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长征后,福建省各地红军被迫转入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随着敌人的残酷"围剿",分散在全省各地的红军游击队与党中央及上级领导机关的联系完全中断,基本上与世隔绝,很少知道外界的消息.斗争形势不断恶化,加剧了福建革命斗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革命前途如何?红军何去何从?这就很现实而又十分严峻地摆到了福建各游击区党组织与红军游击队指战员的面前.能得到党中央及上级领导机关的指示是各游击区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指战员十分迫切的愿望.  相似文献   

2.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闽西苏区基本上被敌人占领,形势相当严峻。蒋介石派了8个正规师,加上各县地方民团、匪军,共10万人,对闽西苏区进行大规模的“清剿”。而留在闽西苏区的红军游击队,总共才1500人,敌我力量悬殊,与党中央失去了联系,基层党组织之间的联系也已中断。  相似文献   

3.
正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连罗党组织和游击队配合下,由参谋长粟裕亲自指挥,以两个小时的战斗,攻克罗源县城,消灭国民党军队1000多人,抓获国民党县长、警备队长等多人。这段历史地方党史、志书都有记载。由于过去对长征历史界定的原因,书上只能提到"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攻克罗源城","红七军团攻克罗源城",而没有与红军长征联系上。其实当年解放罗源城的队伍,是1934年红军长征先遣队的队伍。  相似文献   

4.
正南方八省三年游击战争,是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南方各根据地的红军和游击队,在当地党组织的领导下,在与中共中央长期失去联系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掩护了红军主力的行动,保持了革命骨干力量,建立了革命的战略支点,推动了南方八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问:您何时参加红军?谈谈您了解的红军反"围剿"情况。答:1928年春,红军到了我家乡。我参加了村里组织的儿童团,整天拿着梭枪查岗、放哨,有时跟着大人跑跑腿。后来,家乡成立了地方武装游击队,我和姐姐都参加了。江西南部是中央苏区所在地,红军在苏区扩大队伍,地方武装游击队被编入红军。1931年,我正式参加红军。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晋西游击队和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四军诞生80周年。这两支红军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1931年中共山西特委直接领导组织创建的,红军晋西游击队和红二十四军在吕梁山、太行山燃起革命武装斗争星火,成为党在北方地区创建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重要实践和尝试。山西党组织领导的武装斗争,红军晋西游击队和红二十四军创立的英雄业绩,在党和人民军队的历史上谱写了壮丽的篇章。  相似文献   

7.
正1932年6月,谭震林领导闽西红军和地方武装英勇抗击敌人的第四次"围剿",创建了主力红军与地方武装密切配合的人民武装体系,4个月内扩红11000余人,不仅壮大了闽西地方红军,还为中央主力红军输送了大批有生力量。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国民党在闽西南投下几十倍于红军游击队的兵力,对苏区进行反复"清剿";又下令砍伐红军游击队经常出没的山林,采取"移民并村"、"保甲连坐"、"自首自新"、"五光十杀"等高压手  相似文献   

8.
正中央主力红军长征之后,福建党组织在与党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独立领导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建立了闽西、闽粤边、闽北、闽东、闽中和闽赣边6块游击区。红军游击队在艰难险恶的环境中,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开展广泛的、灵活的、群众性的游击战争,牵制了20万国民党军队,消耗了敌人的力量,有力地策应了红军主力长征,为长征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游击  相似文献   

9.
一九三七年夏天,抗战开始以前,我在香港。西安事变后,华北国民党同红军已实现和平,而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国民党却仍在继续“围剿”。闽北的黄立贵就是在三七年的春天被打死的。国民党想消灭我们,他们说南方没有游击队。这时,我党一直在积极寻找南方红军游击队,而且途径很多。我知道的张云逸就是在西安事变后党中央派他到香港的,他的任务就是了解南方红军游击队的情况,并把他们改编为我党的一个统一的军队,实现国共合作,共同抗日。一九三七年上半年,香港有  相似文献   

10.
主力红军长征后,福建各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形势急转直下,进入了极其艰难的历史时期。面对国民党军队一次又一次的反复“清剿”,福建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在与党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以坚定的革命信念,采取灵活的游击战术,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不仅有效地钳制了国民党的军事力量,在战略上配合了主力红军的战略大转移;而且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奇迹  相似文献   

