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常言,黄河是母亲河,黄河之水哺育了华夏儿女,开启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但黄河之水也时常发怒,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无数灾难。伟大诗人在描述汹涌澎湃的黄河水时,发出了“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感叹!根据史料记载,在建国前的2500多年中,黄河下游决口1500余次,改道26次,素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洪水成灾时,北抵幽、冀,南达江、淮,一片汪洋,纵横范围达25万平方公里。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党和政府对治黄工作的重视,使得黄河之水,岁岁安  相似文献   

2.
黄河小浪底工程:治黄史上最壮丽的一页千年夙愿化为现实编者按: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经过三年多的大规模建设,将于10月28日实现截流。小浪底工程,将使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控制黄河水患的美好梦想化为现实。小浪底工程,是迄今为止国内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规模最大,也?..  相似文献   

3.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但又是一条桀骜不驯、洪水泛滥的河流。如今,在这条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的下游,一个由堤坝、水库、河道整治以及滞洪区等组成的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犹如一座坚如盘石的“水上长城”,使过去“三年两决口”的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本刊记者曾撰文介绍了黄河下游严峻的防洪局势。黄河的问题主要在泥沙。进入本世纪以来,黄河下游河道平均每年淤积抬高3—5厘米。人民治黄40年,保证了黄河40年没有决口溃堤,为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与此同时,河道淤积速度加快,近期平均每年淤  相似文献   

5.
关于我国古代爱国主义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一部中国古代思想史,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思想不断产生、发展的历史。中国古代各民族英雄儿女创造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篇壮丽辉煌、动人心魄、催人奋进的伟大史诗。社会主义只有继承和发扬人类文明的全部优秀成果,其中包括中国古代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才能建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大厦。一、古代爱国主义的基本类型在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人民群众团…  相似文献   

6.
黄河是孕育中华民族的摇篮。自古得到黄河滋润的宁夏大地,繁衍了回汉各族儿女,积淀了深厚而独具魅力的黄河文化。今年9月,宁夏首府银川举办的国际黄河文化节,以“友谊、开放、进步”为宗旨,将其黄河文化的悠久的历史和繁荣的今天,全面展现在海内外各界朋友面前。让世界更多地了解宁夏,让宁夏更多地了解世界。这在宁夏改革开放以来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后的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为治理黄河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在治黄的过程中,大河上下涌现出千千万万个优秀儿女,他们以博大的胸怀,高尚的情操,执着的追求,兢兢业业的奉献和牺牲精神,在中国的治黄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8.
葛德善 《党政论坛》2006,(10):10-11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前所未闻的长征彪炳史册。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革命的壮丽史诗,今天我们纪念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就是要开掘和运用这一政治资源,激励后人,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弘扬长征精神,再创历史辉煌。  相似文献   

9.
黄河水资源分配应重新洗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瞭望》2000,(28)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当李自在一千多年前吟唱这千古名句的时候,这位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怎么也想不到,一千多年后的今天,这条被誉为中华民族母亲河、数千年来传承着中华文明的大河,如今已很难见到“奔腾到海”的气势磅礴的恢宏景象了。越来越频繁的断流,越来越严重的污染不断困扰着她,也困扰着几乎整个黄河流域的人民─—今年遍袭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特大干旱,更使居住在这条“地上悬河”两岸的人们,在对黄河洪水仍然充满恐惧的同时,又多了一份担心:黄河水.还足以支撑全流域50多座大中城市、420个…  相似文献   

10.
“一定要警惕到群众不是注定要跟我们走的,如果我们纪律不好,为什么老百姓不可以跟别人走呢?” 这是邓小平政委1946年8月11日,在冀鲁豫前线,针对解放战争初期我军出现了一些破坏群众纪律的现象而发出的一则尖锐的告诫。 40多年过去了,不少老同志还清楚地记得这句话。最近读了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二十八年间——从师政委到总书记》这部书,在胡痴和刘备耕同志的文章中,我又一次读到了邓政委的这句警世名言。  相似文献   

