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抓好思想扶贫,最终目的是把群众的不良习惯改过来、自力更生的思想强起来、不甘贫困的精神鼓起来,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脱贫致富。在贵定县昌明镇打铁村和高坡村,两位村支书高治银和高才友既是叔侄,又是"竞争对手"。他俩卯足了劲"比武",比扶贫产业、比脱贫志气:高治银组织村民用石碑在打铁村口立起"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村训,鼓励村民们自力更生,主动向贫困宣战;高才友也不甘示弱,带领村民在村子最显眼的地方树起"高坡更要志气高"的村训,劝慰村民要人穷志不穷,要有战胜贫困的信心。比武归比武,叔侄俩却拥有同样的愿望:让贫困村庄脱胎换骨。眼下,他们正同心协力,带领两  相似文献   

2.
正贵定县把脱贫攻坚政策送入群众家中、把脱贫的志气和信心送到农户心上,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正确观念。脱贫攻坚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期,贵定县抓住物质、思想、情感三种"扶贫形态",通过实施物质扶贫"六个山"、思想扶贫"三做到"、情感扶贫"三加强",实现扶贫结果"四个好",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正确观念。2017年,全县贫困村由2014年的51个下降到35个,贫困人口由5.12万人减少到19666人,贫困发生率由20.67%下降到7.94%。"六个山":产业革命有抓手"虾苗放下去了,要把洒水器打开,让它们透透气。""罗支书放心,我们晓得了。"  相似文献   

3.
<正>3月30日中午至31日,在结束了对云南的考察后,省党政代表团又马不停蹄地奔赴福建省进行考察学习。闽东是中国扶贫事业的发轫地和扶贫开发的先进典范,上世纪80年代,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团结带领地委一班人,矢志改天换地,奋力摆脱贫困,为闽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时,大力推行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  相似文献   

4.
一是强化学习培训。近年来,台江县邀请帮扶领导、专家学者举办各类培训班40余期次,参训干部群众4000余人次,促使干部群众转变了思想观念,开阔了眼光境界,增强了组织和实践脱贫攻坚的信心和能力。二是精准调查摸底。面对严峻的扶贫攻坚形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开展了密集调研。县四大班子领导、县直部门和乡镇(街道)负责人分别带队到各自的帮扶乡镇(街道)和扶贫联系点开展精准扶贫调研,进一步摸清了贫困底数、理清了扶贫思路、完善了脱贫举措。  相似文献   

5.
《新长征》2005,(12)
日前,由省委书记王云坤、省长王珉为团长的吉林省党政代表团赴江苏、上海、浙江两省一市进行学习考察。归来后,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学习“两省一市”经验汇报会。会议强调,全省上下要认真学习“两省一市”的先进经验,结合我省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埋头苦干,加快发展,全力推进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两省一市”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经验,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七个  相似文献   

6.
正大方县通过思想教育立志气、教育扶贫增智气、技能培训强底气、结对帮扶添勇气、稳定增收聚财气"五气共进"举措,有力促进脱贫攻坚"志智双扶"显成效。4月24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大方县退出贫困县序列。2014年以来,大方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尽锐出战、发起总攻,采取多种措施,紧紧围绕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对贫困群众有针对性地采取"扶志"与"扶智"、"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累计脱贫5.83万户22.51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85%下降到1.85%。  相似文献   

7.
苏彦君 《党的建设》2013,(11):20-20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是省委着眼加快推进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顺应广大农村干部群众新期待作出的全局性、战略性重大决策。文县作为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和“5·12”地震全省受灾最严重的县,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加快推进扶贫攻坚、帮助农村群众脱贫致富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要全面提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就必须立足县情,抢抓“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机遇,  相似文献   

8.
正国网河北电力公司党委坚决扛起脱贫攻坚政治责任,以党建引领为主线,以"三支队伍"为主力,以"扶贫+扶志+扶智"为切入点,实施电力行业扶贫,聚焦包村定点扶贫,高质量完成贫困村电网建设、动力电改造等任务,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国有企业的责任与担当。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党组织引领力。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统一思想认识,发挥电力行业优势,助力脱贫攻坚。公司党委自上而下成立扶贫开发与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党政一把手  相似文献   

9.
<正>"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3月28日至30日,由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率领的省党政代表团赴云南学习考察,探讨两地深化合作新举措,推动七彩云南与多彩贵州联合联动、同步小康。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云南工作时对云南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给予充分肯定。贵州此次到云南学习考察,主要学习云南深入贯彻习  相似文献   

10.
正三都自治县通过党建引领,在全县开展"补精神之钙,强脱贫自信、强致富能力、强乡村管理"的"一补三强"党建引领思想扶贫活动,进一步激发各级党组织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今年以来,三都自治县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中,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战略部署,从转变作风入手,针对部分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强、部分贫困群众存在"等靠要"思想和内生动  相似文献   

11.
正唐县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切实发挥各类人才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任用,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组建各类人才"特色小分队",赴脱贫攻坚一线,集中开展"四送"主题实践活动,为全县脱贫出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爱心小分队"送温暖下乡。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及青年志愿者的积极作用,组建"爱心小分队",5900余名党员干部及志愿者作为直接帮扶责任人,实行县直单位包联贫困乡镇,结对帮扶贫困户1.6万余户,每周到  相似文献   

