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好书推荐     
《理论导报》2012,(2):63-63
《孙中山传》 《孙中山传》以丰富的史料为基础,从满怀爱国与变革热忱的青少年写起,至孙中山去世,真实记录了孙中山的人生历程。本书广泛收集和使用各种史料,吸取最新的研究成果,辅以几十幅图片,全面呈现了革命家孙中山的生平、业绩和思想,是数量众多的孙中山传记中严谨可靠、可读性较强的一本。  相似文献   

2.
《党课》2014,(23):122-122
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任海陆军大元帅时,一些人倚重他的声望想请他写推荐信求差事,搞接待的工作人员每次都会仔细检查来者的相关证件。如果来者的毕业证书有假,他就担心若孙中山写了推荐信,接收单位一问起来,就会坏了孙中山的名声。孙中山却认为,有的人实在找不到门路,可能会走一些旁门左道,关键是看来者有没有真才实学。听了孙中山的话,工作人员还是有点担心,但孙中山总是使前来求差事的人满意而去。  相似文献   

3.
秦德君 《学习导报》2011,(20):42-43
领袖人物中,真正能读书、读得多、读得深入、对中西方文化都用心体悟而又能经世致用者,孙中山是其中一个。 当年,有人给孙中山起了个绰号“孙大炮”,谓只会吹牛之意。比如胡适,一直认为孙中山能说会道,但肚里未必真有学问。有一次,胡适去拜访孙中山,两人茶叙座谈,胡适见屋里满架的书,心中疑惑孙中山是否翻过。  相似文献   

4.
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的宋庆龄,在长达70年的革命生涯中,矢志不渝地坚持着革命事业。早年宋庆龄追随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致力于中国民主革命事业,是孙中山的贤良伴侣和亲密战友。孙中山逝世之后,她忠诚于孙中山倡导的三民主义,始终坚持三大政策,坚持国共合作,始终奔走在革命最前沿。  相似文献   

5.
黄建东 《党史文汇》2011,(11):26-29
1921年4月,广州国会非常会议决定组织中华民国正式政府。5月,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再次举起护法旗帜,积极筹划北伐,但却遭到广东军阀陈炯明的反对。陈炯明于1922年6月勾结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公然炮轰孙中山总统府,发动武装叛变。孙中山被迫避走永丰舰,后转赴上海。这时中国共产党充分估价孙中山在民主革命运动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当发现孙中山再次遭遇困难处境时,决定给予热情帮助。  相似文献   

6.
王春华 《党史文汇》2011,(11):40-42
起义失败,改装赴美 1895年(光绪十一年),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被迫逃亡国外,清政府悬赏通缉,并致电各驻外使节,缉拿孙中山。当时,为了躲避清政府的追捕,孙中山、陈少白等人流亡日本横滨。10月底,孙中山在侨商冯镜如、冯紫珊兄弟的帮助下,在当地建立了兴中会分会,冯镜如任会长。  相似文献   

7.
放弃错误主张积极追随孙中山在日本留学时,杨度认识了孙中山先生,并同他辩论过如何救国的方法、道路。在一次孙中山主办的宴会上,杨度曾对孙中山说:“我主张君主立宪,我事成,先生助我;先生号召民族革命,先生成,我当尽弃自己的主张以助先生。”并举起酒杯,当众立誓:“我失败而先生成功,我当尽力以赴之!”他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这一诺言。辛亥革命后,杨度曾先后支持袁世凯、张勋复辟帝制,但均遭失败。从此,他从错误中清醒过来,放弃君主立宪主张,追随孙中山进行革命,受到孙中山的高度信任。在《孙中山全集》第八卷刊登有1923…  相似文献   

8.
俄国苏维埃革命给正处于革命绝境的孙中山带来了鼓舞和动力,在通过与苏俄使者的通信、会谈中,孙中山逐渐萌发了联俄思想,但是由于双方都有所顾虑,他们的联合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陈炯明叛变之后。孙中山才开始转向苏俄。双方进入实质的磋商阶段,在找到利益平衡点后,孙中山和苏俄逐渐走向联合。  相似文献   

9.
孙国林 《党史博采》2014,(11):38-42
延安时期,党和政府举行了多次大会,隆重纪念孙中山。这些纪念大会,都有党政领导人出席并讲话。出席纪念会的有时多达几千人,少则数百人,表达了党和延安人民对孙中山的深情怀念,表达了对孙中山革命思想继承和发展的决心。  相似文献   

10.
宋庆龄因为与孙中山的婚姻而成为万众瞩目的“国母”,及至成为中国史海中一个扬名千古的传奇女性。孙、宋结合,无论对孙中山或是对宋庆龄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于孙中山来讲,宋庆龄不仅是他的生活伴侣,更是他革命事业忠实的战友、助手、继承者。而对于宋庆龄来说,孙中山是丈夫,还是拯救中国的英雄,也是她的革命导师。在她的意念中,爱情与革命已经融为一体。与孙中山的10年婚姻里,宋庆龄的家庭生活大多数时候在动荡惊险渡过,这段非凡婚姻决定她必将不平凡地走过一生。  相似文献   