11.
陈汉初 《党的文献》2016,(2):124-127
周恩来是我党秘密交通工作的奠基人和粤东党内交通的开拓者。他从粤东中共地方党组织创立之时起,就把党内交通工作提上议事日程,亲自部署设立党的秘密交通站,创建秘密交通线,传授党内秘密交通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教育培养党内交通员,从而保证了粤东中共地方党组织从容应对蒋介石反革命政变后的不利局面;完成了南昌起义军南下潮汕时的军情传递、人员疏散等重要任务;加强了上海党中央与中央苏区的联系;保障了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的活动。他还亲身经历了从粤东交通线进入中央苏区的惊险与艰辛,并通过灵活有效的斗争,化险为夷。  相似文献   

12.
主力红军长征后,国民党军闯进了苏区,疯狂地"围剿"红军游击队.国民党地方当局一方面实行保甲制,移民并村,村村都筑起碉堡;另一方面对群众发放"良民证"、"户口证",实行计口购粮,妄图把红军游击队困死饿死在大山中.  相似文献   

13.
正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入川,于1933年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1933年12月,红三军入川,在酉阳、秀山、黔江、彭水活动,于1934年建立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为配合主力红军作战和支援苏区的斗争,四川党组织领导的武装斗争又蓬勃兴起,在四川共发动了29次,重庆有6次,在重庆又打出川东游击军第一支队、黔江红军游击大队、酉阳红军游击队这三面红军旗帜。  相似文献   

14.
正全面抗战初期,孝义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爱国活动。晋西事变后,孝义虽属阎管区,但在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孝义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坚持对日军和阎锡山反动政权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抗和斗争,直至抗战胜利。孝义是一方革命的热土孝义早在1926年冬就创建了地方党组织,1931年组建了山西第一支红军武装——中国工农红军晋西游击队,孝义党组织的影响逐渐扩大。1936年毛泽  相似文献   

15.
正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根据中共中央"八七"会议关于"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在党的领导下,重庆境内成立了10个地方红军组织,打出了十面红军旗帜,开展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给敌人的反动统治以沉重打击,扩大了党和工农革命的政治影响,教育团结了人民群众,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四川红军第一路游击队、四川红军第二路游击队创立了革命根据地;川东游击军、黔江红军游击大队、酉阳红军游击队配合主力红军作战,巩固和扩大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和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部分武装起义取得了一定的胜利,川东  相似文献   

16.
中央苏区的红军游击队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苏区党组织将马列主义理论与苏区游击战争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并探索了适应游击战争环境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原则、任务、内容、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后,中共闽粤边特委与党中央失去联系。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闽粤边红军游击队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期间,我历任红军闽粤支队支队长、红军被立营营长、红军闽南独立第三团团长兼政委等职。1935年春,敌人调遣了大批兵力驻防漳州,对我根据地和红  相似文献   

18.
办合作社阮英平一边以宁德桃花溪苏区为立足点,着手恢复地方党组织和工农武装力量,开展闽东敌后游击战争,一边发动苏区群众,发展生产,重建家园。自从1938年闽东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北上抗日后,国民党反动派连年摧残我宁德桃花溪苏区。敌107师强迫群众拆桥破路,修筑炮楼,烧毁民房,杀戳百姓,苏区群众蒙  相似文献   

19.
李克己烈士、台湾省台南县人。一九三一年在厦门参加中国共产党。随后,由党组织派遣到闽南参加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先后在闽南红军游击队第一支队任军医,在中国工农红军闽南独立第三团任政治部主任。并于一九三三年一月当选为中共漳州中心县委委  相似文献   

20.
正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共中央关于"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指引下,四川共发动了69次武装斗争,在重庆境内成立了10个地方红军组织,打出了十面红军旗帜。这十个地方红军组织中,有的是党在军阀部队中进行工作发动革命兵变,有的是农民暴动与兵变相结合举行武装起义,有的是主力红军与地方游击队结合开展斗争;这10个地方红军组织中,一路红军、二路红军创立了根据地,川东游击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