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干部推荐提名过程中,必须由50%以上的参会人员民主推荐才能产生提名人选,即"过半提名"原则.这是自去年8月以来,筠连县在20个乡镇届中考察、县级部门补充考察以及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中的一项创新举措,由群众推荐提名117名人选,提拔使用88名干部.在推进干部工作民主、落实群众"四权"的实践中,探索出"民意+能力"的干部选任新模式,走出一条科学选人、用人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江苏省兴化市在公开选拔5名副局级领导干部时,对经过笔试、面试分别进入5个职位前3名的人员进行了差额考察。经过差额考察,最终从中择优确定了5名人选,此举令人拍手叫好。组织考察是干部选拔任用的关键环节。一个干部选拔任用得准不准,关键取决于考察质量高不高。正因为如此,为了提高选人用人的质量,近年来,各地相继推行了干部考察预告、干部任前公示等制度,延长考察链,拓宽考察面,增加了干部选拔任用的透明度,扩大了干部选拔任用中的民主,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选人用人的失察失误。但是,长期以来,干部考察往往采取的是…  相似文献   

3.
正为切实提高干部考察的准确性,庆安县以"四个提升"为目标,对干部考察工作进行探索和尝试,取得较好成效。严格人选把关,提升干部考察工作全面性。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把关作用,全方位、多维度考察干部的综合表现,社会反响良好。完善考评体系,提升干部考察工作准确性。坚持以平时考察、年度考察为基础,任职考察为重点,多维度了解干部工作实绩和德才表现。组建考察队伍,提升干部考察人员专业性。择优选聘兼职干部考察员,  相似文献   

4.
《求贤》2009,(6):41-41
近年来,市财政局积极探索干部任前考察新机制,充分运用经济责任审计手段,强化对干部的任前监督,将任前审计结果作为干部考察任用的重要依据,并与考察预告、组织考察、任前公示制度紧密结合,努力做到选好用准干部。2005年以来,先后对24名负有经济责任的拟提拔人员进行审计。有效保证了干部选拔质量,防止了“带病提拔”。  相似文献   

5.
李花 《支部生活》2009,(8):38-38
一、求专,建立考察队伍 弥勒县委制定了《关于实行干部考察(考核)员制度的暂行规定》,对干部考察员的条件、聘请、职责、纪律等进行严格规定。通过组织申报、资格审查、考核考察、综合评定等程序,从组织、人事、纪检等部门和乡镇,聘请了63名政治素质高、熟悉或了解组织人事工作的干部作为考察员,建立一支覆盖广、素质高的专业考察人员队伍,增强了干部考核考察工作的力量。在干部考察员上岗前,组织部进行专题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考核考察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为提高干部考察质量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张才行 《世纪桥》2020,(2):92-96
干部考察是选拔任用、监督管理干部极为重要的环节。基层一线是锤炼干部的"大熔炉"、检验干部的"大考场"。到基层一线考察识别干部,能有效地把群众公认、实绩突出的干部选拔出来。文章以湘南S区为例,在认真分析湘南S区近年来推行一线考察干部机制的主要做法及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指出其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新时代创新一线考察干部机制的路径:把提升考察人员的专业素质作为一线考察的基础课;将考察内容与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相衔接;与考察方式相结合增强一线考察的精准度;在考察结果运用上体现关心关爱干部力度。  相似文献   

7.
近来,蓬溪县首批经各单位党组织推荐、县委组织部审查的59名党员干部接受了干部考察专业知识培训,经过严格的考试考核后,县委组织部向其颁发了"干部考察资格证".蓬溪县首批干部考察队伍正式建立,由此,将改变过去在考察过程中出现的人手不足,质量难保证的状况.  相似文献   

8.
"5·12"特大地震严重波及广元,造成人员、财产损失惨重.为了切实搞好灾后重建和锻炼培养干部,省委组织部协调选派了40名干部到广元市抗震救灾.  相似文献   

9.
正石棉县探索建立完善了一张流程图、一份责任清单、三张考察表为主要框架的家教家风考察机制。制定《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流程图》,将干部家教家风考察融入干部选拔任用全流程,细化到干部选拔任用的三个阶段。制订《干部家教家风考察考察组责任清单》,从考察人员政治自觉性、考察程序严密规范性、考察结果真实可靠性等方面明确考察组的责任。同时,"进社区、进单位、进家庭"考察干部,用《考察对象家教家风考察专用记录表》等专门记录考察有关情况。近年来,共对拟提  相似文献   

10.
<正>丹棱县今年创新试行网格化考察干部工作制度,突出在乡语口碑中了解干部,着力解决"不换届不考察、不提拔不考察、考察人员不够、日常考察不足"的问题,不断提升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满意度。"考察干部绝不能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凭印象做决断,只有把考核功夫下在平时,把评价干部的标准和尺子交给干部和群众,才能切实解决识人不深不准的问题。"丹棱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王枫说。为此,丹棱县建立了网格化考察干部工作制度,将全县各单位按业务关联性、工作联系度分为党政综合、经济金融、城建规划、社会管理等六  相似文献   

