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同志在《求是》杂志上发表的《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一文,在广大干部群众当中引起强烈的反响.“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重大课题.作为人大工作者,回答好这一问题,是集中解决好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一个不经意间,我在《山西慈善》杂志上看到残疾作家席选社的一篇文章《生活使我们变得坚强》,很是敬佩,便去拜访了他。见面后,得知他正饱受多种疾病的折磨,却坚持一边输液、一边工作、一边写作。我决定用我的微薄之力帮他一下,从此我成为一名爱心志愿者。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摄影爱好者、退休在家的爱心人士张文江老师。第二天一早我们便来到席选社家,用相机记录了他目前的生活、工作状况。  相似文献   

3.
小时候就读过余光中的《乡愁》,在那个尚不知人生愁滋味的孩提时代,竟也揣摩出几分人生的离愁别恨。长大后又读了他的《白玉苦瓜》、《我的缪思》、《昨夜你对我一笑》等脍炙人口的诗作,不禁对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产生了一种深深的仰慕之情。当时间的年轮驶进2000年12月,我终于在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的一个文学颁奖会上见到了这位仰慕已久的诗人真容。他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谈吐自如,语言风趣幽默,待人亲和且有问必答,横竖看上去都让人感到可爱可亲,是一个可亲可近的好老头、美老头,并不像世人所说的诗人都是神经兮兮的“怪物”。在那短暂的几…  相似文献   

4.
二游九寨沟     
第一次知道世间还有这么绿的山这么美的水,是缘自于容中尔甲的那首充满激情而又抒情的歌曲《神奇的九寨》,歌中唱道:“离天很近的地方,总有一双眼睛在守望,她有森林绚丽的梦想,她有着大海碧波的光芒。到底是谁的呼唤,那样真真切切,到底是谁的心灵,那样寻寻觅觅,噢……神奇的九寨,人间的天堂。”每当听到这首歌,就诱发我要游览九寨沟的梦想,从那以后我很刻意地留意关于九寨沟的点点滴滴:什么“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  相似文献   

5.
韩国是他的     
跟一位韩国朋友初次见面,我说:“韩国的书制作很精美!”我说的是由衷之言,韩文版的《面包树上的女人》印刷得很漂亮。这位朋友听到我的赞美,一边鞠躬一边说:“真的吗?谢谢你!”  相似文献   

6.
一.《红楼梦》 《红楼梦》是古今中外最优秀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我不谈思想性,因为就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说不清楚,准也说服不了谁,我只谈艺术性。本书刻画人物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人物一开口,虽不见其人,但立刻就能知道是谁。在中外文学作品中,实无其匹。  相似文献   

7.
曾经写出《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作家魏巍,曾专门发表过一首献给夫人的诗——《塞外晚耿》:"如果战友允许/我要寄一支歌/给一个淳朴的乡村的女儿……谁叫我在织布机旁将你碰见/谁叫那琐碎的日子在我们身边留恋……"  相似文献   

8.
《小康》2017,(29)
<正>这不是我第一次翻开《瓦尔登湖》。早在一年前我已试图啃掉这本"经典之作",当时纯粹是为着提升所谓"格调"而读书,心浮气躁,根本读不下去。时隔一年,看到推荐书目上《瓦尔登湖》四个字,我犹豫再三,决定重新来过。《瓦尔登湖》本身就带着浓浓的哲学气息,我确实难以字字句句彻底解读。但整体来看,这就是梭罗事无巨细地记载他在一个湖边盖房子的流水账,只不过他一边盖着房子,一边思考人生。因此,在翻开第一章的时候,我就知道不能以我以往读书的  相似文献   

9.
王修 《人民公安》2014,(22):36-37
<正>如果把我曾经执著追求的文学梦想比喻为"主产品"的话,那么,我现在所从事的公安宣传工作显然属于我得到的"副产品"。经过六年的摸索和努力,曾经的"副产品"已经变成了"主产品"。爱好是最好的动力2006年,我一边写散文一边学写新闻短评,并陆续刊登在《现代快报》《扬子晚报》和《宿迁晚报》上。2008年8月,我带着一摞发表我文章的报纸到公安机关应聘,经过笔试、面试、体检  相似文献   

10.
刘能 《人民政坛》2013,(9):34-34
《人民政坛》编辑部:我是一名乡人大代表。最近县里拟在我们乡筹建一个工业园区,时间紧、任务重,为此镇里要求人大代表积极协助做好沿线群众房屋的拆迁安置工作。一边是项目建设统筹一盘棋,一边是老百姓的利益诉求,应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读者2013年8月5日  相似文献   