11.
致读者     
进入2020年,21世纪开启第三个新十年。这一年,中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新征程对接。这一年,中华民族将终结绝对贫困,人类历史将由中国谱写新的传奇,十九届四中全会勾画出新的现代化善治蓝图,将开辟“天下大治”千年梦想的新境界……身处创造奇迹的时代,瞭望同仁与有荣焉。我们何其有幸,能踏山蹈海,参与、见证正在全世界上演的中国故事;能挥洒心血,记录、传扬中华民族书写的不朽史诗。  相似文献   

12.
从本月一日起,我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重新回到祖国怀抱。这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香港回归祖国,洗雪了中华民族一个 半世纪以来所蒙受的耻辱 众所周知,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是英国通过三个不平等条约强占的。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1841年1月,英国侵略军强行占领香港岛,次年8月,英国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上签订了《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割地赔款,开放口岸,香港岛自此割让给英国,中华民族自此蒙受民族耻辱。以鸦片战争失败、《南京条约》签订为  相似文献   

13.
《瞭望》1986,(43)
黄河,以其危害巨大而闻名世界。但在中国人民的治理下,黄河已度过第四十个安澜之年。“圣人出,黄河清。”这“圣人”就是伟大的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200多位水利专家聚集郑州,共商黄河治理大计。他们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治理黄河的新对策。 建国后治黄工作的两大失误 在专家们看来,1955年我国制订的治黄规划有较大失误。主要是对水土保持的治理速度,特别是对其减沙效果估计过于乐观,超越了现实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正>这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这是一部彪炳史册的伟大传奇!在人类历史长河中,70年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来讲,这是沧桑巨变、换了人间的70年。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此时此刻,全国各族人民、海内外中华儿女,都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都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感到自豪,都为我们伟大的祖国衷心祝福。"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  相似文献   

16.
面世数千年的龙门石窟和少 林寺是河南省最热门的旅 游景点,但建成才一年多的濮阳市新景点“绿色庄园”在今年国庆黄金周中,却大有后来居上的势头,吸引了众多省内外游客。这一点,濮阳人没有想到,河南许多人也没想到。难怪河南省旅游局当即向濮阳市政府发出贺电。“绿色奖牌”带来知名度 建市仅17年的濮阳市,已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国家园林城、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等几块闪亮的“绿色奖牌”。 地处冀鲁豫交界一隅的濮阳市,所辖6县(区)中有3个是沿黄贫困县。如何尽快缩小与发达地区在经济上的巨大差距? 1992年.…  相似文献   

17.
工间休息,甩几把“老K”,(扑克),不失为紧张工作之余的调剂。但某些机关“甩”风之盛,大有不理“朝政”之虞,这就颇有可议之处了。 倘论玩得潇洒,今人是远逊于古人的。明代冯梦龙赞一县吏之会玩,很见水平:“书画金石以清其玩,吟讽讴歌以畅其怀,花木竹石以写其趣。”这样的“玩”,虽说  相似文献   

18.
丁铭 《瞭望》2008,(17)
国家防总和水利部调整了治黄思路,从"十一五"开始将黄河中上游作为治理重点一场几十年未遇的黄河凌灾3月20日"到访"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造成奎素段黄河堤防溃堤,1万多群众的家园和大量基础设施被汹涌的洪水吞噬,直接经济损失69120万元。  相似文献   

19.
不知为不知     
我有几句话,受到朋友的质疑。我的话是在萧乾先生最后一个生日那一天,在有关他的座淡会上说的,我说:例如“文革”这个话题,不知为什么,总好像还是犯忌讳的。“文革”是民族的灾难,如果你是中国人民的儿女,是这受难的民族的一员,有什么理由为灾难制造者讳?朋友责问道:“你不知道吗?是真不知道  相似文献   

20.
“民意闲谈时”是“政声人去后”的下句,两句合起来构成一幅警句格言式的对联。以往,人们较为熟悉“政声人去后”上句,且在引文中大都以为是“古人曰”。近日,读到张雨生的文章,方知此句不是古人之作,而是今人朱惠民所书。朱为河北献县人氏,中国楹联学会理事,长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