11.
1883年,孙中山从夏威夷归国,进入香港中央书院学习。毕业后他开始思考救国之道,“决定做一个医生,用医道来为人民服务”,于是他进入广州博济医院附设医院学堂读书。1887年,孙中山又到香港雅丽氏医院继续深造,在那里他遇到了对他一生有重要意义、担任教务长的康德黎博士。此后,康博士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业上,都给予孙中山以无微不至的关怀。1892年,孙中山以全校之冠的优异成绩毕业并获学士学位,教务长康德黎为西医学院能够培养出孙中山这样的优秀学生而感到由衷的高兴,特意设宴邀请50人祝贺。  相似文献   

12.
论孙中山的思想转变与共产国际的关系蒋春玲一孙中山晚年的思想转变除当时革命大趋势,孙中山的主观方面的革命要求等因素外,一个关键性动因是列宁、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理论指导。辛亥革命以来,孙中山曾先后领导了二次革命、三次革命(护国之役)和两次护法之役,又先...  相似文献   

13.
姜义军 《世纪桥》2011,(16):47-53
尊崇孙中山 1910年秋,17岁的毛泽东第一次离开家乡,到距家50里外的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半年后,进入长沙湘乡驻省中学读书。在长沙,毛泽东第一次看到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的《民立报》,他由此知道了孙中山及其领导的同盟会,并为孙中山的革命民主主义所深深吸引,所以,  相似文献   

14.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在中共倡议和苏联帮助下,于1924年5月在广州黄埔创建的陆军军官学校。孙中山为何会让蒋介石来担任黄埔军校校长?周恩来在1943年春为重庆中共中央南方局干部学习会上做的报告《关于一九二四至二六年党对国民党的关系)中,对此曾有精采的叙述。蒋介石与孙中山先有接近后而得到孙的信任。蒋与孙的接近是通过陈其美的关系。陈其美早年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中国革命同盟会,同时又在上海加入青帮为大头目,辛亥革命后任沪军都督。陈其美自从事政治活动起,始终追随孙中山。1914年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时,要求参加者在誓词上打手…  相似文献   

15.
《当代贵州》2012,(34):65-65
杨殷,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原中央委员、中央军事部长。1892年出生于广东中山,1911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1917年起在广州任孙中山军政府卫队副官,兼大元帅府参军处参谋。1918年5月,因军阀排挤,孙中山离开广州赴上海,意气风发的杨殷开始陷入迷茫。五四运动后,  相似文献   

16.
李桂华  朱腾飞 《前线》2023,(3):90-91
<正>孙中山成立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1922年6月16日,因反对孙中山北伐,粤系军阀陈炯明叛变革命,派兵包围总统府,并炮击粤秀楼。8月,陈炯明回广州就任粤军总司令,孙中山则被迫远走上海。这意味着,第二次护法战争宣告失败。陈炯明的背叛使孙中山深受打击。他十分痛心地表示:“顾失败之残酷,未有甚于此役者。”  相似文献   

17.
元祥 《世纪桥》2009,(6):51-53
回首尘封已久的浩瀚史料,孙中山先生与香港的那些故事虽不新鲜,但却发人深省。在香港,孙中山不仅完成了自己的中学学业,而且度过了整个大学时代,系统地接受了西方资本主义教育,积累了广博的学识,并开始萌生了争取民族独立与社会进步的思想和愿望。匆匆过客——来来往往睹神奇孙中山初次踏上港岛,是在1878年5月,这一年他刚刚12岁。不过这次到香港,孙中山只是一个匆匆过客,跟随母亲由香港乘轮船前往檀香山,投奔哥哥孙眉。  相似文献   

18.
我家和孙中山先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家和孙中山先生的关系宋庆龄编者按:这里发表的《我家和孙中山先生的关系》一文,是宋庆龄在逝世前一个多月(大约是1981年4月底5月初)用英文写成的。文章介绍了孙中山先生早期的一些革命活动,以及作者和孙中山先生早年接触的一些情况,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宋...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1,(21):22-22
1922年6月,孙中山特别倚重的粤军首领陈炯明公然发动武装叛乱。与此同时,帝国主义和国内各派军阀乘机对他落井下石,孙中山陷入了空前的窘境。  相似文献   

20.
一般人提起孙中山的伴侣,往往只提早年的元配夫人卢慕贞和晚年的宋庆龄,而不知道这中间还有一位重要的女性——陈粹芬。陪伴孙中山20年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直至孙中山当上临时大总统的1912年,整整20年的时间,是一位名叫陈粹芬的女子,时刻陪伴在他的身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