11.
正七月的闷热里,天气裹挟心情,在最需要的时候,我来到了沁源。——题记一将呼吸进行到底。没想到沁源可以这样对外喊话:请来我这里,我给你们深呼吸。谁甘愿讲话吞吞吐吐?谁是那个经常窒息的人?除了已知的颗粒、飘絮和人间的尘埃,空气中还有什么别的,不能让我们将呼吸进行到底?松针小小的锐利,花瓣任性的诱惑,  相似文献   

12.
7月6日至7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中心组第五次集体学习会在呼和浩特召开。这次读书会以"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我的群众观"为主题,采取集中封闭自学的方式,在重点研讨《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等书  相似文献   

13.
艾梅 《新疆人大》2009,(7):32-33
只为光明普照人间一位诗人说过:"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追求光明是人类永不停歇的脚步,可是谁能想象呢,在高度文明的今天,却还有很多人生活在蜡烛和煤油灯的时代里!  相似文献   

14.
<正> 有报道说,在全球 IT 业的严冬中,国内很多网站被迫裁员。这时,送到被裁员工手里的是两样东西,一个是通知书,另一个就是《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的确,人们有理由相信,面对变化的环境,应该随之而变化。适者生存,这是自然的法则,也是社会的法则。人们更有理由相信,《谁动了我的奶酪》,是  相似文献   

15.
张家仁我是农工党天津市塘沽区工委的专职干部,是《前进论坛》伴随我学习、生活,指导我工作。看了《前进论坛》今年第8期李汉秋的《我家的光明日报情结》,觉得我们家对党刊也有类似的情结,因此母女写了二人谈。我把《前进论坛》带回家,女儿李佳都要争着看。我就说:“那好,我做饭,你念给我听。”于是,我一边做饭一边听,听到精彩或重要处,还要她重念一下。她爸爸回来,有时也一起听。有好几次,我饭做好了,而她读得正酣,硬是要等读完才肯来吃饭。她读我们党刊的兴趣与年龄俱增,从中学读起,现在都已经大学三年级了,农工党的许多人物和事情她都熟…  相似文献   

16.
不知道是2000年.还是2001年的某一天,我一如既往穿梭在办公室时.一缕陌生而又熟悉的音乐放慢了我的脚步。那是我第一次听到刘若英《为爱痴狂》的声音。就在当天下班后,我就去音像店,买了这张CD。 听完那张CD后,感觉刘若英的名字似乎在媒体逐渐熟悉起来。《人间四月天》中的张幼仪,《粉红女郎》中的结婚狂,《似水年华》中的英,《她从海上来》中的张爱玲.都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她的歌《为爱痴狂》,《一辈子的孤单》,至今听来.仍是我珍藏于心的动人旋律。 今天.在我们面前的刘若英.是一个沉静而沉着的女人,浑身散发着一种很怀旧很忧愁的美。  相似文献   

17.
碧波 《人民公安》2010,(6):59-59
<正>有一支流行歌曲,名字叫《生如夏花》,歌词里面写道:"……我从远方赶来恰巧你们也在,痴迷流连人间我为她而狂野,我是这耀眼的瞬间,是划过天边的刹那火焰,我为你来看我不顾一切,我将熄灭永不能再回来,我在这里啊,就  相似文献   

18.
来到世界级著名水都威尼斯,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穿着中世纪服饰,划昔小船的水手、飞艇、小挢、建筑……我想,那应该是小时候爱看的连环画—《威尼斯商人》中的场景留下的记忆。当我置身于真实的威尼斯,走上无与伦比的靠岸码头,走过一边是宫殿一边足监狱的叹息桥,穿梭在几百年的古老街道,  相似文献   

19.
四川大学临时派我去北京公干。有一天,我偶然从《北京日报》上看到《朱敏教授的追求》一文,知道朱德委员长的女儿朱敏就在北师大工作。朱德委员长是全国人民敬爱的领袖,又是我们四川籍的元帅,还是川大的老校友,一向教育子女很严。他独生女儿的近况,想来也是家乡人民所关心的。于是决定去采访朱敏。 那天,大雪纷飞,玉树银花,冰凝路滑,气温降到零下7度。我按照约定的时间,来到北师大校园里一幢50年代修建的灰色楼房二楼,采访朱德元帅的女儿朱敏。 朱敏听说我是四川来的,热情握手欢迎。她知道北京气候干燥,怕我不惯,还亲自剥…  相似文献   

20.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我最早阅读的版本是上下集的小人书。70年代初,出过一批关于苏俄文学的连环画,都画得非常精采,《钢铁》之外,还有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等等,除了人物造型极为传神,旧俄外省的风土人情描绘得就像老照片一样激发人的想象力。后来就在不知从那家图书馆流出的书中,拣到了一本发黄的小说,读得来神魂颠倒。后来听说就是这本书,曾在书店里被摆在冶金类专柜里。我想,这大概是三流小说家编造出来的蹩脚笑话吧。同样是一本难忘的书,年龄不同的人留下的印象也是大为不同的。在五六十年代的年轻人读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