刘怀玉  张强 《群众》2014,(3):54-55
<正>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功能最齐全、规模最宏大、里程最漫长、历史影响最深远的运河。大运河流经八个省市,沟通五大水系,营造了贯通南北的内陆交通大动脉,维系着中华文化的交融统一,促进了沿线商业城镇的发展,运河沿线大部分地区成为人口稠密、农业经济和工商业活跃发达的地区,大运河也是文化交流之河,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热潮中,运河江苏段特别是苏北以其丰厚的历史遗产和显著的现  相似文献   

12.
陶俊 《今日浙江》2016,(13):50-51
京杭运河,一个古老而响亮的名字,它是世界上著名的三大运河之一。这条古老运河随着201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而再次享誉全球。但是恐怕很少有人知道,在近半个世纪里,这条运河经历了怎样的“生死劫”。也鲜有人知晓,带领运河成功申报世界遗产的运河杭州段,10多年前,曾经是臭气熏天、路人掩鼻的“龙须沟”。  相似文献   

13.
正扬州是中国大运河的原点城市和申遗牵头城市,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坐落于扬州三湾古运河畔,新唐风建筑融合传统与现代之美。藏品包括从春秋时期至当代反映运河主题的古籍文献、书画、碑刻、陶瓷器、金属器、杂项等各类文物展品1万多件(套),全景呈现千年运河"前世今生"。  相似文献   

14.
运河情韵     
刘丹 《人民公安》2010,(10):64-64
<正>小城的北面,横卧着一段古老的运河。这段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一条支脉,绵延横亘在小城边上,祖祖辈辈生活于此的人给了它一个新名字——  相似文献   

15.
邹艳 《今日浙江》2014,(12):49-49
正位于杭州市区的米市巷街道延续着千年的繁华,湖墅南路纵贯南北,京杭大运河就像一条闪亮的玉带,穿境而过。运河沿岸,有一条杨柳密植、四季花开的绿道,全长约3公里,从夹城夜月公园一直延伸到半道红社区的欧Ⅲ公园。每天上下班,我会情不自禁地来到  相似文献   

16.
袁丹 《友声》2013,(4):16-17
<正>扬州地处江苏省中部,位于长江和京杭大运河交汇处,中国最具活力的"长三角"经济圈内,是上海经济圈和南京都市圈的节点城市,是宁镇扬城市带重点发展城市。全市现辖1县2市3区,总面积6634平方公里,总人口460万。扬州是一座人文底蕴深厚的城市扬州已有6000多年文明史、近2500年建城史,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中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扬州自然遗产、人文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唐城遗址和  相似文献   

17.
正近期,省委书记娄勤俭先后到淮安、镇江和扬州等地进行专题调研,强调要深刻领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以高度责任感和强烈使命感,加强整体谋划、做好科学规划,系统推进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让这一历史文化符号在新时代焕发新风采。淮扬运河是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河段,集遗产廊道、黄金水道、输水廊道、生态廊道于一身,其历史悠久、功能多样、效益显著,在中国大运河乃至世界大运河谱系中占据重要地位。运用系统性  相似文献   

18.
陆安亚 《群众》2021,(1):44-45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三湾生态文化公园时指出:“扬州是个好地方,依水而建、缘水而兴、因水而美,是国家重要历史文化名城。千百年来,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运河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我有幸作为三湾公园建设参与者,见证了“三湾”区域从原先脏乱差的“城市洼地”,嬗变为景色秀美的城市生态公园,成为建在群众心中的幸福花园。  相似文献   

19.
许明 《今日浙江》2012,(10):58-58
杭州市拱墅区全力建设可赏可游可学的"运河文化名区"拱墅区段运河是杭州段运河历史留存最多、古迹保存最完整、文化底蕴最厚旅游价值最优的一段。今年以来,以2014年运河申遗为契机,积极化建设,努力打造运河申遗示范区创意产业示范区、  相似文献   

20.
朱午 《群众》2022,(4):55-56
<正>扬州市东南新城是连接5.09平方公里明清古城与扬州城市CBD广陵新城的重要区域。曾经,这里是城市“洼地”,有条件的居民都搬走了。如今,这里是栖居热土。这里有运河三湾风景区,习近平总书记在此点赞“扬州是个好地方”。宽阔道路四通八达,七里河公园、文峰寺铺展一城灵秀,投资者争相而至,越来越多的“外地”居民选择到东南新城安家落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