12.
唐福敬 《当代贵州》2012,(16):12-13
5月26日,全省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启动大会召开,一个规模宏大的移民搬迁工程就此拉开帷幕,一条解决民生与生态问题的双赢之路初现端倪,一场向绝对贫困发起攻坚的大战在今夏打响。150万人的大搬迁贵州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出台前后,  相似文献   

13.
李再勇 《当代贵州》2013,(17):38-39
贵阳与长三角地区的差距,根源上是观念上的差距。当前唯有先改变观念,才能缩小差距、改变贫穷、改变落后。"长三角",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先行者。2013年4月9日至13日,笔者随同省党政代表团赴长三角地区学习考察。一个个开发区、工业园区,向我们展示了生态经济发展的巨大活力;一个个新型工业企业,让我们看到了开放、创新、转型的无穷动力;一座座新城和新区,让我们感受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无尽魅力;一个个发展思路、发展战略,让我们体会到思维转变给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推力。  相似文献   

14.
<正>达州市深入贯彻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把"走基层"与扶贫攻坚统筹谋划,协同推进,确保贫困群众如期脱贫,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真正实现奔小康、惠民生。强化组织保障护航民生。全市各级党委(党组)通过各种形式学习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5700余场次,基层党组织开展学习活动近2万场次,市县开展示范宣讲1000余场次。建立828个扶贫工作组,精准选派828名"第一书记",实现贫困村"第一书记"选派全覆盖和基  相似文献   

15.
正"四场硬仗"精准聚焦贫困地区与贫困群众,不断创新探索出具有贵州特色的"脱贫样板",一系列丰硕战果提振了信心,凝聚了民心。相约2020,贵州信念坚定,步履铿锵。1月5日,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指出,2019年全省脱贫攻坚取得根本性胜利,农村产业革命取得重大突破,农村民生事业全面进步,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农村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为决战决  相似文献   

16.
钟河 《廉政瞭望》2006,(9):54-54
自今年3月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正式对外公开蒋介石1918年至1931年的日记起,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杨天石教授就在潜心研究——早年神往苏联,曾学马恩著作蒋介石早年对苏联非常神往。早在1919年,蒋介石就萌生了赴俄考察的愿望。当年1月1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近年拟学习俄语,预备赴俄考察一番,将来做些事业。”此后,他经常研究俄国形势,注意俄国革命的消息,把俄国革命看成是“一个新纪元”,并且还说过“如果有人攻击俄国革命,必与之力争;如有人攻击共产党,必竭力为之辩护。”1923年蒋介石终于圆了访苏梦,作为孙逸仙代表团的团…  相似文献   

17.
大关的成功经验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紧密结合实际,在实践中培育和塑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韧不拔、苦干实干”的“大关精神”,并用以凝聚人心,鼓舞斗志,为我省的改革开放与扶贫攻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对“大关精神”的理性分析与概括,有助于人们深化对这个具有时代特色的典型的认识。 “大关精神”的内涵及其产生的基础 大关村位于麻山腹地,地处海拔900多米的高山上,境内乱石林立,水源奇缺、耕地破碎。恶劣的生存条件使大关村连基本的生存条件也不具备。1984年以前,大关村人均口粮仅130公斤,人均年纯收入不到50元。1984年以来,大关村群众在党支部书记何元亮的带领下,发扬当代新愚公精神,奋起向贫困宣战,同恶劣的生态环境抗争,凭着自己勤劳的双手,终于改变了那里的生态环境,使长期以来吃粮靠返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有关我国一批批官员去国外“取经”的报道不绝于耳。7月30日内地《民主与法制时报》刊发一篇报道,题为《中国官员出国培训热持续升温成本高引公众非议》,报道中不仅列举了各省市近两年来公开报道出国培训、考察的一组数字,而且对诸如学习成效、财政漏洞以及既费钱又不讨好等都一一作了解析。据报道说,自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起,根据中法政府间签订的一项行政合作协议,中国每年都向法国行政学院输送有一定实践经验并通过法方考试的公务员进行培训。2003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作出了大规模开展干部培训的决定,要求5年内全国县处级以上党政…  相似文献   

19.
“双增双提”发展战略是自治区为保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它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我区多年来畜牧业如何发展的困惑,对以畜牧业为主体经济的地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那么经济基础薄弱、草场退化严重的地区在具体实施中如何尽快冲破制约畜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进而实现“双增双提”的历史性跨跃呢?镶黄旗伊很乌素嘎查的做法很值得借鉴。 伊很乌素嘎查是全旗出了名的贫困嘎查。前些年,该嘎查牧民在摆脱贫穷强烈愿望的驱使下,盲目增加牲畜头数,最高年份每亩可利用草场的载畜量竟达到23个羊单位。这种粗放型超载放牧,致使原本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荒漠化草原扩大到总面积的90%,辛苦一年,保持原有的生活状况已是很难得了,伊很乌素嘎查的牧民们被逼进了死胡同。 全旗类似伊很乌素这种情况的嘎查就有十几个,救助式扶贫只能救济一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贫困落后的面貌。为救活一个,唤起一片,旗委、政府对伊很乌素面临的困境十分重视,1996年专门指定旗财政局作为该嘎查的定点包扶单位。旗财政局在接受扶贫任务后,对该嘎查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并在重点了解牧民生活情况和普遍心态的基础上,与他们一道就寻求发展出路展开了认真的定位学习讨论。经过反复研究讨论,最终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