11.
徐文秀 《求是》2012,(16):54
前一段时间,杭州市在换届中采用为干部撰写小传,作为干部考察情况的一种补充,这一做法受到干部群众的好评。干部小传侧重于干部的成长经历、个性特点,以生动鲜活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干部"素描",这不失为改变干部考察评语"千人一面"和"千篇一律"问题的有益尝试。干部评语雷同化、表面化和空洞化现象是一个老大难问题。有的套话虚话连篇,空洞无物;有的张三李四区分不出来,"张冠"换个名也可"李戴";有的沉闷、呆板,苍白无力、枯燥乏味。特别是涉及到干部的不足、缺点和问题时,往往避重就  相似文献   

12.
考察考核始终是干部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成都市大邑县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干部考察考核评价机制,建立了以"民主测评、目标量评、社会参评、组织考评"为主要内容的"四评"干部考察考核评价体系,有效提高了干部考察考核工作质量,促进了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3.
《奋斗》2016,(7)
正习近平总书记到黑龙江考察调研首站是伊春,6月1日,中省直、高校在伊春的14名挂职干部循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线路,发起了"同走总书记路,相约上甘岭"的考察调研活动。这次活动得到了伊春市委组织部的关注支持,把其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一项重要活动。作为本次考察调研活动的倡议者、发起者,作为现代林区经济转型未来两年的建设者和参与者,特别作为在基层接受锻炼的挂职干部,在践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  相似文献   

14.
基层动态     
青岛市李沧区坚持在一线培养考察选拔干部近年来,针对重大项目多、一线压力大的情况,打破部门分工界限,对全区干部资源统一调配,将大量干部选派到一线工作,并由组织部成立考察组同步展开考察,实施"贴身紧跟",对作风过硬、实绩突出的干部,大胆提拔使用,形成了重一线、重实干的用人导向。仅今年换届以来,在提拔重用的69名处级干部中,从信访、招商、城管、重点项目建设等一线岗位提拔的干部达46名,占67%。  相似文献   

15.
正溪远在6月20日的《人民日报》上撰文指出:多年来,一些行业领域特别是国企事业单位"近亲繁殖"问题饱受诟病。去年中央巡视组反馈的情况中,可以看到:中国工商银行"近亲繁殖现象比较突出,总行管理的691名干部中,220名干部的配偶、子女共240人在系统内工作";天津"市司法局200名局处级干部的440名亲属在本系统工作(含离退休人员)"……虽说"举贤不避  相似文献   

16.
报载,山东省成武县委组织部在干部考察工作中,实行干部考察责任制。考察责任制采取谁管谁负责的原则,把责任落实到考察人员身上,考察材料形成后,考察组成员要逐个签名,填写《干部考察责任书》。考察人对考察对象存在的政治、经济、作风等问题发现不了或掌握不准的,出现任用后一年内明显不称职的,对考察人员给予批评教育;对不坚持原则,不实事求是,故意对被考察对象的问题避重就轻、歪曲事实、欺上瞒下的,给予考察人员纪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以来,黔南州针对中层及以下干部长期缺乏交流,日益显露出的干部部门化、结构板结化、岗位固态化等问题,按照"科学分类、编制对等、人岗相适、总体平衡"的原则,采取"调研摸底、出台政策、宣传动员、履职考察、研报名单、集体研究、集中宣布、内部轮岗"等步骤,集中对215名科级以下干部进行跨部门交流,对372名干部进行内部轮岗交流,分别占全州干部总数的18%和31%。据第三方权威问卷调查结果显  相似文献   

18.
"我们每位参加考察的同志都戴有工作证,恳请大家对我们考察工作进行监督."这是红花岗区推行干部考察"挂牌上岗"制度以来,在干部考察时向干部群众讲的一句话.2005年底,红花岗区以建立一支专门的干部考察队伍为契机,以推行干部考察"挂牌上岗"制度为载体,以创新干部考察机制为目的,为提高了干部考察质量,打造科学规范的考核机制作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正干部考察是组织部门了解干部、熟悉干部,从而正确、合理使用干部的一个重要环节。干部考察的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干部任用过程中人岗匹配度和人民群众的公信度。因此,只有用"心"才能察实考准干部。"诚心"访谈,了解全貌。找知情人进行访谈是开展考察活动的重要方式,在干部考察工作中占据着关  相似文献   

20.
《共产党人》2013,(13):15-16
正建立干部联系群众机制。"三同"干部与帮扶的农户、学校、医院、企业和社会组织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每名干部联系1-2户困难户进行固定帮扶,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问题。通过干部联系群众、固定帮扶困难群众的形式,努力走出一条以"三同"实践锻炼带动群众脱贫致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子。建立调查研究机制。"三同"人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