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建设》2018,(4):27-31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深化机构改革的决策部署,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研究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问题,作出如下决定. 一、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 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保障.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广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效治理国家和社会,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必须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相似文献   

2.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深化机构改革的决策部署,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研究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问题,作出如下决定. 一、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 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保障.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广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效治理国家和社会,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必须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相似文献   

3.
胡麒军 《党的建设》2014,(12):25-2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作为基层党委组织部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大力推进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制度机制改革,为全面落实改革任务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是当前的首要职责和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4.
公用事业具有一定的自然垄断性和社会公益性,不同于一般的营利性组织,是市场机制容易失去效力的"领域",各国政府普遍对这一领域进行监督和管理,并经历了从对其进行政府规制或政府举办公共企业到引入竞争机制或民营化,再到以权力向度多元化的"治理"方式为主的变革.本文基于国际经验的视角,探讨英、法、美三个主要西方国家的公用事业改革进程,总结了典型的治理模式,并针对中国公用事业治理改革过程中的问题和难点,提出重构中国公用事业治理模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央与地方治理关系的研究在目前社会转型时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伴随经济社套转型,现有的政治治理面临一系列困境,特则是现有制度框架下地方政府的激励模式和制度约束.在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如何改革地方政府现有的激励模式和制度约束将是改善中国国家治理的不可缺少的途径.需要在完善地方政府的考核体系、建立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中央--地方在财政收支上的责任匹配等方面进一步改革.  相似文献   

6.
国家治理现代化改革总目标的明确提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的重要标志。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质是实现制度现代化。制度现代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逐步完善和发展的过程。推动制度不断走向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是全面深化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现代化具有人民性、适应性、包容性、开放性、改革性等本质特征。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突出完成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推进政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三个方面改革任务。  相似文献   

7.
整合治理:中国地方治理的一种理论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宏山 《新视野》2015,(3):28-35
从政府与社会关系的视角,地方治理可区分为全能治理、自主治理、整合治理、协同治理四种类型。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在实践中,中国地方治理形成了一种整合治理模式。整合治理依托于公共部门及其组织体系,通过资格认定、精英吸纳、资源支持、项目化运作等方式,对市场和社会主体进行跨界整合,形成一种隐性控制机制。整合治理不同于中国改革之前的全能治理模式,也不同于西方国家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分立合作模式。这一治理模式显著提升了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也存在社会组织行政化的问题。推进政府向社会赋权,将是新一轮地方治理改革的基本诉求。  相似文献   

8.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适应社会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的必然选择;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制度层面上的基本要求,是改革发展的总趋势和新要求.只有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才能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不断提高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也在经历着国家角色和政府改革的变化,尤其是公民社会的兴起、非政府组织的崛起,这些变化已经或者正在改变传统的政治管理格局,治理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各个领域,如,中国的基层治理就是最为典型的代表.协商民主作为一种新的民主范式,其运行的主体、对象、过程以及目标等与治理理论有着惊人的共同价值取向.因此,本文以成都农村新型基层治理机制为个案,分析研究了协商民主与基层治理内在联系,说明协商民主其实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理模式,协商民主将会更加广泛地运用到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基层治理之中,充分发挥其有效的政治作用.  相似文献   

10.
陈晋 《新湘评论》2023,(4):53-55
<正>问:中国制度的成长开启“后半程”,有什么标志性的事件?答: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改革的总目标。过去讲得比较多的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领域的具体改革目标,虽然也说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但多数情况下涉及不多。从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角度提出各个领域改革总目标,标志中国制度的成长进入了“后半程”。  相似文献   

11.
刘尚希 《前线》2013,(12):52-55
十八届三中全会启动了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并为中国今后的改革指明了方向。这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过去35年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他改革都与此相配套;而这次提出的改革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论述了治理和善治概念的兴起及意义,认为中国历次的行政改革中孕育着中国走向善治的萌芽.然后考察了公开选拔政策的背景、原则、程序以及意义等,认为这一政策能够为中国走向善治奠定人力资本基础.最后指出了这一政策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将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3.
求是网 《实践》2018,(4):23-23
机构改革是国家治理的主轴。综观党的十九大报告以及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方案,和以往历次机构改革相比,新一轮机构改革彰显了十个“新”。新格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一轮机构改革,通过整合职责相近机构,归类归口统一管理,提高了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出现了崭新的格局。新导向新一轮机构改革提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14.
作为当前政府行政改革的前沿理论,摒弃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整体性治理能够为包括自贸试验区政府改革在内的中国地方政府改革提供可能的理论诠释和实践引领。以实现整体性治理这一规范目标审视自贸试验区政府治理现代化,可以发现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因此,将自贸试验区政府治理纳入整体性治理理论范畴中,通过制度创新,真正转变改革观念、发挥协同作用以及共享信息资源,这不仅是自贸试验区政府治理现代化的要义,也是当前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15.
正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体现了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历史担当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深谋远虑。1.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举措。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决定了其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明者因时而变,知  相似文献   

16.
"治理"是近年来国际学术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后,中国学术界对"治理"概念的关注热度,进一步转化为"国家治理"的讨论热情。文章就如何理解"国家治理"以及如何确定中国国家治理的目标和任务进行了理论探讨。文章认为,中国推行以"国家治理"为核心的改革,应该体现如下特点:(1)以国家整体绩效为立场,关注国家总体竞争力和国家治理的有效性;(2)以现实问题为导向,把法治化视为改革的核心内容,更加强调国家的自主性、统一性和权威性建设;(3)以现代文明价值理念和规则为标准,改造国家治理体系,贯彻公平正义、民主协商原则,实现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当前中国改革已经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新时代新任务,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导思想,坚持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坚持科学的改革方法论指导,进一步引领思想再解放,"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是大势所趋,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变化,经济全球化遇到一些逆风和回头浪,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提出更高要求;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求我国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针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习近平明确提出并全面阐释了"以平等为基础""以开放为导向""以合作为动力""以共享为目标"的全球经济治理观,为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指明了方向.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要在提高制度性话语权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和完善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推动新兴领域经济治理规则制定,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为我国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打造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巨大进步伴随着广泛而深刻的制度变迁和治理变革。其历史起点,是改革封闭僵化的经典社会主义体制、摆脱集中式-运动式的治国理政方式;其逻辑进路,经历了从局部性结构改革向全局性治理改革的转变。在此过程中,以组织化权威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内核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基本成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国家上层建筑进行的集中改革与调整,推动了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此模式和体系为行动依归,着力推进全局性治理改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走向成熟定型。  相似文献   

20.
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特征,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制度构建中将人民性优势转化为国家制度优势,坚定了制度自信;在治理实践中将人民性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优势,提升了治理水平和治理效能;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进程中不断贡献中国力量,展现了对人民负责、对世界尽责的大国形象和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